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承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272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单轴承绕线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单轴承绕线轮。



背景技术:

单轴承绕线轮在飞钓(flyfishing)等中被广泛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单轴承绕线轮具备绕线轮主体、悬臂支承在绕线轮主体上的卷筒轴、经由轴承能够旋转地装配在卷筒轴上的卷筒、和牵引机构。此外,在卷筒上设有多个贯通孔,实现了卷筒的轻量化及绕线轮主体的外观的改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8881号公报。

在单轴承绕线轮中,如前述那样,在卷筒的中心部的内部(即卷筒轴的周边)设有轴承及牵引机构。如果水或异物等侵入到该部分中,则有可能导致卷筒的旋转性能的下降、或牵引机构的制动力的下降。进而,卷筒轴周边及构成牵引机构的部件也有可能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单轴承绕线轮中,防止水等向卷筒轴周边的侵入,由此提高绕线轮的耐久性,并抑制卷筒的旋转性能的下降。此外,在具有牵引机构的单轴承绕线轮中,抑制牵引机构的制动力的下降。

(1)涉及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单轴承绕线轮具备绕线轮主体、卷筒轴、筒状的支承单元、卷筒、环状的第1限制部件、环状的第2限制部件、1对第1密封部件、第2密封部件和第3密封部件。绕线轮主体具有轴支承部。卷筒轴悬臂支承在轴支承部上。支承单元相对于卷筒轴旋转自如。卷筒装配在支承单元上,相对于卷筒轴旋转自如,在外周卷绕钓线。第1限制部件能够被卷筒轴贯通,在支承单元的一端侧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支承单元的外周部,限制卷筒的轴向的移动。第2限制部件能够被卷筒轴贯通,在支承单元的另一端侧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支承单元的外周部,限制卷筒的轴向的移动。1对第1密封部件配置在支承单元的外周面上,将支承单元与第1限制部件之间、以及支承单元与第2限制部件之间密封。第2密封部件防止水从第1限制部件的内周部向支承单元的内周部侵入。第3密封部件防止水从第2限制部件的内周部向支承单元的内周部侵入。

在该单轴承绕线轮中,在支承单元与其他部件之间配置有第1~第3密封部件,因此,能够防止水向支承单元的内周部的卷筒轴周边侵入。由此,能够提高绕线轮的耐久性并抑制卷筒的旋转性能的下降。

(2)优选的是,单轴承绕线轮还具备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具有配置在第2限制部件的内周侧的牵引力调节用的牵引把手。并且,第3密封部件将第2限制部件的内周部与牵引把手的外周部之间密封。

在此情况下,能够防止水向牵引机构周边的侵入,所以除了前述同样的作用效果以外,还能够抑制牵引机构的制动力的下降。

(3)涉及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单轴承绕线轮具备绕线轮主体、卷筒轴、筒状的支承单元、卷筒、牵引轴、环状的第1限制部件、有底圆筒形状的第2限制部件、1对第1密封部件、第2密封部件和第3密封部件。绕线轮主体具有轴支承部。卷筒轴悬臂支承在轴支承部上。支承单元相对于卷筒轴旋转自如。卷筒装配在支承单元上,相对于卷筒轴旋转自如,在外周卷绕钓线。牵引轴将轴支承部和卷筒轴的内部贯通而配置。第1限制部件能够被卷筒轴贯通,在支承单元的一端侧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支承单元的外周部,限制卷筒的轴向的移动。第2限制部件在支承单元的另一端侧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支承单元的外周部,限制卷筒的轴向的移动。1对第1密封部件配置在支承单元的外周面上,将支承单元与第1限制部件之间、以及支承单元与第2限制部件之间密封。第2密封部件防止水从第1限制部件的内周部向支承单元的内周部侵入。第3密封部件将卷筒轴的内周部与牵引轴的外周部之间密封。

在该单轴承绕线轮中,配置第1~第3密封部件,由此能够防止海水等向卷筒轴及牵引机构周边的侵入,所以能够提高绕线轮的耐久性并抑制卷筒的旋转性能及牵引机构的制动力的下降。

