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89604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肥牛饲养中的微生物和短肽的饲料添加剂,通过在肉牛饲料中添加,利用特殊微生物和产生的大豆短肽和大豆纤维蛋白等多种代谢产物,促进肥牛消化吸收功能提高,特别是提高肥牛的肌腱蛋白含量,提高肉质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属于农业生物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肥牛”的英文是beef in hotpot,直译为“放在热锅里食用的牛肉”。它既不是一种牛的品种,也不是单纯育肥后屠宰的牛,更不是肥的牛。通常选择优质的腰背部的“背最长肌”和腹部去骨肌肉修割成形,经过后成熟、排酸处理,切成薄片在火锅内涮食的部位,被称为“肥牛”。在我国火锅庞大的餐饮行业中,肥牛的消耗占了30%的比重。肥牛的肌肉和一般骨骼肌一样,是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腹位于骨骼肌中央,由一束束肌纤维组成,其主要成分为肌肉蛋白,起收缩作用,而肌腹位于骨骼肌两端,呈白色,其主要成分为结缔组织,起固着和延展肌腹的作用,优质的肥牛要靠优良的饲养技术和条件来保证,我国是肉牛养殖大国,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传统养殖条件下肉牛的肌肉部分中肌腹和肌腱两者的比例为10∶1,高温水烫后主要是肌纤维肉味,口感一般,且肉牛的饲养期较长。
类似的一项牛饲料微生物制剂专利,其申请号为CN01129474.4,题为“含有微交变生物电场调制的酵母菌的牛饲料”,该专利是利用微交变技术处理酵母菌,加到牛饲料中提高牛的免疫能力,预防牛瘟等疾病,该专利仅从免疫学入手,使用单一的菌种提高免疫力,对肥牛的生长发育难以取得综合的效果,且方法步骤较为简单,无任何多肽作用及机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牛的饲养期缩短、肌肉蛋白含量增加,肌腹等结缔组织比例增加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由纳豆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制成其重量百分配比为纳豆杆菌30-35%、植物乳杆菌15-20%、干酪乳杆菌15-20%、啤酒酵母菌18-20%、地衣芽孢杆菌12-15%。
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的制作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菌种通过具有分解大豆蛋白能力的纳豆杆菌和促进动物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进行选育,利用培养基进行优化选育,生产工艺采用多菌种的复合、分级发酵工艺,每级发酵均有主要的代谢产物,在后处理工艺过程中添加适于菌体生长保存的载体,其制备方法为第一步生产菌株选育a.菌株筛选在肉牛的瘤胃中取食糜为菌源,采用MRS乳酸菌培养基进行乳酸菌分离,筛选出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在啤酒发酵液中用酵母选择培养基分离啤酒酵母菌;在大豆发酵中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纳豆杆菌,将分离的菌种分别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4℃下保存菌种;b.分离的菌种分别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在35-40℃温度下培养22-28小时后,将啤酒酵母菌接种于麦氏(Meclary)琼脂培养基,将纳豆杆菌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将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接种于乳酸菌培养基中,进行划线培养,选出生长快、菌体特征明显的纳豆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分别在实验室中保存;c.生产制种最后将选出生长快纳豆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分别转接入装有营养琼脂作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35-40℃温度下培养45-50小时,待茄子瓶表面菌苔布满,并白中带黄时即可取出,然后放入2-6℃的冰箱中进行保存;第二步有益菌株的单独及复合培养a.按重量配比称取步骤1生产制种的纳豆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和地衣芽孢杆菌;b.