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6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结构,其包括:垃圾桶体、螺旋搅拌带和挡板,所述螺旋搅拌带和挡板垂直焊接在垃圾桶体的内壁表面;所述挡板均布于螺旋搅拌带之间形成的物料通道上。本实用新型将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生物发酵容器内的搅拌装置设计为螺旋带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易断裂的问题,减少了搅拌过程的受力,提高了操作可靠性和搅拌效率,搅拌效果更好。
【专利说明】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结构中,餐厨垃圾所占比例为30%?50%,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在短期内即腐败变质,污染环境。根据餐厨垃圾有机质含量高和易生物降解的特点,目前,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堆肥或发酵产气是实现其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较安全可行的方法。现有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就是将餐厨垃圾生物处理过程进行单元化、集成化设计,减小设备体积和能耗,通过对物料的生物发酵容器内的通风和水分条件进行控制,使物料进行生物降解和转化。所以,生物发酵容器是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生物法处理餐厨垃圾的主要工作构件。
[0003]中国专利CN201120215254.7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好氧降解处理装置,该装置处理池的上部为长方体,下部为圆弧面,搅拌轴的两端水平安装在所述处理池上部的长方体内的相对的两个侧立面上;搅拌棒安装在搅拌轴上,能够保证物料的均匀搅拌。
[0004]中国专利CN201120101060.4提供了一种连续式餐厨垃圾处理装置。该装置的上支架上装有两个发酵槽,每个发酵槽内各装有一个主轴,主轴上装有用于搅拌的叶片,能够实现360°全方位搅拌,达到搅拌充分、均匀的目的。
[0005]以上技术在餐厨垃圾发酵过程中,通过生物发酵容器搅拌轴上的叶片搅拌使物料均匀,但是搅拌轴在扭转机械交变应力作用下,容易在其根部应力集中的地方发生疲劳断裂,降低了搅拌轴的使用寿命。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搅拌轴上的叶片与搅拌轴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在搅拌过程中,叶片单侧受力,极易在叶片与轴的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叶片断裂,这些缺陷增加了设备停机时间,降低了处理效率,同时,搅拌轴和叶片的频繁更换也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生物发酵容器的搅拌轴和叶片易断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结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包括:垃圾桶体、螺旋搅拌带和挡板,所述螺旋搅拌带和挡板垂直焊接在垃圾桶体的内壁表面;所述挡板均布于螺旋搅拌带之间形成的物料通道上。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生物发酵容器通过自身旋转,使物料在螺旋搅拌带和挡板的作用下上下运动并与空气充分接触,搅拌效果更好,有利于好氧发酵的进行,其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更好;
[0011]2、生物发酵容器内增加螺旋带的搅拌方式,可以缓解叶片的过度受力,从而降低了搅拌轴和叶片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断裂问题,降低了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不正常工作的停机,提高了设备的操作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的垃圾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酵容器的垃圾桶体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包括:垃圾桶体1、螺旋搅拌带2和挡板3。所述螺旋搅拌带2和挡板3垂直焊接在垃圾桶体1的内壁表面,所述挡板3均布于所述螺旋搅拌带2之间形成的物料通道上。
[0017]所述生物发酵容器的垃圾桶体1其形状为中间大、两边小,且入口端大、出口端小的两边不对称的枣核形结构,该垃圾桶体1是用于生物法处理餐厨垃圾用的发酵容器。
[0018]如图2所示,所述垃圾桶体1由锥形小端为圆弧面的环形筒体表面的窄锥形筒4、后锥形筒5、圆筒6、前锥形筒7和窄圆筒8焊接构成。垃圾桶体1开口位于窄圆筒8部分,锥形小端为圆弧面的环形筒体表面的窄锥形筒4为垃圾桶体1底部。
[0019]如图3所示,所述挡板3的板面上具有至少两个通孔作为溢流孔,通孔形状可以设计为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等,所述挡板3沿螺旋搅拌带2的螺旋方向按一定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螺旋搅拌带2之间形成的物料通道上,生物发酵容器通过内部增设挡板3,可以增加所在区域对餐厨垃圾和发酵菌种混合物的搅拌功能,在搅拌过程中可以带动混合物向上运动,当将混合物带到顶端后下落,使餐厨垃圾和发酵菌种混合物搅拌得更均匀。
[0020]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将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的垃圾桶体1的内壁增设螺旋搅拌带装置。
[0021]以上实用新型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质内容,而不是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螺旋搅拌带2的形状可以多样,例如螺旋搅拌带2可以采用一条螺旋带环绕桶体内壁或者两条螺旋带交错环绕筒体内壁设计,也可以采用螺旋线分段环绕桶体内壁设计等,螺旋搅拌带2可以设计为等螺距或者变螺距,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0022]虽然本实用新型通过优选实例进行了公开和说明,但是应当认为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可能在此基础上做出各种变更而不会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发明保护范围和主题精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生物发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发酵容器包括垃圾桶体⑴、螺旋搅拌带⑵和挡板⑶;所述螺旋搅拌带⑵和挡板⑶垂直焊接在垃圾桶体(1)内壁表面;所述挡板(3)均匀分布于螺旋搅拌带(2)之间形成的物料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发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板面上具有至少两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发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搅拌带(2)采用一条螺旋搅拌带(2)环绕桶体内壁或者两条螺旋搅拌带(2)交错环绕筒体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发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搅拌带(2)采用螺旋线分段环绕桶体内壁方式。
【文档编号】C05F9/02GK203530157SQ20132013714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刘玉德, 石文天, 蓝俞静 申请人:北京工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