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式刺参吊养设施及复合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26476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式刺参吊养设施及复合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适应于浅海养殖区或深水池塘的简易立体式刺参吊养摄食及养殖方法,该养殖设施包括木板浮桥、泡沫漂子、养殖网笼、内衬网、备用网笼和坠石;所述养殖网笼通过挂钩吊在浮桥上;所述内衬网斜向固定在养殖网内,面朝阳光;所诉备用网笼置于浮桥上接受太阳光曝晒备用;所述坠石悬挂于养殖网笼四角。本发明充分利用养殖网截留水层颗粒有机物和沉积物为海参提供天然优质饵料,为海参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可混养对虾等其他生物,实现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专利说明】一种立体式刺参吊养设施及复合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刺参吊养设施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北方刺参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刺参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第一大产 业。但目前采用的刺参滩涂养殖规模因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趋于饱和,且滩涂池塘养殖效 率较低,刺参成活率不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大。而且刺参对底质环境要求较高,尤其夏季,池 底容易缺氧,底部广生的硫化氧等有害物质造成海参的大量死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养 殖效果更好的刺参养殖方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式刺参吊养设施及养殖方法,即一种适于海湾和深 水池塘的海参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本发明的吊养设施能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水层颗粒 有机物,为刺参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立体式刺参吊养设施,包括有木板浮桥和安装在木板浮桥上 的挂钩;在挂钩上固定有养殖网笼,在养殖网笼内还斜向安装有内衬网。
[0005] 所述的内衬网与养殖网笼的底部夹角为50?70 ;
[0006] 上述的木板浮桥的底部安装有泡沫塑料浮子;
[0007] 养殖网笼的底部固定有坠石;
[0008] 上述的吊养设施还包括有备用养殖网笼。
[0009]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使用上述吊养设施来养殖刺参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10] 1)在投放海参苗之前将吊养设施设置好,将养殖网笼在海水中浸泡1?2个月,使 养殖网笼附着上有机颗粒和浮游动植物;
[0011] 2)在养殖网笼内分两季投放海参苗,春季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秋季时间为10 月至11月份,并在6月份在内衬网中投放对虾,进行海参和对虾的混养;在养殖过程中,在 放虾放养之前或收虾之后进行倒网操作;
[0012] 养殖期间投放海参饵料,所述的海参饵料包括有40%海带粉、5%海泥、15%面粉、 12%豆柏、15%鱼杂粉、0. 5%复合维生素、0. 5%无机盐、5%虾壳粉、6%牡蛎壳粉、1%的免 疫增强剂;
[0013] 其中免疫增强剂,是将黄芪和大黄按质量比3 :1的比例混合后,用酒精浸提后,微 波处理再进行蒸馏获得的活性物质;
[0014] 倒网操作方法如下:将养殖网笼从备用养殖网笼一侧的挂钩上逐一收起,将备用 养殖网笼放下并固定在挂钩上,将养殖网笼内的海参提起后倒入备用养殖网笼内,养殖网 笼收起,平铺在木板浮桥上太阳曝晒,晒干后折叠作为下次倒网备用。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6] 1.充分利用水层浮游植物、碎屑、细菌等有机颗粒物质的沉积及吸附作用,在网片 上形成稳定的生物膜为刺参提供高质量的天然食物来源,有利于刺参生长,内衬网增加附 着面积,增加光照,提高网片附着的初级生产力。
[0017] 2.双套吊网设计,太阳曝晒消毒杀菌,无需清理网箱,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倒网过 程对海参无伤害,倒网过程适度的扰动反而提高了刺参的生长和品质。
[0018] 3.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和养殖时间,形成综合一体的养殖模式,如夏季养奸,对奸代 谢活动具有肥水效果,丰富刺参饵料来源,同时增加产量和收益。
