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加水的水生动植物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1683阅读:1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水生动植物养殖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自动加水的水生动植物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中,许多家庭喜欢养殖水生动植物,传统的鱼缸或盆栽的种植装置不具有自动加水功能,养殖者长时间外出时无法对动植物及时补充水分,导致动植物缺水而死。

现有的一些养殖装置具有循环水功能,一方面,不能自动补足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失去的水分,无法实现水位的只能控制,另一方面,持续工作,耗费较多的电能,不够节能。

另外,现有的养殖装置还存在不适用同时养殖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一些水培植物,不能有效清除池底杂质,不能自动投喂食物等不足之处,使得养殖装置不能真正满足养殖者长时间离开时仍能保证动植物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加水的水生动植物养殖装置。

可自动加水的水生动植物养殖装置,包括容器本体,还包括接入容器本体的进水管,设于外置蓄水池中与所述进水管连接的水泵,控制该水泵的电机和逻辑模块,以及电源;所述容器本体中在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有位于上方的第一磁敏感应器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磁敏感应器,该第一、第二磁敏感应器之间设置有可悬浮于液面上的悬浮装置,该悬浮装置中包含磁铁,当该悬浮装置接近第二磁敏感应器时,触发第二磁敏感应器开启逻辑模块中的控制电路,使水泵开启;当该悬浮装置接近第一磁敏感应器时,触发第一磁敏感应器关闭逻辑模块中的控制电路,使水泵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本体内侧底部为下凹的弧形,其中心设有一排水管,该排水管连接抽水泵,该抽水泵通过与逻辑模块连接定时开关。该排水管还可通过过滤装置与蓄水池连接,实现水体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本体中设有用于养殖植物的种植篮,该种植篮的侧壁设有若干通孔或通槽,所述进水管设置于该种植篮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自动投食机,该自动投食机与逻辑模块连接实现定时开关。

进一步的,还包括蜂鸣器,该蜂鸣器通过所述逻辑模块控制与所述水泵同步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注水、定期换水、自动清理以及自动投食的功能,并且节能环保。对比现有产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通过磁感自动感应水位过低并且进行适当的补充水分。同时,配有蜂鸣器,起到提示的作用。

2)容器本体底部的下凹式设计,能够使杂质集中于中心最低处,并且方便通过抽水泵将池底杂质清理干净,使排污更充分。

3)抽水泵通过定时控制,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排污,结合磁感水位控制装置,可自动实现排水和补水的换水过程。

4)自动投食机的加入能够使整个养殖装置更加智能化,定期自动提供食物的补给。

5)本实用新型能够集养殖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水培植物于一体,同时实现加水、换水,方便操作,节能环保,并且植物可吸收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提供氧气,有助于生态平衡,还可提高观赏价值。

6)本装置可接各类外置蓄水池使用,并且一个蓄水池可同时对多个装置进行加水,灵活性、适应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养殖装置的示意图。

1-容器本体,2-进水管,3-水泵,4-蓄水池,5-电机,6-逻辑模块,7-电源,8-蜂鸣器,9-第一磁敏感应器,10-浮球,11-第二磁敏感应器,12-排水管,13-种植篮,14-自动投食机。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可自动加水的水生动植物养殖装置,包括容器本体1,接入容器本体1的进水管2,设于外置蓄水池4中与进水管2连接的水泵3,控制该水泵3的电机5和逻辑模块6,以及电源7。容器本体1中设有用于养殖植物的种植篮13,该种植篮13的侧壁设有若干通孔或通槽,以供容器本体1中水进入以及植物根部的生长,进水管2设置于该种植篮13上方。电机5、逻辑模块6和电源7均设置于养殖装置底部区域,通过防水外壳保护。容器本体1中设置有一竖直管,该竖直管的底部与容器本体1连通,竖直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磁敏感应器9和第二磁敏感应器11。该第一、第二磁敏感应器11之间设置有可悬浮于液面上的浮球10,该浮球10为包裹磁铁的泡沫球。当该浮球10接近第二磁敏感应器11时,触发第二磁敏感应器11开启逻辑模块6中的控制电路,使水泵3开启,进水管2向容器中加水。该浮球10接近第一磁敏感应器9时,触发第一磁敏感应器9关闭逻辑模块6中的控制电路,使水泵3关闭,停止加水。所述容器本体1内侧底部为下凹的弧形,其中心设有一排水管12,该排水管12连接抽水泵3,该抽水泵3通过与逻辑模块6通过电路连接,实现定时开关。该排水管12通过过滤装置(图中未示出)与蓄水池4连通,实现水体的循环利用。容器本体1上设有自动投食机14,该自动投食机14与逻辑模块6通过电路连接连接实现定时开关。蜂鸣器8通过所述逻辑模块6控制与水泵3同步开启或关闭。

上述描述已经详细阐述了实用新型的说明和描述。它不是为了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披露的形式和方式。按照以上的方式,可以进行相应的修改或更改。讨论实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用性,从而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并满足其它特定的需求。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当依照公平和合法的权利解读,并且根据附加权利要求,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