(4)优选的是,第2密封部件将第1限制部件的内周部与轴支承部的外周部之间密封。

(5)优选的是,卷筒具有筒状的凸台部,其在内部插入支承单元。凸台部被第1限制部件和第2限制部件夹着,轴向的移动被限制。

(6)优选的是,第1密封部件是o形圈。

(7)优选的是,支承单元具有滚柱式离合器和1对轴承,所述轴承用来支承卷筒轴,所述滚柱式离合器配置在1对轴承之间,对应于卷筒的旋转方向而传递/切断旋转。

在此情况下,能够防止水向配置有轴承及滚柱式离合器的部分侵入,所以能够提高绕线轮的耐久性并抑制卷筒的旋转性能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水等向卷筒轴周边的侵入,所以能够提高绕线轮的耐久性并抑制卷筒的旋转性能的下降。此外,在具有牵引机构的单轴承绕线轮中,能够抑制牵引机构的制动力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单轴承绕线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单轴承绕线轮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单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是采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单轴承绕线轮的侧视图及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2的右侧设为“第1侧”,将左侧设为“第2侧”。

该单轴承绕线轮具有绕线轮主体1、悬臂支承在绕线轮主体1上的卷筒轴2、相对于卷筒轴2旋转自如地装配且在外周卷绕钓线的卷筒3、和将卷筒3的一方向的旋转制动的牵引机构4。

此外,在卷筒轴2与卷筒3的内周部之间设有筒状的支承单元5。在支承单元5的第1侧配置有第1限制部件11,在相反侧的第2侧配置有第2限制部件12。并且,设有密封机构13,该密封机构13用来防止水等侵入该支承单元5的内部。

绕线轮主体1在第1侧具有圆板状的侧板15,第2侧敞开。在侧板15的外周上,在上下方向上对置而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的上保护部15a及下保护部15b。在上保护部15a上,设有用来将绕线轮主体1安装到钓竿上的安装部15c。在侧板15上,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这里是4处)开口部15d。在侧板15的中心部,形成有用来将卷筒轴2固定的轴支承部15e。在轴支承部15e的中心部形成有阴螺纹部15f。

卷筒轴2在第1端部上形成有第1阳螺纹部2a,将该第1阳螺纹部2a螺纹接合到轴支承部15e的阴螺纹部15f中,由此将卷筒轴2拧入固定在侧板15的中心部。在卷筒轴2的第2端部上,形成有第2阳螺纹部2b和第3阳螺纹部2c。第2阳螺纹部2b与卷筒轴2的中央部大致直径相同。第3阳螺纹部2c从第2阳螺纹部2b进一步在轴向上突出而形成,比第2阳螺纹部2b直径小。

卷筒3配置在绕线轮主体1的内部。卷筒3具有线卷绕躯干部3a、内凸缘部3b、外凸缘部3c、凸台部3d、和将线卷绕躯干部3a与凸台部3d连结的连结部3e,它们一体形成。在线卷绕躯干部3a、内凸缘部3b、外凸缘部3c和连结部3e上,形成有用来实现卷筒的轻量化和绕线轮主体的概观的改善的多个透孔3f。

线卷绕躯干部3a是圆筒形状,在外周面上卷绕钓线。内凸缘部3b从线卷绕躯干部3a的第1端部向外周突出而形成,以与绕线轮主体1的侧板15对置的方式配置。外凸缘部3c在线卷绕躯干部3a的第2端部上向外周突出,以与内凸缘部3b对置的方式配置。外凸缘部3c形成得比内凸缘部3b直径大,以将绕线轮主体1的敞开部覆盖的方式配置。在外凸缘部3c的侧面上,安装着用来对卷筒3进行旋转操作的手柄16。凸台部3d是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贯通孔3g的筒状的部件。凸台部3d从连结部3e的内周端部仅向第1侧延伸而形成。

支承单元5形成为筒状,卷筒轴2将其中心贯通,收容在凸台部3d的内周部。支承单元5在外周面上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未图示的卡止突起,该卡止突起与形成在凸台部3d的内周面上的沿轴向延伸的未图示的卡止槽部卡合。因此,支承单元5相对于凸台部3d不能旋转且拆装自如(能够在轴向上移动)。此外,在支承单元5的外周面的两端部上形成有1对阳螺纹部5a、5b。

如在图3中放大表示的那样,第1限制部件11配置在支承单元5的第1侧,第2限制部件12配置在支承单元5的第2侧。第1及第2限制部件11、12是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具有供卷筒轴2贯通的圆形的开口部11a、12a。此外,第1及第2限制部件11、12的一部分(内侧)配置在支承单元5的阳螺纹部5a、5b的外周部上,在该一部分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1对阳螺纹部5a、5b卡合的阴螺纹部11b、12b。

