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螺虫乙酯和苯氧威的杀虫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9966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有螺虫乙酯和苯氧威的杀虫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柑橘介壳虫是柑橘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种类多、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性大,遍布于全国各柑橘产区,尤以吹绵蚧、红蜡蚧、糠片蚧、黑点蚧、褐圆蚧、矢尖蚧、堆蜡粉蚧危害最严重。成虫和若虫刺吸组织的液汁,被害组织不能充分发育,树势衰弱,引起落叶落果,影响果实品质,并能诱发煤烟病。

过去防治蚧类害虫常用高毒农药,如氧化乐果、水胺硫磷、杀扑磷等,目前这些农药已在柑橘生产上禁用。由于大多数蚧壳虫体上披有蜡质分泌物,因此对蚧壳虫的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并且普遍存在药效较短,施药次数较多的问题,从而导致用量大,成本较高。因此必须选择一些高效低毒的杀蚧虫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害虫防治效果好、速效性高、持效期长的含有螺虫乙酯和苯氧威的杀虫剂组合物,可有效降低用药量,节约用药成本。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螺虫乙酯和苯氧威的杀虫剂组合物,包括螺虫乙酯和苯氧威,二者重量比为80:1~1:80。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螺虫乙酯是季酮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蚧壳虫等,并且其持效期长,防效可达8周。苯氧威是一种非萜烯类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是一种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具有昆虫生长调节作用的保幼激素类杀虫剂,通过干扰昆虫特有发育和变态过程而产生杀虫作用,昆虫不易产生抗性,可广泛应用于仓贮、卫生、棉花、果园、菜圃和观赏植物中,防治蟑螂、跳蚤、白蚁、鳞翅目、鞘翅目、蚧类、木虱、卷叶蛾类等害虫。螺虫乙酯和苯氧威进行复配,复配组合物相对螺虫乙酯或苯氧威单独使用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可有效防治蔬菜和果树上的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蚧壳虫等,尤其对柑橘果树上的蚧壳虫防治具有优异效果。由于两种化合物的作用方式不同,不存在交互抗性,因此该组合物可以有效延缓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所产生的抗药性问题。

优选地: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天然或再生的矿物质或有机溶剂或增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或增稠剂或黏合剂或崩解剂或防冻剂,其中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或分散剂或润湿剂,至少含有两种载体且其中至少一种为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混苯、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苯甲醇、环己醇,以及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吡咯烷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甲基癸酰胺、100号溶剂油、15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植物油、油酸甲酯、醋酸仲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氨、农乳500号、农乳0201B、农乳0203B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或湿润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月桂酸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渗透剂JFC、渗透剂T、吐温80、吐温20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或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硅酸、硅酸镁铝、淀粉衍生物、糊精、大豆蛋白、骨胶、硫酸钠、石膏、松香、黄原胶、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铵、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铝、膨润土、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矿物质载体为固体载体或颗粒载体,所述固体载体为天然形成的岩石粉末、石英、粘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硅藻土、浮石、石膏、滑石、膨润土、高岭土、陶土、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颗粒载体为粉碎和分级的天然岩石。

优选地:可制备成乳油剂或水乳剂或微乳剂或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或泡腾片剂或微胶囊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优选地:螺虫乙酯和苯氧威的总重量占制剂总重量的1~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包括包括螺虫乙酯和苯氧威,二者重量比为80:1~1:80;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天然或再生的矿物质或有机溶剂或增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或增稠剂或黏合剂或崩解剂或防冻剂,其中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或分散剂或润湿剂,至少含有两种载体且其中至少一种为表面活性剂。

可制备成乳油剂或水乳剂或微乳剂或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或泡腾片剂或微胶囊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螺虫乙酯和苯氧威的总重量占制剂总重量的1~80%。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混苯、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苯甲醇、环己醇,以及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吡咯烷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甲基癸酰胺、100号溶剂油、15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植物油、油酸甲酯、醋酸仲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氨或市售的乳化剂(如农乳500号、农乳0201B、农乳0203B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散剂或湿润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月桂酸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渗透剂JFC、渗透剂T、吐温80、吐温20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合剂或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硅酸、硅酸镁铝、淀粉衍生物、糊精、大豆蛋白、骨胶、硫酸钠、石膏、松香、黄原胶、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铵、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铝、膨润土、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矿物质载体分为固体载体和颗粒载体,所述固体载体可以是天然形成的岩石粉末、石英、粘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硅藻土、浮石、石膏、滑石、膨润土、高岭土、陶土、白炭黑及合成的磨碎的矿物质,例如微分散的硅酸或氧化铝。颗粒载体包括粉碎的和分级的天然岩石,例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白云石及由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粉末制成的合成颗粒等。

实施例1

1%螺虫乙酯+4%苯氧威的乳油剂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可稍加热溶解,即得到透明状乳油。

实施例2

10%螺虫乙酯+5%苯氧威的乳油剂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可稍加热溶解,即得到透明状乳油。

实施例3

20%螺虫乙酯+30%苯氧威的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可湿性粉剂标准值(细度大于325目)。

实施例4

5%螺虫乙酯+5%苯氧威的水乳剂的配制: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透明油相,将水、乙二醇、黄原胶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

