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6669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传统的有机肥料(即农家肥)通常由农民直接施入田中或将人畜粪便及作物秸杆进行露天堆积,经自然腐熟后投入使用。其缺点主要是1.直接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多粗糙(养分含量低)、笨重(积制困难)、肮脏(未经过高温杀菌无害化处理,携带大量有害病原菌和虫卵)、施用量大,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2.露天堆积、自然腐熟过程时间较长且不均匀,养分配比不易控制,养分含量偏低,湿度较大,不便运输、保存及商品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它不仅工艺设备简单,便于操作,而且制成品肥效较高,重量轻,有利于保质、运输及商品化。
本发明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工艺过程如下1)将可作为肥料的有机原料,堆入生化槽内进行腐熟处理;2)所述的生化槽的一侧具有进出料开口;3)待有机肥腐熟后,适当烘干,降低水分含量。
为了有利于充分发酵上述工艺中,可作为肥料的有机原料需经粉碎,并调节湿度后堆入生化槽。
本发明的优越之处在于利用具有进出料开口的生化槽(通常可由水泥、砖砌成或用钢板、硬质塑料建造成方型、长型、园型等)对有机肥料进行腐熟处理,不仅具有较好的保温、保肥和腐熟效果,而且在腐熟处理过程中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进出料、翻堆及喷水等操作。此外,对已腐熟的有机肥进行烘干处理,这将大大降低有机肥制成品的含水量,从而有利于保质、运输及商品化。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具体描述。


图1是生化槽的俯视图(图中1为生化槽的左侧墙,2为生化槽的右侧墙,3为生化槽的后侧墙,4为供风系统的供风总管,5为调控风门,6为位于生化槽底部并通往生化槽的进风道,7为设于生化槽进风道盖板8上的进风孔)。
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本发明工艺的主要设备是生化槽,生化槽内布设有与可调控的供风系统相连接的进风道或进风孔,在生化处理过程中,当堆积的原料温度开始下降时,可操纵供风系统经进风管及进气孔向生化槽内的原料供风,从而促进发酵,使温度回升;当堆积的原料湿度过大时,同样可操纵供风系统向生化槽供风,从而进行排湿处理。
为了有利于批量生产,分期出料,通常生化槽具有多个且整齐排列,其进出料口统一位于同侧,以便施工。
本发明主要工艺步骤是将多种可作为肥料的有机原料粉碎,按所需配比混合搅拌并调节湿度后堆入生化槽腐熟处理,整个腐熟处理过程的温度控制在75℃以下,翻堆1-4次,时间为15-30天。
为了防止肥料养分挥发损失,当有机原料的含氮量较高时,原料堆入生化槽或翻堆后应在原料表面覆盖一层用以吸附有效养分的吸附剂,所用的吸附剂是阳离子代换量较高的物质如泥炭土、草炭或沸石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如下1.原材料检测按国家农业部行业标准(有机肥料),对所有进厂的原材料进行有机质、N、P2O5、K2O、pH、水分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2.粉碎将粗原材料进行粉碎,细度要求在4mm以下(人畜粪便因生化处理过程中可进一步分散,可要求在10mm以下)。
3.搅拌投料将各种原材料按所需配比要求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注意控制原料的含水量在40-60%范围内。配方设计的依据是根据检测结果配比,要求混合后的原料有机质含量大于25%,氮、磷(P2O5)、钾(K2O)含量和至少大于2%。
配方举例10%鱼粉、10%豆粕、20%的稻草、20%的米糠、20%的鸡粪、20%的泥炭土。
4.腐熟(生化处理)将搅拌均匀的原料移入位于室内的生化处理槽内腐熟,在原料表面覆盖上一层吸附剂(泥炭土)。原料堆积几天以后,温度会慢慢上升(最高可达72-75℃),并在最高温处维持一段时间,然后会缓慢下降,当降至比最高温度相差3-5℃时,开启供风系统的鼓风设备,并调节风量、风速和送风时间,通风后因为原料内的微生物又获得足够氧气,故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如果多次通风后温度仍不回升,则需要作翻堆操作。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表层和底层的原料尽量翻入堆中央,并调节原料含水量,以便充分腐熟。翻堆后需再覆盖上一层吸附剂(泥炭土)于表面,翻堆后温度会再上升,并根据需要适时重复上述通风过程。整个生化处理中需翻堆1-4次。
在生化处理的过程中,原料的温度长时间维持在65-75℃之间,这种持续的高温将使原料中的各种有害菌如大肠杆菌、蛔虫卵等被杀死,保证肥料实现完全无害化。
生化处理约15-30天,肥料可完全腐熟,此时肥料应无异味,肥料温度亦缓慢下降,当温度下降至50℃以下时,将肥料起槽,用输送机送入烘干设备中,将水份降至18%以下,然后可进行包装。
本发明不仅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而且产品肥效好,养分可调配,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可作为肥料的有机原料,堆入生化槽内进行腐熟处理;2)所述的生化槽的一侧具有进出料开口;3)待有机肥腐熟后,适当烘干,降低水分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作为肥料的有机原料需经粉碎,并调节湿度后,堆入生化槽,以利于发酵。
3.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化槽内布设有与可调控的供风系统相连接的进风道或进风孔,在生化处理过程中,当堆积的原料温度开始下降时,可操纵供风系统经进风管及进气孔向生化槽内的原料供风,从而促进发酵,使温度回升;当堆积的原料湿度过大时,同样可操纵供风系统向生化槽供风,从而进行排湿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机原料的含氮量较高时,原料堆入生化槽或翻堆后应在原料表面覆盖一层用以吸附有效养分的吸附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机原料的含氮量较高时,原料堆入生化槽或翻堆后应在原料表面覆盖一层用以吸附有效养分的吸附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化槽具有多个且整齐排列,其进出料出口统一位于同侧,以便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化槽具有多个且整齐排列,其进出料出口统一位于同侧,以便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作为肥料的多种有机原料粉碎、按所需配比混合搅拌,并调节湿度后,堆入生化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作为肥料的多种有机原料粉碎、按所需配比混合搅拌,并调节湿度后,堆入生化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化槽位于室内,整个腐熟处理过程的温度控制在75℃以下,翻堆1-4次,时间为15-30天,所用的吸附剂是阳离子代换量较高的物质如泥炭土、草炭或沸石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高效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可作为肥料的有机原料,堆入生化槽内进行腐熟处理;2.所述的生化槽的一侧具有进出料开口;3.待有机肥腐熟后,适当烘干,降低水分含量。该生产方法不仅工艺设备简单,便于操作,而且制成品肥效较高,重量轻,便于保质、运输及商品化。
文档编号C05F17/00GK1255472SQ9812515
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30日
发明者郭建军 申请人:郭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