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4771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属于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投放经过益生菌发酵的物料,旋耕后可在育苗池塘底部构建出以发酵物料为主要成分的饵料生物床,其中的发酵物料不但可直接供克氏原螯虾虾苗摄食,而且培育出的水蚯蚓、摇蚊幼虫、螺和水草等动植物是虾苗的优质饵料,有利于降低食物的竞争强度和提高育苗成活率。饵料生物床在夏季通过氧气瓶和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有利于提高底栖饵料生物的培养效率,所培育的天然饵料可以为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提供额外的营养来源,有利于克氏原螯虾育苗产量与效益的提高。除此之外,饵料生物床有助于水草群落的形成,可稳定育苗生态和降低育苗风险。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育苗池塘中投放经过益生菌发酵处理的物料,并使发酵后的物料为克氏原螯虾和底栖生物所利用,同时又能促进水生植物增殖的克氏原螯虾苗种繁殖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将廉价的原料及废弃物转化为优质的天然饵料进行克氏原螯虾育苗的方法,属于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克氏原螯虾养殖首先需要解决苗种的来源问题,目前常见的苗种来源有:
1、在每年的8?10月份投放亲虾进行交配、产卵和孵幼,待幼体孵出后投喂人工饲料培育成虾苗;
2、在每年的4?7月份投放虾苗养成亲本进行繁殖;
3、在每年的10?11月份投放抱卵虾进行繁殖;
4、利用工厂化繁育技术进行虾苗生产;
5、利用温棚育苗技术进行虾苗生产;
6、采用池塘繁育技术进行虾苗生产;
7、利用稻田育苗技术进行虾苗生产;
8、利用网箱进行虾苗繁育;
9、利用鱼、虾、蟹养殖池中捕获的虾苗;
10、利用天然河道、湖泊和沟渠中捕获的虾苗。
[0003]上述虾苗生产方式的共同特点是虾苗的培育均采用人工投喂饲料的方式进行苗种生产。随着饲料原料的涨价和生产成本的提高,大量投喂人工饲料的高投入育苗模式进行克氏原螯虾苗种生产的效益正在逐年下降,养殖户的增收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由于克氏原螯虾的觅食能力远低于其它虾类,人工颗粒饲料的利用率明显偏低,依赖于人工饲料进行克氏原螯虾育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主要表现是育苗产量和育苗效益的稳定性差,育苗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有必要对上述育苗方式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并提供一种利用饵料生物床进行克氏原螯虾苗种繁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向育苗池塘投放经过益生菌发酵的物料,经旋耕后可在池塘底部构建出由发酵料为主要成分的饵料生物床,该饵料生物床中的发酵料可直接供克氏原螯虾虾苗摄食,同时还可以在栖息领地中培育出水蚯蚓、摇蚊幼虫、螺和水草等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作为克氏原螯虾虾苗的饵料,以降低其食物竞争的强度,提高育苗成活率。
[0005]本发明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可确保饵料生物床中的底栖饵料生物在夏季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并保持较高的增殖能力,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分阶段定时开启,每次I?lOmin,可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0006]底栖饵料生物可以为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提供额外的营养来源,有利于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和育苗产量与效益的提高。尤其是饵料生物床中的发酵料所含营养成分易于水草吸收,水草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这对育苗池塘中水草群落的形成与生物量的维持、育苗生态的稳定和降低育苗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
[0007]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发酵物料的饵料生物床,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I?30份、玉米芯I?35份、稻草粉I?30份、沸石粉I?15份、鸡粪20?80份、过磷酸钙0.1?10份、酒糟I?30份、黄腐酸0.1?I份、水10?30份、复合益生菌0.1?I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
[0008]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09]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I?30份、玉米芯I?35份、稻草粉I?30份、沸石粉I?15份、鸡粪20?80份、过磷酸钙0.1?10份、酒糟I?30份、黄腐酸0.1?I份、水10?30份、复合益生菌0.1?I份,充分混合后堆高至0.2?2.0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 °C,发酵时间为10?60d ;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置于阳光下晾晒6?12h,或用市售振昌牌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45°C,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15%?20%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5、25、50或IOO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10]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75?150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20?30d后,于当年的11月份至翌年2月份将100?35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5?8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8?35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60%?90%。所述饵料生物床中经过发酵的物料可以作为克氏原螯虾食物,并具有培育底栖饵料生物和促进水草生长的功能。
[0011]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12]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15?