[0019] 4.将刺参进行浅海区或深水池塘离底养殖,避免恶劣的底质环境对刺参造成危 害,提高刺参成活率。
[0020] 5.养殖设施设计简单,全网结构,造价低廉,无需金属支架,劳动强度低,两人配 合,3-5min即可完成倒网工作和收参工作,养殖高度可调节,方便查看,无需潜水作业及池 塘清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 :本发明的立体式刺参吊养设施,
[0022] 其中:1、木板浮桥;2、挂钩;3、养殖网笼;4、对奸;5、备用养殖网笼;6、泡沫塑料 浮子;7、海参;8、内衬网;9、坠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立体式刺参吊养设施包括木板浮桥1、养殖网笼3,备用养殖 笼5,内衬网8、养殖网笼6和坠石9。其中养殖网笼3、备用养殖网笼5均用规格为0. 4cm 的网目,内衬网8规格为0. 4?0. 8cm。四方形的养殖网笼3通过挂钩2悬挂于木板浮桥1 边上,底部悬挂坠石9,木板浮桥1通过泡沫塑料浮子6漂浮在水面,用于人员通过,内衬网 8通过挂钩2与养殖网笼3连接,将海参放养与养殖设施内部。该设施养殖对象可因地、因 时调整,内衬网8内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间可放养对虾、鲍鱼、鱼或藻等不同搭配,实现立 体综合养殖。
[0025] 更具体的,内衬网8斜向固定在养殖网笼3的侧壁上,用挂钩2连接,易于拆卸和 更换,内衬网8孔径为0. 4?0. 8cm,内衬网8与养殖网笼3的底网接触面留有1?2m空 隙,供海参通过,其余部分与养殖网笼3完全接触,供海参爬行至内衬网8上,内衬网8与养 殖网笼3的底网倾斜角度为50°?70°,斜面向阳,内衬网8为封闭的内网。坠石9悬置于 养殖网笼3底部;所述备用养殖网笼5折叠置于木板浮桥1过道边;挂钩2通过尼龙绳悬挂 养殖网笼3上,尼龙绳长度可调;养殖网笼3和备用养殖网笼5可以为四方体结构的0. 5cm 的网衣构成,笼体长5m、宽5m、高2?3m,笼体高度可调。
[0026]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使用上述吊养设施来养殖刺参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27] 1)在投放海参苗之前将吊养设施设置好,将养殖网笼3在海水中浸泡1-2个月,使 养殖网笼3附着上有机颗粒和浮游动植物;
[0028] 2)在养殖网笼3内分两季投放海参苗,春季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秋季时间为 10月至11月份,并在6月份在内衬网8中投放对虾,进行海参和对虾的混合养殖;在养殖 过程中,在放虾放养之前或收虾之后进行倒网操作;倒网操作方法如下:将养殖网笼3从备 用养殖网笼5 -侧的挂钩2上逐一收起,将备用养殖网笼5放下并固定在挂钩2上,将养殖 网笼3内的海参提起后倒入备用养殖网笼5内,养殖网笼3收起,平铺在木板浮桥1上太阳 曝晒,晒干后折叠作为下次倒网备用。
[0029] 为了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湾和深水池塘海参养殖的 饵料,该饵料包含有40%海带粉、5%海泥、15%面粉、12%豆柏、15%鱼杂粉、0. 5%复合维 生素、0. 5 %无机盐、5 %虾壳粉、6 %牡蛎壳粉、1 %的免疫增强剂,
[0030] 其中鱼杂粉是鱼杂、鱼头等废弃物经制干、挤压、去油后制成的粉末,也可以用水 产饲料领域中常用的鱼粉来替代;
[0031] 无机盐为市售铜、铁、锌、锰、硒等微量元素组成,可以采用任一款市售的水产饲料 用的微量元素;
[0032] 虾壳粉的制备方法是将废弃虾头、虾壳等材料烘干后研碎制成粉末。
[0033] 其中免疫增强剂,是将黄芪和大黄按质量比3 :1的比例混合后,用酒精浸提后,微 波提取,再进行蒸馏获得的活性物质;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黄芪、大黄粉碎后按照质量比 3:1混合,用40% -50%乙醇溶液浸泡微波处理4min,功率500W,用50%乙醇回流提取lh, 减压抽滤提取滤液,将滤液经80°C水浴蒸干后,放入烘箱内60°C干燥,得到活性物质提取 物。
[0034] 上述饵料的组分是针对本发明双层吊网的养殖模式专门配制的,上述的组分中的 材料在被海参摄食后,碎屑等很容易挂在养殖网笼的网绳上,能更快的形成生物膜。将已 有的人工刺参饲料泼洒于养殖设施内,但饵料不易粘附在网上,极易下沉,造成浪费。而本 发明的饵料中添加面粉,并降低海泥的配比,从而即能够提高饵料粘附性,又能降低下沉速 度。养殖效果表明本发明使用的饵料加面粉后,网上饵料附着率由30%提升到60%,单位 面积网上附着水体颗粒物干物质量提高1倍以上,饵料附着提高了设施对水体碎屑颗粒的 截留效率。
[0035] 发明人尝试直接添加黄芪和大黄中草药作为免疫增强剂,但在养殖过程中发现, 虽然中草药能够有效的提高刺参的免疫力,但刺参摄食后,会导致刺参发生过度的应激反 应,反而影响刺参的摄食率。而把黄芪和大黄经微波技术配合乙醇提纯后,浸提产物具有更 强的免疫性,且不会影响摄食率。实验证明,养殖动物摄食添加本发明中的免疫增强制剂, 以不添加免疫制剂为对照,刺参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分 别提高40 %,80 %和30 %,对虾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 高 30%,70%和 20%。
