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籽粒种子真空包衣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01457发布日期:2019-06-13 17:0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籽粒种子真空包衣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种子包衣技术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小籽粒种子真空包衣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是种子加工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采用机械的方法,将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成分的种衣剂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达到防治苗期病虫危害,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的一项种子处理综合技术。种子包衣技术的不断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地上喷药的方式,变为地下密闭施药,有效的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改常规播种为精量半精量播种,可以有效地减少种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随着包衣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包衣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提高种子与包衣混合形成完整包衣的合格率,同时减小种子在加工过程中的损伤率。

由于现有的小籽粒蔬菜种子性状特殊,因此采用种子加工设备进行包衣丸化时,种子与包衣药雾的接触状况较差。并且因为蔬菜种子重量较轻,包衣机内空气的气流对种子运动影响明显,因此目前对于茄果类蔬菜种子的包衣丸化技术发展并不成熟。

1、由于小籽粒蔬菜种子的体积较小,所以包衣时包衣设备的运动对种子的影响会较大,使得种子与包衣药剂的接触状况较差,影响了种子的包衣效果。

2、由于小籽粒蔬菜种子重量较轻,所以包衣时包衣设备运动产生的空气气流对种子运动影响明显,不利于种子包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籽粒种子真空包衣方法以及装置,让种子与包衣药剂在真空的状态下进行包衣工作,消除空气流场对小籽粒种子运动的影响;同时,采用多点喷射包衣剂以及特殊内滚筒的形式增加小籽粒种子与药剂的接触,提升小籽粒种子的包衣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籽粒种子真空包衣方法,将放置待包衣的小籽粒种子的两端密封的内滚筒放置在密闭的真空空间内,随着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内滚筒水平轴向旋转,雾化供药机构向密闭的真空空间内喷入高压雾化包衣剂,雾化包衣剂由内滚筒上的进药孔进入内滚筒的内腔,对待包衣的小籽粒种子进行滚动雾化包衣。

一种小籽粒种子真空包衣方法,对包衣后的小籽粒种子进行红外线真空干燥。

一种小籽粒种子真空包衣装置,包括真空泵、固定外筒、内滚筒、动力机构和雾化供药机构;由动力机构驱动水平旋转的内滚筒设置在水平密闭设置的固定外筒内,内滚筒的外壁不与固定外筒内壁接触,在内滚筒与固定外筒之间围成喷药空腔,在内滚筒上设有连通喷药空腔与内滚筒内腔的进药孔,进药孔的孔径小于小籽粒种子的粒径,在固定外筒的外壁上设有与密封空间相连通的高压包衣剂喷射口和真空泵接口,在高压包衣剂喷射口上安装有雾化喷嘴,雾化供药机构通过管路与高压包衣剂喷射口连接,真空泵通过抽真空管与真空泵接口连接。

雾化供药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带有供液泵的药剂箱、空气管道和药剂输送管,药剂箱通过药剂输送管连通在高压包衣剂喷射口,空气压缩机通过空气管道并连在高压包衣剂喷射口上。

固定外筒上还设有包衣剂回流口,包衣剂回流口通过药剂回收管与药剂箱连通,在药剂回收管上设有单向阀。

真空包衣装置还包括对固定外筒和内滚筒进行红外线真空干燥的红外线辐射系统。

内滚筒的内壁上设有与转动方向一致的齿轮槽。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真空泵预先抽出固定外筒内的空气,使固定外筒的内腔处于真空状态,这样有效消除了空气流场对与小籽粒种子流动的影响。包衣剂采用雾化喷射,小籽粒种子在包衣室里的运动,主要依靠内滚筒旋转和包衣剂喷射的药雾流体驱动实现,这样能够有效增加包衣剂与种子的接触,提升包衣效果。再利用红外线真空干燥包衣后的种子,能够提升干燥能量利用效率。

2、内滚筒上的齿轮槽可以带动种子转动上升,当升上高处时可落下与内腔的雾化药剂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滚筒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端盖,2、固定外筒,3、内滚筒,4、抽真空管,5、旋转轴,6、皮带,7、真空泵,8、电机,9、空气压缩机,10、药剂箱,11、空气管道,12、药剂输送管,13、药剂回收管,14、高压包衣剂喷射口,15、真空泵接口,16、包衣剂回流口,17、红外线辐射系统,18、进药孔,19、齿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小籽粒种子真空包衣方法,将放置待包衣的小籽粒种子的两端密封的内滚筒3放置在密闭的真空空间内,随着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内滚筒3水平轴向旋转,雾化供药机构向密闭的真空空间内喷入高压雾化包衣剂,雾化包衣剂由内滚筒3上的进药孔18进入内滚筒3的内腔,对待包衣的小籽粒种子进行滚动雾化包衣。

内滚筒设计为一端可打开的结构,将待包衣的小籽粒种子装入内滚筒内,加入小籽粒种子之后两端密封,防止内滚筒旋转时将小籽粒从内滚筒内流出,而进药孔18的直径大小要小于小籽粒种子的最小直径,防止小籽粒种子从进药孔甩出。小籽粒种子的最小直径一般为1-3mm,进药孔大小为1mm左右。

