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磺酰脲类和n-乙酰苯胺类的除草剂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8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磺酰脲类和n-乙酰苯胺类的除草剂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某些具有除草作用的磺酰脲类和N-乙酰苯胺类的农用组合物及其作为用于稻的选择性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能有效控制不良植物生长的新化合物一直是有需求的,在最常见的情况下,寻找这样的化合物是为了在诸如棉花、稻、玉米、小麦和大豆等有用作物(仅举几例)中,选择性地控制杂草生长。这些作物中的杂草生长如不加控制,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减少农场主的收益,增加消费者的花费。在另一些情况下,需要能控制所有植物生长的除草剂。需要对所有植物进行完全控制的区域有,例如铁轨附近区域、贮罐和工业库区。市场上有许多用于上述目的的产品出售,但人们仍在不断地寻找更有效、成本更低且对环境无害的产品。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最近几年内发现的效力极强的一类除草剂,一般田一个磺酰脲桥(-SO2NHCONH-)连接两个芳环或杂芳环而构成。
N-乙酰苯胺类也是一类强效除草剂,但在施用于稻时其植物毒性不合格。
日本专利公开JAP-60〔1985〕-45,507公开了下式的磺酰脲类与丁草锁和异丁草锁(pretilachlor)等N-乙酰苯胺类之间的增效除草活性
其中A为低级烷基;
B为H或低级烷基;
R为低级烷基;
X和Y独立地为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
U.S.4,645,530公开了乙基氯木隆(chlorimuron eth-yl)和甲氧毒草安或杂草锁的混合物及其在大豆中的实用性。
日本专利公开JAP-62〔1987〕-67,007和EP-A-282,613公开了下式的磺酰脲类与甲氧毒草安或杂草锁等除草剂间的增效除草活性
其中R1为卤素;
R2为低级烷基;
X和Y独立地为烷基、烷氧基、卤素或OCF2H;
Z为CH或N。
这些参考文献既没有公开,也没有暗示用式Ⅰ磺酰脲类对式Ⅱ N-乙酰苯胺类造成的稻损害进行解毒。
本发明涉及一些除草剂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包含除草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式Ⅰa-Ⅰe磺酰脲类化合物和除草有效量的一种式Ⅱa-Ⅱc N-乙酰苯胺类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控制稻中不良植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不良植物地点施用除草有效量的上述组合物。本发明涉及保护稻免受式Ⅱa-Ⅱc N-乙酰苯胺类除草剂损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除草有效量的所述N-乙酰苯胺类除草剂和除草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式Ⅰa-Ⅰe磺酰脲,组合施用于稻植株或稻植株地点。式Ⅰa-Ⅰe磺酰脲类和式Ⅱa-Ⅱc N-乙酰苯胺类为以下化合物及其适于农用的盐
(Ⅰa)2-〔〔〔〔〔(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甲基苯硫隆(bensulfuron methyl)Ⅰa);
(Ⅰb)
5-〔〔〔〔(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乙酯(乙基吡唑硫隆(pyra-zosulfuron ethyl),Ⅰb);
(Ⅰc)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甲基甲硫隆(metsulfuron methyl),Ⅰc);
(Ⅰd)2-〔〔〔〔(4-氯-6-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乙酯(乙基氯木隆(chlorimuron ethyl),Ⅰd);
(Ⅰe)N-〔〔(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1-甲基-4-(2-甲基-2H-四唑-5-基)-1H-吡唑-5-磺酰胺(Ⅰe);
