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鲟鱼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1921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鲟鱼的养殖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鲟鱼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鲟鱼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观赏和经济价值。鲟鱼除体表骨板外其它部分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高级滋补品。鲟鱼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预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软骨和骨髓含有抗癌因子,有“鲨鱼翅,鲟鱼骨”之说;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是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特种水产品之一,在全国许多地区都有养殖。

目前,鲟鱼的育苗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养殖废水排污不完全;(2)排污时容易将仔鱼吸附在排污口处;(3)鱼苗驯化不科学,不能很好的适应人工饲料。这样养出的鱼苗体质较弱,会出现大批量的死亡,其成活率仅为10-3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按照鲟鱼体重将鲟鱼分生长阶段养殖,其分段方法是:100g以下为鱼苗,100-1500g为幼鱼,1500g以上为成鱼。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鲟鱼的生长特点,提供一种鲟鱼在鱼苗阶段的养殖方法,以提高鲟鱼的成活率和成长体质,提高养殖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鲟鱼的育苗方法,包括鲟鱼在鱼苗阶段的流水养殖,所述鱼苗阶段是指鲟鱼体重在100g以下的生长阶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七个方面:

⑴采用盆池作为养殖池,在使用新盆池前,将盆池用0.7%的食盐水溶液浸泡消毒24-36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养殖水,盆池的高度为60-80cm,水深为35-45cm。

⑵初始放养:在盆池内放养体重在10g以下的鱼苗,密度为每平方米2500-3500尾,流水速度为以每日流水交换量达6-8次为准,根据水体的体积确定流水进入和排出的速度;水体的溶氧量设置为6-8mg/l,当养殖水中的溶氧量低于6mg/l时,采用增氧装置增氧;水温设置为12℃-17℃。

⑶投喂开口饲料:当40%-50%的仔鱼后肠的黑色栓排出时,开始投喂开口饲料;所述开口饲料为活饵饲料,即采用斩细的活蚯蚓或浮游动物,并用0.7%的食盐溶液消毒后的新鲜饲料;日投喂率为0.9%-1.7%,每隔90-100分钟定时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饲料12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保持池水干净。

⑷分池养殖:将体重为10-18g的鱼苗称为一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一次分池,使一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1300-2000尾/㎡;将体重为18-30g的鱼苗称为二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二次分池,使二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1000-1300尾/㎡;将体重为30-45g的鱼苗称为三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三次分池,使三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700-1000尾/㎡;将体重为45-70g的鱼苗称为四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四次分池,使四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400-700尾/㎡;将体重为70-100g的鱼苗称为五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五次分池,使五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200-400尾/㎡;每次分池前将盆池用0.7%的食盐水溶液浸泡消毒3-7小时。

⑸驯化式投喂饲料:从分池养殖开始进行驯化式投喂,即活饵饲料和驯化饲料间隔投喂;对一级重鱼苗投喂一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为2.0%-3.5%,每隔130-14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三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一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15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对二级重鱼苗投喂二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改为3.5%-5.0%,每隔170-18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两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一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15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对三级重鱼苗投喂三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改为3.5%-4.3%,每隔200-21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一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一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18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对四级重鱼苗投喂四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改为2.8%-3.5%,每隔4小时±1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一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两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20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对五级重鱼苗投喂五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改为2.2%-2.8%,每隔6小时±1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一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三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20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

所述驯化饲料是按照重量份将鱼粉62-68份、α-淀粉20-22份、鱼油1.9-2.1份、肝粉1.9-2.1份、板蓝根粉0.47-0.53份、青蒿粉0.47-0.53份混合,膨化制成细小颗粒,烘干,然后将细小颗粒过筛;所述过筛方法是:首先过12目筛,取过筛颗粒,再过14目筛,得到粒径为1.40mm-1.70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五级重鱼苗驯化饲料;继续取过筛颗粒,再过16目筛,得到粒径为1.18mm-1.40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四级重鱼苗驯化饲料;继续取过筛颗粒,再过18目筛,得到粒径为1.00mm-1.18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三级重鱼苗驯化饲料;继续取过筛颗粒,再过20目筛,得到粒径为0.85mm-1.00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二级重鱼苗驯化饲料;继续取过筛颗粒,再过30目筛,得到粒径为0.60mm-0.85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一级重鱼苗驯化饲料。