[0036] 实施例1
[0037] 2013年4月2日?2013年11月2日,在红岛利用该设施进行养殖实验。实验海 区水深3. 0m,养殖面积约为10亩,养殖设施间距40cm,实验用刺参体重10. 1 ±2. 6g,每个设 施投20公斤海参苗,实验期间平均温度范围为9. 2?28. 6°C,盐度29?31. 6, pH为8. 1? 8. 3,水体溶解氧平均为6. 8mg/L。研究结果表明,该设施养殖的刺参皮厚,活性好,多附着 在养殖笼及内衬网的壁上或网的褶皱中,该设施刺参成活率92%,平均体重127. 8g,相同 深度底播养殖刺参成活率仅55%,平均体重104. 2g,该设施养殖刺参产量明显高于底播养 殖,设施底部可见大量刺参粪便,形状规则,粗细均匀,说明刺参能够有效利用网上附着颗 粒物质。该设施可有效截留海区的水层有机颗粒物质,单位面积每日可附着有机颗粒物质 2. 5?3. 5g干重,主要成分为附着的饵料、底栖微藻、有机碎屑等,投饵后该设施每日单位 面积可附着有机颗粒物质达到5. 0?7. 6g干重,颗粒物有机质、碳、氮含量可达到16. 6%, 3. 5%和0. 38%,具有极高营养价值。摄食添加免疫制剂的饵料后,刺参体内超氧化物歧化 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40%,100%和30%。2013年6月1日放虾 苗,规格为2?4cm体长,每设施放养对虾100?200只,2013年9月2日收获对虾,不投 饵组对虾平均体长20cm,成活率为54%,投饵组对虾成活率达到77%以上,平均体长23cm, 摄食该免疫增强剂的对虾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 30%,70%和20%,对虾残饵能挂到网片上。
[0038] 本发明的网笼设施能够很好截留水体颗粒物质,本发明的饵料能够有效粘附在网 上,饵料中特制的免疫添加剂能够提高刺参免疫活性,提高刺参生长和成活,方便的倒网操 作,无需清理网箱,内衬网的设计充分利用空间。该养殖设施可因时、因地充分利用水层空 间,实现立体化、生态化的综合养殖模式。
【权利要求】
1. 一种立体式刺参吊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养设施包括有木板浮桥(1)和安 装在木板浮桥⑴上的挂钩(2);在挂钩⑵上固定有养殖网笼(3),且在养殖网笼⑶内 还斜向安装有内衬网(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网(8)与养殖网笼(3)的底 部夹角为50?70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板浮桥(1)的底部安装有泡沫 塑料浮子(6)。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网笼(3)的底部固定有坠石 (9)。
5. 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设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备用养殖网笼(5)。
6. -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设施来养殖刺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 包括如下的步骤: 在投放海参苗之前将吊养设施设置好,将养殖网笼(3)在海水中浸泡1?2个月,使养 殖网笼(3)附着上有机颗粒和浮游动植物; 在养殖网笼(3)内分两季投放海参苗,春季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秋季时间为10月 至11月份,并在6月份在内衬网8中投放对虾,进行海参和对虾的混养;在养殖过程中,在 放虾放养之前或收虾之后进行倒网操作;养殖结束后采收海参。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养殖期间投放海参饵料,所述的海参饵料 包括有40%海带粉、5%海泥、15%面粉、12%豆柏、15%鱼杂粉、0. 5%复合维生素、0. 5%无 机盐、5 %虾壳粉、6 %牡蛎壳粉、1 %的免疫增强剂。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增强剂,是将黄芪和大黄按质量 比3 :1的比例混合后,用酒精浸提后,微波处理再进行蒸馏获得的活性物质。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网操作方法如下:将养殖网笼(3) 从备用养殖网笼(5) -侧的挂钩(2)上逐一收起,将备用养殖网笼(5)放下并固定在挂钩 ⑵上,将养殖网笼⑶内的海参提起后倒入备用养殖网笼(5)内,养殖网笼⑶收起,平铺 在木板浮桥(1)上太阳曝晒,晒干后折叠作为下次倒网备用。
【文档编号】A23K1/16GK104186390SQ20141044400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任贻超, 王文琪 申请人:青岛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