将称取的纳豆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啤酒酵母菌混合在一起进行复合培养将茄子瓶中混合菌苔按1∶25-30的比例接种于120-130℃、30-45min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中,在发酵罐中搅拌30min,其转速为200-240r/min,搅拌均匀后放入200L的消毒后塑料桶中静置10-15天,静置过程中每天测定Ph值并释放产出的气体,防止饲料桶爆裂,待Ph到达3.0-4.0时发酵结束;c.将称取的地衣芽孢杆菌单独培养将茄子瓶种的地衣芽孢杆菌按1∶25-35的比例接种于120-130℃、30-45min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200r/min-240r/min,培养温度为35-40℃,通气量1∶1,发酵时间为22-26小时,显微镜下观察90-95%生孢时结束;第三步菌群的驯化和扩大培养将步骤2单独和复合培养的菌液混合按1∶25-30的比例接入120-130℃、30-45min高温灭菌的固体扩大培养基中,搅拌30-45min至均匀,倒入50-70kg消毒双层饲料袋中密封发酵,温度30-35℃,时间12-15天,发酵过程中取样三次,测定水分和Ph值,发酵结束后取样,测定水分为35-40%、Ph值为3.5-4.0;第四步粉碎添加特殊载体;a.干燥将步骤3发酵完全的产品按时间先后放入培养箱干燥,每盘重量2.0公斤±0.5,温度控制在40-45℃,时间14-16小时,干燥完成的物料水份控制在≤11.8%;b.添加载体;将干燥后的产品按1∶0.02-0.03的比例添加载体,倒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转入粉碎间进行粉碎,物料温度控制在45℃以下,粉碎后的物料过50目筛网,筛后粗料重新粉碎;c.过筛后装入带有内袋的桶或袋中,扎紧袋口,系好标识牌,转入成品库有序堆放;取样检测,参数为水份≤11.8%、活菌数40-60亿/g;物理性状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所述的步骤2复合或单独培养基为无菌水再加豆粕粉、尿素、清糠、硫酸铵、酵母粉、玉米粉、糖蜜、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磷酸镁、硫酸镁的至少三种混合物,其重量百分配比为豆粕2-6%、清糠10-60%、尿素0-3%、硫酸铵0-1%、酵母粉0-3%、玉米粉3-10%、糖蜜0-20%、磷酸二氢钾0-1%、磷酸二氢钠0-2%、磷酸镁0-1%、硫酸镁0-1%、无菌水12-85%。
所述的步骤3的固体扩大培养基为清糠和无菌水再加豆粕粉、糖蜜、玉米粉、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硫酸镁、无菌水10-30%、尿素中的至少四种混合物组成,其重量百分配比为粕粉2-6%、糖蜜8-12%、玉米粉4-8%、清糠10-70%、磷酸二氢钾0.03-0.06%、磷酸二氢钠1-2%、硫酸镁0.4-0.8%、无菌水10-30%、尿素1-2%中的至少四种混合物组成所述的步骤4的特殊载体由沸石粉、碳酸钙组成,其重量百分配比为沸石粉40-50%、碳酸钙50-60%。
本发明是一种针对火锅餐饮市场中需求巨大的原料——肥牛,开发的一种微生物及多肽制剂,其由多种促进肉牛消化道菌群改善、提高肌腱结缔组织的合成功能的有益菌群和大豆多肽、短肽、寡肽产物组成。通过分级微生物发酵技术制成,培养基和营养载体作为营养物质,在部分被菌体利用后,通过菌体代谢产生的酶对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并在特定的条件下组合,可形成目的产物,在培养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还含有制成含有纳豆激酶的保健型大豆肽、低聚肽、短肽混合物等一些代谢产物。此菌群由农业部318公告允许添加的微生物菌种驯化及分级培养而成,具有高效无残留、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此发明的产品已在上海饲料办公室申请批准文号,批准文号饲添字(2002)127370。在上海及江浙一代养殖户中销售并使用,增产增质效果十分明显。
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肌纤维,90%是肌肉蛋白,而大豆蛋白是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但在正常的动物肠道中被硝化液分解利用较慢,同时大豆及其副产品中含有的多种抗营养因子,却严重阻碍了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众多学者对大豆采用独特的菌种和发酵工艺,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泌的蛋白酶使大豆蛋白被分解成小分子蛋白和小肽分子。