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的增效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3880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又名三氟氯氟氰菊酯、功夫菊酯,化学名称:α-氰基-3-苯氧基苄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分子式:C23H19ClF3NO3,是一种触杀、胃毒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等多种害虫及害螨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它能抑制昆虫神经在轴突部位的传导,对昆虫具有触杀、胃毒、趋避及击倒作用,杀虫谱广、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耐雨水冲刷,但长期使用易对其产生抗性。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哺乳动物毒性比较低,但是其对鱼类、家蚕和蜜蜂有很高的毒性。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我国广泛使用,是我国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农药之一。

氟铃脲(Hexaflumuron)化学名称:1-[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分子式:C16H8Cl2F6N2O3。氟铃脲属苯甲酰脲杀虫剂,是一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阻碍害虫正常蜕皮和变态而杀死害虫。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较广、击倒力强、速效等特点。可防治多种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兼有杀卵活性。尤其对棉铃虫等害虫效果很好。对舞毒蛾、天幕毛虫、冷杉毒蛾、甜莱夜蛾、谷实夜蛾等夜蛾科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螨无效。

在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中,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通过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害虫极易产生抗药性,而且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虫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杀虫剂的合理复配具有扩大杀虫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害虫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优点。我们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发现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且关于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应用,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烟芽夜蛾、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玉米螟。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的增效农药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的质量比为1∶50~50∶1,经毒力测定实验验证,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的质量比在1∶20~20∶1时,增效效果更佳。

如上所述的增效农药组合物可以配制的农药剂型为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或水乳剂。

本发明所述增效农药组合物配制成的农药剂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但本发明决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效氯氟氰菊酯1-50份,氟铃脲1-50份,分散剂3-10份;润湿剂1-10份;崩解剂1-5份;填料余量。该水分散粒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混合均匀,通过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将可湿性粉剂与定量的水(事先将粘结剂溶于水中)混合,同时进入捏合机捏合,制成可塑性的物料,最后将物料送入挤压造粒机,进行造粒,通过干燥、筛分得到本发明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效氯氟氰菊酯1-50份,氟铃脲1-50份,分散剂3-10份;润湿剂1-5份;填料余量。该可湿性粉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通过气流粉碎机,调整工作压力及气流压力进行粉碎,即可得到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效氯氟氰菊酯1-50份,氟铃脲1-50份,分散剂5-20份;防冻剂1-5份;增稠剂0.1-2份;消泡剂0.1-0.8份,促渗剂0-10份;pH值调节剂0.1-5份;水余量。该悬浮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其他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在2000r/min的砂磨机中砂磨3h,使粒径均在5mm以下,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悬浮剂。

所述的增效农药组合物为乳油制剂,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效氯氟氰菊酯1-50份,氟铃脲1-50份,乳化剂10-30份;溶剂20-50份,常规增效剂1-5份。该乳油制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加入溶剂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乳化剂增效剂搅拌均匀成均一透明的油状液体,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乳油制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微乳剂,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效氯氟氰菊酯1-50份,氟铃脲1-50份,乳化剂10-30份,防冻剂1-8份,稳定剂0.5-10份,溶剂助溶剂20-50份。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用助溶剂完全溶解,再加入乳化剂、防冻剂、稳定剂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相,充分搅拌后即可得到本发明组合物的微乳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水乳剂,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效氯氟氰菊酯1-50份,氟铃脲1-50 份,乳化剂3-30份,溶剂和助溶剂5-15份,防冻剂1-5份,稳定剂2-15份,消泡剂0.1-8份,增稠剂0.2-2份,水余量。具体生产步骤为:首先将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溶剂、乳化剂和助溶剂加在一起,溶解成均匀的油相;将部分水、抗冻剂等其他助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开启剪切机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搅拌约半小时,形成水包油型的水乳剂,即可得到本发明组合物的水乳剂。

其中以上所述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生物柴油,柴油,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松节油,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水等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0204、农乳2201、农乳0201、OP-10、OP-20、农乳600、By-15、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烷基苯醚、聚氧乙烯烷基醚、烷基苯磺酸钙、环氧乙烷-脂肪伯胺缩合物、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苷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烷基二聚氧乙烯磺酸盐、苯乙烯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联苯酚聚氧乙烯醚、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NNO)、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烷基酚乙氧基化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CMC、二丁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羧酸酯钠盐、多芳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乙烯醇、阿拉伯树胶、拉开粉BX(5、6-二丁基萘-2-磺酸钠)、油酸甲基氨基乙基磺酸钠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润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农乳2000系列、Span20、吐温6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磺酸盐、拉开粉、十二烷基苯硫酸钠、优酸钾、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农乳100、农乳600、山梨醇聚氧乙烯醚、二异辛基丁二酸磺酸钠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崩解剂为:尿素、膨润土、柠檬酸、丁二酸、硫酸铵、氯化钠、钙和铝的氯化物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杂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明胶、琼脂、可溶性淀粉及其衍生物、聚丙烯酸酯、天然多糖、硅酸镁铝、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硅酸类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稳定剂为:烷基磷酸酯及其烷氧化物、聚乙烯醇、磷酸钾、膨润土、轻质碳酸钙、白炭黑、硅藻土、珍珠岩粉、芳基磷酸酯、亚磷酸酯类、多元醇、烷基磺酸酯及其取代铵盐、取代环氧化物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蔗糖、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尿素、硫酸铵、氯化钙、氯化钠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消泡剂可以是:甘油的环氧乙烷化聚合物、硅酸类、C8-C10脂肪醇、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磺酰胺等。

