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杏仁饼粉的方法

文档序号:45587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杏仁饼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杏仁饼及绿豆粉类制品领域,涉及一种生产杏仁饼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杏仁饼生产的现有技术杏仁饼生产的现有技术基本上沿袭几十年来的传统工艺,以手工操作为主,为间歇式生产,主要工艺步骤包括(1)常温泡豆一般在大型水泥池中进行,夏季12~16小时,冬季16~20小时。时间长,温度为室温,微生物滋生非常严重,豆的泡胀率为85%~90%,存在许多无法泡胀的“硬颗粒”(工厂称之为“死豆”),影响豆粉的感观和理化指标,以及最终杏仁饼产品的外观、口感、风味等品质;(2)常温发芽由人工将泡好的绿豆捞起,分装到竹筐中进行发芽,夏季8~12小时,冬季12~16小时,时间长,发芽不均匀,受环境影响大,微生物滋生严重;(3)杀青采用电热式杀青炉,升温慢,效率低,处理量小;(4)烘干采用开放式烘干槽,用67~72℃的热空气烘豆,绿豆层厚60~80cm,热效率低,时间长,能耗大,微生物滋生及污染严重;(5)磨粉采用旋转式石磨磨粉机,效率低,且清理困难,容易造成豆粉的交叉污染;(6)调粉成形水分控制在11%-12%,用机械或手工(60×72件/8hr)成型;
(7)烘干、包装用遂道式烘炉烘干、冷却、整理后按要求包装。
2.杏仁饼传统生产工艺主要存在的问题(1)微生物污染问题由于各环节以手工操作为主,不仅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而且生产主要靠工人的经验,随意性大,致使杏仁饼产品中细菌总数始终居高不下,产品保质期短。
(2)产品品质问题由于浸豆发芽的时间过长及杀青操作的不协调,导致同一批豆的不同部分的吸水率、发芽程度差别很大,这些直接导致所得豆粉的物化性质不均匀,从而使产品风味色泽产生波动。
(3)生产成本问题原料利用率低,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杏仁饼粉的方法,它针对杏仁饼粉(绿豆粉)生产原有工艺中的弊端,优化工艺,确定相应的工艺参数,引入半自动化设备替代手工操作,改善了产品质量,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水平,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杏仁饼粉的工艺流程图,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绿豆原料的清洗与除杂采用清洗除杂设备,去除泥沙、杂质,以及粘附在绿豆表皮的微生物,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2)泡豆前对绿豆进行热处理将清洗、除杂后的绿豆送入泡豆发芽篮,置于浸泡、发芽保温槽中,用60~80℃的热水对绿豆进行热处理,时间15~30min,豆、水重量比为1∶3~1∶1.5,以激活绿豆中的酶系,缩短后续泡豆时间,并杀灭部分微生物;
(3)控温泡豆热处理后控制泡豆水温37~40℃,时间4~5h,豆、水比为1∶3~1∶1.5,该工艺提高了绿豆的生理活力,使绿豆的泡胀率达到100%,无“硬颗粒”;(4)保温发芽去除泡豆水,将浸泡后的绿豆原地或转移至另一保温槽中发芽,控制室温在37~40℃,保持85%及以上的湿度,发芽时间4~5h,结束时平均芽长为5~10mm,该工艺明显提高了绿豆发芽率和发芽均匀性,增强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减少季节变换带来环境温度变化对工艺的影响,改善豆粉及其制品的品质;(5)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炉,炉壁温度600~700℃,豆在炉中停留时间8~12秒,豆出炉时的温度为88~90℃,该高温杀青炉升温快,可控性好,效率高,节省能源,提高了处理量;(6)连续式烘豆采用折返带式连续烘干炉,把杀青后的绿豆用提升机输送到烘干炉入口处并摊成薄层进入炉内,利用90~100℃热空气对薄层绿豆进行烘干,时间2~2.5h,使烘干豆水分含量的质量分数为6%~8%,该折返带式连续烘干炉采用电脑程序控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烘干参数,控制工艺条件,大大缩短生产周期,而且烘干均匀度增强,微生物生长繁殖也受到一定抑制;(7)烘干豆的冷却及贮存用气式提升机将烘干豆输送到磨粉间的储藏罐中,冷却贮存1~3天,使豆仁中的水分分布进行自我调节和平衡,有助于后续的脱壳和磨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产环节的统筹安排;(8)脱壳、磨粉、过筛和贮粉用脱壳机将贮存的烘干豆脱壳,收集去壳豆仁,磨粉,过筛,收集粉体并贮存,供制饼用。
