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养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2215发布日期:2019-04-12 23:5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养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养菌系统。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味道鲜美,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之一。传统的食用菌多指可食用的野生菌,但随着人们对食用菌需求量的不断增大,野生菌的产量已达不到人们的需求,因此目前所说的食用菌多指可进行人工栽培的菌类,为提高食用菌的产量,人们对食用菌进行工厂化栽培,实际上就是封闭式、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的栽培,这种栽培是在按照菇类生长需要设计的封闭式厂房中,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环境,利用机械设备操作,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员工有序生产,以便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

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其菌丝在生长期间湿度和温度有严格的要求,空气湿度需保持在50%-60%之间,如果湿度过高,容易引起杂菌的污染,如果湿度过低则会加快培养料水分蒸发,导致菌丝生长不良或死亡,温度要保持在24℃左右,这个温度是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温度过低会使菌丝生长不良,当温度超过27℃时菌丝会停止生长,在35℃条件下8小时菌丝就会死亡,其次,菌丝的生长要有充足的氧气,缺氧则抑制菌丝生长,目前菌丝培养中使用的架子多为固定架,不利于空气流动,对菌丝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养菌架可以转动,温湿度控制良好,菌丝生长快速的食用菌栽培用高效养菌系统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养菌架可以转动,温湿度控制良好,菌丝生长快速的食用菌栽培用高效养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养菌房和置于养菌房内的养菌架、浇灌加湿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养菌架为多层旋转架,养菌架包括中心杆、置菌架、底座和旋转装置,置菌架同心竖向均布在中心杆上,中心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旋转装置与中心杆传动连接,浇灌加湿装置包括输水管和超声波雾化喷头,输水管竖直设置在多层旋转架的一侧,超声波雾化喷头安装在输水管上,且位于每层置菌架的上方。

进一步的,旋转装置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电机安装在底座上,主动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轮安装在中心杆上,传动带配合安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进一步的,超声波雾化喷头的中心线与输水管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的,养菌房的墙体外侧依次设有真空层和保温层。

进一步的,养菌房内还设置有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包括连通的集水槽和排水管,集水槽设置在靠近养菌房墙体的地面上,排水管设置在集水槽的底部。

进一步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加热元件、排风扇和通气管,加热元件和排风扇设置在养菌房的顶部,通气管设置在养菌房的底部。

进一步的,养菌房的墙体上设置有方便开关的通风窗。

进一步的,养菌房的墙体侧壁上设置有光线强度可调的散光灯和紫外灭菌灯。

本实用新型中的置菌架为多层旋转架,在有效利用养菌房空间的同时,养菌架可以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加快养菌房内的空气流通,快速地将菌丝生长产生的生物热及二氧化碳排出,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提高菌丝生长的速度和质量,采用超声波雾化喷头对菌丝培养基进行灌溉,避免水流对菌体的冲击,并在灌溉的同时对养菌房进行加湿,保证菌丝生长需要的湿度环境,另外,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实现养菌房温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养菌架可以转动,温湿度控制良好,菌丝生长快速,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菌房,11-真空层,12-保温层,2-养菌架,21-中心杆,22-置菌架,23-底座,24-旋转装置,25-轴承,26-电机,27-主动轮,28-从动轮,29-传动带,3-浇灌加湿装置,31-输水管,32-超声波雾化喷头,4-温度调节装置,41-加热元件,42-排风扇,43-通气管,5-集水槽,6-排水管,7-通风窗,8-散光灯,9-紫外灭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养菌房1和置于养菌房1内的养菌架2、浇灌加湿装置3和温度调节装置4,养菌架2为多层旋转架,养菌架2包括中心杆21、置菌架22、底座23和旋转装置24,置菌架22同心竖向均布在中心杆21上,中心杆21的下端通过轴承25转动安装在底座23上,旋转装置24与中心杆21传动连接,浇灌加湿装置3包括输水管31和超声波雾化喷头32,输水管31竖直设置在养菌架2的一侧,超声波雾化喷头32安装在输水管31上,且位于每层置菌架22的上方。

养菌架2用于盛放接种后的培养料,浇灌加湿装置3用于给培养料补充水分,同时增加养菌房1内的空气湿度,另外,也可从浇灌加湿装置3内喷洒杀菌剂,用以杀灭培养料上生长的有害细菌,温度调节装置4用于调节养菌房1内的温度,可在养菌房1内设置温度计,根据温度计测量的实际温度,实现对养菌房1内温度的调控,要降低养菌房1内的温度时,可以采取加快空气流通来降温,也可以向养菌房1内通入温度较低的气体实现降温,反之,要升高养菌房1内的温度时,可以向养菌房1内通入温度较高的气体,另外,为了方便对养菌房1内湿度的控制,可在养菌房1内设置湿度计。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超声波雾化喷头32是利用电子高频震荡(振荡频率为1.7MHz或2.4MHz,超过人的听觉范围,该电子振荡对人体及动物无伤害),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

旋转装置24包括电机26、主动轮27、从动轮28和传动带29,电机26安装在底座23上,主动轮27安装在电机26的输出轴上,从动轮28安装在中心杆21上,传动带29配合安装在主动轮27和从动轮28之间,电机26通过传动带29将主动轮27的力矩传递到从动轮28上,从动轮28带动中心杆21转动,实现养菌架2的转动。

优选地,为了较好的对培养料进行浇灌,超声波雾化喷头32的中心线与输水管3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

养菌房1的墙体外侧依次设有真空层11和保温层12,真空层11和保温层12的作用是保持养菌房1内的恒温状态,减少能量损失。

养菌房1内还设置有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包括连通的集水槽5和排水管6,集水槽5设置在靠近养菌房1墙体的地面上,排水管6设置在集水槽5的底部,养菌房1内由于浇灌加湿装置3的喷洒,在地面上可能会聚集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流到集水槽5中,汇聚到排水管6内统一排放。

温度调节装置4包括加热元件41、排风扇42和通气管43,加热元件41和排风扇42设置在养菌房1的顶部,通气管43设置在养菌房1的底部,养菌房1的墙体上设置有方便开关的通风窗7,加热元件41为电阻加热器或红外加热器,排风扇42、通气管43和通风窗7相互配合使用,通过排风扇42将养菌房1内含有热量的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排出,同时从通气管43中通入新鲜的空气或者氧气,加快养菌房2内的空气流通,提高菌丝的新陈代谢,促进菌丝的生长。

养菌房1的墙体侧壁上设置有光线强度可调的散光灯8和紫外灭菌灯9,食用菌接种放入养菌房1一段时间后,使用散光灯8照射生长出来的菌丝,刺激出菇,紫外灭菌灯9的作用是定期对养菌房1内灭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