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割机用输送绞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3155阅读:1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割机用输送绞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割机用输送绞龙。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收割机,尤其是水稻、小麦收割机都配备有风选系统,已将多余的杂草、稻叶、空壳等杂物尽量分开,从而获得较为纯净的谷粒。但现有的收割机的风选结构,通常位于收割机的(脱粒仓)一端的下方,其主要包括风机、分离仓和螺旋输送绞龙,当谷粒及杂物由脱粒仓内的螺旋输送绞龙输送到脱粒仓端部时,谷粒及杂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进入分离仓,此时,风机产生的风对下落的谷粒及杂物进行吹风,从而将杂物和谷粒分离。但现有的螺旋输送绞龙只具有输送物料的功能,对于相互掺杂在一起的谷粒和杂物,尤其是缠绕在一起的谷粒和杂草、稻叶等,经螺旋输送绞龙输送到出料口后依然缠绕在一起,从而造成在在脱粒过程中,谷粒与杂物无法快速有效地分离。同时,现有的螺旋输送绞龙在输送过程中,都是从脱料仓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从而造成物料输送时间较长,影响收割机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割机用输送绞龙,能够在将物料输送至出料口时将物料抛送入分离仓内,从而加速谷粒与杂物的分离,并且能够提高输送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收割机用输送绞龙,包括绞龙轴和螺旋输送叶片,其特征在于:在绞龙轴上设有抛料板,所述抛料板的长度方向与绞龙轴的轴向一致,宽度方向与绞龙轴的径向一致;所述螺旋输送叶片绕设在绞龙轴上,并与该抛料板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抛料板为至少一块,并位于绞龙轴的一端;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从绞龙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抛料板处,并与抛料板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抛料板为至少一块,并位于绞龙轴的两端之间;所述螺旋输送叶片包括左叶片和右叶片,左叶片和右叶片分别从绞龙轴的两端向中部延伸,并与抛料板相连,且左叶片和右叶片的旋进方向相反,使绞龙轴转动过程中,左叶片和右叶片能够同时将物料输送至抛料板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在物料输送绞龙上设有抛料板,当物料输送至抛料板处时,抛料板随绞龙轴转动将物料从物料出料口抛出,从而使得物料被抛出的过程中,缠绕在一起的谷粒与杂物分散,加速谷粒与物料的分离,这样更有利于将谷粒与杂物的充分分离,并且分离效率更高。

2、当抛料板位于绞龙轴两端之间(如中部)时,左叶片和右叶片同时向抛料板输送物料,从而大大降低了物料输送时间,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进而提高收割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绞龙轴,2—螺旋输送叶片,3—抛料板。

图2中:1—绞龙轴,21—左叶片,22—右叶片,3—抛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收割机用输送绞龙,包括绞龙轴1和螺旋输送叶片2,在绞龙轴1上设有抛料板3,所述抛料板3的长度方向与绞龙轴1的轴向一致,宽度方向与绞龙轴1的径向一致;所述螺旋输送叶片2绕设在绞龙轴1上,并与该抛料板3相连。具体实施时,所述抛料板3为至少一块(优选为两块),并位于绞龙轴1的一端。所述螺旋输送叶片2从绞龙轴1的另一端延伸至抛料板3处,并与(其中一块)抛料板3相连。工作过程中,当物料输送至抛料板3处时,抛料板3随绞龙轴1转动将物料从物料出料口抛出,从而使得物料被抛出的过程中,缠绕在一起的谷粒与杂物分散,加速谷粒与物料的分离,这样更有利于将谷粒与杂物的充分分离,并且分离效率更高。

实施例2:参见图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抛料板3为至少一块(优选为两块),并位于绞龙轴1的两端之间(如绞龙轴1中部)。所述螺旋输送叶片2包括左叶片21和右叶片22,左叶片21和右叶片22分别从绞龙轴1的两端向中部延伸,并与抛料板3相连,且左叶片21和右叶片22的旋进方向相反,使绞龙轴1转动过程中,左叶片21和右叶片22能够同时将物料输送至抛料板3处。在装配使用时,将出料口及分离仓设于抛料板3对应位置处即可,这样,左叶片21和右叶片22同时向抛料板3输送物料,从而能够大大降低物料输送时间,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进而提高收割机的工作效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