所述泡豆发芽篮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篮容量大(可按产量控制),强度高,设有排料口及控制装置,用电动提升、运送,可实现连续投料,操作控制简单。
本发明从投料到制粉过程实现了半自动机械化生产原料的清洗与除杂采用连续式清洗除杂设备,热处理、控温浸泡和发芽都可在控制的连续操作中完成,从发芽到杀青过程中物料的转移可以通过提升机配合固定轨道完成,经杀青后的绿豆由提升机输送到折返带式连续烘干炉入口,绿豆经过烘干后,由气式提升机输送到磨粉间,进行冷却,脱壳,磨粉。整个物料输送过程实现了管道化和机械化,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消耗,成品品质明显提高,具备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本发明与原有工艺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技术指标方面

2.操作控制方面
本发明的泡豆和发芽环节的温度均是控制在37~40℃进行的,因此相对于原有工艺来说,能大大降低环境、季节变化对工艺过程的影响,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整个操作过程实现了机械化,改善了工作条件,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消耗,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成品品质明显提高。
3.生产周期方面

4.经济效益方面采用本发明,每千吨杏仁饼生产成本可降低60万元,仅按2000吨/年产量计,销售额可增加1000万元,利润可增加200万元。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杏仁饼粉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实施例1(1)绿豆原料的清洗与除杂采用连续式清洗除杂设备,用清水去除泥沙、杂质,而且保证对绿豆表皮起到冲刷作用,豆壳等轻浮物从溢流口收集、排出,砂石沉淀到底部排出;(2)泡豆前对绿豆进行热处理将清洗、除杂后的绿豆送入不锈钢泡豆发芽篮,置于浸泡、发芽保温槽中,豆层厚度根据不锈钢泡豆发芽篮的大小而定,用60℃的热水进行热浸泡处理,时间30min,豆、水重量比为1∶3;
(3)控温泡豆热处理后控制泡豆水温在38℃,时间4.5h,豆、水重量比为1∶3,泡豆结束时豆的泡胀率可达100%;(4)保温发芽去除泡豆水,将浸泡后的绿豆原地进行保温发芽,控制室温在38℃,保持90%的湿度,发芽时间4.5h,结束时平均芽长为7mm。
(5)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炉,炉壁温度700℃,豆在炉中停留时间8秒,出口时豆温为88℃;(6)连续式烘豆经杀青后的绿豆由提升机输送到折返带式连续烘干炉入口,被摊成薄层进入炉内,利用90℃热空气对薄层绿豆进行烘干,时间2.5h,使烘干豆水分含量的质量分数为8%;(7)烘干豆的冷却及贮存用气式提升机将烘干豆输送到磨粉间的储藏罐中,冷却贮存1天,使烘干豆中的水分分布进行自我调节和平衡;(8)脱壳、磨粉、过筛和贮粉用脱壳机将贮存的烘干豆脱壳,收集去壳豆仁,磨粉,过筛,收集粉体并贮存,供制饼用。
实施例2(1)绿豆原料的清洗与除杂采用连续式清洗除杂设备,用清水去除泥沙、杂质,而且保证对绿豆表皮起到冲刷作用,豆壳等轻浮物从溢流口收集、排出,砂石沉淀到底部排出;(2)泡豆前对绿豆进行热处理将清洗、除杂后的绿豆送入不锈钢泡豆发芽篮,置于浸泡、发芽保温槽中,豆层厚度根据不锈钢泡豆发芽篮的大小而定,用80℃的热水进行热浸泡处理,时间15min,豆、水重量比为1∶1.5;(3)控温泡豆热处理后控制泡豆水温在37℃,时间5h,豆、水重量比为1∶1.5,泡豆结束时豆的泡胀率可达100%;
(4)保温发芽去除泡豆水,将浸泡后的绿豆转移至另一保温槽中进行保温发芽,控制室温在37℃,保持85%的湿度,发芽时间4h,结束时平均芽长为5mm;(5)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炉,炉壁温度600℃,豆在炉中停留时间12秒,出口时豆温为90℃;(6)连续式烘豆经杀青后的绿豆由提升机输送到折返带式连续烘干炉入口,被摊成薄层进入炉内,利用100℃热空气对薄层绿豆进行烘干,时间2h,使烘干豆水分含量的质量分数为6%;(7)烘干豆的冷却及贮存用气式提升机将烘干豆输送到磨粉间的储藏罐中,冷却贮存2天,使烘干豆中的水分分布进行自我调节和平衡;(8)脱壳、磨粉、过筛和贮粉用脱壳机将贮存的烘干豆脱壳,收集去壳豆仁,磨粉,过筛,收集粉体并贮存,供制饼用。