同时,动物日增重增加和饲养期限的缩短是靠提高饲养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来实现的,而动物的消化功能主要靠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来完成,本专利发明的特点就是将增加动物产肠道中有益菌数量和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两巧妙的结合起来,应用于肥牛的饲养和肉质的提高,通过在山东、山西、安徽等养牛大省的实际应用,肉牛的品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其突出的表现是肉牛的饲养期缩短、肌肉蛋白含量增加,肌腹等结缔组织比例增加,在餐饮中其口感和营养价值大大提高。经过添加剂饲养的肥牛肉的肌腹比例能提高到10∶3,其脆性大大增加,而其中的主要成分结缔组织被人体吸收后能增加关节的柔韧性和肌肉的延展性。
动物肠道中分解利用营养物质的主要菌种为乳酸菌,但正常肠道中乳酸菌含量并不高,同时饲料中蛋白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这给肠道的消化吸收带来了困难,因此,本专利的技术特点是除肠道中一般的乳酸菌类,如植物乳酸菌、乳链球菌等外,还添加了啤酒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啤酒酵母由啤酒工业麦汁培养物中的酵母菌体及该培养基的残渣组成,经干燥而得,其粗蛋白一般在40-50%,内含大量B族维生素和未知生长因子,啤酒酵母还可促进肉牛食欲,引诱效果较好。其内含的各种营养素保存完善,具有较浓的芳香味。芽孢杆菌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这些酸类能够降低肉牛肠道的pH值,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为乳酸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其中丙酸还能够参与三羧酸循环,为动物新陈代谢提供能量,促进肝脏发育和胆汁合成。芽孢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还能够产生很高的维生素B1、B2、B6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为肥牛提供维生素营养,从而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本专利产品的菌种全部从自然环境中选育而成,为饲料行业813公告允许添加菌种,具有安全、无毒、高效的特点。
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单独培养和复合培养及驯化相结合的发酵技术,既保证了有益菌种的高速生长,又保证了其代谢产物完全保留,最大限度保证了产品对养殖体的特殊功效;2.肥牛康中的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及纳豆杆菌与其产生的保健型大豆肽、低聚肽、短肽混合物、抗生素、微量元素及其它代谢产物共同生长作用,对肉牛肌肉蛋白提高最佳营养条件;3.含有纳豆激酶的保健型大豆肽、低聚肽、短肽混合物等一些代谢产物促进肉牛肌腹结缔组织合成,提高肉牛口感和营养价值;4.采用粮食作物和常用饲料载体作为主要培养基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使用常用的发酵及生产设备,易于在肉牛养殖中推广;5.本发明的产品添加到肉牛饲料中,在保证肉牛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改善肉牛自身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在动物体内无任何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保证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采用的菌种均从自然界中分离而来并筛选优化,同时采用单独培养和复合培养相结合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生产菌株选育a.菌株筛选在肉牛的瘤胃中取食糜为菌源,采用MRS乳酸菌培养基进行乳酸菌分离,筛选出Lactobacillus plantarum(ATCC8014)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ATCC7469)干酪乳杆菌和licheniformis(13123)地衣芽孢杆菌;在啤酒发酵液中用酵母选择培养基分离Saccharomycescerevisiae(IFO0203)啤酒酵母菌;在大豆发酵中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纳豆杆菌,将分离的菌种分别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4℃下保存菌种;b.