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碾米机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6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碾米机机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碾米机机壳,它包括有方框形的壳体,壳体中部设有贯穿两端的U形米辊槽,米辊槽底部贯穿形成方形米糠区,米辊槽底部一端向米糠区延伸形成米筛固定块,米辊槽两侧槽壁上延伸形成有米刀固定块,壳体一端设有方形漏斗状的出米口,另一端设有米辊固定块;壳体一侧的两端设有机盖固定块,另一侧中部设有与机盖固定块相配合的机盖锁定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可以有效增加机壳整体强度,防止变形,而且通过米糠区可以快速将糠和米进行分离,减少加工次数,大大增加加工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碾米机机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碾米机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碾米机机壳。
【背景技术】
[0002]碾米机是稻谷加工领域的关键设备,在碾米设备中将糙米碾白成白米,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是铁辊式碾米机,糙米由料斗进入碾米机体内,在螺旋推进器的作用下沿轴向进入碾米辊、米筛组成的碾米室,在各部件的相互作用下使糙米碾磨剥皮,同时,喷风风机喷出的高压风经主轴内孔由碾米辊的喷风槽喷到正在碾磨剥皮的米粒,如此,即加强了米的碾白,又带走部分热量;现有的碾米机机壳设计不合理,而且大多是采用焊接构成,使用寿命短,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糠米分离速度快、效果好的碾米机机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碾米机机壳,它包括有方框形的壳体,壳体中部设有贯穿两端的U形米辊槽,米辊槽底部贯穿形成方形米糠区,米辊槽底部一端向米糠区延伸形成米筛固定块,米辊槽两侧槽壁上延伸形成有米刀固定块,壳体一端设有方形漏斗状的出米口,另一端设有米辊固定块;壳体一侧的两端设有机盖固定块,另一侧中部设有与机盖固定块相配合的机盖锁定块。
[0005]所述的机盖固定块上设有贯穿块体两侧的轴孔。
[0006]所述的米辊槽两侧槽壁与壳体内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米糠落料区。
[0007]所述的米辊槽两侧槽壁中部通过连接块与壳体相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可以有效增加机壳整体强度,防止变形,而且通过米糠区可以快速将糠和米进行分离,减少加工次数,大大增加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碾米机机壳包括有方框形的壳体1,壳体I中部设有贯穿两端的U形米辊槽2,米辊槽2两侧槽壁与壳体I内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米糠落料区;米辊槽2底部贯穿形成方形米糠区,米辊槽2底部一端向米糠区延伸形成米筛固定块3,米辊槽2两侧槽壁上延伸形成有米刀固定块4,壳体I 一端设有方形漏斗状的出米口 5,另一端设有米辊固定块6 ;壳体I 一侧的两端设有机盖固定块7,另一侧中部设有与机盖固定块7相配合的机盖锁定块8。机盖固定块7上设有贯穿块体两侧的轴孔。米辊槽2两侧槽壁中部通过连接块与壳体I相连接。本实施例的结构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可以有效增加机壳整体强度,防止变形,而且通过米糠区可以快速将糠和米进行分离,减少加工次数,大大增加加工效率。
[0011]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碾米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方框形的壳体(1),壳体(I)中部设有贯穿两端的U形米辊槽(2),米辊槽(2)底部贯穿形成方形米糠区,米辊槽(2)底部一端向米糠区延伸形成米筛固定块(3),米辊槽(2)两侧槽壁上延伸形成有米刀固定块(4),壳体(I) 一端设有方形漏斗状的出米口( 5 ),另一端设有米辊固定块(6 );壳体(I) 一侧的两端设有机盖固定块(7),另一侧中部设有与机盖固定块(7)相配合的机盖锁定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碾米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机盖固定块(7)上设有贯穿块体两侧的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碾米机机壳,其特征在于:米辊槽(2)两侧槽壁与壳体(O内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米糠落料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碾米机机壳,其特征在于:米辊槽(2)两侧槽壁中部通过连接块与壳体(I)相连接。
【文档编号】B02B7/00GK203764306SQ20142017824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蒋雄彪 申请人:湖南省劲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