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1927发布日期:2019-05-15 21:3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方法,尤其是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细菌性果斑病在甜瓜果实上发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性果斑病是甜瓜的重要病害,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生危害严重时,对甜瓜的影响极大,给甜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该病的主要症状:果实染病,初在果面上出现数个深绿色至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展成大型不规则的橄榄色水浸状斑块,病斑边缘不规则,并不断扩展,7-10天内便布满除接触地面部分的整个果面。早期形成的病斑老化后表皮变褐或龟裂,常溢出黏稠、透明的琥珀色菌脓,果实很快腐烂。该病在茎叶上发生,可通过化学防治得以有效解决,但一旦在果实上发病,难以通过化学防治有效解决,只能将病果摘除并彻底销毁。

该病的病原细菌侵染果实时,在甜瓜坐果后1-3周的幼果期通过果皮上的皮孔侵入。一旦幼瓜开始转色、果皮表面形成蜡粉,则大多数皮孔封闭,能有效阻止细菌继续侵入。所以,果实表现发病症状时已转色、近成熟,而病原菌却早已在幼瓜期侵入。因此,如果要等到甜瓜果实表现发病症状时再施药防治,就太晚了,只有将病果摘除。如何能够找到一种可有效预防日光温室甜瓜发生细菌性果斑病发生的方法,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治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方法,采取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在甜瓜果实上的发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甜瓜吊蔓栽培,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至3-5cm大小时,用150-200mg/kg的亚磷酸钾水溶液第一次蘸瓜;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50-400倍水溶液第二次蘸瓜。瓜纽为甜瓜开花后刚结的未成形的幼瓜瓜体。

一种优化方案,第一次蘸瓜时用亚磷酸钾水溶液浸蘸甜瓜的瓜体,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

另一种优化方案,第二次蘸瓜时用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浸蘸甜瓜的瓜体,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在果实上的发生。

(2)本发明能够提高甜瓜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9.0%-11.0%。

(3)本发明可操作性强,农民易于掌握。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以伊丽莎白为供试品种,早春茬栽培,时间为2012年1月10日播种,2月18日定植,地点在山东寿光某蔬菜日光温室,各处理均吊蔓栽培。

处理1:采用本发明防治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方法。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至3-5cm大小时,用150mg/kg的亚磷酸钾水溶液第一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50倍水溶液第二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

处理2: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到3-5cm大小时,用150mg/kg的亚磷酸钾水溶液第一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清水第二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清水7-10秒。

处理3: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到3-5cm大小时,用清水第一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清水7-10秒;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50倍水溶液第二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

处理4:常规栽培,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不采用任何蘸瓜措施,细菌性果斑病发病初期采用常规方法防治。

及时摘除各处理发生细菌性果斑病的果实,并作好标记。收获时调查细菌性果斑病在甜瓜果实上的发生情况,并统计产量。

经试验测定,处理1、处理2、处理3和处理4甜瓜果实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0、6.8%、7.5%和9.3%。处理1与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在果实上的发生。

处理1、处理2、处理3和处理4甜瓜667m2产量分别为11987.5kg、10926.6kg、10897.2kg、10882.7kg。处理1与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本发明防治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方法甜瓜667m2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10.2%。

实施例2以蜜罗为供试品种,秋延迟栽培,2013年8月11日播种,9月16日定植,地点在山东寿光某蔬菜日光温室,各处理均吊蔓栽培。

处理1:采用本发明防治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方法。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到3-5cm大小时,用175mg/kg的亚磷酸钾水溶液第一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75倍水溶液第二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清水7-10秒。

处理2: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到3-5cm大小时,用175mg/kg的亚磷酸钾水溶液第一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清水第二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清水7-10秒。

处理3: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到3-5cm大小时,用清水第一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清水7-10秒;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75倍水溶液第二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

处理4:常规栽培,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不采用任何蘸瓜措施,细菌性果斑病发病初期采用常规方法防治。

及时摘除各处理发生细菌性果斑病的果实,并作好标记。收获时调查细菌性果斑病在甜瓜果实上的发生情况,并统计产量。

经试验测定,处理1、处理2、处理3和处理4甜瓜果实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0、8.9%、10.6%和11.2%。处理1与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在果实上的发生。

处理1、处理2、处理3和处理4甜瓜667m2产量分别为9879.5kg、8904.8kg、8911.6kg、8901.1kg。处理1与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本发明防治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方法甜瓜667m2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11.0%。

实施例3以状元为供试品种,早春茬栽培,时间为2012年1月15日播种,2月25日定植,地点在山东寿光某蔬菜日光温室,各处理均吊蔓栽培。

处理1:采用本发明防治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方法。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到3-5cm大小时,用200mg/kg的亚磷酸钾水溶液第一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水溶液第二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

处理2: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到3-5cm大小时,用200mg/kg的亚磷酸钾水溶液第一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清水第二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清水7-10秒。

处理3: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当甜瓜瓜纽长到3-5cm大小时,用清水第一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清水7-10秒;第一次蘸瓜后8-10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水溶液第二次蘸瓜,幼瓜瓜体全部浸入溶液7-10秒。

处理4:常规栽培,甜瓜定植后加强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不采用任何蘸瓜措施,细菌性果斑病发病初期采用常规方法防治。

及时摘除各处理发生细菌性果斑病的果实,并作好标记。收获时调查细菌性果斑病在甜瓜果实上的发生情况,并统计产量。

经试验测定,处理1、处理2、处理3和处理4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在果实上的发生率分别为0、8.1%、10.6%和11.9%。处理1与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在果实上的发生。

处理1、处理2、处理3和处理4甜瓜667m2产量分别为10676.5kg、9875.4kg、9909.8kg、9797.1kg。处理1与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2、处理3、处理4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本发明防治日光温室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方法甜瓜667m2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9.0%。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