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8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生长调节剂,是涉及一种对麦类作物的中后期生长进行多功能调控,促使矮化、壮秆,防止倒伏,并可提高产量的组合物激素制剂。
现时,农业生产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如适于麦类作物的较多使用的有矮壮素和多效唑等。其中矮壮素的矮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苗期,即在苗期能延缓生长,促使矮化。但随生长节位的增高上移,到生长的中后期时,其矮化作物就大为降低,尤其是对软秆的大麦作物,发生在后期的倒伏就无法避免。多效唑在矮化作用的发生时期和效果上同矮壮索大体相似,有时稍差。不过它除有一定矮化作用外,还有一定的促进产量提高的效果。根据我地区的实验,增产可达5%左右。从这两种生长调节剂的实际使用效果上看,矮壮素的作用很单一,表现在只对苗期有生长延缓、促使矮化的作用,对中后期的生长及至倒伏问题基本不发生控制作用;多效唑虽然有矮化和增产兼具功能,但矮化效果也是发生在苗期,对中后期也不产生效果,它的增产作用亦不十分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麦类作物的,在其生长的中后期使用,既能促使植株矮化、壮秆,防止中后期发生倒伏,又能促进较大幅度增产的多功能生长调节剂。
本发明所述技术的内容是,它的配制成份包括有2-氯乙基磷酸(通称乙稀利),6-苄基腺嘌呤(通称6-BA)和Yz910(叶面展着剂)。各成份的配制比例是2-氯乙基磷酸为70-80%,6-苄基腺嘌呤1-3%,Yz901为19-30%,各种成份的比例均按纯量计,所得产品为液剂。配制生产时,采取复配方法,即将各成份的需用量分两次混合,在两次混合中间需进行静置溶解反应不少于10小时。生产使用时一般应将该产品稀释500-700倍,采用人力喷施机、机引喷施机或飞机进行喷施作业。
本发明的优点它的多效作用表现在矮化壮秆和明显增产两大方面。在矮化壮秆方面,它能降低上部节的长度,一般上部节可降低3-4cm;对中下部节可增加壁厚,一般可增加13%左右,达到壮秆要求,整株高度可降低下7-12cm。在增产作用上尤为明显,大面积试验增产达14%。又因它的施用时期为孕穗后期,植物生长已进入到生长的中后期,此时完全可以观察判断出是否会发生倒伏,这样就可提高施用的准确性,减少盲目性。
实用例1下面进一步叙述实施技术方案,包括所述生长调节剂的配制选用比例、配制方法和生产上使用方法。
各成份比例选用(按纯量计)2--氯乙基磷酸(纯量)75%6--苄基腺嘌呤(纯量)1.0%Yz901 24%配制方法采用复配方法。先取2-氯乙基磷酸需用量的1/4左右装入混合器中, 然后加入全部需用量的6-苄基腺嘌呤进行第一次混合搅拌,要求混合搅拌均匀(搅拌10-15分钟),再将其转入静置器,静置10-12小时,待其充分溶解反应;溶解反应过程完了之后,将剩余3/4左右的2-氯乙基磷酸和全部需用量的Yz901加入到其中,再重新转入到混合器中进行第二次混合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产品分装、销售。
生产上使用方法应将产品液剂稀释500-700倍,进行人力机和机引机械地面作业喷施,采用飞机作业稀释50倍即可。喷施时期,待大麦或小麦生长到中后期时看其长势,如确有控制长势,促进增产必要时即可在此时期进行喷施作业,具体时期最好是在孕穗后期,抽穗前5天左右进行。每亩(667m2)用量为20升(商品量)。由于本生长调节剂为酸性物,所以应避免与碱性物混用,在未稀释前尽量避免与人皮肤接触。
实施列2各成份在比例范围内可选不同值,其制造方法及生产使用方法等均相同,只是施用效果有所差异,因此不作重述。
权利要求
1.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其特征是这种生长调节剂包括有2-氯乙基磷酸(通称乙稀利),6-苄基腺嘌呤(通称6-BA),Yz901(叶面展着剂)经复配而成,各成份的复配比例为2--氯乙基磷酸(纯量)70~80%6--苄基腺嘌岭(纯量)1~3%Yz90119~30%
全文摘要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是涉及对该作物进行中后期生长调控,矮化壮秆,提高产量的组合物激素制剂。它的配制成分包括2-氯乙基磷酸、6-苄基腺嘌呤,Yz901,经一次混合搅拌、静置溶解反应、二次混合搅拌的复配而成。各原料成分均在市场有售,生长设备和制造工艺简单。由于它的喷施时期在生长的中后期,所以可判定是否需作业,减少盲目性及投入。
文档编号A01N57/20GK1143456SQ9510877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4日
发明者蒋和 申请人:蒋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