(Ⅱa)2-氯-N-(2-乙基-6-甲基苯基)-N-(2-甲氧基-1-甲基乙基)乙酰胺(甲氧毒草安,Ⅱa);
(Ⅱb)2-氯-N-(2,6-二乙基苯基)-N-(甲氧基甲基)乙酰胺(杂草锁,Ⅱb);
(Ⅱc)2-氯-N-(乙氧乙基)-N-(2-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乙基乙草安,Ⅱc);
其前提是a)如果除草剂组合物只含有一种式Ⅰ磺酰脲,则该磺酰脲不为乙基氯木隆(Ⅰd);
b)如果式Ⅰ化合物为Ⅰe,则式Ⅱ化合物为Ⅱc,即乙基乙草安。
本发明的优选组合物包括1、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它包含一种或多种式Ⅰa-Ⅰe磺酰脲和作为式Ⅱa N-乙酰苯胺的甲氧毒草安。
2、一种优选组合物1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磺酰脲为式Ⅰe化合物,即N-〔〔(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1-甲基-4-(2-甲基-2H-四唑-5-基)-1H-吡唑-5-磺酰胺。
3、一种优选组合物1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磺酰脲为式Ⅰb化合物,即乙基吡唑硫隆。
4、一种优选组合物1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磺酰脲为式Ⅰc化合物,即甲基甲硫隆。
5、一种优选组合物1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磺酰脲为式Ⅰa化合物,即甲基苯硫隆。
6、一种优选组合物1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磺酰脲为式Ⅰa化合物即甲基苯硫隆和式Ⅰc化合物即甲基甲硫隆。
7、一种优选组合物1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磺酰脲为式Ⅰc化合物即甲基甲硫隆和式Ⅰd化合物即乙基氯木隆。
8、一种控制稻中不良植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施用除草有效量的一种式Ⅰa-Ⅰe磺酰脲和一种除草有效量的式Ⅱa-Ⅱc N-乙酰苯胺。
本发明最优选的组合物是式Ⅱa与Ⅰa的除草剂组合物和式Ⅱa与Ⅰb的除草剂组合物。
式Ⅰa-Ⅰe的磺酰脲类能提高稻对某些N-乙酰苯胺类除草剂的耐受能力。本发明组合物在施用于稻时,能提高作物的安全性、降低施用率,或者能达到优于单独使用各组分时的杂草控制效果。
式Ⅰ和Ⅱ化合物可以用本领域的如下已知方法来制备化合物编号 参考文献Ⅰa U.S.4,420,324Ⅰb U.S.4,931,081Ⅰc U.S.4,383,113Ⅰd U.S.4,547,215Ⅰe U.S.4,746,311Ⅱa U.S.3,937,730Ⅱb U.S.3,442,945Ⅱc U.S.4,258,196制剂式Ⅰ和Ⅱ化合物可以用多种方式来配制(a)可分别配制解毒剂和除草剂,并以适当的重量比分别施用或同时施用(例如作为桶混制剂);或(b)可按适当的重量比将解毒剂和除草剂配在一起。
式Ⅰ和Ⅱ化合物的有用制剂可以以常规方法制备。这些制剂包括粉剂、粒剂、丸剂、溶液、悬浮剂、乳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等。其中有许多制剂可以直接施用。喷雾制剂可以分散于合适的介质中,以每公顷几升至几百升的喷雾体积使用。高浓度组合物主要用作供进一步配制用的中间物。概括地说,这些制剂含有约0.1-99%(重量)活性成分以及下列(a)和(b)中至少一种成分(a)约0.1%-20%表面活性剂;(b)约1%-99.9%固体或液体惰性稀释剂。更具体地说,这些制剂中所含各成分的大致比例如下
重量百分数*活性成分 稀释剂 表面活性剂可湿性粉剂 20-90 0-74 1-10油悬浮剂、乳剂、 3-50 40-95 0-15溶液(包括乳油)水悬浮剂 10-50 40-84 1-20粉剂 1-25 70-99 0-5粒剂和丸剂 0.1-95 5-99.9 0-15高浓度组合物 90-99 0-10 0-2*活性成分加上表面活性剂或稀释剂中的至少一个成分等于100%(重量)。
当然,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以更低或更高,这取决于化合物的预期用途及其物理性质。有时希望表面活性剂与活性成分的比例较高,这可通过把表面活性剂掺入制剂中或通过桶混来实现。
