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溅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5965发布日期:2020-09-15 18:0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飞溅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研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飞溅脱粒机。



背景技术:

脱粒机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在农业科研领域,以玉米研究为例,虽然不像单纯的农民秋收时节大量使用脱粒机,但是也经常需要将玉米籽粒和玉米穗轴快速分离,分别进行处理,因此为了便于更好的进行科学研究,也会使用到玉米脱粒机,玉米脱粒机即为对玉米果穗进行脱粒的机械装置,将玉米果穗分离成玉米籽粒和玉米穗轴,但是较少有专门针对科学研究生产的脱粒机,所以日常还以农用玉米脱粒机为主。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玉米脱粒机在实际脱粒作业时,会随之产生大量的细末麸皮和灰尘,但是现有的玉米脱粒机大多结构简单,较为裸露,且缺乏相应的降尘设备,细末麸皮和灰尘就会随之分溅到脱粒机外部,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对靠近玉米脱粒机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飞溅脱粒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玉米脱粒机污染环境、影响工作人员健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飞溅脱粒机,包括机壳、入料结构、出料结构、负压装置、脱粒装置和第一收集装置,所述脱粒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所述入料结构穿设在所述机壳上且所述入料结构位于所述机壳内部的一端与所述脱粒装置的入料端相连接;

所述出料结构穿设在所述机壳上且所述出料结构位于所述机壳内部的一端与所述脱粒装置的出料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收集装置放置在所述出料结构位于所述机壳外部的一端的下方,玉米果穗由所述入料结构进入所述脱粒装置中经所述脱粒装置脱粒作业后由所述出料结构排出落入所述第一收集装置内;

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风机和隔尘滤网,所述负压风机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所述负压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负压风管,所述负压风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机壳后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外部,所述负压风机的入风口处套设有所述隔尘滤网。

优选地,所述入料结构包括入料管和阻挡套管,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供所述入料管穿过的入料口,所述入料管倾斜穿设在所述入料口处且所述入料管位于所述机壳内部的一端低于所述入料管位于所述机壳外部的一端,所述入料管位于所述机壳内部的一端还套设有所述阻挡套管,所述阻挡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脱粒装置的入料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料结构包括出棒管和出粒口,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供所述出棒管穿过的出棒口,所述出棒管倾斜穿设在所述出棒口处且所述出棒管位于所述机壳内部的一端高于所述出棒管位于所述机壳外部的一端,所述机壳上开设有所述出粒口,所述脱粒装置的出料端分别与所述出棒管位于所述机壳内部的一端和所述出粒口相连接,所述出棒管位于所述机壳外部的一端和所述出粒口的下方放置有所述第一收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脱粒装置包括架体、伺服电机、脱粒辊、辊筒和脱粒仓外壳,所述伺服电机、所述脱粒辊和所述辊筒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上;

所述辊筒的一端与所述入料结构相连接,所述辊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结构相连接,所述辊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出口,所述辊筒与所述脱粒辊配合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脱粒辊通过皮带轮传送连接,玉米果穗由所述入料结构进入所述辊筒,所述输出轴转动带动所述脱粒辊转动以使所述脱粒辊与所述辊筒相互配合以将所述玉米果穗分成玉米籽粒和玉米穗轴,所述玉米籽粒从若干个所述出口处排出掉落到所述架体的顶板上并从所述顶板滑入所述出料结构中,所述玉米穗轴从所述辊筒滑入所述出料结构中;

所述脱粒仓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上且所述脱粒仓外壳的顶部高于所述辊筒以使所述脱粒仓外壳将所述脱粒辊和所述辊筒包围在其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内安装有筛网。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收集装置,所述第二收集装置包括第二收集箱,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处安装有漏网,所述第二收集箱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壳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漏网的下方,所述第二收集箱能从所述机壳的底部取出。

优选地,所述出棒管位于所述机壳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机壳的连接处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阻挡网。

优选地,所述出棒管位于所述机壳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挡粒板。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结构,所述机壳的侧边上还设置有提拉结构。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内壁上铺设有阻尼层。

本实用新型提到了一种防飞溅脱粒机,通过将脱粒装置设置在机壳内,使脱粒作业的环境更加密闭,通过设置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包括负压风机,负压风机能够在机壳内形成负压,通过狭缝效应使脱粒产生的四处扩散的细末麸皮和尘土返回留在机壳内,细末麸皮依靠重力掉落在机壳底部,负压风机的入风口处套设有隔尘滤网,隔尘滤网还能够对尘土进行吸附,保护周围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带有脱粒仓外壳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出料结构的结构图;

图中1、机壳;11、漏网;

2、入料结构;21、入料管;22、阻挡套管;

