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中收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收获机割台。
背景技术:
割台是联合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其作用是依靠切割系统将待收获的作物切断后由拨禾轮将作物推送割台搅龙处,由割台搅龙将作物输送至中间输送装置。
一方面,割茬高度是联合收获机收获作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割茬高度需依据喂入量的大小及农艺要求的留茬高度决定。现有联合收获机通过升降割台来改变水平切割器高度的方法改变作物的割茬高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割台绕中间输送器下传动轴整体旋转,以此改变切割器离地高度来调节割茬高度;二是将割台和中间输送器固定在一起绕中间输送器上传动轴转动,整体改变割台和中间输送器高度来改变割茬高度。这两种方式的调节结构复杂,旋转部分重量较重,使得整体调节不轻便。
另一方面,搅龙的输送能力与搅龙结构和其与底板的间隙有关,适当增加搅龙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可提高搅龙的输送能力,增加割台对喂入量的适应性,但当间隙较大喂入量较小时,搅龙的输送能力反而下降。为此部分联合收获机割台搅龙的一端(非动力传动端)设置间隙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滑块在滑槽内的上下位置,一般调节距离为5mm,可调节搅龙与底板之间的间隙,以适应不同喂入量的要求。但此装置需在联合收获机作业之前依据作物种植密度手动调节,无法依据收获过程中不同喂入量实现实时调节搅龙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因此联合收获机作业时存在喂入量大而导致搅龙堵塞,影响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调节割茬高度、又能依据联合收获机不同喂入量实时自动调节割台搅龙与底板之间间隙的联合收获机割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联合收获机割台,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前端的水平切割器、布置在水平切割器一侧的分禾器、安装在架体后部的割台搅龙及与架体相连的拨禾轮;所述架体包括前端骨架、与前端骨架转动连接的后端骨架、安装在前端骨架底部的前液压支座及安装在后端骨架底部的后液压支座,以及推杆和缸体分别固定在前液压支座和后液压支座上的升降液压缸;
所述割台搅龙横卧在后端骨架中,且所述后端骨架上安装有自动调节割台搅龙间隙的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所述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包括两根对称安装在后端骨架一侧面的导轨、内衬在两根导轨之间滑槽内的滑块、分布在滑块上方的上限位块、分布在滑块下方的下限位块及通过定位销与滑块前面销孔相连的拨指相位角调节块;上螺栓的底端穿过上限位块的上固定孔直至上螺栓的底端插入至滑块的上限位孔内,上螺栓的上端通过上螺母与上限位板固定,且上螺栓位于上限位板以下的位置上套有上调节弹簧;下螺栓的顶端穿过下限位块的下固定孔直至下螺栓的顶端插入至滑块的下限位孔内,下螺栓的下端通过下螺母与下限位板固定,且下螺栓位于下限位板以上的位置上套有下调节弹簧;所述割台搅龙的非传动端轴固定于滑块的轴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骨架包括前端底板、设置在前端底板两侧的前端侧板及焊接在前端底板后端面且沿后端面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前端套筒;所述后端骨架包括后端底板、设置在后端底板两侧的后端侧板及焊接在后端底板前端面且沿前端面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后端套筒;所述前端套筒和所述后端套筒交替同轴对合安装后,旋转轴穿过前端套筒和后端套筒将所述前端底板和所述后端底板转动连接,且限位销穿过旋转轴的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还包括对称分布在上螺栓两侧的侧螺栓,两根所述侧螺栓的底端分别依次穿过上限位板的上通孔、滑块的侧通孔及下限位板的下通孔,且所述侧螺栓的底端通过侧螺母与下限位板固定;所述侧螺栓上且位于滑块上下位置处均套有减振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拨指相位角调节块上开有弧形滑道,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弧形滑道直至所述定位销顶尖插入所述滑块的销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螺栓上位于所述上调节弹簧上端位置处套有上弹簧调节环,所述下螺栓上位于所述下调节弹簧下端位置处套有下弹簧调节环。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底板的后端底部与若干个所述前端套筒外周缘底部之间焊接有前筋板;所述后端底板的前端底部与若干个所述后端套筒外周缘底部之间焊接有后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传统联合收获机通过调节整个割台来调整割茬高度的方法改变为调整部分部件的方式,调节时,割台固定部分后端骨架保持不动,仅需通过调节升降液压缸推杆的长度使割台前端骨架绕旋转轴转动即可简便的调节割茬高度,有利于保持联合收获机整机重心的位置,提高收获机的稳定性,且旋转部分的前端骨架质量较小、调节轻便;
