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素茶混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3596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花素茶混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们饮用的茶叶混合物技术领域,是一种红花素茶混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花是食药同源的经济植物,是中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功能, 红花在历史上是妇科要药。红花的化学成分复杂,大约有200多种,主要是红花黄色素,红 花甙、红花醌甙和红花多糖等,红花素是保留红花黄色素、红色素和红花多糖的混合物,由 于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较高,且可以提取单体,故可以作为红花素含量测定的对照品。红 花素是极好的水溶性成分,可与所有与其功能和化学匹配的成分组合。现代科学证实,红花 素的主要成分不仅为妇科所用,临床用于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和增 强心脏耐缺氧能力、阻止血栓发展等具有良好效果。因此被广泛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 心肌梗塞,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凸显成就。中国人有喝茶的习惯,喝茶对健康有好处,茶叶中的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 茶多酚、咖啡碱等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尤其茶多酚是机体 抗氧剂,能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抗衰老。在长期茶文化的氛围中,人们借助茶载体集思 广益,创建了现代茶饮料。据调查,药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饮茶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药茶日益兴起,市场出现了减肥、降脂、降压、健身、解酒、益寿、消 暑、开胃等多种保健药茶,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红花茶是中国民间流传上千年药茶的一种, 一方面红花花丝色泽鲜艳,与茶色互补增辉,另一方面,红花的活血化瘀功效广为人知,因 此红花茶颇受青睐。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药茶有待商榷,民间经验性红花 茶也受到质疑,主要是缺少量效关系。因为人们不知道饮用的红花丝中多少有效成分?该 用多少红花丝与茶共饮?按照中医中药理论,红花具有双重功效,食用多时产生活血化瘀 功效,食用少时具有补血养血作用。当人们血瘀时用量则大,血亏时用量则小,量效不定就 无法科学应用红花,饮红花茶就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没有健康内涵。另外,生活中饮茶,人们 还对茶的外观和口感要求严格,例如,将红花丝、茶叶及其它成分直接混合形成红花茶,虽 然可以看见红花丝有多少,但在浸泡过程中,因红花丝轻而薄漂浮在上层,入口不方便而不 同程度地被冷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花素茶混合物及其生产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 题,其解决红花丝入茶量效关系不定问题,引导人们科学定量食用中药有效成分,真正发挥 红花的药理作用,同时避免红花资源浪费,强化以红花提取物形式入茶的协同作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红花素茶混合物,其按重 量比组成为1份至4份的红花素和10份的茶叶;其中,红花素是指红花水提取物固体,该 红花水提取物固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3%。
对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可进一步进行如下的选择或/和优化 上述红花水提取物固体可为红花水提取物粉。上述茶叶可为不发酵茶或发酵茶或半发酵茶。上述不发酵茶可为绿茶。上述绿茶可为龙井茶或毛尖茶或碧螺春茶。上述发酵茶可为红茶。上述半发酵茶可为乌龙茶或花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上述的红花素茶混合物的 生产方法,其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所需要量的红花素溶于水中,其次与所需要量的茶 叶混合,然后在60°C至80°C搅拌均勻,最后干燥至含水量按重量百分比低于6%就得红花素 茶混合物。本发明红花素茶混合物能够调整血脂和缓解高脂血症临床症状;其中茶叶对红 花素有协同相加作用;红花素对茶叶中的咖啡因类生物碱的提神及抗疲劳功能也有协同; 红花素茶对功能性痛经效果明显,作用与红花素相当,饮用方便性、口感和安全性好于红花 素,其生产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 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1份至4份的红花素和10份的茶 叶。实施例2,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1份的红花素和10份的茶叶。实施例3,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4份的红花素和10份的茶叶。上述实施例中茶叶为不发酵茶或发酵茶或半发酵茶。不发酵茶为绿茶。绿茶为 龙井茶或毛尖茶或碧螺春茶。发酵茶为红茶。半发酵茶为乌龙茶或花茶。实施例4,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1份的红花素和4份的龙井茶。实施例5,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4份的红花素和21份的龙井茶。实施例6,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3份的红花素和22份的龙井茶。实施例7,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1份的红花素和4份的铁观音茶。实施例8,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4份的红花素和21份的铁观音茶。实施例9,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3份的红花素和22份的铁观音茶。实施例10,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1份的红花素和9份的碧螺春。实施例11,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4份的红花素和21份的碧螺春。实施例12,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3份的红花素和22份的碧螺春。实施例13,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1份的红花素和9份的乌龙茶。实施例14,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1份的红花素和9份的红茶。实施例15,该红花素茶混合物按重量比组成为1份的红花素和4份的红茶。上述实施例中的红花素茶混合物是通过以下生产方法得到的首先将所需要量的