3、出料结构;31、出棒管;32、出粒口;33、通风口;34、阻挡网;35、挡粒板;

4、负压装置;41、负压风机;42、隔尘滤网;43、负压风管;

5、脱粒装置;51、架体;52、伺服电机;53、脱粒辊;54、辊筒;55、脱粒仓外壳;56、皮带轮;57、出口;

6、第一收集装置;61、第一收集箱;62、筛网;

7、第二收集装置;71、第二收集箱;

8、可移动结构;

9、提拉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到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飞溅脱粒机,包括机壳1、入料结构2、出料结构3、负压装置4、脱粒装置5和第一收集装置6,脱粒装置5设置在机壳1内,机壳1提供了更加密闭的空间,使脱粒作业的环境更加密闭;

入料结构2穿设在机壳1上且入料结构2位于机壳1内部的一端与脱粒装置5的入料端相连接;

出料结构3穿设在机壳1上且出料结构3位于机壳1内部的一端与脱粒装置5的出料端相连接;

第一收集装置6放置在出料结构3位于机壳1外部的一端的下方,玉米果穗由入料结构2进入脱粒装置5中经脱粒装置5脱粒作业后由出料结构3排出落入第一收集装置6内;

负压装置4包括负压风机41和隔尘滤网42,负压风机41安装在机壳1的内壁上,负压风机41自行连接外部电源进行通电,负压风机41的出风口连通有负压风管43,负压风管43的另一端穿出机壳1后设置于机壳1的外部,负压风机41能够在机壳1内形成负压,通过狭缝效应使脱粒产生的四处扩散的细末麸皮和尘土返回留在机壳1内,细末麸皮依靠重力掉落在机壳1的底部,负压风机41的入风口处套设有隔尘滤网42,隔尘滤网42还能够对尘土进行吸附,保护周围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

机壳1上设有拉门,拉门打开后可对机壳1内部进行检查,将堆积在机壳1底部的细末麸皮收集进行清理,对隔尘滤网42进行更换。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入料结构2包括入料管21和阻挡套管22,机壳1上开设有供入料管21穿过的入料口,玉米果穗从入料管21位于机壳1外部的一端放入入料管21中,入料管21倾斜穿设在入料口处且入料管21位于机壳1内部的一端低于入料管21位于机壳1外部的一端,倾斜设置便于玉米果穗依靠自身重力在入料管21内滑动,因玉米籽粒从玉米穗轴上分离后处于分溅状态,会有小部分玉米籽粒直接飞向入料管21,因此在入料管21位于机壳1内部的一端还套设有阻挡套管22,阻挡套管22能够阻止玉米籽粒飞出,阻挡套管22的另一端与脱粒装置5的入料端相连接,被阻挡的玉米籽粒还能够滑入脱粒装置5中进行收集。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出料结构3包括出棒管31和出粒口32,机壳1上开设有供出棒管31穿过的出棒口,出棒管31倾斜穿设在出棒口处且出棒管31位于机壳1内部的一端高于出棒管31位于机壳1外部的一端,机壳1上开设有出粒口32,脱粒装置5的出料端分别与出棒管31位于机壳1内部的一端和出粒口32相连接,脱粒装置5分离出的玉米穗轴从出棒管31处排出,玉米籽粒从出粒口32处排出,出棒管31位于机壳1外部的一端和出粒口32的下方放置有第一收集装置6。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脱粒装置5包括架体51、伺服电机52、脱粒辊53、辊筒54和脱粒仓外壳55,伺服电机52自行连接外部电源进行通电,伺服电机52、脱粒辊53和辊筒54均固定连接在架体51上,且架体51、脱粒辊53和辊筒54均倾斜设置,与入料结构2和出料结构3斜率相同,使玉米果穗的传送方向在同一条斜线上,始终能够依靠玉米果穗本身的重力向前滑动;

辊筒54的一端与入料结构2相连接,辊筒54的另一端与出料结构3相连接,辊筒54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出口57,辊筒54与脱粒辊53配合连接,辊筒54内部设置有供玉米果穗通过的通道,通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卡合件,未脱粒的玉米果穗无法直接通过该卡合件,卡合件将玉米果穗卡住,配合脱粒辊53对玉米果穗进行脱粒作业,当玉米籽粒从玉米果穗上逐渐被分离时,玉米果穗本身的尺寸逐渐变小,当玉米籽粒完全从玉米果穗上脱离后,玉米果穗变成了玉米穗轴,进而能够通过卡合件,继续滑动;

