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械翻料的生猪生态养殖发酵床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_2

文档序号:8368458阅读:来源:国知局
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18]猪舍建设:猪舍坐北朝南,屋顶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尼龙薄膜、泡沫板和水泥机瓦等组成。猪舍外墙涂上石灰水,提高猪舍外表面的热散失率。猪舍设置加湿装置I和数个通风窗2。
[0019]参照附图,生态养殖发酵床位于生猪养殖网床5下方的垫料槽7内,生猪养殖网床5距离地面1.5 ~ 2.0 m,生物发酵床的厚度为70 ~ 90 cm,湿度为50 ~ 60%,在生物发酵床内设有行走式翻堆机6,垫料槽7具有出料口 8。
[0020]实施例:
基于机械翻料的生猪生态养殖发酵床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
I)发酵菌剂制备:将微生物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接种到菌种活化培养基中,于37°C恒温培养24小时,得到发酵液;所述的菌种活化培养基各配方质量比为:蛋白胨1.5%,氯化钠0.5%,酵母膏1.0%,其余为水,pH 7.2 ;
将上述得到的发酵液分别接种至50 L的发酵罐中进行一级扩大培养,经37°C恒温培养I天后,再将一级扩大培养发酵液接种至1000 L的发酵罐中进行二级扩大培养,37°C恒温培养30小时后,将上述三种菌的二级扩大培养发酵液按等体积比例混合,得到发酵菌剂,所述的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各配方质量比均为:葡萄糖0.7%,淀粉0.3%,大豆1.8%,酵母粉1.5%,蛋白胨0.3%,硫酸镁0.06%,氯化铁0.03%,磷酸二氢钾0.3%,碳酸钙0.1%,其余为水,pH 7.2 ;
本发明中,发酵菌剂采用由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而成,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在环境中均以内生孢子的形式存在,可分泌多种酶类,不仅能高效降解垫料中的有机质,还能分泌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地衣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内厌氧菌的生长,在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和增强猪的免疫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0021]2)发酵床的制备:将垫料原料和营养原料按重量比例50:50混合,这里垫料原料为锯木、稻壳和花生壳,营养原料为米糠、玉米粉和麸皮,然后加入垫料原料和营养原料总重量2.5%的发酵菌剂,用清水调节湿度至55%,混拌均匀后的混拌物料添至厚度为90 cm的垫料槽内,形成生猪生态养殖发酵床;为了保证猪只健康的生长环境,利用高架网床漏缝地板养猪模式,生猪在离距离地面1.2 m的上层猪栏3中饲养,排泄物可通过网床漏缝地板5落至下层的垫料槽7。
[0022]3)在生物发酵床内设置集行走机构、翻抛机构和升降系统于一体的行走式翻堆机。
[0023]每3天以8 rpm的速度翻动发酵床物料I次,60 cm的机械深层翻料和20 cm的浅层机械翻料交替进行,这样便保持了发酵床物料和排泄物分布的均衡性并保证了发酵床内发酵菌种正常繁殖。冬季发酵床物料堆置时间长达30天,发酵床物料中层温度降至30°C左右时,便可将发酵床物料从出料口 8移出。移出的物料在仓库内再堆置10天完成后熟,堆肥即制成,可直接成为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畜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一个周期结束后及时更新发酵床物料。
[0024]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传统养猪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生态养殖发酵床可使每头猪饲养成本中水电费、药费和人工费减少20元以上,不向外排放污染物,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猪舍内无恶臭和氨气,有效解决了猪粪尿污染环境问题。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机械翻料的生猪生态养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养殖发酵床位于生猪养殖网床(5)下方的垫料槽(7)内,生猪养殖网床(5)距离地面1.5 ~ 2.0 m,生物发酵床的厚度为70 ~ 90 cm,湿度为50 ~ 60%,在生物发酵床内设有行走式翻堆机(6),所述的生物发酵床包括垫料原料、营养原料和发酵菌剂,其中,垫料原料为锯木、稻壳、花生壳、秸杆粗粉和刨花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营养原料为米糠、麸皮和玉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这三种菌的发酵液按等体积比混合的复合发酵菌剂,垫料原料与营养原料的重量比例为50:50,发酵菌剂的重量是垫料原料和营养原料总重量的2 ~ 3%。
2.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械翻料的生猪生态养殖发酵床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发酵菌剂制备:将微生物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接种到菌种活化培养基中,于37°C恒温培养24小时,得到发酵液;所述的菌种活化培养基各配方质量比为:蛋白胨1.5%,氯化钠0.5%,酵母膏1.0%,其余为水,pH 7.2 ~ 7.4 ; 将上述得到的发酵液分别接种至50 L的发酵罐中进行一级扩大培养,经37°C恒温培养I天后,再将一级扩大培养发酵液接种至1000 L的发酵罐中进行二级扩大培养,37°C恒温培养30小时后,将上述三种菌的二级扩大培养发酵液按等体积比例混合,得到发酵菌剂,所述的一级扩大培养基和二级扩大培养基各配方质量比均为:葡萄糖0.5% ~ 0.7%,淀粉0.3% ~ 0.5%,大豆 1.5% ~ 1.8%,酵母粉 1.0% -1.5%,蛋白胨0.3% ~ 0.5%,硫酸镁0.05%~ 0.07%,氯化铁 0.01% ~ 0.03%,磷酸二氢钾 0.1% ~ 0.3%,碳酸钙 0.05% ~ 0.1%,其余为水,pH 7.2~ 7.4 ; 2)发酵床的制备:将垫料原料和营养原料按重量比例50:50混合,再加入垫料原料和营养原料总重量2 ~ 3%的发酵菌剂,用清水调节湿度至50 ~ 60%,混拌均匀后添至设置在距离地面1.5 -2.0 m的生猪养殖网床下方的垫料槽内,并使混合物料厚度为70 ~ 90 cm,形成生猪生态养殖发酵床; 3)在生物发酵床内设置行走式翻堆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械翻料的生猪生态养殖发酵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料原料为锯木、稻壳、花生壳、秸杆粗粉和刨花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营养原料为米糠、麸皮和玉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械翻料的生猪生态养殖发酵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每.2 ~ 3天用生物发酵床内的行走式翻堆机对生态养殖发酵床物料进行翻动,翻动速度为5 ~.10 rpm,深层翻料和浅层翻料交替进行,深层翻料深度为50 ~ 60 cm,浅层翻料深度为20 ~.30 cm,夏秋季节发酵床物料经15 ~ 20天发酵移出垫料槽,冬春季节发酵床物料经25 ~ 35天发酵移出垫料槽。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基于机械翻料的生猪生态养殖发酵床位于生猪养殖网床下方的垫料槽内,生猪养殖网床距离地面1.5~2.0m,生物发酵床的厚度为70~90cm,湿度为50~60%,在生物发酵床内设有行走式翻堆机。利用高架网床漏缝地板养猪模式,排泄物可通过网床落至下层的垫料槽,每2~3天用生物发酵床内的行走式翻堆机对生态养殖发酵床物料进行翻动,既省时省力,又解决了长期以来生猪养殖带来的粪尿污染问题,改善了猪舍环境,有利于降低病原菌的危害程度,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力,为实现生猪健康养殖、清洁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
【IPC分类】A01K1-015
【公开号】CN104686379
【申请号】CN201510062104
【发明人】陈英旭
【申请人】陈英旭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