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374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境和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



背景技术:

飞蛾、甲虫作为人们生活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人们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杀灭它们,比如有的是用加入低毒药物的诱饵来杀灭害虫,这样的灭虫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一旦被人误食后果极其严重;还有的是使用粘虫板或粘虫带来粘害虫,但是板状或条状的粘虫装置不便于放置诱饵,且在室外使用时,容易遭受雨露、灰尘的损坏而降低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环保无污染,适用于多个场合,特别是在室外使用时该装置能够有效抵御雨露、灰尘的损害,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好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该装置为具有若干折线的板折叠成的筒状结构,作为筒状结构内表面的一面板上结合有粘胶层,所述筒状结构设有用于将该筒状结构水平悬挂的悬挂部。

该装置在折叠成筒状结构前节省空间便于运输和储存;折叠成筒状结构后可以通过筒状结构内多个方向粘飞虫,使用效果较好;整体为筒状结构,使得该装置在室外使用时能够有效的抵御雨露、灰尘的损害,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筒状结构水平悬挂时其长度自上而下依次减小。

筒状结构水平悬挂时其长度自上而下依次减小,使得筒状结构形成水平悬挂时上大下小的特征,处于上部的板可以对处于下部的板形成遮挡保护,一方面可以有效抵御雨露、灰尘进入该筒状结构内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筒状结构两端的开口适当增大,便于飞虫进入该筒状结构内部。

优选的,所述筒状结构在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将该筒状结构展开或折叠的上提件和下拉件。

通过拉动上提件和下拉件,可以将该装置从折叠状态改变为筒状结构,通过靠拢上提件和下拉件,可以将该装置从筒状结构改变为折叠状态。

优选的,所述上提件和下拉件分别为上提板和下拉板。

优选的,所述上提板的长度和筒状结构顶部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下拉板的长度小于筒状结构底部长度。

优选的,所述悬挂部为设在上提板上的悬挂通孔。

优选的,该装置包括与悬挂通孔相匹配的挂钩或绑绳。通过挂钩或者绑绳,可以将该装置悬挂在需要使用的场合。

优选的,所述板在结合有粘胶层的一面设有飞虫信息素贴片。

优选的,所述筒状结构的外表面和/或粘胶层上结合有飞虫引诱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通过粘胶来粘捕飞虫,相对于传统的利用农药杀灭飞虫而言,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2、该装置利用飞虫信息素和飞虫引诱剂来吸引飞虫,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作用效果。

3、该装置为筒状结构,可以通过多个方向粘飞虫,使用效果较好。

4、该装置可以折叠,节省空间,便于运输和储存。

5、该装置筒状结构的两端上大下小,一方面可以有效抵御雨露、灰尘进入该筒状结构内部,另一方面使得筒状结构两端的开口适当增大,便于飞虫进入该筒状结构内部。

6、该装置不仅可以悬挂使用,也可以直接水平放置在需要使用的场合使用,适应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1为板,2为粘胶层,3为上提板,4为下拉板,5为悬挂通孔,6为飞虫信息素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筒状粘飞虫装置,为具有四条折线的板1折叠成的筒状结构,作为筒状结构内表面的一面板1上结合有粘胶层2,所述筒状结构设有用于将该筒状结构水平悬挂的悬挂部。所述筒状结构水平悬挂时其长度自上而下依次减小。所述筒状结构在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将该筒状结构展开或折叠的上提板3和下拉板4。所述上提板3的长度和筒状结构顶部长度相等。所述下拉板4的长度小于筒状结构底部长度。所述悬挂部为设在上提板3上的悬挂通孔5。该装置包括与悬挂通孔5相匹配的绑绳。所述板在结合有粘胶层的一面设有吸附有飞虫信息素的飞虫信息素贴片6。所述筒状结构的外表面和/或粘胶层2上结合有飞虫引诱剂层。

使用前,该装置处于折叠状态,如图5所示。使用时,通过拉动上提板3和下拉板4,将该装置展开为筒状结构,通过绑绳将该装置绑在需要使用的场合,即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