典型的固体稀释剂描述于Watkins等人的《杀虫剂粉剂稀释剂和载体手册》第二版(Dorland Books,Caldwell,New Jersey),但也可使用其它固体,无论是矿物还是工业产品。对可湿性粉剂来说优选吸水性较强的稀释剂,对粉剂来说优选密度较大的稀释剂。典型的液体稀释剂和溶剂描述于Marsden的《溶剂指南》第二版(Interscience,New York,1950)。对悬浮浓缩液来说优选溶解度低于0.1%,浓溶液最好在0℃下对相分离稳定。《McCutcheon去污剂和乳化剂年评》(MC Publishing Corp.,Ridgewood,New Jersey)及Sisely和Wood的《表面活性剂大全》(Chemical Publishing Co.,Inc.,New York,1964),列出了许多表面活性剂及其推荐用途。所有制剂都可含有少量添加剂以减少发泡、结块、腐蚀、微生物生长等。
制备这些组合物的方法是公知的。简单混合各成分即可制得溶液。细粉固体组合物通过混和来制备,通常是在锤磨机或流能磨中进行研磨。悬浮剂用湿磨法制备(参见例如Littler的美国专利3,060,084)。粒剂和丸剂可以用在预成型的颗粒载体上喷活性物质的方法来制备,也可以用附聚技术来制备(参见J.E.Erowning,“附聚”,Chemical Engineering,1967年12月4日,第147页及以后各页;《Perry化工手册》第五版,McGraw-Hill,New York,1973,第8-59页及以后各页)。
有关配制工艺进一步的资料,参见例如H.M.Loux的美国专利3,235,361,1966年2月15日,第6栏第16行至第7栏第19行,以及实施例10至41;
R.W.Luckenbaugh的美国专利3,309,192,1967年3月14日,第5栏第43行至第7栏第62行,以及实施例8、12、15、39、41、52、53、58、132、138-140、162-164、166、167和169-182。
H.Gysin和E.Knusli的美国专利2,891,855,1959年6月23日,第3栏第66行至第5栏第17行,以及实施例1-4;
G.C.Klingman《杂草防治学》(“Weed Control as a Science”,John Wiley and Sons,Inc.,New York,1961,第81-96页);
J.D.Fryer和S.A.Evans《杂草防治手册》第五版(“Weed Control Handbook”,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Oxford,1968,第101-103页)。
在下列实施例中,所有份数均按重量计,除非另外指出。
实施例A可湿性粉剂甲氧毒草安 45%甲基苯硫隆 5%烷基萘磺酸钠 2%木素磺酸钠 5%硅藻土 43%将各成分混合,用锤磨机粗磨,然后进行气磨,得到粒径基本都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将产物再次混合,然后包装。
实施例B粒剂甲氧毒草安 5%甲基苯硫隆 5%硅镁土颗粒(20-40目美国筛; 90%0.84-0.42mm)
在双锥混合机中将油状活性成分喷到硅镁土颗粒表面上。将颗粒混合后再包装。
实施例C油悬浮剂甲氧毒草安 22%甲基苯硫隆 2.5%甲基甲硫隆 0.5%聚氧乙烯山梨醇六油酸酯 5%高级脂肪烃油 70%将各成分置于砂磨机中一起研磨,直到固体颗粒的粒度降至约5微米以下。所得的粘稠悬浮剂可以直接施用,但最好在用油稀释后或在水中乳化后施用。
实施例D可湿性粉剂甲氧毒草安 17%乙基吡唑硫隆 3%烷基萘磺酸钠 4%木素磺酸钠 4%
低粘度甲基纤维素 3%硅镁土 69%充分混合各成分。在锤磨机中研磨成基本上都在100微米以下的颗粒后,将物料再次混合并通过50目美国筛(孔径为0.3mm),然后包装。
实施例E低浓度粒剂甲氧毒草安 1%甲基苯硫隆 1%二氯甲烷 8%硅镁土颗粒(20-40目美国筛) 90%将活性成分溶于溶剂中,在双锥混合机中将该溶液喷到经过脱尘的颗粒上。喷完溶液后,让混合机运转一小段时间,然后再对颗粒进行包装。
实施例F水悬浮剂甲基甲硫隆 5%甲氧毒草安 5%聚丙烯酸增稠剂 0.3%
十二烷基酚聚乙二醇醚 0.5%磷酸氢二钠 1%磷酸二氢钠 0.5%聚乙烯醇 1.0%水 82.2%混合各成分并在均化器中一起研磨,得到粒度基本上都在5微米以下的颗粒。
实施例G低浓度粒剂甲氧毒草安 0.1%甲基甲硫隆 0.1%硅镁土颗粒(20-40目美国筛) 99.8%将活性成分溶于溶剂中,在双锥混合机中将该溶液喷到经过脱尘的颗粒上。喷完溶液后,温热物料使溶剂蒸发。令物料冷却,然后包装。
实用性式Ⅰa-Ⅰe化合物可用于提高稻类作物对式Ⅱa-Ⅱc除草剂所致损害的耐受能力。本发明组合物在施用于稻时,能提高作物的安全性、降低施用率,或产生优于单独使用各组分时的杂草控制效果。将一种或多种式Ⅰa-Ⅰe化合物与一种式Ⅱa-Ⅱe化合物组合施用于植物地点,可实现农业杂草控制和作物安全性。式Ⅰa-Ⅰe化合物能避免式Ⅱa-Ⅱc对稻类作物造成的损害或将其降至合格水平,同时对水稻(Oryza sativa)中难根除的杂草如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和慈姑(Saggitaria spp.)的控制作用并不降低或几乎不降低。对稗的控制作用既包括芽前除草活性也包括芽后除草活性。
