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0076发布日期:2019-02-19 17:5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蛎富含含糖原,牛磺酸,10种必需的氨基酸,谷胱甘肽,维生素a、b1、b2、d,无机质如铜、锌、锰、钡、磷及钙等,其中所含的亮氨酸、精氨酸、瓜氨酸含量最丰富,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含量最为高的海洋物种之一。并且,牡蛎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然而,传统的牡蛎养殖多以牡蛎串进行养殖,该养殖方法牡蛎由于牡蛎吸附不牢容易脱落,造成牡蛎减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其能够提高牡蛎产量以及充分的利用海洋环境空间,增加综合收益。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吊养装置,所述吊养装置包括定位桩、悬浮柱以及附着基体,所述悬浮柱包括上悬浮柱和下悬浮柱,所述悬浮柱由孔径为2~5cm的透明的聚丙烯塑料网做成的空心柱子,所述上悬浮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下悬浮柱内设置有气囊,所述下悬浮柱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挂钩,所述附着基体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上,所述附着基体由多个养殖盒串联构成,所述养殖盒由网状结构材料做成,所述下悬浮柱下端和上悬浮柱的上端分别通过下缆绳和上缆绳固定在所述定位桩上;2)微藻养殖,将透明的养殖袋装入所述上悬浮柱内,往所述养殖袋中装入微藻培养液,接种微藻藻种,微藻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养殖;3)牡蛎养殖,将适龄的牡蛎幼苗装入所述养殖盒后,将附着基体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的挂钩上进行养殖;4)养殖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气囊中气体的含量,当遇到台风天气时,减少气囊中气体的含量以使悬浮柱沉入海水中,当天气较好时,往所述气囊泵入空气,使悬浮柱上浮,持续养殖所述微藻和牡蛎,以获得所述微藻和牡蛎。优选的是,所述下悬浮柱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通过圆台形设置,是悬浮柱更不容易侧翻,减少线绳所需承载的压力。优选的是,所述微藻为雨生红球藻、螺旋藻、小球藻、杜氏盐藻以及三角褐脂藻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是,所述微藻为三角褐脂藻,所述三角褐脂藻的养殖密度od560大于0.5时,将养殖袋中的部分三角褐脂藻泵出到养殖环境中以供牡蛎滤食,所述养殖袋中添加培养液,继续培育三角褐脂藻。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桩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主缆绠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优选的是,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杆升降机,所述丝杆升降机包括旋转轴、固定螺母、套筒和连接杆,所述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定位桩上,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固定螺母以使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定位桩上下移动,所述套筒活动嵌套在所述旋转轴上以使旋转轴与套筒可以相对转动,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上缆绳和下缆绳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缆绳为聚乙烯绳。优选的是,所述牡蛎的养殖还包括精养阶段,所述精养阶段为收获前2~3月,所述精养阶段的养殖方法为将所述吊养装置拖移至所述营养丰富的海水区域。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悬浮柱和下悬浮柱,上悬浮柱用于养殖微藻,下悬浮柱用于养殖牡蛎,充分利用了海洋环境空间;在下悬浮柱中设置气囊,通过调节气囊中气体含量的多少调节悬浮柱的浮力大小以调节其在海水中的深度从而避免大风浪造成附着的牡蛎脱落;通过在上层养殖微藻,能有效的遮蔽光照,促进牡蛎的生长;当需要降低悬浮柱在海水中的深度时,减少气囊中气体的含量,并通过升降机构降低悬浮柱的高度,已达躲避台风的作用;通过将牡蛎养殖在养殖盒中,避免牡蛎脱落造成减产。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1、定位桩;2、旋转轴;3、固定螺母;4、套筒;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实施例1一种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吊养装置,所述吊养装置包括定位桩、悬浮柱以及附着基体,所述悬浮柱包括上悬浮柱和下悬浮柱,所述悬浮柱由孔径为2cm的透明的聚丙烯塑料网做成的空心柱子,所述上悬浮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下悬浮柱内设置有气囊,所述下悬浮柱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挂钩,所述附着基体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上,所述附着基体由多个养殖盒串联构成,所述养殖盒由网状结构材料做成,所述下悬浮柱下端和上悬浮柱的上端分别通过下缆绳和上缆绳固定在所述定位桩上;2)微藻养殖,将透明的养殖袋装入所述上悬浮柱内,往所述养殖袋中装入微藻培养液,接种微藻藻种,微藻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养殖;3)牡蛎养殖,将适龄的牡蛎幼苗装入所述养殖盒后,将附着基体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的挂钩上进行养殖;4)养殖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气囊中气体的含量,当遇到台风天气时,减少气囊中气体的含量以使悬浮柱沉入海水中,当天气较好时,往所述气囊泵入空气,使悬浮柱上浮,持续养殖所述微藻和牡蛎,以获得所述微藻和牡蛎。