第1限制部件11的第2侧的一端面11c接触在卷筒3的凸台部3d的末端上。此外,第2限制部件12的第1侧的端面12c接触在卷筒3的连结部3e的内周端部(也是凸台部3d的端部)上。这样,用第1限制部件11和第2限制部件12将卷筒3的凸台部3d夹入,由此限制了卷筒3的轴向的移动。

如图3所示,支承单元5在其内部空间中,具有1对轴承18和滚柱式离合器19,所述1对轴承18将卷筒3相对于卷筒轴2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滚柱式离合器19用来使卷筒3的旋转相对于卷筒轴2仅向钓线放出方向动作。

使用图4对牵引机构4进行说明。牵引机构4具有牵引把手21、线圈弹簧22、1对轴承支承部件23a、23b、1对牵引垫圈24a、24b和键垫圈25。

牵引把手21具有旋转部27及滑动部28。旋转部27在中心部形成有阴螺纹部27a,该阴螺纹部27a螺纹接合在卷筒轴2的第2阳螺纹部2b上。滑动部28在中心部具有供卷筒轴2贯通的贯通孔,相对于旋转部27相对旋转自如且在轴向上不能移动地装配。并且,滑动部28能够随着旋转部27的旋转而沿卷筒轴2的外周面在轴向上移动。

另外,在旋转部27的中心部形成有凹部28a,在凹部28a中配置有固定用螺纹部件29。固定用螺纹部件29螺纹接合在卷筒轴2的第3阳螺纹部2c上,借助该固定用螺纹部件29,使得牵引把手21不从卷筒轴2脱离。

1对轴承支承部件23a、23b具有支承轴承18的筒状部、和从筒状部的一端向外周侧延伸的圆板状的凸缘部。并且,在一方的轴承支承部件23a的凸缘部与滚柱式离合器19之间配置有牵引垫圈24a及键垫圈25,在另一方的轴承支承部件23b的凸缘部与滚柱式离合器19之间配置有牵引垫圈24b。此外,线圈弹簧22配置在牵引把手21的滑动部28的端面与轴承支承部件23b的筒状部的端面之间。

借助以上的结构,通过使牵引把手21旋转,能够使滑动部28在轴向上移动而调整牵引力。

接着,使用图4对密封机构13进行说明。密封机构13具有1对o形圈(第1密封部件)31、第2密封部件32、第3密封部件33和第4密封部件34。以下,对各密封部详细地说明。

在支承单元5的外周面上,在形成有阳螺纹部5a、5b的部分的更内侧形成有环状的槽5c、5d。并且,以夹在该环状的槽5c、5d与第1及第2限制部件11、12的内周面之间的方式,配置有1对o形圈31。由此,防止水等从第1及第2限制部件11、12的内周部与支承单元5的外周部之间侵入。

第2密封部件32装配在侧板15的轴支承部15e的外周面上。第2密封部件32将第1限制部件11的开口部11a与轴支承部15e的外周面之间密封。由此,防止水等从第1限制部件11的开口部11a向支承单元5内侵入。

第3密封部件33装配在牵引把手21的滑动部28的外周面上。第3密封部件33将第2限制部件12的开口部12a与滑动部28的外周面之间密封。由此,防止水等从第2限制部件12的开口部12a向支承单元5内侵入。

第4密封部件34装配在固定用螺纹部件29的外周面上。第4密封部件34将固定用螺纹部件29的外周部与牵引把手21的旋转部27的凹部28a内周面之间密封。由此,防止水等从牵引把手21的内周部经由卷筒轴2的外周面侵入到支承单元5内。

在以上的单轴承绕线轮中,当卷取钓线时,操作手柄16而使卷筒3旋转。卷筒3相对于卷筒轴2相对旋转。此时,借助滚柱式离合器19容许卷筒3的卷取方向的旋转,卷筒3顺畅地旋转。