0.2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0013]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低值的原料经益生菌发酵后可以转化为易消化吸收的发酵料,可供克氏原螯虾虾苗直接摄食,有利于其蜕壳和生长;
2、以发酵料为主要成分的饵料生物床位于育苗池塘底部,可培育出大量底栖生物作为克氏原螯虾虾苗的饵料,降低食物竞争的强度;
3、饵料生物床中的发酵料是经益生菌发酵后制成的,其中富含水质净化功能的益生菌,可净化水体,改良育苗的生态环境;
4、饵料生物床中的营养物质可以为水草所吸收,有利于水草的生长,而水草的快速生长不但可以作为克氏原螯虾虾苗的植物性饵料,而且还有利于养殖生态的稳定;
5、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的方法可使水体的溶氧量提高2?5倍,不但可以避免虾苗和底栖生物在夏季发生缺氧,而且可以延长底栖饵料生物的指数生长期,从而提闻其生物量;
6、双重供氧可快速提高水体溶氧量,增氧机开启时间比机械增氧缩短90%以上,有利于节约电能;
7、可生产出无公害的优质虾苗,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育苗产量和效益;
8、可以降低育苗成本和降低育苗风险。
[0015]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八大优点,因此推广应用后对克氏原螯虾的育苗与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益生菌为恒旭牌EM菌溶液。
[0017]实施例1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13份、玉米芯11份、稻草粉15份、沸石粉5份、鸡粪30份、过磷酸钙4.7份、酒糟I份、黄腐酸0.2份、水30份、复合益生菌0.1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
[0018]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19]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玉米芯、稻草粉、沸石粉、鸡粪、过磷酸钙、酒糟、黄腐酸、水、复合益生菌,充分混合后堆高至Irn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C,发酵时间为30d;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置于阳光下晾晒8h,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
15%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50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20]实施例2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3份、玉米芯12份、稻草粉15份、沸石粉5份、鸡粪30份、过磷酸钙4.7份、酒糟3份、黄腐酸0.2份、水27份、复合益生菌0.1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
[0021]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22]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玉米芯、稻草粉、沸石粉、鸡粪、过磷酸钙、酒糟、黄腐酸、水、复合益生菌,充分混合后堆高至0.8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C,发酵时间为20d;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置于阳光下晾晒8h,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
15%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50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23]实施例3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3份、玉米芯4份、稻草粉10份、沸石粉5份、鸡粪58份、过磷酸钙0.6份、酒糟I份、黄腐酸0.2份、水18份、复合益生菌0.2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
[0024]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25]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玉米芯、稻草粉、沸石粉、鸡粪、过磷酸钙、酒糟、黄腐酸、水、复合益生菌,充分混合后堆高至0.8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C,发酵时间为40d;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置于阳光下晾晒12h,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
15%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25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26]实施例4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30份、玉米芯35份、稻草粉30份、沸石粉15份、鸡粪80份、过磷酸钙10份、酒糟30份、黄腐酸I份、水30份、复合益生菌I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
[0027]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28]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玉米芯、稻草粉、沸石粉、鸡粪、过磷酸钙、酒糟、黄腐酸、水、复合益生菌,充分混合后堆高至2.0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C,发酵时间为60d;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45°C,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20%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IOO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29]实施例5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20份、玉米芯9份、稻草粉25份、沸石粉10份、鸡粪30份、过磷酸钙0.2份、酒糟20份、黄腐酸0.8份、水12份、复合益生菌0.4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
[0030]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31]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玉米芯、稻草粉、沸石粉、鸡粪、过磷酸钙、酒糟、黄腐酸、水、复合益生菌,充分混合后堆高至1.4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C,发酵时间为45d;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置于阳光下晾晒8h,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
16%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25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32]实施例6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5份、玉米芯19份、稻草粉10份、沸石粉5份、鸡粪40份、过磷酸钙0.6份、酒糟25份、黄腐酸0.3份、水12份、复合益生菌0.7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
[0033]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34]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玉米芯、稻草粉、沸石粉、鸡粪、过磷酸钙、酒糟、黄腐酸、水、复合益生菌,充分混合后堆高至0.6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C,发酵时间为25d;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置于阳光下晾晒12h,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
18%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25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35]实施例7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5份、玉米芯8份、稻草粉10份、沸石粉I份、鸡粪30份、过磷酸钙0.4份、酒糟2份、黄腐酸0.1份、水18份、复合益生菌0.5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
[0036]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37]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玉米芯、稻草粉、沸石粉、鸡粪、过磷酸钙、酒糟、黄腐酸、水、复合益生菌,充分混合后堆高至1.2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C,发酵时间为20d;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45°C,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17%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50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38]实施例8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I份、玉米芯I份、稻草粉I份、沸石粉I份、鸡粪20份、过磷酸钙0.1份、酒糟I份、黄腐酸0.1份、水10份、复合益生菌0.1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
[0039]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40]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玉米芯、稻草粉、沸石粉、鸡粪、过磷酸钙、酒糟、黄腐酸、水、复合益生菌,充分混合后堆高至0.2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C,发酵时间为10d;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置于阳光下晾晒6h,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
20%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5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41]实施例9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I份、玉米芯5份、稻草粉9份、沸石粉I份、鸡粪60份、过磷酸钙0.5份、酒糟I份、黄腐酸0.1份、水22份、复合益生菌0.4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
[0042]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0043]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I)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玉米芯、稻草粉、沸石粉、鸡粪、过磷酸钙、酒糟、黄腐酸、水、复合益生菌,充分混合后堆高至I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C,发酵时间为20d;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置于阳光下晾晒6h,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