2、作业时无需手动调节滑块的位置,滑块可依据喂入量波动对割台搅龙的作用力的大小在滑块内自动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割台搅龙与后端底板之间的间隙,获得较好的间隙及时将物料输送出割台,避免因喂入量波动而造成堵塞的问题,提高割台对喂入量的适应性,增加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联合收获机割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后端底板与后端套筒安装结构简图;
图3为图2中后筋板焊接位置示意简图;
图4为图1中前端底板与前端套筒安装结构简图;
图5为图4中前筋板焊接位置示意简图;
图6为图1中限位销安装示意简图;
图7为图1中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滑块主视示意图。
图中:分禾器10、水平切割器20、拨禾轮30、架体40、前端骨架41(其中:前端底板41a、前端侧板41b、前端套筒41c、前筋板41d)、后端骨架42(其中:后端侧板42a、后端底板42b、后端套筒42c、后筋板42d)、前液压支座43、后液压支座44、升降液压缸45(其中:推杆45a、缸体45b)、旋转轴46、限位销47、割台搅龙50、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60、导轨61(其中:滑槽61a)、下限位块62、上限位块63、滑块64(其中:下限位孔64a、轴孔64b、上限位孔64c、销孔64d、侧通孔64e)、拨指相位角调节块65(其中:弧形滑道65a、定位销65b)、上螺栓66(其中:上调节弹簧66a、上螺母66b、上弹簧调节环66c)、下螺栓67(其中:下调节弹簧67a、下螺母67b、下弹簧调节环67c)、侧螺栓68(其中:减振弹簧68a、侧螺母68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联合收获机割台,包括架体40、设置在架体40前端的水平切割器20、布置在水平切割器20一侧的分禾器10、安装在架体40后部的割台搅龙50及与架体40相连的拨禾轮30。本实施例中架体40包括前端骨架41、与前端骨架41转动连接的后端骨架42、安装在前端骨架41底部的前液压支座43及安装在后端骨架42底部的后液压支座44,以及推杆45a固定在前液压支座43、缸体45b固定在后液压支座44上的升降液压缸45。
结合图4、图5所示,前端骨架41包括前端底板41a、设置在前端底板41a两侧的前端侧板41b、焊接在前端底板41a后端面且沿后端面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前端套筒41c及焊接在前端底板41a后端底部与若干个前端套筒41c外周缘底部之间的前筋板41d,其中,前端套筒41c与前端底板41a后端面相切焊接,前筋板41d加强前端套筒41c与前端底板41a的连接强度;结合图2、图3所示,后端骨架42包括后端底板42b、设置在后端底板42b两侧的后端侧板42a、焊接在后端底板42b前端面且沿前端面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后端套筒42c及焊接在后端底板42b后端底部与若干个后端套筒42c外周缘底部之间的后筋板42d,同理,后端套筒42c与后端底板42b前端面相切焊接,后筋板42d加强后端套筒42c与后段底板42b的连接强度。前端套筒41c和后端套筒42c交替同轴对合安装(即一个前端套筒41c卡在两个后端套筒42c之间的间隙处,且一一对应)后,旋转轴46穿过前端套筒41c和后端套筒42c从而将前端底板41a和后端底板42b转动连接,且限位销47穿过旋转轴46的限位孔从而限制旋转轴46的水平位置,如图6所示;同时,升降液压缸45的推杆45a通过螺栓固定在前液压支座43上,升降液压缸45的缸体45b通过螺栓固定在后液压支座44上。
联合收获机工作时依据割茬高度的要求,升降液压缸45的推杆45a伸长时,前端骨架41被向上推送,使得前端底板41a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大,水平切割器20与地面的距离增加,作物留茬较高,割茬高度增加;当升降液压缸45的推杆45a缩短时,前端骨架41随之绕旋转轴46向下转动,前端底板41a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小,水平切割器20与地面的距离减小,作物留茬减小,割茬高度减小。