实施例5

5%螺虫乙酯+10%苯氧威的微乳剂的配制: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透明油相,将水、乙二醇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加入到油相,继续搅拌形成均匀透明即为微乳剂。实施例5

20%螺虫乙酯+60%苯氧威的水分散颗粒剂的配制:

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等按比例进行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再加入一定量水份捏合,在造粒机中造粒,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6

15%螺虫乙酯+10%苯氧威的悬浮剂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砂磨,达到规定细度后即制得悬浮剂。

实施例7

2%螺虫乙酯+8%苯氧威的微胶囊悬浮剂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将螺虫乙酯、苯氧威溶解于溶剂中,加入乳化剂、消泡剂、部分水搅拌20分钟得到水包油乳液。将尿素与甲醛溶液混合并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0,并在70℃反应一定时间得到脲醛树脂预聚体溶液。将预聚体溶液与乳液混合,用盐酸溶液调节PH并加温固化一定时间得到微胶囊悬浮液,加入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搅拌溶解制得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8

3%螺虫乙酯+17%苯氧威的泡腾片剂的配制:

按配方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制成母粉,使用双辊滚筒压片机,干法压片成单片重1g的泡腾片剂。

螺虫乙酯是季酮酸类化合物,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蚧壳虫等。并且其持效期长,防效可达8周。螺虫乙酯的化学名:cis-3-(2,5-二甲基苯基)-8-甲氧基-2-氧代-1-氮杂螺环[4.5]-癸-3-烯-4-基乙酸乙酯,其化学结构式为:

苯氧威是一种非萜烯类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是一种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具有昆虫生长调节作用的保幼激素类杀虫剂,通过干扰昆虫特有发育和变态过程而产生杀虫作用,昆虫不易产生抗性,可广泛应用于仓贮、卫生、棉花、果园、菜圃和观赏植物中,防治蟑螂、跳蚤、白蚁、鳞翅目、鞘翅目、蚧类、木虱、卷叶蛾类等害虫。化学名称:2-(对-苯氧基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酸乙酯,其化学结构式为:

本发明以螺虫乙酯和苯氧威进行复配,复配组合物相对螺虫乙酯或苯氧威单独使用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可有效防治蔬菜和果树上的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蚧壳虫等,尤其对柑橘果树上的蚧壳虫防治具有优异效果。由于两种化合物的作用方式不同,不存在交互抗性,因此该组合物可以有效延缓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所产生的抗药性问题。本发明组合物的增效作用显著,因此显著降低用药量,并且延长持效期,有效节省用药成本。

本发明通过以下试验效果进行说明:

试验1

制备实施例2的乳油剂用于防治柑橘介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验证了该药剂对柑橘介壳虫的防治效果和有效剂量。试验药剂及剂量详见表1,并设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个重复处理一株柑橘树。分别于施药前和施药后5、10、20天进行活虫数调查。每株柑橘树调查固定的6个短枝,每个短枝调查5个叶片。记录介壳虫活虫数并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计算方法: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数-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前虫口数×100%

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表1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表2实施例2防治柑橘介壳虫结果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以实施例2稀释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柑橘介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接近100%。实施例2稀释3500倍液和4000倍液对柑橘介壳虫的防效也能达到90%以上。处理D、E 5天防效与处理A相当,但是20天防效比处理A略低,说明复配制剂的持效性优于单剂。当使用与实施例2稀释3000倍液相同的有效成分浓度的22.4%螺虫乙酯悬浮剂防治时,22.4%螺虫乙酯悬浮剂防效为91.74%,比相同有效成分浓度的实施例2明显较差,常规剂量的苯氧威单剂对柑橘介壳虫的20天防效也明显低于复配制剂,说明螺虫乙酯与苯氧威复配具有显著地增效作用。

试验2

制备实施例6的悬浮剂用于防治柑橘介壳虫试验,供试药剂及剂量如表3所示。

表3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表4实施例6防治柑橘介壳虫结果统计表

注:上表中的防效(%)为各重复平均值。

实施例6(15%螺虫乙酯+10%苯氧威的悬浮剂)防治柑橘介壳虫,施药5天后,处理A、B、C、D、E的防效分别为87.96%、92.59%、94.31%、84.26%、84.47%,处理C防效最高,与处理A、B、D、E均存在显著差异,处理A和B与处理D、E均存在显著差异,处理D与处理E间无显著差异。施药10天后处理A、B、C、D、E的防效分别为94.32%、98.13%、99.18%、89.88%、89.70%,处理B与C无显著差异,二者与处理A、D、E均存在显著差异,处理A与处理D、E有显著差异,处理D与处理E间无显著差异。施药后20天处理A、B、C、D、E的防效分别为96.85%、99.87%、99.94%、91.74%、89.49%,各处理显著性差异和施药后10天结果相近,只有处理D与处理E间差异显著性发生变化,二者间差异显著。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6防治柑橘介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当稀释倍数为5000倍时即达到理想防效,并且优于相同有效成分浓度的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相对较高浓度的25%苯氧威可湿性粉剂的防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农药组合物是两种活性成分的复配方案,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具有显著地增效作用,表现出优异的持效性,降低使用量,节约用药成本,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