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型活性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28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纳米型活性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纳米型活性茶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最普遍饮用的饮品,喝茶有益人体健康,传统饮茶方式是将茶叶放入一容器中(如茶杯、茶壶等),然后加入开水浸泡,浸泡后即得到供人饮用的茶水。由于茶叶中的有效成份是依附在茶叶干物质及纤维素上的,传统的饮茶方式茶叶中有效成份浸出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不高。另外,由于大量使用农药,目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超标现象严重,饮用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茶叶泡制的茶水有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茶叶饮用时茶叶中有效成份浸出不完全,生物物质利用度不高,特别是茶纤维利用度不高,及目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超标现象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能充分利用茶叶中的有效成份,人体对茶叶中的有效成份吸收完全,并能降解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的纳米型活性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纳米型活性茶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生产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成品茶,包括各种茶叶类及苦丁茶,或经杀青处理后的新鲜茶叶。
本发明纳米型活性茶是由微粒在800目以上的茶微粒组成。
本发明纳米型活性茶的生产工艺过程是1、按制作纳米型活性茶原料重量的3~15%配制醋酸溶液或乙醇溶液,其中,醋酸溶液的醋酸浓度为0.5~1%,乙醇溶液的乙醇浓度为3~10%。
2、将配制醋酸溶液或乙醇溶液与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混合均匀。
3、将与醋酸溶液或乙醇溶液混合均匀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堆放4~24小时进行发酵,其中,堆放高度为50~200厘米,当堆中心温度达到30℃~40℃时,即应进行翻动。
4、对经发酵结束后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高密度筛网粉碎机进行细化处理,将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处理成微粒在800目以上的茶微粒。
5、将800目以上的茶微粒制成条状颗粒冲剂。
6、将茶条状颗粒冲剂进行干燥处理。
7、干燥处理后的茶条状颗粒冲剂经检验、包装后即成纳米型活性茶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的茶叶相比,本发明是一种双环保型茶,通过本发明的生产工艺能将茶叶的植物蛋白裂变为活性小分子植物蛋白,并降解了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茶叶中的营养成份被人体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并茶叶中的茶纤维也能被人体充分利用;本发明的纳米型活性茶在泡饮时,不受水温限制,茶颗粒冲剂能迅速崩解,在水中茶微粒分散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生产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成品茶;按制作纳米型活性茶原料重量的10%配制醋酸浓度为0.8%的醋酸溶液;将配制醋酸溶液与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混合均匀;将与醋酸溶液混合均匀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堆放12小时进行发酵,其中,堆放高度为100厘米,当堆中心温度达到35℃时,进行翻动;对经发酵结束后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高密度筛网粉碎机进行细化处理,将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处理成微粒在800目以上的茶微粒;将800目以上的茶微粒制成条状颗粒冲剂;将茶条状颗粒冲剂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后的茶条状颗粒冲剂经检验、包装后即制成纳米型活性茶成品。
实施例二生产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经杀青处理后的新鲜茶叶;按制作纳米型活性茶原料重量的8%配制乙醇浓度为5%的乙醇溶液;将配制乙醇溶液与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混合均匀;将与乙醇溶液混合均匀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堆放8小时进行发酵,其中,堆放高度为50厘米,当堆中心温度达到30℃时,进行翻动;对经发酵结束后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高密度筛网粉碎机进行细化处理,将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处理成微粒在800目以上的茶微粒;将800目以上的茶微粒制成条状颗粒冲剂;将茶条状颗粒冲剂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后的茶条状颗粒冲剂经检验、包装后即制成纳米型活性茶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型活性茶,其特征在于纳米型活性茶是由微粒在800目以上的茶微粒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型活性茶,其特征在于生产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茶叶类的成品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型活性茶,其特征在于生产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苦丁茶的成品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型活性茶,其特征在于生产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经杀青处理后的新鲜茶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纳米型活性茶,其特征在于纳米型活性茶的生产工艺过程是按制作纳米型活性茶原料重量的3~15%配制醋酸溶液,其中醋酸溶液的醋酸浓度为0.5~1%;将配制醋酸溶液与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混合均匀;将与醋酸溶液混合均匀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堆放4~24小时进行发酵,其中,堆放高度为50~200厘米,当堆中心温度达到30℃~40℃时,即应进行翻动;对经发酵结束后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高密度筛网粉碎机进行细化处理,将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处理成微粒在800目以上的茶微粒;将800目以上的茶微粒制成条状颗粒冲剂;将茶条状颗粒冲剂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后的茶条状颗粒冲剂经检验、包装后即成纳米型活性茶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纳米型活性茶,其特征在于纳米型活性茶的生产工艺过程是按制作纳米型活性茶原料重量的3~15%配制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的乙醇浓度为3~10%;将配制乙醇溶液与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混合均匀;将与乙醇溶液混合均匀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堆放4~24小时进行发酵,其中,堆放高度为50~200厘米,当堆中心温度达到30℃~40℃时,即应进行翻动;对经发酵结束后的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高密度筛网粉碎机进行细化处理,将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处理成微粒在800目以上的茶微粒;将800目以上的茶微粒制成条状颗粒冲剂;将茶条状颗粒冲剂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后的茶条状颗粒冲剂经检验、包装后即成纳米型活性茶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纳米型活性茶及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茶叶饮用时茶叶中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生物物质利用度不高,特别是茶纤维利用度不高,及目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超标现象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能充分利用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人体对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吸收完全,并能降解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的纳米型活性茶。生产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采用成品茶,包括各种茶叶类及苦丁茶,或经杀青处理后的新鲜茶叶。纳米型活性茶的生产工艺过程是制作纳米型活性茶的原料与醋酸溶液或乙醇溶液混合后,进行堆放发酵,经发酵后的原料进行细化处理后制成条状颗粒冲剂,对条状颗粒冲剂经干燥处理、检验、包装后即成纳米型活性茶成品。
文档编号A23F3/10GK1633865SQ200310125158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唐守忠 申请人:唐守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