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投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168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投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可以全程自动投料的一种自动化投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畜牧养殖行业,尤其是在中大型规模化的养殖场,畜禽的投料工作是养殖场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繁重的工作,在现代化的科学养殖企业,对畜禽每日的投料有着严格的限制,如果采用人工投料,不仅效率低,而且难以控制每日的投料量,容易导致不同区域的投料量不均,畜禽每日的摄食量不足或过多。

目前常用的投料设备一般使用半机械化投料,食料需要预先研磨和调和,然后投入到投料箱内,在喂料箱一端依旧需要人工进行投料,这种投料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料效率,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成本,但是这种投料方式依旧比较落后,对人员的需求量比较大,难以满足大规模养殖场的日常投料工作;还有一种是采用压力泵的形式将食料直接注入到喂料箱内,这种投料方式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全自动,但是,依旧存在缺陷,食料需要预先研磨和调和,而且不具备电子化控制功能,投料系统不能完全脱离人工操作,每次投料都需要操作人员人工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投料系统,这种投料系统能够在投料过程中全程自动化工作,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日常的投料时间、投料量、投料次数,并且还具有自清洗功能,每次投料结束后都会清洗投料管路,防止食料在管路内凝结,堵塞管路,这种投料系统还可以跟远程的主机或移动终端连接,实时监测和调整投料参数,自动化程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化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食料箱1、水箱2、加热器3、进料管4、进水管5、磨料机6、电控进料阀7、手动进料阀8、电控进水阀9、手动进水阀10、食料缓冲室11、湿度感应器12、真空泵13、导料管14、出料管15、配料管16、投料管17、投料缓冲管18、电控投料阀19、手动投料阀20、喂料箱21和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组成;

其中食料箱1底部通过进料管4与磨料机6连接,进料管4上设置有电控进料阀7和手动进料阀8;

水箱2底部与进水管5一端连接,进水管5另一端与进料管4连通,进水管5上设置有电控进水阀9和手动进水阀10;

进料管4和进水管5连通后汇合,与导料管14连通,导料管14一端与食料缓冲室11连接;

导料管14另一端与真空泵13的入料口连接,真空泵13的出料口与出料管15的一端连接,出料管15另一端与配料管16连接;

配料管16上设置有若干个投料管17,投料管17上设置有电控投料阀19和手动投料阀20,投料管17末端与投料缓冲管18连接;投料缓冲管18下方是喂料箱21。

所述的食料箱1外部设置有加热器3。

所述的食料缓冲室11内设置有湿度感应器12。

所述的喂料箱21内设置有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

所述的进料管4和进水管5的直径相同。

所述的导料管14的直径大于进料管4的直径,导料管14的直径大于进水管5的直径。

所述的出料管15的直径大于导料管14的直径。

所述的配料管16的直径和出料管15的直径相同,配料管16的直径大于投料管17的直径。

所述的进料管4、进水管5、导料管14、出料管15、配料管16、投料管17和投料缓冲管18均为无毒无味可用于食具的PP聚丙烯塑料材质。

所述的投料缓冲管18为软质的双壁波纹管。

使用时,将食料倒入食料箱1内,食料沿进料管4进入到磨料机6内,在磨料机6内研磨后,打开电控进料阀7和手动进料阀8,食料经过电控进料阀7和手动进料阀8流入到导料管14内;水存储在水箱2内,打开电控进水阀9和手动进水阀10,水沿着进水管5经过电控进水阀9和手动进水阀10流入到导料管14内;

食料和水沿着导料管14同时流入到食料缓冲室11内混合,然后经过导料管14流入到真空泵13内,经过真空泵13加压后从出料管15中流出,然后沿着出料管15流入到配料管16中,配料管16上设置有若干个投料管17,打开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投料管17上的电控投料阀19和手动投料阀20,食料和水的混合物沿着投料管17经过投料缓冲管18投入到喂料箱21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2)可以将食料的研磨、调和和投料同时进行,一体化程度高。

(3)使用真空泵施压投料,投料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

(4)食料箱具有加热功能,可以保持食料箱内食料的温度在合适范围内。

(5)拥有自清洗功能,每次投料结束系统可对投料管路自动清洗,防止食料在管路内凝结。堵塞管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控制示意图。