种子包衣之后,可对小籽粒种子进行红外线真空干燥,能提升包衣剂的附着力度,提高干燥能量利用效率。

如图1所示,一种小籽粒种子真空包衣装置,包括真空泵7、固定外筒2、内滚筒3、动力机构和雾化供药机构;由动力机构驱动水平旋转的内滚筒3设置在水平密闭设置的固定外筒2内,固定外筒2的一端设有密封端盖1,可用于将内滚筒3整体取出,内滚筒3的外壁不与固定外筒2内壁接触,防止旋转发生摩擦,在内滚筒3与固定外筒2之间围成喷药空腔,该喷药空腔在真空泵7抽真空时,处于真空状态,形成真空空间,在内滚筒3上设有连通喷药空腔与内滚筒3内腔的进药孔18,进药孔18的孔径小于小籽粒种子的粒径,在固定外筒2的外壁上设有与密封空间相连通的高压包衣剂喷射口14和真空泵接口15,在高压包衣剂喷射口14上安装有雾化喷嘴,雾化供药机构通过管路与高压包衣剂喷射口14连接,真空泵7通过抽真空管4与真空泵接口15连接。真空泵将固定外筒2抽真空,雾化供药机构通过管路向通过高压包衣剂喷射口14和雾化喷嘴向固定外筒2内通入高压包衣药剂,包衣药剂通过进药孔18进入内滚筒的内腔。

包衣剂在包衣丸化作业时,不是以药滴状态进入包衣室,而是以药雾状态进入包衣室,药雾液滴直径一般在25μm左右,而滚筒上孔的尺寸一般1mm左右,因此药雾进入没有问题。

同时,包衣剂采用雾化供药机构加压喷射,雾化供药机构需要加压雾化,可采用包括空气压缩机9、带有供液泵的药剂箱10、空气管道11和药剂输送管12的组成结构,药剂箱10通过药剂输送管12连通在高压包衣剂喷射口14,空气压缩机9通过空气管道11并连在高压包衣剂喷射口14上。两管道并联时可采用在高压包衣剂喷射口14处加入相匹配的三通,可将两管道并接在高压包衣剂喷射口上。供液泵将药剂箱内的包衣药剂泵入药剂输送管12,通过空气压缩机9加压通过雾化喷嘴雾化喷出,雾化喷出的药剂直径一般在20-30μm。

空气压缩机采用3-5大气压进行加压,在内滚筒与固定外筒之间包衣药雾会形成高压雾区,同时内滚筒因预抽真空,这样内滚筒内外存在压力差,可以促进药雾进入内滚筒。

固定外筒处于固定状态,可采用透红外线有机玻璃制造,如图2所示,外筒上沿圆周均匀分布着8个孔,其中6个分布在两侧的孔是高压包衣剂喷射口,最上面的一个孔是真空泵接口,安装有真空泵;最底部的一个孔是多余包衣剂回流口(仅一个),固定外筒2上还设有包衣剂回流口16,包衣剂回流口16通过药剂回收管13与药剂箱10连通,在药剂回收管13上设有单向阀。在包衣完成之后,打开药剂回收管13上的单向阀,使多余的包衣剂流回药剂箱10。

充入的包衣剂药雾不可能全部利用,必然还有多余的。这部分多余的药剂必须抽走循环利用。因此装置预抽真空,并且一端还装有抽真空装置,可以把多余的药雾抽出,顺便保持内部真空度。

内滚筒处于可旋转状态,旋转为50-100转/分钟,采用透红外线有机玻璃制造,筒上用激光钻出了很多小孔,孔直径小于种子直径,因此包衣剂能通过小孔进入内滚筒,而种子不能落出。

真空包衣装置还包括对固定外筒2和内滚筒3进行红外线真空干燥的红外线辐射系统17。红外线辐射系统位于固定的外筒外面,当小籽粒种子包衣完好后,对种子进行红外线真空干燥。

内滚筒3的内壁上设有与转动方向一致的齿轮槽19,小籽粒种子落入齿轮槽19内,如图2所示,齿轮槽19的槽形倾斜方向与转动方向一致,小籽粒种子随齿轮槽19向上运动,当到达脱离离心力的高度时向下掉落与内滚筒内腔内的雾化包衣剂充分混合。

包衣装置整体工作过程:将小籽粒种子放入内滚筒,关上固定外筒的密闭端盖,利用真空泵使得外筒内部空间处于真空状态,让内滚筒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同时药剂从药剂箱流出,经过药剂输送管,在空气压缩机的作用下产生高压,通过高压包衣剂喷射口进入外筒与内滚筒间的空隙,又通过内滚筒上的小孔进入到内滚筒内与小籽粒种子混合,进行包衣作业;多余的包衣剂通过固定外筒底部的包衣剂回流口流到药剂回收管中,回到药剂箱;之后利用放置在外筒外的红外线装置,进行红外线真空干燥,对包衣完好的小籽粒种子进行烘干作业;之后将干燥的小籽粒种子取出,整个包衣作业结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