式Ⅰa-Ⅰe除草剂可分别与式Ⅱa-Ⅱc除草剂进行配制,也可与这些化合物混合后将所得混合物作为单一实体配制和施用。这样,这些除草剂可以同时施用于作物,也可先配在一起再施用于作物。
式Ⅰa-Ⅰe化合物和式Ⅱa-Ⅱc化合物的除草有效量,将随着所选择的具体化合物、环境状况、制剂、施用方法、有关植物的数量和种类等因素而变。一般来说,式Ⅰa-Ⅰe除草剂的施用率应为0.0005-1千克活性成分/公顷,式Ⅱa-Ⅱc除草剂的施用率应为0.01-5千克活性成分/公顷。本领域专业人员容易确定达到预期水平的杂草控制和作物安全性所需的施用率及式Ⅰa-Ⅰe除草剂与式Ⅱa-Ⅱc除草剂的比例。
本发明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商品除草剂、杀昆虫剂、或杀真菌剂混合使用。下表列出了一些可供混合使用的除草剂。一种或多种下列除草剂与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的混合物,可能会特别适用于杂草控制。
俗名 化学名acifluorfen 5-〔2-氯-4-(三氯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丙烯醛 2-丙烯醛anilofos S-4-氯-N-异丙基苯氨甲酰基甲基-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阿特拉净 N-乙基-N′-(1-甲基乙基)-6-甲硫基-1,3,5-三嗪-2,4-二胺氨三唑 1H-1,2,4-三唑-3-胺氨基磺酸铵 氨基磺酸铵黄草灵 〔(4-氨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甲酸甲酯阿特拉津 6-氯-N-乙基-N′-(1-甲基乙基)-1,3,5-三嗪-2,4-二胺氯炔草灵 N-(3-氯苯基)氨基甲酸4-氯-2-丁炔基酯乙丁氟乐灵 N-丁基-N-乙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砜草磷 O,O-双(1-甲基乙基)S-〔2-〔(苯磺酰基)氨基〕乙基〕二硫代磷酸酯苯达松 3-(1-甲基乙基)-(1H)-2,1,3-苯并噻二嗪-4(3H)-酮2,2-二氧化物benzofluor N-〔4-乙硫基-2-(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胺新燕灵 N-苯甲酰基-N-(3,4-二氯苯基)-DL-丙氨酸甲酯除草醚 5-(2,4-二氯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甲酯丁溴啶 5-溴-6-甲基-3-(1-甲基丙基)-2,4(1H,3H)嘧啶二酮溴草腈 3,5-二溴-4-羟基苯甲腈丁草锁 N-(丁氧甲基)-2-氯-N-(2,6-二乙基苯基)乙酰胺丁硫咪唑酮 3-〔5-(1,1-二甲基乙基)-1,3,4-噻二唑-2-基〕-4-羟基-1-甲基-2-咪唑啉酮丁乐灵 4-(1,1-二甲基乙基)-N-(1-甲基丙基)-2,6-二硝基苯胺异丁草丹 双(2-甲基丙基)硫代氨基甲酸S-乙基酯二甲胂酸 二甲基肿酸烯草安 2-氯-N,N-二-2-丙烯基乙酰胺硫烯草丹 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2-氯烯丙基酯CGA 142,464 3-(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1-〔2-(2-甲氧基乙氧基)苯磺酰基〕脲氨二氯苯酸 3-氨基-2,5-二氯苯甲酸氯秀谷隆 3-(4-溴-3-氯苯基)-1-甲氧基-1-甲基脲chlormethoxynil 2,4-二氯苯基-4-硝基-3-甲氧基苯基醚草枯醚 2,4,6-三氯苯基-4-硝基苯基醚氯醚隆 N′-〔4-(4-氯苯氧基)苯基〕-N,N-二甲基脲氯苯胺灵 3-氯苯基氨基甲酸1-甲基乙基酯chlorsulfuron 2-氯-N-〔〔(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氨基〕羰基〕苯磺酰胺绿麦隆 N′-(3-氯-4-甲基苯基)-N,N-二甲基脲cinmethylin 外向-1-甲基-4-(1-甲基乙基)-2-〔(2-甲基苯基)甲氧基〕-7-氧杂双环〔2.2.1〕庚烷clethodim (E,E)-(±)-2-〔1-〔〔(3-氯-2-丙烯基)氧〕亚氨基〕丙基〕-5-〔2-(乙硫基)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clomazone 2-〔(2-氯苯基)甲基〕-4,4-二甲基-3-异噁唑烷酮cloproxydim (E,E)-2-〔1-〔〔(3-氯-2-丙烯基)氧)亚氨基〕丁基〕-5-〔2-(乙硫基)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clopyralid 