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耘田除草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3962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水稻耘田除草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耘田除草耙。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5亿亩以上,稻谷总产量保持在2亿吨左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其中85%以上作为口粮消费。因此,水稻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有效供给和口粮消费安全。

水田病虫草害是制约我国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生物因素,在现有防治水平下,每年因病虫草危害造成稻谷产量损失约10%~30%,重者可达50%~70%甚至减产绝收。近年来,我国水稻病虫草害发生总体呈上升趋势,病虫种类和田间杂草繁多,防治难度增大,发生频率和为害程度加重。其中稻田杂草主要有禾本科杂草(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李氏禾、牛筋草)、莎草科杂草(异型莎草、萤蔺、野荸荠、扁秆草、三棱草、牛毛毡)和阔叶杂草(泽泻、慈姑、鸭舌草、眼子菜、陌上菜、节节菜、空心莲子草、丁香蓼、浮萍、水竹叶)等,由于其争夺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温、肥、水,传播病虫害,恶化水稻生长环境,降低稻谷产量和影响品质。

有机水稻区别于常规水稻,根本在于化学合成的和转基因的生产投入品的不可使用和生产管理的全程可追溯性,关键在于非化学物质使用前提下的生产技术应用。常规水稻生产以农药、化肥等手段为主,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使得农田生态系统遭到干扰,不重视农业体系内部及其周边环境的平衡与保护,是一种以追求产量为目标的生产技术模式。有机水稻生产则主要以农业综合措施和生物防治为基础,保护农田环境、利用自然天敌、建立生态平衡为持续有机生产体系良性循环的核心,是一种在保证一定产量前提下追求产品质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技术模式。

因此,在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绿色装置进行除草,以杜绝任何化学农药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水稻耘田除草耙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水稻耘田除草耙,包括手柄、耙体和耙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体为上窄下宽结构,所述的耙体前端面和侧面为弧面结构,后端面为直面结构,所述的耙齿底部为弧面结构。

所述的水稻耘田除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与耙体之间的角度为70~80°。

所述的水稻耘田除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体宽度为15~25cm。

所述的水稻耘田除草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体底部固定设置6~8个耙齿,所述的耙齿之间的间距为2~3cm。

上述的水稻耘田除草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手柄与耙体之间的角度为70~80°,使得耘田除草达到最佳使用角度,操作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耙体为上窄下宽结构,耙体前端面和侧面为弧面结构,后端面为直面结构,一方面便于耙体与土壤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减小操作使用时的阻力;耙体宽度为15~25cm,满足15~30cm行距使用;耙体底部固定设置6~8个耙齿,耙齿之间的间距为2~3cm,耙齿底部为弧面结构,提高耘田除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耙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耙体;3-耙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水稻耘田除草耙包括手柄1、耙体2和耙齿3。手柄1与耙体2之间的角度为70~80°,使得耘田除草达到最佳使用角度,操作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耙体2为上窄下宽结构,耙体2前端面和侧面为弧面结构,后端面为直面结构。一方面便于耙体与土壤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减小使用时的阻力。耙体2宽度为15~25cm,满足15~30cm行距使用。耙体2底部固定设置6~8个耙齿3,所述的耙齿3之间的间距为2~3cm,耙齿底部为弧面结构,提高耘田除草效率。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