菌株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在35℃温度下培养24小时,将啤酒酵母菌接种于麦氏(Meclary)琼脂、将纳豆杆菌接种于营养琼脂(LB培养基),将纳豆杆菌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将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接种于Lactic-bacteria Medium I乳酸菌培养基中,进行划线培养,选出生长快、菌体特征明显的纳豆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分别在实验室中保存;c.生产制种最后将选出生长快纳豆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分别转接入装有营养琼脂作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37℃温度下培养45小时,待茄子瓶表面菌苔布满,并白中带黄时即可取出。然后放入4℃的冰箱中进行保存;各筛选培养基组分乳酸菌培养基酵母膏7.5g、蛋白胨7.5g、葡萄糖)10g、KH2PO42g、西红柿汁100ml、Tween(吐温)800.5ml、Disti蒸馏水)900ml pH7.0。
酵母选择培养基葡萄糖1g、KCl1.8g、酵母浸膏2.5g、醋酸钠8.2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
营养琼脂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pH7.0-7.2。
麦氏琼脂为葡萄糖1g、KCI 1.8g、酵母浸膏2.5g、醋酸钠8.2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这些菌种在实验室中都有。
第二步有益菌株的单独及复合培养a.按重量配比称取步骤1生产制种的纳豆杆菌30%、植物乳杆菌18%、干酪乳杆菌19%、啤酒酵母菌啤酒酵母菌20%和地衣芽孢杆菌13%;b.将称取的纳豆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的复合培养将茄子瓶中菌苔按1∶25的比例接种于120℃、30min高温灭菌的豆粕粉3%、糖蜜10%、玉米粉6%、磷酸二氢钾0.05%、磷酸二氢钠1.6%、硫酸镁0.1%、无菌水79.25%组成的培养基中,放入发酵罐中搅拌30min,其转速为200r/min,搅拌均匀后放入200L的消毒后塑料桶中静置12天,静置过程中每天测定Ph值并释放产出的气体,防止饲料桶爆裂,待Ph到达3.5时发酵结束;c.将称取的地衣芽孢杆菌单独培养将茄子瓶菌苔按1∶25的比例接种于121℃、40min高温灭菌的豆粕粉3%、玉米粉8%、磷酸二氢钾0.4%、磷酸二氢钠1.6%、硫酸镁0.8%、尿素1.5%、无菌水84.7%组成的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37℃,通气量1∶1,发酵时间为24小时,显微镜下观察90%生孢时结束;第三步菌群的驯化和扩大培养将步骤2单独和复合培养的菌液混合按1∶25的比例接入120℃、45min高温灭菌的由豆粕粉3%、玉米粉6%、清糠60%、磷酸二氢钾0.4%、磷酸二氢钠1.6%、硫酸镁0.6%、尿素1.5%、无菌水26.9%组成的固体扩大培养基中,搅拌30min至均匀,倒入50kg消毒双层饲料袋中密封发酵温度30℃,时间10天,发酵过程中取样三次,测定水分和Ph值,发酵结束后取样,测定水分为35%、Ph值为3.5;第四步粉碎添加特殊载体;a.干燥将步骤3发酵完全的产品按时间先后放入培养箱干燥,每盘重量2.0公斤,温度控制在45℃,时间15小时,干燥完成的物料水份控制在≤11.8%;b.添加载体;将干燥后的产品按1∶0.02添加沸石粉60%和碳酸钙40%组成的载体,倒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转入粉碎间进行粉碎,物料温度控制在45℃以下,粉碎后的物料过50目筛网,筛后粗料重新粉碎;c.过筛后装入带有内袋的桶或袋中,扎紧袋口,系好标识牌,转入成品库有序堆放;取样检测,其参数为水份≤11.8%、活菌数50亿/g;物理性状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实施例2第一步生产菌株选育同实施例1相同;第二步有益菌株的单独及复合培养a.按重量配比称取步骤1生产制种的纳豆杆菌33%、植物乳杆菌16%、干酪乳杆菌16%、啤酒酵母菌啤酒酵母菌20%和地衣芽孢杆菌15%;b.将称取的纳豆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的复合培养将茄子瓶中菌苔按1∶30的比例接种于120℃、30min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比例为豆粕粉6%、玉米粉10%、糖蜜15%、磷酸二氢钾0.05%、磷酸二氢钠1.8%、硫酸镁0.1%、无菌水67.05%组成的培养基中,放入发酵罐中搅拌30min,其转速为220r/min,搅拌均匀后放入200L的消毒后塑料桶中静置15天,静置过程中每天测定Ph值并释放产出的气体,防止饲料桶爆裂,待Ph到达3.5时发酵结束;c.