3,6-二氯-2-吡啶羧酸甲肿酸钙 甲肿酸的钙盐丙腈津 2-〔〔4-氯-6-乙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甲基丙腈环己丹 环己基乙基硫代氨基甲酸S-乙基酯环辛隆 3-环辛基-1,1-二甲基脲苯草快 1-甲基-4-苯基吡啶阳离子环丙津 2-氯-4-(环丙基氨基)-6-(异丙基氨基)均三嗪环茂安 N-〔5-(2-氯-1,1-二甲基乙基)-1,3,4-噻二唑-2-基〕环丙烷甲酰胺环丙敌稗 N-3′,4′-二氯环丙烷羧酸酰苯胺茅草枯 2,2-二氯丙酸棉隆 四氢-3,5-二甲基-2H-1,3,5-噻二嗪-2-硫酮敌草索 2,3,5,6-四氯-1,4-苯二甲酸二甲酯甜草灵 〔3-〔〔(苯氨基)羰基〕氧〕苯基〕氨基甲酸乙酯敌草净 2-(异丙基氨基)-4-甲氨基-6-甲硫基均三嗪二氯烯丹 双(1-甲基乙基)硫代氨基甲酸S-(2,3-二氯-2-丙烯基)酯甲氧二氯苯酸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敌草腈 2,6-二氯苯甲腈2,4-滴丙酸 (±)-2-(2,4-二氯苯氧基)丙酸2,4-滴苯丙酸甲酯 (±)-2-〔4-(2,4-二氯苯氧基)苯氧基〕丙酸甲酯
diethatyl N-(氯乙酰基)-N-(2,6-二乙基苯基)甘氨酸离子草吡唑 1,2-二甲基-3,5-二苯基-1H-吡唑阳离子dimepiperate 哌啶-1-硫代甲酸S-1-甲基-1-苯乙基酯二乙氟乐胺 N3,N3-二乙基-2,4-二硝基-6-(三氟甲基)-1,3-苯二胺地乐酚 2-(1-甲基丙基)-4,6-二硝基苯酚二甲二苯乙酰胺 N,N-二甲基-α-苯基苯乙酰胺乙基扑草净 6-乙硫基-N,N′-双(1-甲基乙基)-1,3,5-三嗪-2,4-二胺敌草快 6,7-二氢二吡啶并〔1,2-a2′,1′-c〕吡嗪阳离子敌草隆 N′-(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二硝甲酚 2-甲基-4,6-二硝基苯酚甲肿二钠 甲肿酸的二钠盐沙草隆 N-(4-甲基苯基)-N′-(1-甲基-1-苯基乙基)脲内氧草索 7-氧杂双环〔2.2.1〕庚烷-2,3-二甲酸丙草丹 二丙基硫代氨基甲酸S-乙基酯esprocarb N-乙基-N-(1,2-二甲基)丙基)(SC2957) 硫代氨基甲酸S-苄基酯烯氟乐灵 N-乙基-N-(2-甲基-2-丙烯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甜菜呋 (±)甲磺酸2-乙氧基-2,3-二氢-3,3-二甲基-5-苯并呋喃酯伐草克 2,3,6-三氯苯乙酸fenoxaprop (±)-2-〔4-〔(6-氯-2-苯并噁唑基)氧〕苯氧基〕丙酸非草隆 N,N-二甲基-N′-苯基脲非草隆三氯乙酸 非草隆和三氯乙酸的盐flamprop N-苯甲酰基-N-(3-氯-4-氟苯基)-DL-丙氨酸fluazifop (±)-2-〔4-〔〔5-(三氟甲基)-2-吡啶基〕氧〕苯氧基〕丙酸fluazifop-P (R)-2-〔4-〔〔5-(三氟甲基)-2-吡啶基〕氧〕苯氧基〕丙酸氯氟乐灵 N-(2-氯乙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伏草隆 N,N-二甲基-N′-〔3-(三氟甲基)苯基〕脲fluorcchloridone 3-氯-4-(氯甲基)-1-〔3-(三氟甲基)苯基〕-2-吡咯烷酮氟甲消草醚 对硝基苯基α,α,α-三氟-2-硝基对甲苯基醚
fluoroglycofen 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羧甲基酯fluriaone 1-甲基-3-苯基-5-〔3-(三氟甲基)苯基〕-4(1H)-吡啶酮fomesafen 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N-甲磺酰基-2-硝基苯甲酰胺fosamine 氢(氨羰基)磷酸乙酯草甘膦 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haloxyfop 2-〔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氧〕苯氧基〕丙酸六氟砷酸钾 六氟砷酸钾hexazinone 3-环己基-6-二甲氨基-1-甲基-1,3,5-三嗪-2,4(1H,3H)-二酮imazamethabenz 6-(4-异丙基-4-甲基-5-氧-2-咪唑啉-2-基)间甲苯甲酸甲酯和6-(4-异丙基-4-甲基-5-氧-2-咪唑啉-2-基)对甲苯甲酸甲酯imazapyr (±)-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1H-咪唑-2-基〕-3-吡啶甲酸imazaquin 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1H-咪唑-2-基〕-3-喹啉甲酸imazethapyr (±)-2-〔4,5-二氢-4-甲基