16%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50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0044]应用实施例1
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75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30d后,于当年的11月份将5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5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20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60%。
[0045]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46]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2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0047]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48]应用实施例2
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75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25d后,于当年的12月份将5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6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30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70%。
[0049]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50]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2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0051 ] 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52]应用实施例3
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IOO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20d后,于翌年I月份将IOOO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6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25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80%。
[0053]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54]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18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0055]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56]应用实施例4
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80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24d后,于翌年2月份将15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8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30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90%。
[0057]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58]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2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0059]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60]应用实施例5
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125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30d后,于当年的11月份将20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8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35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60%。
[0061]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62]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15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0063]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64]应用实施例6
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150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30d后,于当年的12月份将25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6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35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60%。
[0065]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66]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2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0067]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68]应用实施例7 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150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30d后,于翌年I月份将35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8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12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60%。
[0069]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70]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19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0071 ] 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72]应用实施例8
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I)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75kg/亩;
(2 )将池塘底部曝晒20d后,于翌年2月份将9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5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20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80%。
[0073]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74]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18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0075]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76]应用实施例9
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75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20d后,于当年的12月份将15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8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18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80%。
[0077]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0078]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16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0079]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其特征是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麸皮I?30份、玉米芯I?35份、稻草粉I?30份、沸石粉I?15份、鸡粪20?80份、过磷酸钙0.1?10份、酒糟I?30份、黄腐酸0.1?I份、水10?30份、复合益生菌0.1?I份; 将上述物料和水混合搅拌、堆高发酵、干燥后即得产品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其特征是:所述复合益生菌为光合细菌、枯草芽苞杆菌、放线菌、小细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物。
3.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计,步骤如下: (1)物料配制与堆放:将麸皮I?30份、玉米芯I?35份、稻草粉I?30份、沸石粉I?15份、鸡粪20?80份、过磷酸钙0.1?10份、酒糟I?30份、黄腐酸0.1?I份、水10?30份、复合益生菌0.1?I份,充分混合后堆高至0.2?2.0m ; (2)发酵:将步骤(I)中堆放完毕的原料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0°C?35 °C,发酵时间为10?60d ; (3)干燥:将步骤(2)发酵后的物料置于阳光下晾晒6?12h,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45°C,使发酵物料的水分降低至15%?20% ; (4)包装:用塑料编织袋按5、25、50或IOOkg的重量进行包装,即得产品。
4.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清塘:打干池塘池水,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为75?150kg/亩; (2)将池塘底部曝晒20?30d后,于当年的11月份至翌年2月份将100?3500kg/亩发酵后的物料投放至池塘中,并用农用旋耕机旋耕至5?8cm的底泥中; (3)种植:注入经60目筛絹过滤的河水8?35cm,7d后种植水草,水草覆盖率为60%?9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育苗期间采用氧气瓶与微孔增氧机双重供氧,增氧机的功率配置为0.15?0.2kw/亩;氧气瓶与微孔增氧管相连,夏季每晚间隔0.5?4h定时开启增氧机,氧气瓶通过微孔管向水体散发氧气,每次I?lOmin,使水体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4mg/L以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池塘内水生底栖饵料生物为水蚯蚓、摇蚊幼虫、罗卜螺、环棱螺和黄蚬中的一种或几种。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815193SQ20141007071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周鑫, 徐增洪, 水燕, 沈怀舜, 庄学丰, 唐建清, 夏爱军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