将称取的地衣芽孢杆菌单独培养将茄子瓶菌苔按1∶30的比例接种于130℃、40min高温灭菌的接种于121℃、30min高温灭菌培养基中,培养基比例为豆粕粉3%、玉米粉10%、磷酸二氢钾0.2%、磷酸二氢钠0.5%、硫酸镁0.3%、尿素1.0%、无菌水85%,搅拌转速为220r/min,培养温度为37℃,通气量1∶1,发酵时间为24小时,显微镜下观察90%生孢时结束;第三步菌群的驯化和扩大培养将步骤2单独和复合培养的菌液混合按1∶30的比例接入130℃、45min高温灭菌的由121℃、30min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比例为豆粕粉6%、玉米粉10%、清糠45%、磷酸二氢钾0.4%、磷酸二氢钠1.0%、硫酸镁0.6%、尿素1.0%、无菌水36%,组成的培养基中,搅拌40min至均匀,到入50kg消毒双层饲料袋中密封发酵,温度40℃时间15天,发酵过程中取样三次,测定水分和Ph值,发酵结束后取样,测定水分为40%、Ph值为4.0;第四步粉碎添加特殊载体;a.干燥将步骤3发酵完全的产品按时间先后放入培养箱干燥,每盘重量2.0公斤,温度控制在40度,时间16小时,干燥完成的物料水份控制在≤11.8%;b.添加载体;将干燥后的产品按1∶0.025添加沸石粉50%和碳酸钙50%组成的载体,倒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转入粉碎间进行粉碎,物料温度控制在45℃以下,粉碎后的物料过50目筛网,筛后粗料重新粉碎;c.过筛后装入带有内袋的桶或袋中,扎紧袋口,系好标识牌,转入成品库有序堆放;取样检测,主要参数水份≤11.8%、活菌数50亿/g;物理性状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使用时按1.5-2.0‰比例添加到肉牛饲料中并搅拌均匀,本产品需在干燥通风处密闭封存,开封后应尽快使用。本产品使用后肉牛每日摄食量将明显增加,肌肉的肌腱比例将明显提高,肥牛片脆口性将明显改善。在上海金山养殖场的推广实验中,肉牛的生长周期实验组比对照组缩短15天,日增重从0.7上升到1.0kg/天,节约饲料成本23%,肌腱比例由1∶10上升到3∶10。
权利要求
1.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由纳豆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制成其重量百分配比为纳豆杆菌30-35%、植物乳杆菌15-20%、干酪乳杆菌15-20%、啤酒酵母菌18-20%、地衣芽孢杆菌12-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菌种通过具有分解大豆蛋白能力的纳豆杆菌和促进动物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进行选育,利用培养基进行优化选育,生产工艺采用多菌种的复合、分级发酵工艺,每级发酵均有主要的代谢产物,在后处理工艺过程中添加适于菌体生长保存的载体,其制备方法为第一步生产菌株选育a.菌株筛选在肉牛的瘤胃中取食糜为菌源,采用MRS乳酸菌培养基进行乳酸菌分离,筛选出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在啤酒发酵液中用酵母选择培养基分离啤酒酵母菌;在大豆发酵中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纳豆杆菌,将分离的菌种分别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4℃下保存菌种;b.分离的菌种分别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在35-40℃温度下培养22-28小时后,将啤酒酵母菌接种于麦氏(Meclary)琼脂培养基,将纳豆杆菌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将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接种于乳酸菌培养基中,进行划线培养,选出生长快、菌体特征明显的纳豆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分别在实验室中保存;c.生产制种最后将选出生长快纳豆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分别转接入装有营养琼脂作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35-40℃温度下培养45-50小时,待茄子瓶表面菌苔布满,并白中带黄时即可取出。然后放入2-6℃的冰箱中进行保存;第二步有益菌株的单独及复合培养a.按重量配比称取步骤1生产制种的纳豆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和地衣芽孢杆菌;b.