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装置及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57940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装置及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培养微生物菌群的装置及其驯化、扩大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开的用于处理化肥工业含氨废水的方法和工艺(如蒸汽吹脱法,折点氯化法,吸附法等)都存在着能耗大、成本高(每吨废水处理成本大于0.4元)、操作复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的装置及其驯化、扩大培养的方法,它具有处理含氨废水处理能力大,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发明的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的装置,它是由生物反应器[1],泵[2]、[3]、[4],沉淀池[5]、空气压缩机[6]、空气流量计[7]组成。生物反应器[1]的一端通过泵[3]和泵[4]与沉淀池[5]连接,生物反应器[1]的另一端通过空气流量计[7]与空气压缩机[6]连接,生物反应器[1]的进水口与泵[2]连接。生物反应器[1]采用鼓泡塔生物反应器。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群的培养方法,采用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的装置,具体操作步骤为将硝化细菌野生菌种制备成细菌悬液,置于15W的紫外灯下照射10秒钟,然后用浓度为1%(V/V)的硫酸二乙酯处理20分钟,并将处理完毕的细菌悬液置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5天,从中挑选出一株菌落大,氨氮降解能力强的硝化细菌突变菌株,将该装置中的泵[2]、泵[3]和泵[4]关闭,然后把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反应器[1]中以含氨废水为培养液,控制生物反应器[1]中的pH值为5~9,温度在15℃~40℃,用空气压缩机[6]向生物反应器[1]中通入空气,并通过气体流量计[7]控制通气量大小,连续通气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和驯化,每日定时停止通气,待污泥沉降后,弃去上清液,再加入废水,继续培养驯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污泥凝絮增多,沉降比达10-20%左右,出水NH3-N很低,此时表明污泥的驯化已经完成,可以开通泵[2]、泵[3]和泵[4]使系统连续运行。废水经过生物反应器[1]处理后流入沉淀池[5]中,通过泵[4]控制沉淀池[5]中活性污泥回流量。将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器[1]中,并排放剩余的活性污泥。


附图为本发明的装置流程图1是培养菌种的生物反应器,2、3、4都是用于连续培养的水泵,5是沉淀池,6是用于为微生物供氧的空气压缩机,7为气体流量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微生物菌群的培养方法,采用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的装置,具体操作步骤为将硝化细菌野生菌种制备成细菌悬液,置于15W的紫外灯下照射10秒钟,然后用浓度为1%(V/V)的硫酸二乙酯处理20分钟,并将处理完毕的细菌悬液置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5天,从中挑选出一株菌落大,氨氮降解能力强的硝化细菌突变菌株,将该装置中的泵[2]、泵[3]和泵[4]关闭,然后把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反应器[1]中,以含氨废水为培养液,控制生物反应器[1]中的pH值为5~9,温度在15℃~40℃,用空气压缩机[6]向生物反应器[1]中通入空气,并通过气体流量计[7]控制通气量大小,连续通气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和驯化,每日定时停止通气,待污泥沉降后,弃去上清液,再加入废水,继续培养驯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污泥凝絮增多,沉降比达10-20%左右,出水NH3-N很低,此时表明污泥的驯化已经完成,可以开通泵[2]、泵[3]和泵[4]使系统连续运行。废水经过生物反应器[1]处理后流入沉淀池[5]中,通过泵[4]控制沉淀池[5]中活性污泥回流量。将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器[1]中,并排放剩余的活性污泥。将人工模拟含氨废水,其废水的COD为1270ppm,NH4-N为552ppm,PH为7.5~7.8通入装有已驯化好的菌种的反应器中连续通气,使水力停留时间为8小时,经过处理其出水COD为31ppm,NH3-N为4ppm,PH为6.8~7.0,COD去除率为97.6%,NH4-N去除率为99.3。
实施例二实施步骤同例1,废水为金陵石化公司化肥厂含氨废水其进水情况为PH7.5~8.0,NH4-N为428ppm,COD为968ppm出水PH为7.0~7.2,NH4-N为2ppm去除率为99.5%,COD为39ppm去除率为96.1%。
实施例三实施步骤同1,废水为沧州大化集团化肥厂含氨废水其进水情况为PH7.6~8.1,NH4-N为508ppm,COD为1109ppm出水PH为7.1~7.3,NH4-N为3.5ppm去除率为99.3%,COD为39ppm去除率为96.6%。
实施例四实施步骤同1,废水为河北省石家庄化肥厂含氨废水其进水情况为PH7.4~7.9,NH4-N为532ppm,COD为1235ppm,出水PH为6.9~7.1,NH4-N为4.3ppm去除率为99.2%,COD为41ppm去除率为96.7%。
通过上述应用实例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菌种处理含氨废水,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处理能力大,成本低,不存在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的装置,它是由泵[3]、泵[4]和沉淀池[5]组成,其特征在于生物反应器[1]的一端通过泵[3]和泵[4]与沉淀池[5]连接,生物反应器[1]的另一端通过空气流量计[7]与空气压缩机[6]连接,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与泵[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反应器[1]采用鼓泡塔生物反应器。
3.一种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有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的装置,具体操作步骤为将硝化细菌野生菌种制备成细菌悬液,置于15W的紫外灯下照射10秒钟,然后用浓度为1%(V/V)的硫酸二乙酯处理20分钟,并将处理完毕的细菌悬液置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5天,从中挑选出一株菌落大,氨氮降解能力强的硝化细菌突变菌株,将该装置中的泵[2]、泵[3]和泵[4]关闭,然后把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生物反应器[1]中以含氨废水为培养液,控制生物反应器[1]中的pH值为5~9,温度在15~40℃,用空气压缩机[6]向生物反应器[1]中通入空气,并通过气体流量计[7]控制通气量大小,连续通气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和驯化,每日定时停止通气,待污泥沉降后,弃去上清液,再加入废水,继续培养驯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污泥凝絮增多,沉降比达10~20%左右,出水NH3-N很低,此时表明污泥的驯化已经完成,可以开通泵[2]、泵[3]和泵[4]使系统连续运行。废水经过生物反应器[1]处理后流入沉淀池[5]中,通过泵[4]控制沉淀池[5]中污性污泥回流量。将活性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器[1]中,并排放剩余的活性污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培养用于含氨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的装置及其驯化、扩大培养的方法。培养装置由生物反应器与泵和沉淀池相连接,并通过空气流量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构成。将硝化细菌野生菌种经紫外灯照射硫酸二乙酯处理20分钟后经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扩大培养。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菌种处理含氨废水,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处理能力大,成本低,不存在二次污染。
文档编号C12M3/00GK1367144SQ0114516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7日
发明者闻建平, 朱智勇, 赵沧燕, 杜丽萍 申请人:天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