实施例3(1)绿豆原料的清洗与除杂采用连续式清洗除杂设备,用清水去除泥沙、杂质,而且保证对绿豆表皮起到冲刷作用,豆壳等轻浮物从溢流口收集、排出,砂石沉淀到底部排出;(2)泡豆前对绿豆进行热处理将清洗、除杂后的绿豆送入不锈钢泡豆发芽篮,置于浸泡、发芽保温槽中,豆层厚度根据不锈钢泡豆发芽篮的大小而定,用70℃的热水进行热浸泡处理,时间20min,豆、水重量比为1∶2;(3)控温泡豆热处理后控制泡豆水温在40℃,时间4h,豆、水重量比为1∶2,泡豆结束时豆的泡胀率可达100%;(4)保温发芽去除泡豆水,将浸泡后的绿豆原地进行保温发芽,控制室温在40℃,保持88%的湿度,发芽时间5h,结束时平均芽长为10mm;(5)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炉,炉壁温度670℃,豆在炉中停留时间10秒,出口时豆温为89℃;(6)连续式烘豆经杀青后的绿豆由提升机输送到折返带式连续烘干炉入口,被摊成薄层进入炉内,利用95℃热空气对薄层绿豆进行烘干,时间2.3h,使烘干豆水分含量的质量分数为7%;(7)烘干豆的冷却及贮存用气式提升机将烘干豆输送到磨粉间的储藏罐中,冷却贮存3天,使烘干豆中的水分分布进行自我调节和平衡;(8)脱壳、磨粉、过筛和贮粉用脱壳机将贮存的烘干豆脱壳,收集去壳豆仁,磨粉,过筛,收集粉体并贮存,供制饼用。
用本发明制备的杏仁饼粉(绿豆粉),质构疏松、色泽淡黄、无豆腥味,食用安全性高。本发明在整个操作过程实现了机械化,改善了工作条件,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消耗,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杏仁饼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绿豆原料的清洗与除杂采用清洗除杂设备,去除泥沙、杂质,以及粘附在绿豆表皮的微生物;(2)泡豆前对绿豆进行热处理将清洗、除杂后的绿豆送入泡豆发芽篮,置于浸泡、发芽保温槽中,用60~80℃的热水对绿豆进行热处理,时间15~30min,豆、水重量比为1∶3~1∶1.5;(3)控温泡豆热处理后控制泡豆水温37~40℃,时间4~5h,豆、水重量比为1∶3~1∶1.5;(4)保温发芽去除泡豆水,将浸泡后的绿豆原地进行保温发芽或转移至另一保温槽中进行保温发芽,控制室温在37~40℃,保持85%及以上的湿度,发芽时间4~5h,结束时平均芽长为5~10mm;(5)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炉,炉壁温度600~700℃,豆在炉中停留时间8~12秒,豆出炉时的温度为88~90℃;(6)连续式烘豆采用折返带式连续烘干炉,把杀青后的绿豆用提升机输送到烘干炉入口处并摊成薄层进入炉内,利用90~100℃热空气对薄层绿豆进行烘干,时间2~2.5h,使烘干豆水分含量的质量分数为6%~8%;(7)烘干豆的冷却及贮存用气式提升机将烘干豆输送到磨粉间的储藏罐中,冷却贮存1~3天;(8)脱壳、磨粉、过筛和贮粉用脱壳机将贮存的烘干豆脱壳,收集去壳豆仁,磨粉,过筛,收集粉体并贮存,供制饼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杏仁饼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绿豆原料的清洗与除杂;(2)泡豆前对绿豆进行热处理;(3)控温泡豆;(4)保温发芽;(5)杀青;(6)连续式烘豆;(7)烘干豆的冷却及贮存;(8)脱壳、磨粉、过筛和贮粉。用本发明制备的杏仁饼粉,质构疏松、色泽淡黄、无豆腥味,食用安全性高。本发明在整个操作过程实现了机械化,改善了工作条件,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消耗,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文档编号A23L1/202GK1559278SQ20041001535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7日
发明者曾庆孝, 阮征, 张延杰, 田金河, 吴小勇, 张立彦, 连卫敏, 郑刚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