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1153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活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农用肥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肥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有机肥,其中有一代表性的“特力活性有机肥”,是北京生产的有影响活性有机肥。但仔细推敲其内涵,方知它并非纯的活性有机肥,而是与化肥结合,增加营养含量。实际上是一种复合有机肥。这种有机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畜禽的饲料需要的绿色有机肥,蔬菜、水果、粮食等作物均需要纯有机肥,也就是绿色有机肥。北京生产的特力牌活性有机肥,是含有大量化肥,增加其肥力,表面看实验性增产效果不错,但今后在消除虫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所不容。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上市前经检验化肥超标,是不准上市销售和对外出口贸易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活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以解决目前肥料的缺点。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一、半固体原菌种的发酵(i)发酵剂菌株选择,来源中科院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目录,固氨菌(Azotobactere Chroococcum Beijrinck)1.213,培养基3,30℃;解磷菌(Bacillus meqaterium de Bcry).1.223培养基2,30℃,或pseudomonas fluorescens(Treveisan Miqula)1.867,培养基2,30℃解钾菌(Bacillus mucilaginasus Krasil’nikov)1.1 53,培养基2,30℃;
(ii)上述发酵菌株扩大培养第一步、按菌种目录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原菌种斜面培养基,30℃培养24-48小时;第二步、配制一级扩大液体培养基,该斜面培养基不加琼脂,灭菌、接种,摇床振荡培养24-48小时;第三步配制二级液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摇床振荡培养24-48小时;第四步配制半固体培养基,麦皮粉4份,玉米粉1份,豆粉0.5份,含水量100份,调pH=7.2-7.4,灭菌,接种,搅拌培养24-48小时;第五步、镜检,合格,备用;二、固体生产菌株的培养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泥炭、鸡粪备用;第二步、等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的发酵温度降至40-45℃时,将上述半固体原菌种接种到该备用原料中,按种量为5-15%;第三步、控制温度在25-30℃,湿度35-45%,翻动发酵,加以通风,发酵温度在第二天至第三天是高峰,第四天降低,直至20-25℃左右,发酵5-7天止;第四步、镜检微生物菌数含量,通常在5-7亿个/克以上,合格,备用;三、进行二次固体发酵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即泥炭和鸡粪,备用;
第二步、将上述制备的固体生产菌株接种到该备用的除臭的有机肥原料中,按种量5-15%;第三步、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在35-45%;翻动发酵加以通风;发酵至5-7天;第四步、镜检,微生物菌数含量在3-5亿个/克干土左右,分装,入库。
本发明的功能与作用1)作物土壤施入生物活性有机肥后,在条件适宜时,有机肥中含有大量活性微生物,如固氨菌、解磷菌、解钾菌等,在我们大量试验数据中表现出依据他们的生命活动,促进有机或无机物质的矿化能力,增加土壤肥力。
2)生物活性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达30%-40%,能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外。因泥炭中含有丰富的腐植酸,具有阻止蒸腾作用,增加渗透性,促进根系发达,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
3)生物活性有机肥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代谢一些活性物质,它能刺激与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其中有机酸能提高发芽率,促进作物生长,苗齐、苗壮,提早成熟5-10天。
4)生物活性有机肥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中代谢一些活性物质,表现出的抗性物质,如抗旱、抗寒和抗病性作用,在我们试验中表现为草坪的抗旱和入冬的抗寒性。抗病如生菜的抗黄缘病、黄瓜的抗灰霉病等。