将称取的纳豆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啤酒酵母菌混合在一起进行复合培养将茄子瓶中混合菌苔按1∶25-30的比例接种于120-130℃、30-45min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中,在发酵罐中搅拌30min,其转速为200-240r/min,搅拌均匀后放入200L的消毒后塑料桶中静置10-15天,静置过程中每天测定Ph值并释放产出的气体,防止饲料桶爆裂,待Ph到达3.0-4.0时发酵结束;c.将称取的地衣芽孢杆菌单独培养将茄子瓶种的地衣芽孢杆菌按1∶25-35的比例接种于120-130℃、30-45min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200r/min-240r/min,培养温度为35-40℃,通气量1∶1,发酵时间为22-26小时,显微镜下观察90-95%生孢时结束;第三步菌群的驯化和扩大培养将步骤2单独和复合培养的菌液混合按1∶25-30的比例接入120-130℃、30-45min高温灭菌的固体扩大培养基中,搅拌30-45min至均匀,倒入50-70kg消毒双层饲料袋中密封发酵,温度30-35℃,时间12-15天,发酵过程中取样三次,测定水分和Ph值,发酵结束后取样,测定水分为35-40%、Ph值为3.5-4.0;第四步粉碎添加特殊载体;a.干燥将步骤3发酵完全的产品按时间先后放入培养箱干燥,每盘重量2.0公斤±0.5,温度控制在40-45℃,时间14-16小时,干燥完成的物料水份控制在≤11.8%;b.添加载体;将干燥后的产品按1∶0.02-0.03的比例添加载体,倒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转入粉碎间进行粉碎,物料温度控制在45℃以下,粉碎后的物料过50目筛网,筛后粗料重新粉碎;c.过筛后装入带有内袋的桶或袋中,扎紧袋口,系好标识牌,转入成品库有序堆放;取样检测,主要参数水份≤11.8%、活菌数40-60亿/g;物理性状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复合或单独培养基为无菌水再加豆粕粉、尿素、清糠、硫酸铵、酵母粉、玉米粉、糖蜜、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磷酸镁、硫酸镁的至少三种混合物,其重量百分配比为豆粕2-6%、清糠10-60%、尿素0-3%、硫酸铵0-1%、酵母粉0-3%、玉米粉3-10%、糖蜜0-20%、磷酸二氢钾0-1%、磷酸二氢钠0-2%、磷酸镁0-1%、硫酸镁0-1%、无菌水12-8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固体扩大培养基为清糠和无菌水再加豆粕粉、糖蜜、玉米粉、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硫酸镁、无菌水10-30%、尿素中的至少四种混合物组成,其重量百分配比为豆粕粉2-6%、糖蜜8-12%、玉米粉4-8%、清糠10-70%、磷酸二氢钾0.03-0.06%、磷酸二氢钠1-2%、硫酸镁0.4-0.8%、无菌水10-30%、尿素1-2%中的至少四种混合物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肥牛肌腱发育的多肽及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特殊载体由沸石粉、碳酸钙组成,其重量百分配比为沸石粉40-50%、碳酸钙50-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肉牛消化吸收功能特别是肌腹结缔组织合成功能改善的多肽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该产品将来源于自然界中选育的纳豆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啤酒酵母菌进行单独和复合培养,得到复合菌种进行驯化和扩大培养,然后再与培养基、无菌水等原料进行固体发酵,最后经干燥机进行低温快速干燥,添加特殊载体后粉碎过筛后即得到成品;本发明中的高浓度的肠道有益菌群和特殊的含有纳豆激酶的保健型大豆肽、低聚肽、短肽混合物,能明显提高肉牛对饲料中蛋白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肌腹结缔组织的合成,显著提高在食用中的脆口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安全无毒,是一种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生态农业产品。
文档编号C12N1/18GK101074420SQ20061002665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8日
发明者江瀚 申请人:上海创博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