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烤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一壳体内设置一 辅助加热部,以储存烘烤时的热气所夹带的热能,以减少能量耗损并提 高节能效率的烤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烤炉装置,请参照图l所示, 一烤炉装置9具有一壳体91、 一承载件92及一加热器93。该壳体91设有一出风口 911及一内部空间 912,该出风口 911开设于该壳体91的顶部(相对位于该内部空间912 上方),该内部空间912形成于该壳体91内部。该承栽件92设于该内部 空间912,其相对位于该加热器93上方,且与该加热器93之间保持一适 当距离,该承载件92用以放置一食品。该加热器93选自一瓦斯/燃气炉, 其设于壳体91的底部(相对位于该内部空间912下方),用以对该承载 件92上的食品进行加热及烘烤动作。
请再参照图i所示,当使用上述烤炉装置时,首先将该食品放置于
该承载件92上,并经由一控制组件(未绘示)开启该加热器93进行加 热动作。在烘烤食品的过程中,由于热对流效应使得该内部空间912的 气体在受热而温度提高后会朝该内部空间912上方流动,并经由该出风 口 911排出该壳体91。由于该内部空间912的气体经由该出风口 911离 开时会吸收该内部空间912内部周边的热能而成为一受热气体,导致该 内部空间912的加热效率降低,进而造成该内空间912不易加热至所需 的烘烤温度。另一方面,由于该加热器93仅设置于该承载件92的一侧, 导致当该食品加热时,该食材的两侧面的受热程度不 一 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烤炉装置,其通过一壳体内部设
置至少 一 加热单元及至少 一 辅助加热部,该辅助加热部位于该加热单元 的上方,且靠近该壳体的一出风口,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烤炉加热效 率并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烤炉装置,其通过在一承载件的 上及下两侧分别设置 一加热单元,且该上方的加热单元位于该承载件与 该辅助加热部之间,以便一食品的两侧面均能够均匀受热,使本实用新 型能提高烘烤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烤炉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加热单 元与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以经由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加热单元的启闭动 作及输出功率,进而控制该壳体内部烘烤温度的高低,使本实用新型能 提高使用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烤 炉装置,其包含一壳体、至少一加热单元及至少一辅助加热部。该壳体 设有一内部空间及一出风口 ,该内部空间形成于该壳体内;该出风口设 于该壳体顶部,且连通该内部空间。该加热单元i殳置于该内部空间;该 辅助加热部设置于该加热单元的上方,且接近该出风口下方。这样,使 该辅助加热部能吸收该内部空间的受热气体的部分热能,转而帮助提高 该内部空间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其在一壳体内部设置至 少 一 加热单元及至少 一 辅助加热部,该辅助加热部位于该加热单元的上 方,且邻接于该壳体的一出风口下方,这样就使该壳体内部的一受热气 体流往该出风口时可与该辅助加热部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吸收该受热气
体所夹带的部分能量,进而帮助提高该辅助加热部的温度,可减少该壳 体内部热能的耗损,提高加热速度和效率,并能节约能源。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现有烤炉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第 一 实施例的烤炉装置的组合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第 一 实施例的烤炉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烤炉装置进行加热动作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 一 实施例的烤炉装置进行烘烤动作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烤炉装置辅助加热部的立体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烤炉装置辅助加热部的组合剖视图
主要零部件符号说明
1 壳体 13 盖体
3 第二加热单元 51 固定部 5211第一侧面 5214凹槽 524通孔 54 第二板体 5412第二側面 542结合杆 9 烤炉装置 912内部空间 a 定位组件 c 第一表面具体实施方式
11内部空间
2 第一加热单元
4 承栽件
52 第 一板体 5212第二侧面 522结合杆
53 夹层部
541辅助加热块 5413结合孔 543固定件
91 壳体
92 承载件 b 间隙
d 第二表面
12 出风口
21 导
芬
5 l甫助力n热部 521辅助加热块 5213结合孔 523固定件 531通孔 5411第一侧面 5414凹槽 544通孔 911出风口 93 加热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
文以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i兌明如下
请参照图2、 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烤炉装置包括一壳体
I、 一第一加热单元2、 一第二加热单元3、至少一岸义载件4及至少一辅 助加热部5。该壳体1设有一内部空间11、 一出风口 12及一盖体13。该 内部空间11形成于该壳体1内部,其可提供一烘烤空间,以便对一食品 进行烘烤烹调。该出风口 12开设于该壳体1的顶部,且连通该内部空间