当从卷筒3放出钓线时,卷筒3向与卷取钓线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此时,滚柱式离合器19成为接通,所以牵引机构4动作,对应于调整后的牵引力,卷筒3的旋转被制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滚柱式离合器19的装配方向变更为相反侧、即将支承单元5的装配方向变更为相反侧,能够将钓线的卷取方向变更为相反方向。在此情况下,首先,将第2限制部件12拆下,将卷筒3从支承单元5拆下。接着,将牵引把手21从卷筒轴2拆下,将固定用螺纹部件29拆下。接着,从卷筒轴2将支承单元5取出,接着,从支承单元5将第1限制部件11拆下。由于第1及第2限制部件11、12能够分别与支承单元5的1对阳螺纹部5a、5b卡合,所以将支承单元5的装配方向变更为相反侧,将第1限制部件11装配到支承单元5上。由此,能够简单地将滚柱式离合器19的装配方向变更为相反侧。后面的装配次序只是与拆卸时的顺序相反,所以省略说明。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采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单轴承绕线轮的剖视图。另外,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反,将图5中的左侧设为“第1侧”,将右侧设为“第2侧”。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该单轴承绕线轮具有绕线轮主体101、悬臂支承在绕线轮主体101上卷筒轴102、相对于卷筒轴102旋转自如地装配且在外周上卷绕钓线的卷筒103、和将卷筒103的一方向的旋转制动的牵引机构104。

此外,在卷筒轴102与卷筒103的内周部之间设有筒状的支承单元105。在支承单元105的第1侧配置有第1限制部件111,在相反侧的第2侧配置有第2限制部件112。并且,设有密封机构113,该密封机构113用来防止水等侵入该支承单元105的内部。

绕线轮主体101基本上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即,在第1侧具有圆板状的侧板115,第2侧敞开。此外,在侧板115的外周上形成有上保护部115a及下保护部115b,在上保护部115a上设有安装部115c。此外,在侧板115的中心部,形成有用来将卷筒轴102固定的轴支承部115e。在轴支承部115e的中心部形成有阴螺纹部115f。另外,根据图6的立体图可知,第2实施方式的绕线轮主体101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与侧板115对置的一侧形成有环状部115g。该环状部115g和侧板115的外周部被上保护部115a及下保护部115b连结。

卷筒轴102在第1端部上形成有第1阳螺纹部102a,将该第1阳螺纹部102a螺纹接合到轴支承部115e的阴螺纹部115f中,由此将卷筒轴102拧入固定在侧板115的中心部。在卷筒轴102的中心部,形成有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02b。另外,在卷筒轴102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环状的突边部102c,绕线轮主体101的轴支承部115e的末端部抵接在该突边部102c上。

卷筒103配置在绕线轮主体101的内部,其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即,卷筒103具有线卷绕躯干部103a、内凸缘部103b、外凸缘部103c、凸台部103d和连结部103e。此外,在外凸缘部103c的侧面上安装着手柄116。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凸台部103d的内周面仅一部分与支承单元105的外周面接触,在其他的部分上形成有间隙g。这是为了容易将卷筒103从支承单元105拆下。

在图7中,将绕线轮主体101的环状部115g和卷筒103的外周部放大表示。环状部115g的末端部115h与其他部分相比径向的厚度变薄。另一方面,在卷筒103的外凸缘部103c的外周部上,还向外周侧突出而形成有槽部103f。槽部103f形成为朝向第1侧打开的截面コ字状。并且,绕线轮主体101的环状部115g的末端部115h插入在该槽部103f中。

在以上这样的结构中,插入在槽部103f中的末端部115h不易与槽部103f接触。即,在拇指操作的情况、或钓线的张力较大的情况下,卷筒103容易倾斜,但即使是卷筒103倾斜的情况,卷筒103与绕线轮主体101也不易接触。

支承单元105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形成为筒状,卷筒轴102将其贯通,收容在凸台部103d的内周部。支承单元105相对于凸台部103d不能旋转且拆装自如(能够在轴向上移动)。此外,在支承单元105的外周面的两端部上形成有1对阳螺纹部105a、105b。

如在图8中放大表示的那样,第1限制部件111是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在中心部具有圆形的开口部111a。此外,第1限制部件111的一部分(内侧)配置在支承单元105的阳螺纹部105a的外周部,在该一部分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阳螺纹部105a卡合的阴螺纹部111b。

第2限制部件112是有底圆筒形状、即帽状的部件。第2限制部件112的一部分(内侧)配置在支承单元105的阳螺纹部105b的外周部,在该一部分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阳螺纹部105b卡合的阴螺纹部112b。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由第1限制部件111的第2侧的一端面111c和第2限制部件112的第1侧的端面112c将卷筒103的凸台部103d夹入,由此限制卷筒103的轴向的移动。