结合图7所示,割台搅龙50横卧在后端骨架42中,且后端骨架42的后端侧板42a上安装有自动调节割台搅龙50间隙的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60;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60包括两根对称安装在后端骨架42一侧后端侧板42a上的导轨61、内衬在两根导轨61之间滑槽61a内的滑块64、分布在滑块64上方的上限位块63、分布在滑块64下方的下限位块62及通过定位销65a与滑块64前面销孔64d相连的拨指相位角调节块65,结合图8所示,以及对称分布在上螺栓66两侧的侧螺栓68及侧螺栓68上且位于滑块64上下位置处均套有减振弹簧68a,其中,割台搅龙50的非传动端轴固定于滑块64的轴孔64b内。上螺栓66的底端穿过上限位块63的上固定孔直至上螺栓66的底端插入至滑块64的上限位孔64c内,上螺栓66的上端通过上螺母66b与上限位板63固定,上螺栓66位于上限位板63以下的位置上套有上调节弹簧66a,且上螺栓66上位于上调节弹簧66a上端位置处套有上弹簧调节环66c;同理,下螺栓67的顶端穿过下限位块62的下固定孔直至下螺栓67的顶端插入至滑块64的下限位孔64a内,下螺栓67的下端通过下螺母67b与下限位板62固定,下螺栓67位于下限位板62以上的位置上套有下调节弹簧67a,且下螺栓67上位于下调节弹簧67a下端位置处套有下弹簧调节环67c;两根侧螺栓68的底端分别依次穿过上限位板23的上通孔、滑块64的侧通孔64e及下限位板62的下通孔,且侧螺栓68的底端通过侧螺母68b与下限位板62固定。另外,拨指相位角调节块65上开有弧形滑道65a,定位销65b穿过弧形滑道65a直至定位销65b顶尖插入滑块64的销孔64d内,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定位销65b分别穿过弧形滑道65a直至定位销65a顶尖插入滑块64上对应的销孔64d内。
上螺栓66穿过上限位板63后,上螺母66与上螺栓66b配合可以调节上螺栓66在上限位板63下方的长度,同时,上调节弹簧66a与上螺栓66同轴套置,上弹簧调节环66c可在上螺栓66上滑动并固定于所需位置,从而改变上调节弹簧66a的预紧力;同理,下螺栓67穿过下限位板62后,下螺母67b与下螺栓67配合可以调节下螺栓在下限位板62上方的长度,同时,下调节弹簧67a与下螺栓67同轴套置,下弹簧调节环67c可在下螺栓67上滑动并固定于所需位置,从而改变下调节弹簧67a的预紧力。又上限位块63通过上螺栓66与滑块64相连,同理,下限位块63通过下螺栓67与滑块64相连,上螺栓66和下螺栓67一方面可支撑滑块64,另一方面使滑块64可沿上螺栓66和下螺栓67上下移动;同时,滑块64内衬在两根导轨61之间的滑槽61a内,一方面为割台搅龙50提供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滑块64可在滑槽61a内上下滑动,通过上调节弹簧66a和下调节弹簧67a依据喂入量的大小自动调节割台搅龙50与后端底板42b之间的间隙。而两个定位销65b穿过拨指相位角调节块65上的弧形滑道65a安装于滑块64的销孔64d内,可依据伸缩拨指的工作需求将拨指相位角调节块65调整在合适的角度并将拨指相位角调节块65固定于滑块64上。
割台搅龙50的非传动端轴固定于滑块64的轴孔64b内,滑块64嵌入焊接于后端侧板42a上两根导轨61之间的滑槽61a内,联合收获机工作时割台搅龙50圆周运动而非传动轴可随滑块64在滑槽61a内上下滑动。上限位块63和下限位块62分别依靠上螺栓66和下螺栓67通过螺纹副与滑块64连接,上螺栓99在上限位块63以下的长度可改变上调节弹簧66a对滑块64的预紧力,下螺栓67在下限位块62以上的长度可改变下调节弹簧67a对滑块64的预紧力。联合收获机工作过程中,当喂入量较大时割台搅龙50与后端底板42b之间的作物较多对割台搅龙的向上的作用力较大,固定割台搅龙50的滑块64受到向上作用力在滑槽61a内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可增大割台搅龙50与后端底板42b之间的间隙,防止过多的作物堆积在割台搅龙与后端底板之间造成堵塞。当喂入量减小时物料对割台搅龙的作用力减小,割台搅龙5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滑块64在滑槽61a内向下滑动,减小割台搅龙50与后端底板42b之间的间隙,增加割台搅龙对物料的推送作用力,及时将物料推送至割台出口处,防止物料堵塞。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本发明的联合收获机割台,一方面,将传统联合收获机通过调节整个割台来调整割茬高度的方法改变为调整部分部件的方式,即旋转部分的前端骨架41与固定部分的后端骨架依42靠旋转轴46将两者铰接在一起,旋转部分的前端骨架41可绕旋转轴46旋转一定的角度,水平切割器20与地面的距离随之改变,从而改变割茬高度。故调节时,割台固定部分后端骨架42保持不动,仅需通过调节升降液压缸45推杆45a的长度使割台前端骨架41绕旋转轴46转动即可简便的调节割茬高度,有利于保持联合收获机整机重心的位置,提高收获机的稳定性,且旋转部分的前端骨架质量较小、调节轻便;
另一方面,作业时无需手动调节滑块64的位置,滑块64可依据喂入量波动对割台搅龙50的作用力的大小在滑块64内自动上下移动,即喂入量较大时滑块64自动在滑槽61a内向上运动增加割台搅龙50与后端底板42b之间的间隙提高输送能力,喂入量较小时滑块64带动割台搅龙50自动沿滑槽61a向下运动,减小割台搅龙50与后端底板42b之间的间隙,保证割台搅龙的输送效果,从而可依据不同喂入量实时自动调节滑块在滑槽内的位置进而调节割台搅龙与后端底板之间的间隙,获得较好的间隙及时将物料输送出割台,避免因喂入量波动而造成堵塞的问题,提高割台对喂入量的适应性,增加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