II, 其可供该内部空间11的气体排离该内部空间11。另外,该出风可12 可选择连接一抽风设备(未绘示),以抽离在烘烤时所产生的油烟或其它 气体。该盖体13可枢转的对应设置于该壳体1的一侧开口 (未标示)上, 其用以对应盖合于该开口,以使该内部空间ll形成一密闭空间。
另外,本实施例的烤炉装置选自一箱型烤炉,因此该壳体1 一侧设 有该开口,以致必须通过设置该盖体13使该壳体1形成一密闭空间。此 外,本实用新型的烤炉装置也可以选自一大型隧道式烤炉(未绘示),而 该大型隧道式烤炉的两端需分别开设一出口及入口 ,该承栽件4则选自 一输送系统,且该承载件4可经由该入口将该食品送入该壳体1的内部 空间ll进行烘烤动作,并再经由该出口将该食品送出该内部空间11,因 此无须设置该盖体13。
请参照图2、 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加热单元2设置 于该内部空间11,且位于该承载件4下方,该第一加热单元2可选择为 一瓦斯/燃气型加热单元(例如瓦斯/燃气炉)或电热型加热单元(例如 电热棒或电子加热芯片等),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加热单元2选自该瓦斯/ 燃气型加热单元。该第一加热单元2设有一导管21,该导管21的一端与 该第一加热单元2相连通,其另一端则与一瓦斯/燃气供应器相连通,以 便输送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至该第一加热单元2。该第二加热单元3设置 于该内部空间11,其位于该第一加热单元2及承载件4上方,且优选位
于该承载件4与该辅助加热部5之间。该第二加热单元单元3选择为一 电热型加热单元。另外,第二加热单元3与一控制单元(未绘示)电性 连接,以便 一 使用者经由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加热单元的启闭动作及输出 功率,进而调整该壳体内部烘烤温度的高低
请再参照图2、 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承载件4可选自一 井字形构造的架体或该输送系统,其形成数个通孔(未标示),以供该承 载件4上的食品受热。该承载件4对应卡掣于该壳体1内壁面上的数个 定位组件a上,以此固定于该内部空间11,且位于该第一加热单元2及 第二加热单元3之间。该辅助加热部5设于该内部空间11 ,且优选位于 该出风口 12及第二加热单元3之间,该辅助加热部5与该壳体1的内壁 面间保持有一适当间隙。该辅助加热部5设有数个固定部51,使该辅助 加热部5经由该固定部51稳固的定位于该壳体1的内壁面上。另外,该 辅助加热部5的材料优先选自一高比热材料(例如石材等),也可以选 自大体积的金属材料(例如铁或铜等)。
请参照图4、 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烤炉装置进行加热 烘烤时,该食品经由该壳体1的开口放置于该支撑板4上,随后使该盖 体13对应盖合于该壳体1的开口 。接着,经由该控制单元驱使该第一加 热单元2及第二加热单元3进行加热动作,以提高该内部空间11的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该内部空间11内的气体持续吸收热能而形成一受热气体, 通过热对流效应该受热气体会朝该出风口 12的方向流动,但由于该辅助 加热部5阻隔于该出风口 12的下方,其迫使该大部分的受热气体沿着该 辅助加热部5的下表面往该间隙b方向移动,且在通过该间隙b后该受 热气体仍需沿着该辅助加热部5顶部与该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通 道朝该出风口 12方向移动,才能流至该出风口 12排离该内部空间11。 这样,可减緩该受热气体流溢至该出风口 12的气体流速,同时增加该受 热气体与该辅助加热部5间的热交换^4圣,以快速提高该辅助加热部5
的温度,且储存热能于该辅助加热部5内部。这样以来,就可减少该受
热气体带走的热能,并转化其热能帮助该内部空间11的温度快速加热至 一预定的烘烤温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加热效率,并减少能源 消耗。
请再参照图4、 5所示,当该内部空间11的温度提高至该预定的烘 烤温度时,该使用者可经由调节该瓦斯/燃气供应器的瓦斯/燃气供应量来 控制该第一加热单元2的火力大小,及利用该控制单控制该第二加热单 元3的输出功率,以便维持该内部空间11的温度接近该预定的烘烤温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相对位于该承载件4的上侧及下侧同时设有该两加热单 元2、 3及辅助加热部5,因此可均勻烘烤该食品的两侧面,进而提高烘 烤质量及使用便利性。另外,当该辅助加热部5的温度已达到该预定的 烘烤温度后,该使用者即可关闭该第二加热单元3,或者本实用新型也可 以忽略该第二加热单元3的设置,仅利用该辅助加热部5所储存的高温 热能对该食品的上侧面进行烘烤动作。
请参照图6、 7所示,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烤炉装置改 进构造。相比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该辅助加热部5通过一第 一板体52、 一夹层部53及一第二板体54由上至下堆栈组成。该第一板 体52位于该辅助加热部5的上半部(相对位于该夹层部53上方),其设 有数个辅助加热块521、至少一结合杆522、至少一固定件523及数个通 孔524。各该辅助加热块521设有一第一侧面5211、 一第二侧面5212及 至少一结合孔5213,该第一侧面5211及第二侧面5212分别为该辅助加 热块521的左侧面及右侧面,该结合孔5213开设于该辅助加热块上,且 同时贯穿该第一侧面5211及第二侧面5212,该结合孔5213的数量与该 结合杆522的数量相同,以便该结合杆522穿过该结合孔5213。该固定 件523选自一螺帽或一 C形环,以固定于该结合杆522的一端。各该辅 助加热块521的第一侧面5211及第二侧面5212上均设有数个凹槽5214。 请参照图6、 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各该辅助加热块521 的第一侧面5211抵靠于该相邻的另一辅助加热块521的第二侧面5212, 使各该结合孔5213相互对位连通,且该结合杆522穿过各该结合孔5213 后,将该固定件523固定于该结合杆522的一端,以便各该辅助加热块 521相互紧密贴合组成该第一板体52。此时,位于各该辅助加热块521 的第一侧面5211及第二侧面5212上的凹槽5214与相邻的凹槽5214对 应形成该数个通孔524,其纵向贯穿该第一板体52,且该通孔524之路 径优先选自迂回弯曲状,以增加该受热气体与该辅助加热部5的热交换 路径。