实施例2一种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吊养装置,所述吊养装置包括定位桩、悬浮柱以及附着基体,所述悬浮柱包括上悬浮柱和下悬浮柱,所述悬浮柱由孔径为2cm的透明的聚丙烯塑料网做成的空心柱子,所述上悬浮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下悬浮柱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下悬浮柱内设置有气囊,所述下悬浮柱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挂钩,所述附着基体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上,所述附着基体由多个养殖盒串联构成,所述养殖盒由网状结构材料做成,所述下悬浮柱下端和上悬浮柱的上端分别通过下缆绳和上缆绳固定在所述定位桩上;2)微藻养殖,将透明的养殖袋装入所述上悬浮柱内,往所述养殖袋中装入三角褐脂藻培养液,接种三角褐脂藻藻种,三角褐脂藻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养殖;3)牡蛎养殖,将适龄的牡蛎幼苗装入所述养殖盒后,将附着基体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的挂钩上进行养殖;4)养殖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气囊中气体的含量,当遇到台风天气时,减少气囊中气体的含量以使悬浮柱沉入海水中,当天气较好时,往所述气囊泵入空气,使悬浮柱上浮,持续养殖所述微藻和牡蛎,以获得所述微藻和牡蛎。实施例3一种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吊养装置,所述吊养装置包括定位桩、悬浮柱以及附着基体,所述悬浮柱包括上悬浮柱和下悬浮柱,所述悬浮柱由孔径为2cm的透明的聚丙烯塑料网做成的空心柱子,所述上悬浮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下悬浮柱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下悬浮柱内设置有气囊,所述下悬浮柱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挂钩,所述附着基体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上,所述附着基体由多个养殖盒串联构成,所述养殖盒由网状结构材料做成,所述下悬浮柱下端和上悬浮柱的上端分别通过下缆绳和上缆绳固定在所述定位桩上;2)微藻养殖,将透明的养殖袋装入所述上悬浮柱内,往所述养殖袋中装入三角褐脂藻培养液,接种三角褐脂藻藻种,三角褐脂藻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养殖;其中,所述三角褐脂藻的养殖密度od560大于0.5时,将养殖袋中的部分三角褐脂藻泵出到养殖环境中以供牡蛎滤食,所述养殖袋中添加培养液,继续培育三角褐脂藻。3)牡蛎养殖,将适龄的牡蛎幼苗装入所述养殖盒后,将附着基体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的挂钩上进行养殖;4)养殖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气囊中气体的含量,当遇到台风天气时,减少气囊中气体的含量以使悬浮柱沉入海水中,当天气较好时,往所述气囊泵入空气,使悬浮柱上浮,持续养殖所述微藻和牡蛎,以获得所述微藻和牡蛎。实施例4一种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吊养装置,所述吊养装置包括定位桩、悬浮柱以及附着基体,所述悬浮柱包括上悬浮柱和下悬浮柱,所述悬浮柱由孔径为3cm的透明的聚丙烯塑料网做成的空心柱子,所述上悬浮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下悬浮柱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下悬浮柱内设置有气囊,所述下悬浮柱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挂钩,所述附着基体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上,所述附着基体由多个养殖盒串联构成,所述养殖盒由网状结构材料做成,所述下悬浮柱下端和上悬浮柱的上端分别通过下缆绳和上缆绳固定在所述定位桩上的升降机构上;2)微藻养殖,将透明的养殖袋装入所述上悬浮柱内,往所述养殖袋中装入三角褐脂藻培养液,接种三角褐脂藻藻种,三角褐脂藻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养殖;其中,所述三角褐脂藻的养殖密度od560大于0.5时,将养殖袋中的部分三角褐脂藻泵出到养殖环境中以供牡蛎滤食,所述养殖袋中添加培养液,继续培育三角褐脂藻。3)牡蛎养殖,将适龄的牡蛎幼苗装入所述养殖盒后,将附着基体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的挂钩上进行养殖;4)养殖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气囊中气体的含量,当遇到台风天气时,减少气囊中气体的含量以使悬浮柱沉入海水中,当天气较好时,往所述气囊泵入空气,使悬浮柱上浮,持续养殖所述微藻和牡蛎,以获得所述微藻和牡蛎。