其中,1为食料箱、2为水箱、3为加热器、4为进料管、5为进水管、6为磨料机、7为电控进料阀、8为手动进料阀、9为电控进水阀、10为手动进水阀、11为食料缓冲室、12为湿度感应器、13为真空泵、14为导料管、15为出料管、16为配料管、17为投料管、18为投料缓冲管、19为电控投料阀、20为手动投料阀、21为喂料管、22为喂料箱重量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食料箱1、水箱2、加热器3、进料管4、进水管5、磨料机6、电控进料阀7、手动进料阀8、电控进水阀9、手动进水阀10、食料缓冲室11、湿度感应器12、真空泵13、导料管14、出料管15、配料管16、投料管17、投料缓冲管18、电控投料阀19、手动投料阀20、喂料箱21和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组成;

其中食料箱1底部通过进料管4与磨料机6连接,进料管4上设置有电控进料阀7和手动进料阀8;

水箱2底部与进水管5一端连接,进水管5另一端与进料管4连通,进水管5上设置有电控进水阀9和手动进水阀10;

进料管4和进水管5连通后汇合,与导料管14连通,导料管14一端与食料缓冲室11连接;

导料管14另一端与真空泵13的入料口连接,真空泵13的出料口与出料管15的一端连接,出料管15另一端与配料管16连接;

配料管16上设置有若干个投料管17,投料管17上设置有电控投料阀19和手动投料阀20,投料管17末端与投料缓冲管18连接;投料缓冲管18下方是喂料箱21。

使用时,将食料倒入食料箱1内,食料沿进料管4进入到磨料机6内,在磨料机6内研磨后,打开电控进料阀7和手动进料阀8,食料经过电控进料阀7和手动进料阀8流入到导料管14内;水存储在水箱2内,打开电控进水阀9和手动进水阀10,水沿着进水管5经过电控进水阀9和手动进水阀10流入到导料管14内;

食料和水沿着导料管14同时流入到食料缓冲室11内混合,然后经过导料管14流入到真空泵13内,经过真空泵13加压后从出料管15中流出,然后沿着出料管15流入到配料管16中,配料管16上设置有若干个投料管17,打开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投料管17上的电控投料阀19和手动投料阀20,食料和水的混合物沿着投料管17经过投料缓冲管18投入到喂料箱21中。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进料阀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系统输出控制信号可以控制进料阀电机的开关和转速,进而控制电控进料阀7的开启、关闭和开启角度,从而控制食料进入食料缓冲室11的流量;进水阀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系统输出控制信号可以控制进水阀电机的开关和转速,进而控制电控进水阀9的开启、关闭和开启角度,从而控制水进入食料缓冲室11的流量;湿度感应器12设置在食料缓冲室11内,湿度感应器12与控制系统连接,湿度感应器12可以实时监测食料缓冲室11内的湿度大小,当湿度过大或者过小时,湿度感应器12会将反馈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过计算后,会给进料阀电机和进水阀电机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合理控制食料与水的流入量大小,确保食料缓冲室11内的食料的粘稠度在合理范围内;

投料阀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系统输出控制信号可以控制投料阀电机的开关和转速,进而控制电控投料阀19的开启、关闭和开启角度,从而控制食料投入喂料箱21的流量大小;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设置在喂料箱21内,可以实时监测喂料箱21的重量,监测时自动除去喂料箱21的毛重,当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监测的重量过大或过小时,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会将反馈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过计算后,会给投料阀电机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合理控制食料投入到喂料箱21中的流量大小;

加热器3设置在食料箱1的外部,可以将食料箱1内的食料加热,加热器3自带温度实时监测功能,加热器3与控制系统连接,当喂加热器3监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加热器3会将反馈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过计算后,会给加热器3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合理控制加热器3功率的大小,进而确保食料箱1内的食料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真空泵13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根据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的反馈信号,将控制信号输出给真空泵13,从而预先控制真空泵13的功率大小。