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与脱粒辊53通过皮带轮56传送连接,玉米果穗由入料结构2进入辊筒54中,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皮带轮56转动,皮带轮56转动带动脱粒辊53转动,脱粒辊53转动使脱粒辊53与辊筒54相互配合以对玉米果穗进行脱粒作业,将玉米果穗分成玉米籽粒和玉米穗轴,玉米籽粒从若干个出口57处排出掉落到架体51的顶板上,因架体51具有斜度,则顶板也具有斜度,玉米籽粒能够从顶板滑入出料结构3中,玉米穗轴从辊筒54直接滑入出料结构3中;

脱粒仓外壳5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架体51的顶板上,且脱粒仓外壳55的底部与架体51的顶板密封,因玉米籽粒被分离后四处飞溅的状态,且速度较快,因此设置脱粒仓外壳55的顶部高于辊筒54以使脱粒仓外壳55,这样能够将脱粒辊53和辊筒54包围在其中,辊筒54的若干个出口57处飞出的玉米籽粒会打到脱粒仓外壳55上,被阻挡后滑入架体51的顶板上,顺着架体51的顶板从出料结构3的出粒口32处排出,正好起到收纳归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脱粒仓外壳55优选使用软塑料材质制成,能够拥有更好的降噪效果,降低玉米籽粒撞击到脱粒仓外壳55表面时发出的声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收集装置6包括第一收集箱61,因本实施例提到的防飞溅脱粒机主要用于科研领域,科研领域不同于常规的农用机器,一次不需要脱粒大批量的玉米果穗,通常以5个,10个,20个为最多,因此可以使用第一收集箱61同时收集玉米籽粒和玉米穗轴,再手工将玉米穗轴与玉米籽粒分离,优选的,还可以在第一收集箱61内安装有筛网62,并且筛网62的孔隙大于玉米籽粒的尺寸,使玉米籽粒能够从筛网62处继续掉落进入第一收集箱61内部,同时将玉米穗轴阻挡在筛网62的上表面,即自动完成了玉米穗轴与玉米籽粒的分离。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收集装置7,第二收集装置7包括第二收集箱71,机壳1的底部设有开孔,开孔处安装有漏网11,第二收集箱71活动连接在机壳1的底部且位于漏网11的下方,机壳1内部的玉米果穗脱粒时产生的细末麸皮和不被负压装置4中隔尘滤网42吸附的尘土,最终均会从漏网11入掉入第二收集箱71中,方便了对于细末麸皮和尘土的收集处理,第二收集箱71与机壳1的底部活动连接,连接形式类似于桌子上的抽屉,可以抽拉,能够从机壳1的底部取出,将收集好的细末麸皮和土灰处理完毕后放回机壳1的底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因为玉米果穗脱粒后产生的重要较轻的细末麸皮和尘土也会从脱粒装置5处进入出棒管31中,并且处于悬空状态,弥漫于出棒管31中,此时其受负压装置4的影响减弱,负压装置4不能够很好的将其吸回,依然会随出棒管31排出到外部,因此在出棒管31位于机壳1外部的一端与机壳1的连接处开设有通风口33,具体在出棒管31的一定长度的管子上开设,此时,负压装置4开通时,由于狭缝效应,便能通过通风口33将细末麸皮和尘土吸回机壳1内部,保持外部环境干净,同时,要在通风口33的外侧固定连接阻挡网34,添补的阻挡网34的形状与出棒管31的形状相同,阻挡网34上的孔隙小于玉米籽粒的尺寸,使玉米籽粒不会飞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因玉米籽粒从玉米穗轴上分离后处于分溅状态,会有小部分玉米籽粒直接从出棒管31处飞出,因为在出棒管31位于机壳1外部的一端的端部安装有挡粒板35,挡粒板35为软胶材质,能够将玉米籽粒进行阻拦,使其不会飞出很远,同时出棒管31中滑下的玉米穗轴有足够大的力将软胶挤开,掉入第一收集装置6中,同时还能使被阻拦的玉米籽粒自由下落,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出棒管31位于机壳1外部的一端具有弧度,即此处设置为弯管,端部最终呈现竖直向下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弯管的弧度不易过大,并且平滑过渡,能够使玉米穗轴在其内部始终可以顺畅的滑动,最终顺利从出棒管31掉入第一收集装置6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机壳1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结构8,可移动结构8具体选用四组万向轮,四组万向轮分别设置在机壳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便于移动,因实施例提到的防飞溅脱粒机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为了配合实验室的其他设备,机壳1的侧边上还设置有提拉结构9,提拉结构9具体为一个横向便于提拉的把手,便于人手持握和拉拽,配合可移动结构8中的万向轮使用,凸显灵活机动的特点。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机壳1的内壁上铺设有一层阻尼层,阻尼层具体选用阻尼材料制成,阻尼材料是将固体机械振动能转变为热能而耗散的材料,用于本实施例中,降低振动,减少噪音,改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