另外,该第二才反体54位于该辅助加热部5的下半部(相对位于该夹
层部53下方),其设有数个辅助加热块541、至少一结合杆542、至少一
固定件543、数个通孔544、 一第一表面c及一第二表面d。该第二板体
54的各构件大致相同于第一板体52,且可通过上述组合该第一板体52
的步骤组成该第二板体54,其中该第二板体54的通孔544靠近该第二表
面d的开口孔径相同于该第一板体52的通孔524的孔径,且该第二板体
54的通孔544靠近该第二表面d的开口孔径优选大于靠近该第一表面c 的开口孔径。
请参照图6、 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该夹层部53位于该 第一板体52及第二板体54之间,该夹层部53设有数个通孔531,使得 该第一4反体52、夹层部53及第二^L体54组合形成该辅助加热部5时, 该通孔531的两端开口分别对应连通该第 一板体52的通孔524及第二板 体54的通孔544,进而形成一通道(未标示),以1^更该受热气体经由该通 道穿过该辅助加热部5进入该出风口 12。
如此一来,当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烤炉装置进行加热烘烤时, 可利用该受热气体通过各该通道来增加该内部空间11的受热气体与该辅
助加热部5间的热交换路径及接触面积。另外,由于该通孔544靠近该 第二表面d的开口孔径大于靠近该第一表面c的开口孔径,其有助于使 该受热气体进入该辅助加热部5的通道。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该辅助 加热部5的吸热效率,以便储存热能于该辅助加热部5中。
综上所述,相比较于图1所示的现有烤炉装置9无法减少该受热气 体带走的热能,而导致加热效率低,且无法均匀加热该食品等缺点,图2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壳体1内部i殳置该两加热单元2、 3及辅助加 热部5,使该壳体1内部的受热气体流往该出风口 12时可与该辅助加热 部5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吸收该受热气体所夹带的部分能量,进而帮助 提高该内部空间11的温度。这样就可以减少该烤炉装置多余的热能损耗, 并提高加热速率和加热效率,节约了能源。
权利要求1、一种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壳体,其设有一内部空间及一出风口,该内部空间形成于该壳体内,该出风口设于该壳体顶部,且连通该内部空间;一第一加热单元,其设置于该内部空间;及一辅助加热部,其设置于该第一加热单元的上方,且接近该出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另设有至少一承载件,其定位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且位于该第一加热单元及辅助 力口热部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另设有一第 二加热单元,其设置于该承载件及辅助加热部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加热单 元选自 一瓦斯/燃气炉、 一电热器及一电子加热芯片的其中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加热单 元选自 一电热器及一电子加热芯片的其中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加热部 由数个辅助加热块组合而成,各该辅助加热块的对应侧面上分别设有数 个凹槽,该凹槽对应组合形成凄t个通孔于该辅助加热部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加部由 一第一板体、 一夹层部及一第二板体构成,该夹层部位于该第一板体及 第二板体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体及 第二板体由数个辅助加热块组合而成,各该辅助加热块的对应侧面上分 别设有数个凹槽,该凹槽分别对应形成数个通孔于该第一板体及第二板 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板体设 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通孔贯穿连通该第二板体的第一表面及 一第二表面,该通孔靠近该第二表面的开口孔径大于靠近该第一表面的 开口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烤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层部纵向贯穿形成数个通孔,以便与该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的通孔相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烤炉装置,其包括一壳体、至少一加热单元及至少一辅助加热部。该壳体设有一内部空间及一出风口,该内部空间形成于该壳体内;该出风口设于该壳体顶部,且连通该内部空间。该加热单元设置于该内部空间;该辅助加热部设置于该加热单元的上方,且接近该出风口下方。这样,使该辅助加热部能吸收该内部空间的受热气体的部分热能,进而帮助提高该内部空间的温度。
文档编号A21B1/02GK201054951SQ200720147259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9日
发明者钧 蓝, 许顺兴, 黄进益 申请人:许顺兴;黄进益;蓝 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