-4-(1-甲基乙基)-5-氧-1H-咪唑-2-基〕-5-乙基-3-吡啶甲酸碘草腈 4-羟基-3,5-二碘苄腈异丙乐灵 4-(1-甲基乙基)-2,6-二硝基-N,N-二丙基苯胺异丙隆 N-(4-异丙基苯基)-N′,N′-二甲基脲isouron N′-〔5-(1,1-二甲基乙基)-3-异噁唑基〕-N,N-二甲基脲isoxaben N-〔3-(1-乙基-1-甲基丙基)-5-异噁唑基〕-2,6-二甲氧基苯甲酰胺特威隆 (1,1-二甲基乙基)氨基甲酸3-〔〔(二甲氨基)羰基〕氨基〕苯基酯lactofen (±)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2-乙氧基-1-甲基-2-氧代乙基酯环草啶 3-环己基-6,7-二氢-1H-环戊嘧啶-2,4(3H,5H)-二酮利谷隆 N′-(3,4-二氯苯基)-N-甲氧基-N-甲基脲甲胂酸 甲肿酸胂草铵 甲胂酸的单铵盐2甲4氯 (4-氯-2-甲基苯氧基)乙酸2甲4氯丁酸 4-(4-氯-2-甲基苯氧基)丁酸
MCN 7200 2-(二氟甲基)-4-(2-甲基丙基)-6-(三氟甲基)-3,5-吡啶硫代二甲酸S,S-二甲酯2甲4氯丙酸 (±)-2-(4-氯-2-甲基苯氧基)丙酸mefenacet 2-(2-苯并噻唑基氧-N-甲基-N-苯基乙酰胺mefluidide N-〔2,4-二甲基-5-〔〔(三氟甲基)磺酰基〕氨基〕苯基〕乙酰胺methalpropalin N-(2-甲基-2-丙烯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噻唑隆 1,3-二甲基-3-(2-苯并噻唑基)脲硫威钠 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定草噁 2-(3,4-二氯苯基)-4-甲基-1,2,4-噁二唑烷-3,5-二酮methoxuron N′-(3-氯-4-甲氧基苯基)-N,N-二甲基脲赛克嗪 4-氨基-6-(1,1-二甲基乙基)-3-甲硫基-1,2,4-三嗪-5(4H)-酮抑芽丹 1,2-二氢-3,6-哒嗪二酮环草丹 六氢-1H-吖庚因-1-硫代甲酸S-乙酯一氯利谷隆 3-(对氯苯基)-1-甲氧基-1-甲基脲灭草隆 N′-(4-氯苯基)-N,N-二甲基脲灭草隆三氯乙酸 灭草隆和三氯乙酸的盐甲肿钠 甲胂酸的单钠盐萘丙安 N,N-二乙基-2-(1-萘氧基)丙酰胺抑草生 2-〔(1-萘氨基)羰基〕苯甲酸丁敌隆 1-丁基-3-(3,4-二氯苯基)-1-甲基脲nicosulfuron 2-〔〔(4,6-二甲氧基吡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3-吡啶甲酰胺甲砜乐灵 4-甲磺酰基-2,6-二硝基-N,N-二丙基苯胺除草醚 2,4-二氯-1-(4-硝基苯氧基)苯nitrofluorfen 2-氯-1-(4-硝基苯氧基)-4-(三氟甲基)苯茚草隆 N,N-二甲基-N′-(八氢-4,7-亚甲基-1H-茚-5-基)脲3aα,-4α,5α,7α,7aα异构体氟哒酮 4-氯-5-甲氨基-2-〔3-(三氟甲基)苯基〕-3(2H)-哒嗪酮磺胺乐灵 4-(二丙氨基)-3,5-二硝基苯磺酰胺松草噁 3-〔2,4-二氯-5-(1-甲基乙氧基)苯基〕-5-(1,1-二甲基乙基)-1,3,4-噁二唑-2(3H)-酮乙氧氟甲草醚 2-氯-1-(3-乙氧基-4-硝基苯氧基)-4-(三氟甲基)苯对草快 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克草丹 丁基乙基硫代氨基甲酸S-丙酯pendimethalin N-(1-乙基丙基)-3,4-二甲基-2,6-二硝基苯胺苯氟磺安 1,1,1-三氟-N-〔2-甲基-4-(苯磺酰基)苯基〕甲磺酰胺甲二威灵 (3-甲基苯基)氨基甲酸3-〔(甲氧羰基)氨基〕苯基酯毒草定 4-氨基-3,5,6-三氯-2-吡啶甲酸PPG-1013 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乙酮肟-O-乙酸甲酯pretilachlor α-氯-2,6-二乙基-N-(2-丙氧乙基)-N-乙酰苯胺procyazine 2-〔〔4-氯-6-(环丙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甲基丙腈环丙氟乐灵 N-(环丙基甲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扑灭通 6-甲氧基-N,N′-双(1-甲基乙基)-1,3,5-三嗪-2,4-二胺扑草净 N,N′-双(1-甲基乙基)-6-甲硫基-1,3,5-三嗪-2,4-二胺炔敌稗 3,5-二氯-N-(1,1-二甲基-2-丙炔基)苯甲酰胺毒草安 2-氯-N-(1-甲基乙基)-N-苯基乙酰胺敌稗 N-(3,4-二氯苯基)丙酰胺扑灭津 