一种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文档序号:224233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热处理、外植体表面消毒、茎尖玻璃和茎尖培养等步骤;以香石竹植株叶腋间生出的侧芽为外植体,乙醇和次氯酸钠配合使用可以获得充足的无菌外植体,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可以直接分成再生植株,植株的再生率达到67%;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1LMS培养基中添加蔗糖25-35g、琼脂5-8g、IAA1-3mg、NAA0.5-1.5mg、ZT0.5-2mg。
【专利说明】一种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香石竹即康乃馨,又名狮头石竹、磨香石竹、大花石竹、荷兰石竹,为石竹科、石竹属类植物。康乃馨主要分布于欧洲温带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湖北等地,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康乃馨是肯尼亚的主要出口种类,也是美洲哥伦比亚最大的出口花卉品种,在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都有大量栽培,在欧洲,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土耳其、英国和荷兰等国栽培的规模都很大,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康乃馨通常开重瓣花,花色多样且鲜艳,气味芳香,代表了健康和美好,从1907年起,开始以粉红色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象征,故今常被作为献给母亲的花。
[0003]目前,康乃馨的市售前景非常乐观,需求量极大。康乃馨通常用过扦插或组织培养进行大规模的人工育种,扦插的植株比较容易成活,但是需求大量的原始插穗才能进行;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繁育大量的的微繁体,但是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愈伤组织以及再生植株感染病毒或真菌的现象比较常见,影响种质的质量和繁育。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的方法,降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愈伤组织或再生芽的病毒污染现象,为微繁体繁殖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质资源。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热处理:将香石竹植株于36-38°C下热处理一周,光强为3000-4000LX,光周期为 12h ;
(2)外植体表面消毒:以香石竹植株叶腋间生出的侧芽为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30min,然后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消毒30s,再用3%_5%的次氯酸钠处理5_10min,最后用无菌蒸馏水清洗5次,用无菌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备用;
(3)茎尖剥离:切除叶片使芽体暴露,用消毒的解剖针剥离幼叶,直到只剩下2个最幼小的叶原基;
(4)茎尖培养:将最后剩有2片幼叶的叶原基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周转接一次,5-7周即可获得脱毒再生植株。
[0006]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次氯酸钠的浓度为4%,消毒时间为7min。
[0007]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IL MS培养基中添加蔗糖25_35g、琼脂 5_8g、IAAl_3mg、NAA 0.5-1.5mg> ZT 0.5_2mg。
[0008]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2_25°C,光强为1000_2000Lx,光周期为16h。[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香石竹的可以直接分化成再生植株,工序简单、以操作,避免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或芽生根中的不定因素影响,再生植株无病毒,可以短时间内为香石竹提供充足的再生植株,植株的再生率达到67%。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一种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热处理:将香石竹植株于36-38°C下热处理一周,光强为3000-4000LX,光周期为
12h ;
(2)外植体表面消毒:以香石竹植株叶腋间生出的侧芽为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30min,然后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消毒30s,再用4%的次氯酸钠处理7min,最后用无菌蒸馏水清洗5次,用无菌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备用;
(3)茎尖剥离:切除叶片使芽体暴露,用消毒的解剖针剥离幼叶,直到只剩下2个最幼小的叶原基;
(4)茎尖培养:将最后剩有2片幼叶的叶原基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周转接一次,培养条件为温度22-25°C,光强为1000-2000LX,光周期为16h ;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IL MS培养基中添加蔗糖30g、琼脂7g、IAAlmg、NAA 0.5mg、ZT 0.5mg ;共接种100个叶原基,其中有42个直接分化成再生植株,再生率为42%,有22个分化成丛生芽。
[0011]实施例2:
方法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IL MS培养基中添加蔗糖30g、琼脂7g、IAA3mg、NAA 1.5mg、ZT 2mg ;共接种100个叶原基,其中有55个直接分化成再生植株,再生率为55%,有10个分化成丛生芽。
[0012]实施例3:
方法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IL MS培养基中添加蔗糖30g、琼脂7g、IAAl.5mg、NAA 0.5mg、ZT Img ;共接种100个叶原基,其中有67个直接分化成再生植株,再生率为67%,有15个分化成丛生芽。
[0013]实施例4:
方法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IL MS培养基中添加蔗糖30g、琼脂7g、IAA0.5mg、NAA 1.5mg、ZT Img ;共接种100个叶原基,其中有60个直接分化成再生植株,再生率为60%,有25个分化成丛生芽。
[0014]实施例5:
方法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IL MS培养基中添加蔗糖30g、琼脂7g、IAAl.5mg、NAA lmg、ZT 1.5mg ;共接种100个叶原基,其中有61个直接分化成再生植株,再生率为61%,有18个分化成丛生芽。
[0015]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热处理:将香石竹植株于36-38°C下热处理一周,光强为3000-4000LX,光周期为12h ; (2)外植体表面消毒:以香石竹植株叶腋间生出的侧芽为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30min,然后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消毒30s,再用3%_5%的次氯酸钠处理5_10min,最后用无菌蒸馏水清洗5次,用无菌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备用; (3)茎尖剥离:切除叶片使芽体暴露,用消毒的解剖针剥离幼叶,直到只剩下2个最幼小的叶原基; (4)茎尖培养:将最后剩有2片幼叶的叶原基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周转接一次,5-7周即可获得脱毒再生植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次氯酸钠的浓度为4%,消毒时间为7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IL MS培养基中添加蔗糖25-35g、琼脂5-8g、IAAl_3mg、NAA 0.5-1.5mg、ZT 0.5_2m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石竹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2-25°C,光强为1000-2000LX,光周期为16h。
【文档编号】A01H4/00GK103636493SQ20131058822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明 申请人:青岛佰众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