⑹每次投喂饲料前10-20分钟清除鱼苗的排泄物,然后增氧直到溶氧量达到7.5mg/l,再进行投喂。

⑺将盆池设置在室内,保持室内光照度在50lux以下,保持室内温度在12-20℃之内。

所述盆池为流动活水式盆池,所述流动活水式盆池的池面上方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管壁上设有密集的出水孔,而进水管管道的出口端为密封出口;便于流水从密集的出水孔悬空流落到下方的盆池中,同时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盆池中;池底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设在盆池中心;排水口上设有缓流筒管,所述缓流筒管的直径为排水口的直径的2-10倍,缓流筒管的下端筒口与池底紧密装接并将排水口罩在中心;缓流筒管的下部管壁上挖设有密集的排水网孔,排水网孔的孔径小于鱼苗的体形;这样可使盆池底的流水首先通过排水网孔排出,然后通过排水口排出,可以大大减少流水排出时的冲击力,避免鱼苗被吸附在排水口处;所述缓流筒管的上部管壁上挖设有密集的溢水网孔,溢水网孔的孔径大于排水网孔的孔径但小于鱼苗的体形。这样当盆池中的水过量时可从溢水网孔中大量流出,以平衡盆池中的流水量;所述盆池的底下的地基中挖设有排水孔道,排水孔道的入口与排水口紧密对接,然后首先垂直向下,再横向向外延伸,流向外界排水槽;并使排水孔道不与盆池的池底外表面直接接触。这样可避免排水孔道中流水的声音和震动影响鱼苗。

所述进水管上出水孔的进水方式采用喷射进水方式,水道的喷射方向是与盆池内壁呈平行状倾斜喷射;这样可使池水形成环流状态,便于池底污物最后集中沉积在盆池中心,再通过排水口排出。

所述盆池中还设有增氧器。

体重超过100g以上的鲟鱼则分入室外水泥池作为幼鱼中进行流动活水放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100g以下的鱼苗分初始级和五级体重分池养殖,可以使鱼苗平衡生长,避免进饲不均,从而避免体弱死亡;采用针对性的分段饲料进行逐级驯化,可使鱼苗逐步适应进饲材料,增加适应性;在饲料中加入中草药,可以增强体质;采用适当的换水率、溶氧量、养殖密度、温度和光照度可形成良好的休养生息习惯;采用流动活水式盆池可以在进水的同时带入氧气,适当增加溶氧量,可在排水时顺带排出池底的污物,使池水保持清洁;一系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鱼苗体质,增加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活水育苗池的中心垂直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动活水式盆池、2.进水管、3.出水孔、4.密封出口、5.排水口、6.缓流筒管、7.排水网孔、8.溢水网孔、9.地基、10.排水孔道、11.排水槽、12.增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鲟鱼的育苗方法,本方法只涉及鲟鱼在鱼苗阶段的流水养殖,所述鱼苗阶段是指鲟鱼体重在100g以下的生长阶段,本发明包括如下七个方面:

⑴采用盆池作为养殖池,在使用新盆池前,将盆池用0.7%的食盐水溶液浸泡消毒24-36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养殖水,盆池的高度为60-80cm,水深为35-45cm。

⑵初始放养:在盆池内放养体重在10g以下的鱼苗,密度为每平方米2500-3500尾,流水速度为以每日流水交换量达6-8次为准,根据水体的体积确定流水进入和排出的速度;水体的溶氧量设置为6-8mg/l,当养殖水中的溶氧量低于6mg/l时,采用增氧装置增氧;水温设置为12℃-17℃。

⑶投喂开口饲料:当40%-50%的仔鱼后肠的黑色栓排出时,开始投喂开口饲料;所述开口饲料为活饵饲料,即采用斩细的活蚯蚓或浮游动物,并用0.7%的食盐溶液消毒后的新鲜饲料;日投喂率为0.9%-1.7%,每隔90-100分钟定时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饲料12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保持池水干净。

⑷分池养殖:将体重为10-18g的鱼苗称为一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一次分池,使一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1300-2000尾/㎡;将体重为18-30g的鱼苗称为二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二次分池,使二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1000-1300尾/㎡;将体重为30-45g的鱼苗称为三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三次分池,使三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700-1000尾/㎡;将体重为45-70g的鱼苗称为四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四次分池,使四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400-700尾/㎡;将体重为70-100g的鱼苗称为五级重鱼苗,此时进行第五次分池,使五级重鱼苗在盆池中的放养密度为200-400尾/㎡;每次分池前将盆池用0.7%的食盐水溶液浸泡消毒3-7小时。