所述的填料为:高岭土、硅藻土、陶土、膨润土、蒙脱石、凹凸棒土、泥煤、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黏结剂有: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大豆卵磷脂、明胶、环糊精、淀粉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腐剂可以是:水杨酸钠、苯甲酸钠、甲醛、对羟基苯甲醛、1,2-苯并噻唑啉-3-酮(BIT)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以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为有效成分的复配杀虫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减少了杀虫剂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可用于抗性害虫的综合治理,主要用于防治防治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烟芽夜蛾、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决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不同配比对棉铃虫的联合毒力实验。

试验以棉铃虫为测试对象,采用浸叶接虫毒力测定方法,具体方法为如下:

1、将农药原药用有机溶剂DMF或DMSO配制成2%-5%的母液,再将农药母液用含0.05%-曲拉通X-100的水溶液稀释成5-7个系列测定药液;

2、将叶片(非转基因抗虫棉叶)用清水冲洗、晾干,用打孔器打成小圆片(小圆片直径视试验盒的孔径大小而定,如10孔培养盒孔径为15毫米,则小圆片直径为15毫米),在药液中浸渍10秒,晾干,再将其放于试验盒中每孔一片,待用;

3、将3龄幼虫(棉铃虫3龄幼虫每头10~12毫克左右)接入试验盒中每孔一头,用保鲜膜封口、加盖。每个浓度处理10头,重复3次。于(27±1)℃光照培养箱中保持48-72小时(视杀虫剂的性质而定)后检查死亡率;

4、死亡判断标准:用拨针轻触虫体无反应或反应不协调者为死亡;

5、对试验结果用机率值法进行统计分析,求出毒力回归线、LC50值等。采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计算公式如下:(以高效氯氟氰菊酯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氟铃脲的毒力指数(TI)=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氟铃脲LC50×100

M的真实毒力指数(ATI)=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M的LC50×100

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高效氯氟氰菊酯的TI×P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铃脲的TI×P氟铃脲

M的共毒系数(CMC)=M的ATI/M的TTI×100。

式中:

M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不同配比的混合物

P高效氯氟氰菊酯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P氟铃脲为氟铃脲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毒力测定结果:

表1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对棉铃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按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铃脲比例为1∶50~50∶1分别稀释时,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铃脲为1∶1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为240.2。该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复配对棉铃虫具有较高的活性,建议对适宜配比1∶1左右混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

实施例2:本发明复配农药制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试验在河北省廊坊市棉田进行。选取水肥条件良好、棉铃虫发生较严重的棉田。按各处理设计浓度兑水喷雾,每667m2用水45kg,用工农-16型喷雾器对棉花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面积为5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喷药前调查虫口基数,采取5点取样法,每点选取有棉铃虫卵和幼虫的棉花5株左右(视虫口密度而定)统计定株上棉铃虫幼虫头数,以此作为施药前虫口基数。并于施药后1、3和7d分别调查定株上存活的棉铃虫,计算被害株虫口减退率和防效以及蕾铃保护率。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表2 药剂对棉铃虫的田间药效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混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效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而且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混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棉铃虫的防治显著优于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单剂。由于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混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混合使用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实施例3:本发明复配农药制剂对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试验在北京市大兴区蔬菜种植基地进行。选取水肥条件良好、甜菜夜蛾发生较重的甘蓝地。按各药剂的使用剂量兑水喷雾,每667m2用水45kg,用工农-16型喷雾器均匀喷雾。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面积为5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喷药前调查虫口基数,采取5点取样法,每点选取有甜菜夜蛾卵和幼虫的甘蓝3-5株左右(视虫口密度而定),统计定株上甜菜夜蛾幼虫头数,以此作为施药前虫口基数。并于施药后1、3和7d分别调查定株上存活的甜菜夜蛾,计算被害株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表3 药剂对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混剂对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效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而且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混剂在试验剂量下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显著优于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氟铃脲单剂。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混剂防治甜菜夜蛾见效快,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2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混用,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氟铃脲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等害虫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与单剂相比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具有作用机理独特、单位用药量少、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所以本发明的研发及推广会产生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大力推广应用的潜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