5)生物活性有机肥促进和提高作物的品质。我们在研制与开发生物活性有机肥过程中发现蔬菜、果类和作物的品质较好,除个大、口感好等外,我们对作物,水稻、玉米和大豆进行品质检测以化肥作物作对照,发现生物活性有机肥能促进和提高作物的品质。其中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幅度也是可视的,达到2个百分点以上。此外,对P、K和Ca和微量元素Mg、En、Fe、Cu和Mu也有相应的提高。说明绿色有机肥会促进作物的品质提高,是符合绿色作物、果疏的要求。会满足入世的要求和人们会享受自然风味的绿色食品。我们又将氨基酸进行18种氨基酸具体分析,不同作物,玉米、水稻和大豆中,18种氨基酸均有相应的提高,均有十种左右的氨基酸含量比化肥作物组高,其中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均有提高。
生物活性有机肥的应用效果近年来我们研制与开发生物活性有机肥,先后生产数百吨有机肥,进行正规或非正规试验。
如在吉林省永吉县金家乡理河林白菜有机肥试验650m2,五个点,总计3300m2。化肥平均单株7.3市斤,有机肥试验平均单株8.1市斤,增产0.8市斤。
又如在吉林省农安县前岗农业推广站,蔬菜黄瓜5.20m×0.90m30株西红柿4m×0.9m 22株尖椒4m×0.9m48株茄子5.2×0.9m 30株上述蔬菜品种,有机肥试验表现为茎叶粗壮、叶片厚、颜色深绿、花期早、座果率高、口感好、增产明显。农安县前岗乡,秋白菜有机肥效果试验。有机肥平均单株重10.4斤,化肥为8.6斤,平均单株增产1.8斤。本发明得到的生物活性有机肥表现为使用方便,肥力强,苗长的齐整,抱心紧实,比化肥质量好。
我们还分别在吉林省农安县前岗乡、永吉县金家乡、长春市郊大南乡等地进行了水稻、玉米和大豆等大田作物进行了有机肥试验。并聘请吉林农大三位教授、专家进行了现场测产试验,其试验均取得明显地增产效果,如水稻增产幅度10.3%-24%;玉米11.5%-16.59%;大豆7.98%-11.5%。
总之,本发明生物活性有机肥在大田或蔬菜上,均取得了明显地增产效果。表现出种苗齐壮、茎叶粗壮,开花早,产果率高,提高作物品质、蛋白质、氨基酸、糖份三高的表现,提前成熟5-10天。普遍取得菜农的欢迎。此外我们还在花卉、草坪、中草药和人参等经济作物方面做有机肥功效试验,也取得了另人满意的结果。这些工作在有机肥行业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第二步、将上述制备的固体生产菌株接种到该备用的除臭的有机肥原料中,按种量5%;第三步、温度控制在25℃,湿度在35%;翻动发酵,加以通风;发酵至5天;第四步、镜检,微生物菌数含量在3亿个/克左右,分装,入库。
实施例二一、半固体原菌种的发酵,(i)发酵剂菌株选择,同实施例一(ii)上述发酵菌株扩大培养第一步按菌种目录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原菌种斜面培养基,30℃培养36小时;第二步配制一级扩大液体培养基,斜面培养基不加琼脂,灭菌、接种,摇床振荡培养36小时;第三步配制二级液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摇床振荡培养36小时;第四步配制半固体培养基,麦皮粉4份,玉米粉1份,豆粉0.5份,含水量100份,调PH=7.3,灭菌,接种搅拌培养36小时;第五步镜检,合格,备用;二、固体生产菌株的培养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泥炭、鸡粪备用;第二步、等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的发酵温度降至42℃时,将上述半固体原菌种接种到该备用原料中,按种量为10%;
第三步、控制温度在30℃,湿度40%,翻动发酵,加以通风,发酵温度在第二天至第三天是高峰,第四天降低,直至25℃左右,发酵6天止;第四步镜检微生物菌数含量,通常在7亿个/克以上,合格,备用;三、进行二次固体发酵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即泥炭和鸡粪,备用;第二步、将上述制备的固体生产菌株接种到该备用的除臭的有机肥原料中,接种量10%;第三步、温度控制在30℃,湿度在40%;翻动发酵,加以通风;发酵至6天;第四步、镜检,微生物菌数含量在4亿个/克左右,分袋,入库。
实施例三,一、半固体原菌种的发酵,(i)发酵剂菌株选择,同实施例一(ii)上述发酵菌株扩大培养第一步按菌种目录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原菌种斜面培养基,30℃培养48小时;第二步配制一级扩大液体培养基,斜面培养基不加琼脂,灭菌、接种,摇床振荡培养48小时;第三步配制二级液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摇床振荡培养48小时;第四步配制半固体培养基,麦皮粉4份,玉米粉1份,豆粉0.5份,含水量100份,调PH=7.4,灭菌,接种搅拌培养48小时;第五步镜检,合格,备用;二、固体生产菌株的培养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泥炭、鸡粪备用;第二步、等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的发酵温度降至45℃时,将上述半固体原菌种接种到该备用原料中,按种量为15%;第三步、控制温度在30℃,湿度45%,翻动发酵,加以通风,发酵温度在第二天至第三天是高峰,第四天降低,直至25℃左右,发酵7天止;第四步、镜检微生物菌数含量,通常在7亿个/克以上,合格,备用;三、进行二次固体发酵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即泥炭和鸡粪,备用;第二步、将上述制备的固体生产菌株接种到该备用的除臭的有机肥原料中,按种量15%;第三步、温度控制在30℃,湿度在45%;翻动发酵,加以通风;发酵至7天;第四步、镜检,微生物菌数含量在5亿个/克干土左右,分装,入库。