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剂复配方法防治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引起的百合灰霉病,确定四种对防治该病发生有显著效果复配组合。
背景技术:
: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由于其花形优美,色彩艳丽,成为目前世界最受欢迎的鲜切花之一,且兼具有很高的观赏、食用及药用价值。但由于百合较易感病,为害百合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是百合灰霉病和百合枯萎病,随着百合栽植面积的扩大,加之常年连作,病害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遏制百合生产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朱丽梅,2009)。百合灰霉病是百合植株生长过程中对植株和种球生长发育和品质影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在百合中灰霉菌防治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百合灰霉菌的有效防治方法刻不容缓。灰霉菌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威胁性病原菌,会快速对药剂产生耐受性和抗药性(Hans-JuergenRosslenbroich,2000),而复配药剂有助于降低病原菌的抗药性的产生。灰霉菌是引起百合灰霉病的病原菌,主要的病原菌是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灰霉菌主要危害的是百合叶片,在叶片上形成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病斑呈褐色。其上有颜色深浅不一的同心轮纹。有些病斑从叶片边缘开始发病,再沿叶缘逐渐向整个叶片扩展,最后叶片一半枯死,另一半相继枯死,使叶片畸形,向一边弯曲,形成“一边倒”。当空气干燥时,病征不容易看到;潮湿时,病斑有灰色霉层,甚至整个叶片干枯、坏死。茎部染病时出现黄褐色或者红褐色条形病斑,有时茎基部缢缩、倒折,叶片沿茎基部逐渐向上枯萎脱落,鳞茎染病引起腐烂(徐琼,2006)。朱丽梅(朱丽梅,2011)等人通过实验认为异菌脲与腈菌唑复配具有增效作用,混剂与两种单药剂相比,具有杀菌谱广,应用范围扩大,增效明显,降低了药剂使用量,同时也克服了单一用药易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等优点。彭建波等(2015)表示50%异菌脲WP1500g/hm2、50%腐霉利WP3000g/hm2分别喷雾3次,对百合灰霉病防效在80%以上,且此两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百合植株安全,综合效益显著。魏继刚(2014)通过研究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灰霉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啶酰菌胺的防治灰霉病的效果比嘧霉胺和腐霉利效果较好,而且由于作用的机理不同,可交替用药。而现有的报道试验研究所选用的药剂是否对灰霉病的致病菌有效,适宜剂量以及在百合上防治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和是否能够复配组合均不清楚。因此,筛选出能有效防治百合灰霉病的药剂及复配组合均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主要参考文献:1)朱丽梅,侯建文,罗凤霞,蒋倩倩.百合灰霉病的诊断及其病原物的分离纯化[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25(3):59-63.2)Hans-JuergenRosslenbroich,DietrichStuebler.Botrytiscinerea-historyofchemicalcontrolandnovelfungicidesforitsmanagement[J].CropProtection,2000,19:557-561.3)徐琼,徐秉良,王芳.观赏百合叶枯病症状类型与病原菌鉴定[J].植物保护,2006,32(5):61-64.4)朱丽梅,张长青,陈浩,陆慧.百合灰霉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和联合作用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1,27(1):51-54.5)彭建波,李泽森,钟艳红.不同化学药剂对百合疫病、灰霉病防效研究[J].现代园艺,2015,(5):12-14.6)魏继刚,马峰,侯伟.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5):37-39.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多种有效防治百合灰霉病的复配药剂。通过单药剂筛选复配药剂组分,确定单药剂异菌脲、福美双、嘧霉胺、咯菌腈及几种药剂复配能够有效阻止灰葡萄孢菌丝生长,防治该病的发生发展,并降低了杀菌剂使用量,提升了病菌防治效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和应用生产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1)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百合叶片病健交界处分离、纯化病原菌,经75%酒精处理1min,升汞处理15min,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30s。2)用无菌挑针挑取真菌菌丝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并显微拍照。3)制作含药平板:各杀菌剂分别设定5个浓度梯度,配制成500、1000、2000、4000、8000稀释倍数的含药PDA平板,混合均匀。封口后在紫外灯下照射1h,防止细菌污染。4)供试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5d后,无菌条件下,从菌落边缘生长旺盛区用打孔器(d=8mm)打取同龄菌饼,用消毒接菌针将菌饼放入预先制备好的上述含药PDA平板上,封口膜封口。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倒置。5天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附图说明图1病原菌感染百合叶片的症状;图2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图3显微镜下病原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形态特征;图4岷江百合叶片接种后症状;图5单药剂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图5-1为异菌脲,图5-2为腐霉利,图5-3为福美双,图5-4为百菌清,图5-5为啶酰菌胺,图5-6为咯菌腈);对照:CK;处理:单药剂稀释倍250,500,1000,2000,4000图6复配药剂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图6-1为啶酰·福美双,图6-2异菌·福美双,图6-3腐霉·福美双,图6-4咯菌·福美双,图6-5异菌·咯菌腈,图6-6异菌·腐霉利,图6-7腐霉·咯菌腈,图6-8啶酰·咯菌腈,图6-9异菌·啶酰菌胺,图6-10啶酰·腐霉利)。对照:CK;处理:复配药剂稀释倍数500,1000,2000,4000,8000具体实施方式有效防治百合灰霉病的方法,其步骤是:1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采用感病叶片,常规组织分离法,取病健交界处组织进行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感病的百合叶片用75%酒精浸泡震荡1min,升汞处理15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30s,于病健交界处切成5×5mm小方块,置于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5天后,用接种环将真菌菌落边缘菌丝挑取PDA培养基,25℃,黑暗培养。重复上一步骤,直至PDA培养基上生长出单一种形态菌落。2病原菌形态学鉴定(1)供试菌株菌落形态观察将分离纯化后的各菌株接种于PDA平板上,25℃黑暗条件下培养,5d后观察各菌株菌落形态、颜色、菌丝生长状况等性状,作好拍照记录。(2)试菌株微观显微特征观察真菌进行液体培养,用无菌挑针挑取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并显微拍照。3致病力测定根据柯赫氏法则需要对得到的病原真菌进行回接,进行致病力测定。叶片用75%酒精表面消毒后,无菌水冲洗5遍。用打孔器(8mm)制菌饼,置于健康的岷江百合叶片上,设对照每个处理重复三次,置于25℃,黑暗保湿培养。每天记录发病情况,拍照。对接种发病的叶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4药剂筛选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供试药剂的抑菌效果。杀菌剂成分及厂家一览表农药名称生产厂家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WP)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WP)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WP)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江阴苏利化学有限公司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WDG)德国巴斯夫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卉友)(WP)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