此外,在支承单元105的内部空间中配置有1对轴承118及滚柱式离合器119的结构也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牵引机构104具有牵引轴120、牵引把手121、盘簧122、1对轴承支承部件123a、123b、1对牵引垫圈124a、124b和1对键垫圈125a、125b。

牵引轴120将轴支承部115e和卷筒轴102的贯通孔102b贯通,相对于卷筒轴102不能旋转地装配。在牵引轴120的第1侧的末端,形成有第1阳螺纹部120a,进而在第1阳螺纹部120a的末端,形成有比第1阳螺纹部120a直径小的第2阳螺纹部120b。

牵引把手121具有旋转部127及滑动部128。旋转部127在中心部形成有阴螺纹部127a,该阴螺纹部127a与牵引轴120的第1阳螺纹部120a螺纹接合。滑动部128在中心部具有供牵引轴120贯通的贯通孔,相对于旋转部127相对旋转自如且在轴向上不能移动地装配。并且,滑动部128能够随着旋转部127的旋转而沿牵引轴120的外周面在轴向上移动。

另外,在旋转部127的中心部形成有凹部128a,在凹部128a中配置有固定用螺纹部件129。固定用螺纹部件129与牵引轴120的第2阳螺纹部120b螺纹接合,借助该固定用螺纹部件129,使得牵引把手121不从牵引轴120脱离。

1对轴承支承部件123a、123b具有支承轴承118的筒状部、和从筒状部的一端向外周侧延伸的圆板状的凸缘部。并且,在一方的轴承支承部件123a的凸缘部与滚柱式离合器119之间配置有牵引垫圈124a及键垫圈125a,在另一方的轴承支承部件123b的凸缘部与滚柱式离合器119之间配置有牵引垫圈124b及键垫圈125b。此外,盘簧122配置在牵引把手121的滑动部128与侧板115的轴支承部115e之间。

借助以上的结构,通过使牵引把手121旋转,能够使滑动部128在轴向上移动而调整牵引力。

接着,使用图9对密封机构113进行说明。密封机构113具有1对o形圈(第1密封部件)131、第2密封部件132和第3密封部件133。以下,对各密封部详细地说明。

关于1对o形圈131,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即,在支承单元105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槽105c、105d,以夹在该环状的槽105c、105d与第1及第2限制部件111、112的内周面之间的方式,配置有1对o形圈131。由此,防止水等从第1及第2限制部件111、112的内周部与支承单元105的外周部之间侵入。

第2密封部件132装配在侧板115的轴支承部115e的外周面上。即,在轴支承部115e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槽115i,在该环状的槽115i中装配着第2密封部件132。第2密封部件132将第1限制部件111的开口部111a与轴支承部115e之间密封。由此,防止水等从第1限制部件111的开口部111a向支承单元105内侵入。

第3密封部件133设在卷筒轴102的第1侧的端部上。更详细地讲,在卷筒轴102的第1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向内部凹陷的环状的凹部102d。并且,在该凹部102d中装配着第3密封部件133。第3密封部件133的内周部抵接在牵引轴120的外周面上。此外,第3密封部件133以一部分从凹部102d突出的方式配置。并且,第3密封部件133的突出部的端面抵接在突边部115j上,该突边部115j形成在轴支承部115e的内周部上。由此,防止水等从卷筒轴102与牵引轴120之间的间隙侵入到内部。

以上的单轴承绕线轮的钓线的卷取及放出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所以这里省略。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及第2限制部件111、112也能够分别与支承单元105的1对阳螺纹部105a、105b的两端卡合,所以通过将滚柱式离合器119的装配方向变更为相反侧、即将支承单元105的装配方向变更为相反侧,能够将线卷绕方向变更为相反方向。

详细地讲,首先将第2限制部件112拆下,将卷筒103从支承单元105拆下。接着,将固定用螺纹部件129及牵引把手121拆下,将牵引轴120拔掉,从卷筒轴102将支承单元105拆下。接着,将第1限制部件111拆下,将支承单元105的装配方向变更为相反侧,安装第1限制部件111。后面的装配次序只是与拆卸时的顺序相反,所以省略说明。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那样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修正。

附图标记说明

1、101绕线轮主体

15e、115e轴支承部

2、102卷筒轴

3、103卷筒

3d、103d凸台部

4、104牵引机构

5、105支承单元

11、111第1限制部件

12、112第2限制部件

18、118轴承

19、119滚柱式离合器

21、121牵引把手

31、131o形圈(第1密封部件)

32、132第2密封部件

33、133第3密封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