6-氯-N,N′-双(1-甲基乙基)-1,3,5-三嗪-2,4-二胺苯胺灵 苯基氨基甲酸1-甲基乙基酯甲硫基磺乐灵 N-〔〔4-(二丙氨基)-3,5-二硝基苯基〕磺酰基〕-S,S-二甲基硫亚胺丁炔毒草安 2-氯-N-(1-甲基-2-丙炔基)-N-乙酰苯胺pyrazolate 对甲苯磺酸4-(2,4-二氯苯甲酰基)-1,3-二甲基吡唑-5-基酯辟哒酮 5-氨基-4-氯-2-苯基-3(2H)-哒嗪酮quinclorac 3,7-二氯-8-喹啉甲酸quizalofop ethyl (±)-2-〔4-〔(6-氯-2-喹喔啉基)氧〕苯氧基〕丙酸乙酯另丁通 N-乙基-6-甲氧基-N′-(1-甲基丙基)-1,3,5-三嗪-2,4-二胺sethoxydim 2-〔1-(乙氧基亚氨基)丁基〕-5-〔2-(乙硫基)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环己隆 N-(2-甲基环己基)-N′-苯基脲西玛津 6-氯-N,N′-二乙基-1,3,5-三嗪-2,4-二胺SK-233 1-(α,α-二甲基苄基)-3-(4-甲基苯基)脲Sulfometuron methyl 2-〔〔〔〔(4,6-二甲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丁噻隆 N-〔5-(1,1-二甲基乙基)-1,3,4-噻二唑-2-基〕-N,N′-二甲基脲特氯啶 5-氯-3-(1,1-二甲基乙基)-6-甲基-2,4(1H,3H)-嘧啶二酮terbuchlor N-(丁氧甲基)-2-氯-N-〔2-(1,1-二甲基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特丁津 2-叔丁氨基-4-氯-6-乙氨基均三嗪芽根灵 甲基氨基甲酸2,6-二叔丁基对甲苯基酯特丁草净 N-(1,1-二甲基乙基)-N′-乙基-6-甲硫基-1,3,5-三嗪-2,4-二胺thifensulfuron methyl 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2-噻吩甲酸甲酯thiobencarb 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S-〔(4-氯苯基)甲基〕酯三氯烯丹 双(1-甲基乙基)硫代氨基甲酸S-(2,3,3-三氯-2-丙烯基)酯tribenuron methyl 2-〔〔〔〔N-(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N-甲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乙氯草定 〔(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tridiphane 2-(3,5-二氯苯基)-2-(2,2,2-三氯乙基)环氧乙烷氟乐灵 2,6-二硝基-N,N-二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三甲隆 1-对氯苯基-2,3,3-三甲基假脲2,4-滴 (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滴丁酸 4-(2,4-二氯苯氧基)丁酸灭草丹 二丙基硫代氨基甲酸S-丙基酯Xylachlor 2-氯-N-(2,3-二甲基苯基)-N-(1-甲基乙基)乙酰胺在若干温室试验中发现了主题化合物的除草性质。试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试验A在塑料花盆中装入一部分砂壤土,然后用水使土壤饱和。在该土壤中分两簇移植6株1.5叶期的粳稻(Oryza sativa)籽苗(每簇3株籽苗),植入深度为2cm。在顶部1.0cm土壤内播入稗的种子。在土壤内植入慈姑块茎,植入深度为0.5cm。把水平面提高到高出土壤表面3cm,并在整个试验中保持这一水平。处理用的化合物用无植物毒性的溶剂配制,并在稻移植5天后、刚刚植入慈姑后、以及稗处于1.5叶期时,直接施用于花盆水中。
将处理组植株和对照植株在温室中保持21天,然后将植株与对照组比较并目测评级。测定每个花盆中稻植株新枝的重量。植物反应等级总结于表1和表2,以稻植株新枝重量较未处理对照组下降的百分比表示。稗的目测等级总结于表3,慈姑的目测等级总结于表4,都以0-100的尺度表示,其中0为无损害,100为完全控制。
表1化合物Ⅰa对用化合物Ⅱa处理所致稻损害的解毒能力
1、分别用每个除草剂的损害值由科尔比方程计算稻损害值。用于计算增效作用的科尔比方程如下(Colby,S.R.,Weeds,15∶20-22,1967);
E=A+B-A×B/100E=期望值
A=化合物Ⅱa的实验值B=化合物Ⅰa的实验值例如表1中A=200克/公顷Ⅱa的实验值45%B=5克/公顷Ⅰa的实验值2%E=45%+2%-45%×2%/100E=46%表2化合物Ⅰb、Ⅰc和Ⅰa+Ⅰc对用化合物Ⅱa处理所致稻损害的解毒能力
