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菌棒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8763发布日期:2018-06-30 00:55阅读:1013来源:国知局
木耳菌棒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接种装置,具体设计一种木耳菌棒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木耳的种植方式主要是先制作菌棒,然后将菌棒装入塑料袋中,对菌棒进行杀菌处理,而后解开菌棒的两端,添加菌种,再密封起菌棒两端,最后将菌棒放置在大棚中,调节好温度、湿度。此种方式对菌棒接种为手动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还影响发菌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提供一种效率更高,可以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木耳菌棒接种装置,且发菌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木耳菌棒接种装置,包括履带式输送机,履带式输送机下方设有PLC控制器,履带式输送机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辊子输送机构,辊子输送机构倾斜设置,辊子输送机构的上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履带式输送机的两侧,履带式输送机上方设有储料罐和气缸,气缸的外壁上设有光电传感器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设有横杆,横杆下端固定设有三个打孔棒,储料罐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电磁阀,出料口下端连通有三个分料管,出料口的外壁上设有光电传感器二,履带式输送机上靠近气缸的传动辊的一端上固定设有从动齿轮,履带式输送机支腿上固定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PLC控制器分别与光电传感器一、光电传感器二、电磁阀以及电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自动打孔、接种,在菌棒上均匀打三个孔,进行接种,接种效率更高,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发菌更加均匀。

进一步优选,所述相邻分料管的间距与相邻打孔棒的间距相同,保证菌种能够准确添加到菌棒上的孔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储料罐和所述气缸均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自动打孔、接种,在菌棒上均匀打三个孔,进行接种,接种效率更高,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发菌更加均匀。

2、相邻分料管的间距与相邻打孔棒的间距相同,保证菌种能够准确添加到菌棒上的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履带式输送机与辊子输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履带式输送机与辊子输送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中:1、履带式输送机;2、辊子输送机构;3、气缸;4、光电传感器一;5、横杆;6、打孔棒;7、储料罐;8、出料口;9、电磁阀;10、光电传感器二;11、分料管;12、PLC控制器;13、支撑杆;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木耳菌棒接种装置,包括履带式输送机1,履带式输送机1下方设有PLC控制器12,履带式输送机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辊子输送机构2,辊子输送机构2倾斜设置,辊子输送机构2的上端通过支撑杆13固定在履带式输送机1的两侧,履带式输送机1上方设有储料罐7和气缸3,储料罐7和气缸3均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气缸3的外壁上设有光电传感器一4,气缸3的活塞杆上固定设有横杆5,横杆5下端固定设有三个打孔棒6,储料罐7下端设有出料口8,出料口8上设有电磁阀9,出料口8下端连通有三个分料管11,相邻分料管11的间距与相邻打孔棒6的间距相同,出料口8的外壁上设有光电传感器二10,履带式输送机1上靠近气缸3的传动辊的一端上固定设有从动齿轮14,履带式输送机1支腿上固定设有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15,主动齿轮15与从动齿轮14相啮合,PLC控制器12分别与光电传感器一4、光电传感器二10、电磁阀9以及电机16电连接。

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要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下工作,在每个制作好的菌棒外包裹上薄膜,操作人员手动将包裹有薄膜的菌棒一个个放置在履带式输送机1上,两侧的辊子输送机构2既起到对菌棒固定的作用,又可以使菌棒顺畅的移动,菌棒移动到气缸3下方,光电传感器一4感应到菌棒,将电信号回馈给PLC控制器12,PLC控制器12控制电机16停止运行,气缸3的活塞杆伸出,进行打孔,打孔完成后,气缸3的活塞杆缩回,PLC控制器12控制电机16运行,菌棒移动到储料罐7下方,光电传感器二10感应到菌棒,将电信号反馈给PLC控制器12,PLC控制器12控制电机16停止,电磁阀9打开,菌种通过三个分料管11添加到气缸3在菌棒上打的孔内,接种完成后,PLC控制器12控制电磁阀9关闭,PLC控制器12控制电机16运行,菌棒继续向前移动,进行装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