鸡粪出臭发酵方法(i)除臭剂菌株选择来源中科院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目录,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1.892,培养基2,30℃
(ii)鸡粪除臭方法①.原料泥炭2份,鸡粪1份②.步骤a.将泥炭与鸡粪按比例配料,混均;b.调制水分为40%;c.接种除臭剂菌株;d.搅拌翻动;e.记录温度和臭味与氨味的变化;f.无氨味,发酵5-7天,而且温度降至40-45℃时,以备用为有机肥的原料。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活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半固体原菌种的发酵(i)发酵剂菌株选择,来源中科院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目录,固氨菌(Azotobactere Chroococcum Beijrinck)1.213,培养基3,30℃;解磷菌(Bacillus meqaterium de Bcry).1.223培养基2,30℃,或pseudomonas fluorescens(Treveisan Miqula)1.867,培养基2,30℃;解钾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rasil’nikov)1.153,培养基2,30℃;(ii)上述发酵菌株扩大培养第一步、按菌种目录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原菌种斜面培养基,30℃培养24-48小时;第二步、配制一级扩大液体培养基,该斜面培养基不加琼脂,灭菌、接种,摇床振荡培养24-48小时;第三步、配制二级液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摇床振荡培养24-48小时;第四步、配制半固体培养基,麦皮粉4份,玉米粉1份,豆粉0.5份,含水量100份,调PH=7.2-7.4,灭菌,接种,搅拌培养24-48小时;第五步、镜检,合格,备用;二、固体生产菌株的培养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泥炭、鸡粪备用;第二步、等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的发酵温度降至40-45℃时,将上述半固体原菌种接种到该备用原料中,按种量为5-15%;第三步、控制温度在25-30℃,湿度35-45%,翻动发酵,加以通风,发酵温度在第二天至第三天是高峰,第四天降低,直至20-25℃左右,发酵5-7天止;第四步、镜检微生物菌数含量,通常在5-7亿个/克以上,合格,备用;三、进行二次固体发酵第一步、已除臭的有机肥原料即泥炭和鸡粪,备用;第二步、将上述制备的固体生产菌株接种到该备用的除臭的有机肥原料中,按种量5-15%;第三步、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在35-45%;翻动发酵,加以通风;发酵至5-7天;第四步、镜检,微生物菌数含量在3-5亿个/克左右,分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鸡粪除臭发酵方法(i)除臭剂菌株选择来源中科院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目录,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1.892,培养基2,30℃,(ii)鸡粪除臭方法①.原料泥炭2份,鸡粪1份②.步骤a.将泥炭与鸡粪按比例配料,混均;b.调制水份为35%-45%;c.接种除臭剂;d.搅拌翻动;e.记录温度和臭味与氨味的变化;f.无氨味,发酵5-7天,而且温度降至40-45℃时,以备用为有机肥的原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属于一种农用肥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半固体原菌种的发酵,固体生产菌株的培养和进行二次固体发酵。本发明得到的生物活性有机肥在大田或蔬菜上,均取得了明显地增产效果。表现出种苗齐壮、茎叶粗壮,开花早,产果率高,提高作物品质、蛋白质、氨基酸、糖份三高的表现,提前成熟5-10天。普遍取得菜农的欢迎。此外我们还在花卉、草坪、中草药和人参等经济作物方面做有机肥功效试验,也取得了另人满意的结果。
文档编号C12N1/20GK1401613SQ0213302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靖春 申请人:杨靖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