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包括插棒、上盖和手柄,所述插棒上部设有上盖,上盖可覆盖菌包顶部,上盖上方设手柄,便于插入和拔出菌包。本发明的插棒上部设上盖,可覆盖菌包顶部,有效防护菌包,防止灭菌过程中锅内水滴、水垢渗入中孔而污染菌包,防止菌包灭菌出锅后空间灰尘对菌包袋口周边造成污染,对提高菌包接种成功率有重要作用。由于上盖的保护,菌包装筐灭菌时,不需倒立,接种时菌包不需从筐内取出翻转,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工作时间。
【专利说明】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具体是一种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食用菌菌包生产过程是,菌包装料后在袋口装颈圈和封盖,或者在中央插入空心塑料棒,目的都是为了接种时打开,便于接入菌种。但以上方法都存在菌包顶部防护不严密的问题,尤其灭菌过程中锅内水滴、水垢渗入中孔而污染菌包,菌包灭菌出锅后空间灰尘对菌包袋口周边造成污染,对菌包成功率影响很大。此外,以往中央插入空心塑料棒,由于没有上盖的保护,菌包装筐灭菌时必需倒立,防止中孔浸如冷凝水,接种时菌包再从筐内取出,翻转后接种,无形中增加一道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生产过程中插入菌包中孔的工具,有效防护菌包,提高菌包生产成功率,而且菌包接种时无需翻转,减少了工序,接种效率更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包括插棒3、上盖2和手柄I,所述插棒3上部设有上盖2,上盖2可覆盖菌包顶部,上盖2上方设手柄I,便于插入和拔出菌包。所述插棒3的端部成锥形,便于插棒的插入和拔出。所述上盖2边缘向下设有外沿,更好的遮盖菌包,防止污染。所述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塑料插棒是塑料、金属或者木材材质,且为一体成型。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插棒上部设上盖,可覆盖菌包顶部,有效防护菌包,防止灭菌过程中锅内水滴、水垢渗入中孔而污染菌包,防止菌包灭菌出锅后空间灰尘对菌包袋口周边造成污染,对提高菌包接种成功率有重要作用。由于上盖的保护,菌包装筐灭菌时,不需倒立,接种时菌包不需从筐内取出翻转,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工作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插棒的立体示意图。
[0007]图2是插棒的侧视图。
[0008]图中:1、手柄;2、上盖;3、插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0]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塑料插棒,包括插棒3、上盖2和手柄I,所述插棒3上部设有上盖2,上盖2可覆盖菌包顶部,上盖2上方设手柄1,便于插入和拔出菌包。所述插棒3的端部成锥形,便于插棒的插入和拔出。所述上盖2边缘向下设有外沿,更好的遮盖菌包,防止污染。所述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可以是塑料、金属或者木材材质,且为一体成型。[001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棒(3)、上盖(2)和手柄(I),所述插棒(3 )上部设有上盖(2 ),上盖(2 )上方设手柄(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棒(3)的端部成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边缘向下设有外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菌包生产防污插棒是塑料、金属或者木材材质,且为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A01G1/04GK203692008SQ20132085966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永昶, 王得霖 申请人:刘永昶, 王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