控制系统与终端连接,终端可以是有线连接的主机或者是无线连接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在投料工作开始之前,可以在终端中预先设置好温度、投料量、投料时间、投料次数等参数,然后开始投料,控制系统会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和感应器的反馈信号进行投料;终端可以远程实时监测温度、投料量、投料时间、投料次数等参数数据,并直观的显示在图形界面上,操作人员可以实时观察,如有故障发生,各感应器会报警,以便于工作人员即使调整参数甚至关闭投料系统。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此投料系统的配料管16上设有四个投料管17,每个投料管17下方设置有一个喂料箱21,在开始投料工作之前,将终端与控制系统连接,在终端中设定参数如下:食料箱1内温度70℃~90℃,喂料箱21中除毛重后最大食料重量为25kg,喂料箱21中除毛重后最大食料重量为1kg,投料时间为每6小时投料一次,投料时间从6:00至24:00,每24小时内投料3次,然后将食料和水加入到食料箱1和水箱2内,开启系统,时间到达凌晨6:00时开始投料,控制系统将控制信号输出到进料阀电机、进水阀电机和投料阀电机,开启电控进料阀7、电控进水阀9和电控投料阀19至最大开启角度,食料从进料管4流入到磨料机6内研磨,然后流入到食料缓冲室11内,水从进水管5流入到食料缓冲室11内,食料和水在食料缓冲室11内混合形成比较粘稠的混合物,然后经过导料管14流入到真空泵13内,进过真空泵13加压后流经出料管15流入到配料管16内,此时四个投料管17上的电控投料阀19全部开启,食料分别流经每个投料管17,经过投料缓冲管18缓冲后以较慢的速度流入到喂料箱21内,然后持续投料,当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测得喂料箱21内的食料出去毛重后达到25kg时,将反馈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关闭该投料管17上的电控投料阀19,此投料管17暂停投料,同时控制系统将控制信号输出到进料阀电机和进水阀电机,调小电控进料阀7和电控进水阀9的开启角度,同时控制系统将控制信号传输给真空泵13,调低真空泵13的功率,在整个投料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的反馈信号依次控制每个投料管17上的电控投料阀19,当最后一个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输出反馈信号时,控制系统首先关闭真空泵13,等待1分钟后,关闭电控进料阀7、电控进水阀9和电控投料阀19,最后关闭磨料机6,至此,第一次投料工作结束,在整个投料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加热器3、湿度感应器12和喂料箱重量感应器22的反馈信号微调电控进料阀7、电控进水阀9、电控投料阀19的开启角度,同时控制真空泵13的功率大小;

在下一个投料工作开始之前,即在11:50时开始,经过5个多小时的自然冷却后,食料箱1内的食料温度大开启角度降低,此时加热器3监测得到的温度小于70℃,控制系统将控制信号输出到加热器3,加热器3开始对食料箱1内的食料加热,在十分钟内加热到90℃,当加热器3测得食料箱1内的食料温度达到90℃时,加热器3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给加热器3,关闭加热器3,当时间到达12:00时,第二次投料系统开始工作,整个投料过程与第一次投料过程相同;

第三次投料工作与第二次投料工作相同,当第三次投料工作结束后,控制系统关闭电控进料阀7和磨料机6,只开启电控进水阀9,然后开始自清洗工作,整个自清洗工作持续30秒,自清洗工作结束后,控制系统关闭所有电控阀门,整个投料系统关闭,工作人员在下一个投料工作开始前,将喂料箱21内的残留物进行清理,同时在食料箱1内添加足够的食料,在水箱2内注满水,然后检查所有手动阀门,将所有手动阀门全部开启至最大开启角度,至此,第一个投料周期结束。

在整个投料过程中,如系统的任意过程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可手动操作手动进料阀8、手动进水阀10和手动投料阀20来紧急停止投料,在紧急状态下可直接切断真空泵13、磨料机6和加热器3的电源,防止发生意外。

在控制系统控制投料的过程中,如加热器3、湿度感应器12和喂料箱重量感应22中有任意一个发出报警信号,系统会自动中止投料,待报警信号消除后再开始投料,如报警信号持续发出超过5秒仍未消除,系统将强制切断所有信号输出,并关停真空泵13、磨料机6和加热器3,然后关闭所有电控阀门,防止因管路堵塞或温度过高而损坏投料设备甚至发生火灾,在控制系统未能强制停止投料时,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人为干预,紧急停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