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运输耕地功能的机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74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运输耕地功能的机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动三轮车,特别是一种不仅适合运输,而且还可耕地的农用机动三轮车。
通常农用机动三轮车仅能用于运输,功能较单一,目前虽有一种具有耕地功能的农用机动三轮车,但由于犁地装置安装在车厢下面的后桥上,所以,不易掌握耕地时的深度和宽度,又由于犁地装置安装在车厢下面,当犁起升时受到限制,田间起犁间隙和道路运输间隙过小,故当遇到凸凹地方容易损坏犁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农用机动三轮车,它不仅适合运输,而且还可耕地,耕地时可根据需要方便的掌握深度和宽度,并且操作方便,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犁地装置安装在位于该车车斗前部座位的右下侧,并将犁地装置中的犁支承架一端与三轮车车架的斜梁连接,另一端与车架中的底盘前端右侧连接,在犁支承架的中部框架上安装有耕深调节装置,该装置中棘轮安装在框架上,棘轮轴上连接有一手柄,手柄上有一定位块,棘轮轴上同时连接有一连杆,连杆的另一端经铰链与拉杆相连接,拉杆另一端与犁支承杆通过铰链相连。犁支承杆一端与可上、下调整入地角的铰链支座连接,另一端与犁相连接,从而实现该车不仅可运输,还可耕地,并按要求调整入地角与耕深的目的。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犁地装置与车体连接的结构图。
图3为
图1的A向视图。
本实用新型是由前桥(1)、电器系统(2)、车架(3)、车箱(4)、后桥(5)、传动系统(6)、犁地装置(7)、柴油机(9)、离合制动操纵机构(10)构成。犁地装置可安装在车座(8)的右下侧,犁支承架(13)一端靠压板(11)及U型双头螺栓与车架的斜梁(22)连接,另一端与车架(3)中的底盘(20)前端右侧连接,犁支承架(13)上焊接有一矩形框架,耕地深度调节装置中棘轮(14)安装在矩形框架上,棘轮(14)轴上连接有手柄(16)和连杆(17),手柄(16)上有一定位块(15),连杆(17)靠绞链与左右螺纹可调节长短的拉杆(18)连接,拉杆(18)与犁支承杆(19)通过铰链相连接,犁支承杆(19)一端与可上、下调整入地角的铰链支座(12)连接,另一端与犁(21)相连接。
犁地前,可将犁地装置安装在座位的右下侧,并通过操纵手柄(16)使定位块(15)从棘轮(14)槽中拨出,将犁(21)放置在地面,然后使车缓慢走动,操纵者一手扶车把,一手对手柄(16)施加压力,使犁(21)入土,当达到犁地深度后,放开手柄,使定位块跳入棘轮的相应槽中,即可耕地。犁(21)的入地角大小通过犁支承架上的两长槽及绞链支座(12)上、下调整来实现,其入地角调整范围为5°-8°。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作运输,安装犁地装置后还可耕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用机动三轮车功能单一的缺点,由于犁地装置位于座位后下侧,所以,不但操作方便,而且耕深耕宽一目了然,其开墒沟可一次完成,犁地深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最深可达240mm。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运输、犁地功能的农用机动三轮车,由前桥(1)、电器系统(2)、车架(3)、车箱(4)、后桥(5)、传动系统(6)、犁地装置(7)、柴油机(9)、离合制动操纵机构(10)构成,其特征在于犁地装置可安装在座位的右下侧,犁地装置中的犁支承架(13)一端与车架的斜梁(22)连接,另一端与车架(3)中的底盘(20)前端右侧连接,耕地深度调节装置中棘轮(14)安装在犁支承架(13)的框架上,棘轮(14)轴上连接有手柄(16)和连杆(17),手柄(16)上有一定位块(15),连杆(17)靠铰链与拉杆(18)连接,拉杆(18)与犁支承杆(19)通过铰链相连接,犁支承杆(19)一端与可上、下调整入地角的铰链支座(12)连接,另一端与犁(21)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农用机动三轮车,不仅适用于运输,而且还可耕地。犁地装置可安装在该车座位右下侧,犁地装置中犁支承架一端与斜梁连接。另一端与车架中底盘连接,耕地深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犁支承架中部的框架上,犁支承架一端与可上、下调整入地角的铰链支承连接。另一端与犁相连接,从而可按要求调整入地角与耕深、由于犁地装置位于座位右下侧,所以不但操作方便,而且耕深耕宽一目了然,并可一次达到深度要求,从而解决了农用机动三轮车功能单一的缺点。
文档编号A01B51/00GK2107121SQ91217738
公开日1992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2日
发明者刘建国, 张新庄, 祝德孝, 杨济普, 樊孝丽 申请人:开封予鹰农用车辆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