表3化合物Ⅰa对化合物Ⅱa控制稗活性的影响
表4化合物Ⅱa对化合物Ⅰa控制慈姑活性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稻类作物中不良植物生长的适于农用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除草有效量的一种选自式Ⅱa-Ⅱc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选自式Ⅰa-Ⅰe的磺酰脲类化合物,以及它们适于农用的盐
2-氯-N-(2-乙基-6-甲基苯基)-N-(2-甲氧基-1-甲基乙基)乙酰胺(甲氧毒草安);
(Ⅱb)2-氯-N-(2,6-二乙基苯基)-N-(甲氧基甲基)乙酰胺(杂草锁);
(Ⅱc)2-氯-N-(乙氧基乙基)-N-(2-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乙基乙草安);
(Ⅰa)2-[[[[[(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甲基苯硫隆);
(Ⅰb)5-[[[[[(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乙酯(乙基吡唑硫隆);
(Ⅰc)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甲基甲硫隆);
(Id)2-[[[[(4-氯-6-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乙酯(乙基氯木隆);
(Ie)N-[[(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1-甲基-4-(2-甲基-2H-四唑-5-基)-1H-吡唑-5-磺酰胺;其前提是a)如果除草剂组合物中只含式Ⅰa-Ⅰe中的一种磺酰脲,则该磺酰脲不为Id(乙基氯木隆);b)如果式Ⅰ化合物为Ⅰe,则式Ⅱ化合物为Ⅱc,即乙基乙草安;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下列物质表面活性剂、固体稀释剂或液体稀释剂。
2.一种权利要求1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式Ⅱ化合物为Ⅱa,即甲氧毒草安。
3.一种权利要求2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式Ⅰ的磺酰脲类化合物为Ⅰe,即N-〔〔(4,6-二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1-甲基-4-(2-甲基-2H-四唑-5-基)-1H-吡唑-5-磺酰胺。
4.一种权利要求2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式Ⅰ的磺酰脲类化合物为Ⅰc,即甲基甲硫隆。
5.一种权利要求2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式Ⅰ的磺酰脲类化合物为式Ⅰa,即甲基苯硫隆。
6.一种权利要求2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式Ⅰ的磺酰脲类化合物为式Ⅰa即甲基苯硫隆和式Ⅰc即甲基甲硫隆。
7.一种权利要求1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式Ⅱa-Ⅱc化合物为Ⅱc,磺酰脲类化合物为式Ⅰa。
8.一种权利要求7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磺酰脲类化合物为式Ⅰc。
9.一种权利要求7的除草剂组合物,其中磺酰脲类化合物为式Ⅰa和Ⅰc。
10.一种控制稻类作物中不良植物生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于稻类作物施用除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组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某些具有除草作用的磺酰脲类和N-乙酰苯胺类的适于农用的组合物,以及它们作为用于稻的选择性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文档编号A01N47/38GK1064986SQ9210183
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19日
发明者杨永胜, 李普, 王焕明, 惠兆香, 柳元虎 申请人:纳幕尔杜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