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遮阳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20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农作物遮阳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作物遮阳保温板,包括透光的上膜层和下膜层,上膜层和下膜层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上膜层和下膜层之间设置有遮阳层,遮阳层是采用扁丝经线和扁丝纬线交叉编织而成,连接支架包括用于连接上膜层和下膜层的圆形盘和连接圆形盘的支杆,圆形盘为吸盘或粘贴盘,遮阳层的上下两侧均涂覆有光固化胶层,遮阳层的扁丝经线的间距为5mm-100mm,扁丝纬线的间距为5mm-100mm。本实用新型的农作物遮阳保温板结构简单,具有保温功能,同时由于在上膜层和下膜层之间设置遮阳层,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
【专利说明】农作物遮阳保温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遮阳保温板。

【背景技术】
[0002]温室,又称暖房,多用于在低温季节种植喜温蔬菜、花卉和林木等,由于其具有透光、保温和加温等功能,能够在任何季节为温室内的农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并增加产量。目前,温室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但在炎热的夏季因太阳光线太强,温室内的温度太高,超过农作物生存的上限温度时,农作物就会生长不良、发育迟缓,甚至可能在段时间内死亡。因此如何在炎热的夏季保持温室内的温度适合农作物生长,已成为温室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农作物遮阳保温板。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作物遮阳保温板,包括透光的上膜层和下膜层,上膜层和下膜层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上膜层和下膜层之间设置有遮阳层,遮阳层是采用扁丝经线和扁丝纬线交叉编织而成。
[0005]进一步地,连接支架包括用于连接上膜层和下膜层的圆形盘和连接圆形盘的支杆,圆形盘为吸盘或粘贴盘。
[0006]进一步地,遮阳层的上下两侧均涂覆有光固化胶层。
[0007]进一步地,遮阳层的扁丝经线的间距为5mm-100mm,扁丝纬线的间距为5mm_10mmο
[0008]进一步地,扁丝经线的间距为8mm,扁丝纬线的间距为30mm。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农作物遮阳保温板结构简单,具有保温功能,同时由于在上膜层和下膜层之间设置遮阳层,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上膜层,2.下膜层,3.连接支架,4.遮阳层,5.光固化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4]如图1所示的农作物遮阳保温板,包括透光的上膜层I和下膜层2,上膜层I和下膜层2通过连接支架3固定连接,上膜层I和下膜层2之间设置有遮阳层4,遮阳层4是采用扁丝经线和扁丝纬线交叉编织而成,连接支架3包括用于连接上膜层I和下膜层2的圆形盘和连接圆形盘的支杆,圆形盘为吸盘或粘贴盘,使用时方便连接固定,上膜层I和下膜层2连接稳定,不容易脱落,遮阳层4的上下两侧均涂覆有光固化胶层5,通过紫外线照射,能够使遮阳层4保持一定的形状,遮阳层4的扁丝经线的间距为5mm-100mm,扁丝纬线的间距为5mm-100mm,为了使遮光率达到规定的数值,采用扁丝经线的间距为8mm,扁丝纬线的间距为30mm进行编织。
[0015]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农作物遮阳保温板,包括透光的上膜层⑴和下膜层(2),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膜层(I)和下膜层(2)通过连接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的上膜层(I)和下膜层(2)之间设置有遮阳层(4),遮阳层(4)是采用扁丝经线和扁丝纬线交叉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遮阳保温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支架(3)包括用于连接上膜层(I)和下膜层(2)的圆形盘和连接圆形盘的支杆,圆形盘为吸盘或粘贴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遮阳保温板,其特征是:所述的遮阳层(4)的上下两侧均涂覆有光固化胶层(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遮阳保温板,其特征是:所述遮阳层(4)的扁丝经线的间距为5mm-100mm,扁丝讳线的间距为5mm-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遮阳保温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扁丝经线的间距为8mm,扁丝讳线的间距为30mm。
【文档编号】A01G9/22GK203912745SQ20142030689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陈江 申请人:陈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