⑸驯化式投喂饲料:从分池养殖开始进行驯化式投喂,即活饵饲料和驯化饲料间隔投喂;对一级重鱼苗投喂一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为2.0%-3.5%,每隔130-14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三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一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15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对二级重鱼苗投喂二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改为3.5%-5.0%,每隔170-18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两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一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15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对三级重鱼苗投喂三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改为3.5%-4.3%,每隔200-21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一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一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18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对四级重鱼苗投喂四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改为2.8%-3.5%,每隔4小时±1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一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两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20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对五级重鱼苗投喂五级重鱼苗驯化饲料,日投喂率改为2.2%-2.8%,每隔6小时±10分钟投喂一次,每投喂一次活饵饲料后投喂三次驯化饲料,每次投喂饲料20分钟后清除未被摄食和未被排出的剩余饲料。

将所述的驯化饲料按照如下重量比制作:鱼粉6200kg、α-淀粉2000kg、鱼油190kg、肝粉190kg、板蓝根粉47kg、青蒿粉47kg混合,膨化制成细小颗粒,烘干,然后将细小颗粒过筛;所述过筛方法是:首先过12目筛,取过筛颗粒,再过14目筛,得到粒径为1.40mm-1.70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五级重鱼苗驯化饲料;继续取过筛颗粒,再过16目筛,得到粒径为1.18mm-1.40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四级重鱼苗驯化饲料;继续取过筛颗粒,再过18目筛,得到粒径为1.00mm-1.18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三级重鱼苗驯化饲料;继续取过筛颗粒,再过20目筛,得到粒径为0.85mm-1.00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二级重鱼苗驯化饲料;继续取过筛颗粒,再过30目筛,得到粒径为0.60mm-0.85mm的未漏筛颗粒,作为一级重鱼苗驯化饲料。

⑹每次投喂饲料前10-20分钟清除鱼苗的排泄物,然后增氧直到溶氧量达到7.5mg/l,再进行投喂。

⑺将盆池设置在室内,保持室内光照度在50lux以下,保持室内温度在12-20℃之内。

所述盆池为流动活水式盆池1,所述流动活水式盆池1的池面上方设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管壁上设有密集的出水孔3,而进水管2的管道的出口端为密封出口4;便于流水从密集的出水孔3悬空流落到下方的盆池中,同时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盆池内水体中;池底设有排水口5,排水口5设在盆池中心;排水口5上设有缓流筒管6,所述缓流筒管6的直径为排水口的直径的2-10倍,本实施例将缓流筒管4的直径做成18cm,将排水口3的直径做成6cm;即将缓流筒管4的直径做成为排水口3的直径的3倍;缓流筒管6的下端筒口与池底紧密装接并将排水口5罩在中心;缓流筒管6的下部管壁上挖设有密集的排水网孔7,排水网孔7的孔径小于鱼苗的体形;这样可使盆池底的流水首先通过排水网孔7排出,然后通过排水口5排出,可以大大减少流水排出时的冲击力,避免鱼苗被吸附在排水口处;所述缓流筒管6的上部管壁上挖设有密集的溢水网孔8,溢水网孔8的孔径大于排水网孔7的孔径但小于鱼苗的体形。这样当盆池中的水过量时可从溢水网孔8中大量流出,以平衡盆池中的流水量;所述盆池的底下的地基9中挖设有排水孔道10,排水孔道10的入口与排水口5紧密对接,然后首先垂直向下,再横向向外延伸,流向外界排水槽11;并使排水孔道10不与盆池的池底外表面直接接触。这样可避免排水孔道中流水的声音和震动影响鱼苗。

所述进水管2上出水孔3的进水方式采用喷射进水方式,水道的喷射方向是与盆池内壁呈平行状倾斜向下喷射;这样可使池水形成环流状态,便于池底污物最后集中沉积在盆池中心,再通过排水口排出。

所述盆池中还设有增氧器12。

此后将体重超过100g以上的鲟鱼分入室外水泥池中作为幼鱼进行流动活水放养。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所述的驯化饲料按照如下重量比制作:鱼粉6500kg、α-淀粉2100kg、鱼油200kg、肝粉200kg、板蓝根粉50kg、青蒿粉50kg混合,膨化制成细小颗粒,烘干,然后将细小颗粒过筛。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所述的驯化饲料按照如下重量比制作:鱼粉6800kg、α-淀粉2200kg、鱼油210kg、肝粉210kg、板蓝根粉53kg、青蒿粉53kg混合,膨化制成细小颗粒,烘干,然后将细小颗粒过筛。

经长期试验和实践,本方法培育的鲟鱼幼苗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超过了60%;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其中采用实施例2制作的驯化饲料的成活率略高,达到了63.7%

经长期观察,将体重超过100g以上的鲟鱼出池放入室外水泥池中作为幼鱼进行流动活水放养时,已经基本得到全部驯化,在室外水泥池中极少出现死亡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