实施例5如图1所示,一种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吊养装置,所述吊养装置包括定位桩1、悬浮柱以及附着基体,所述悬浮柱包括上悬浮柱和下悬浮柱,所述悬浮柱由孔径为5cm的透明的聚丙烯塑料网做成的空心柱子,所述上悬浮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下悬浮柱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下悬浮柱内设置有气囊,所述下悬浮柱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挂钩,所述附着基体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上,所述附着基体由多个养殖盒串联构成,所述养殖盒由网状结构材料做成,所述下悬浮柱下端和上悬浮柱的上端分别通过下缆绳和上缆绳固定在所述定位桩1上的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杆升降机,所述丝杆升降机包括旋转轴2、固定螺母3、套筒4和连接杆5,所述固定螺母3固定在所述定位桩1上,所述旋转轴2穿过所述固定螺母3以使所述旋转轴2沿着所述定位桩1上下移动,所述套筒4活动嵌套在所述旋转轴2上以使旋转轴相对套筒转动,所述套筒4与所述连接杆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上缆绳和下缆绳连接。2)微藻养殖,将透明的养殖袋装入所述上悬浮柱内,往所述养殖袋中装入三角褐脂藻培养液,接种三角褐脂藻藻种,三角褐脂藻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养殖;其中,所述三角褐脂藻的养殖密度od560大于0.5时,将养殖袋中的部分三角褐脂藻泵出到养殖环境中以供牡蛎滤食,所述养殖袋中添加培养液,继续培育三角褐脂藻。3)牡蛎养殖,将适龄的牡蛎幼苗装入所述养殖盒后,将附着基体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的挂钩上进行养殖。4)养殖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气囊中气体的含量,当遇到台风天气时,减少气囊中气体的含量以使悬浮柱沉入海水中,当天气较好时,往所述气囊泵入空气,使悬浮柱上浮,持续养殖所述微藻和牡蛎,以获得所述微藻和牡蛎。实施例6一种牡蛎与微藻混合养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吊养装置,所述吊养装置包括定位桩1、悬浮柱以及附着基体,所述悬浮柱包括上悬浮柱和下悬浮柱,所述悬浮柱由孔径为2cm的透明的聚丙烯塑料网做成的空心柱子,所述上悬浮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下悬浮柱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下悬浮柱内设置有气囊,所述下悬浮柱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挂钩,所述附着基体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上,所述附着基体由多个养殖盒串联构成,所述养殖盒由网状结构材料做成,所述下悬浮柱下端和上悬浮柱的上端分别通过下缆绳和上缆绳固定在所述定位桩1上的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杆升降机。2)微藻养殖,将透明的养殖袋装入所述上悬浮柱内,往所述养殖袋中装入三角褐脂藻培养液,接种三角褐脂藻藻种,三角褐脂藻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养殖;其中,所述三角褐脂藻的养殖密度od560大于0.5时,将养殖袋中的部分三角褐脂藻泵出到养殖环境中以供牡蛎滤食,所述养殖袋中添加培养液,继续培育三角褐脂藻。3)牡蛎养殖,将适龄的牡蛎幼苗装入所述养殖盒后,将附着基体悬挂在所述下悬浮柱的挂钩上进行养殖。4)养殖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气囊中气体的含量,当遇到台风天气时,减少气囊中气体的含量以使悬浮柱沉入海水中,当天气较好时,往所述气囊泵入空气,使悬浮柱上浮,持续养殖所述微藻和牡蛎,以获得所述微藻和牡蛎,其中,所述牡蛎的养殖还包括精养阶段,所述精养阶段为收获前3月,所述精养阶段的养殖方法为将所述吊养装置拖移至所述营养丰富的海水区域。实施例7比较例1,上悬浮柱不养殖微藻,其他养殖方法与实施例1的养殖方法完全相同,统计100个附着基体牡蛎平均个头大小,结果如表1所示。比较例2,牡蛎在养殖过程中不投喂三角褐脂藻,其他养殖方法与实施例5完全相同,检测牡蛎中牛磺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1牡蛎个体大小个体重量(g)比较例1160.7实施例1245.2从表1结果可知,实施例1与比较例1相比,牡蛎的平均个体重量增加了52.6%,原因是微藻的生长吸收了较多的光照,而水中较低的光照促进了牡蛎的滤食,因此促进了牡蛎的生长。表2牛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检测牛磺酸(mg/g)不饱和脂肪酸(mg/g)比较例22.820.6实施例54.651.6从表2结果可知,实施例5与比较例2相比,牛磺酸含量提高了64%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了150%以上,可见,在养殖过程中投喂三角褐脂藻能显著的提高牛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并且,实施例5中的牡蛎平均个体大小为273.4g,比实施例1中的牡蛎个体大小增重了12%。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