4红花素溶于水中,其次与所需要量的茶叶混合,然后在60°C至80°C搅拌均勻,最后干燥至 含水量按重量百分比低于6%就得红花素茶混合物。饮茶说明按常规饮茶量即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用80-100°C水浸 泡,第一杯即显红花素的黄(棕)色,再依次浸泡至茶色消失。在上述实施例中,红花素是指红花水提取物固体,该红花水提取物固体中羟基红 花黄色素A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3%,红花水提取物固体最好为红花水提取物粉。红花素质 量监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401nm处的吸光值,按照常规茶的浓度,将第一杯(若浓 度大了可用水稀释),在401nm处测得的吸收值不小于0. 2 (龙津茶水做参比)。实验一红花采集时间和保存期与有效成分的关系的试验。实验简述以红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指标,按照《中国药典》 2005年版[35]第一部中“红花”项下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的方法,对新疆塔城地区 额敏县种植的主要红花品种进行了比较,并且考察了采摘时间、贮存时间对红花中羟基红 花黄色素A (HSYA)含量的影响。通过筛选额敏县红花优质药用品种,考察影响红花品质的 因素,用科学方法获得关于额敏县红花的一些数据,期望对当地红花种植、采收、贮存提供 一些参考和指导。1、不同采摘时间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含量的影响在额敏县农业 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红花开放时间和采集时间的不同采摘红花。分别按照供 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处理测定样品,计算HSYA%,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对不同采收时间的红花中HSYA进行测定,可以看出,清晨是红花采收的最佳 时间,中午及晚上采摘的红花HSYA含量下降约10%,花开第五、六日的红花HAYA含量略有下 降,到七日以后含量仅为三、四日的37%。入茶红花丝应采用花开第三、第四天上午采集的红 花,如果采用红花素入茶,与红花丝没有直接相关性,但获取红花素的量与采集时间有关。2、红花丝贮存时间对红花中HSYA含量的影响分别取不同存放年限的红花按照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处理测定样品,计算HSYA%,结果如表2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贮存时间对红花中HSYA的含量有较大影响,贮存一年的红花中 HSYA含量约为新采摘红花的80%,而存放两年以上的陈旧红花中HSYA的含量仅为新采摘红 花的一半。提示从新采红花中提取红花素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红花有效成分,并避免随放置 时间延长,损失有效成分现象。考察红花采摘时间、贮存时间对红花中HSYA含量影响的结果显示,红花的最佳采 收时间是第三、四天的早晨;贮存时间对红花中HSYA含量的影响较大,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会影响红花的品质。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在红花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当年采收的新鲜 红花,红花不宜长期贮存备用。实验二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试用调查实验。实验简述,红花是中医常用的活血化淤药,是妇科要药,也用于治疗高血脂症。我 们就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对高血脂患者症状改善和缓解女性痛经进行了研 究,目的是考察茶对红花素的协调作用。1、调整血脂对血脂异常且喜饮茶者60人进行临床试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 人,试验组饮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对照组1饮用龙井茶,对照组2饮用红 花素。受试者性别不限,年龄在50-70岁,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存在头晕、疲倦、胸闷、记忆力差等。结果判定指标以临床化验指标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为主,单位和参考范围如下表 3所示。另外由受试者自述症状的改善情况作为参考,A.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B.有 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C.显效自感效果良好,血脂指标下降或趋于正常。对照组条件与试验组基本相同,试验组按照每天饮用5克,对照组1每天饮茶4 克,对照组2服用红花素胶囊3粒/天(0.33g/粒)。连续2个月,观察效果。结果见表4。从表中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效果最好,20人的甘油三酯平均 水平从饮茶前的4. 02mmol/L降到2. 32 mmol/L,平均降低了 1. 70mmol/L单位,与对照组 1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Z7 < 0. 01 ;胆固醇从6. 50 mmol/L降到5. 65 mmol/L,降至正常, 与对照组1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自我评价效果中,20人都感觉有效果,其中15人反应 良好,结合血脂下降幅度,显效率达到70% ;饮用龙井茶的对照组1血脂略有下降,甘油三 酯从3. 85mmol/L降到3. 45mmol/L,胆固醇从6. 4mmol/L5降到5. 82mmol/L,说明茶叶对 降血脂有作用,但远不如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好;服用红花素胶囊的对照组 2降血脂效果接近试验组但不如试验组(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甘油三酯从 4. 12mmol/L 降到 2. 68mmol/L,平均降低了 1. 44mmol/L 单位,0. 26mmol/L (1. 70-1. 44)的 差异就是茶叶的协同作用,胆固醇从6. 67 mmol/L降到5. 83 mmol/L,降至正常,与对照组1 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红花素对照组的自我评价效果中,受试者虽然都给出了真实感觉,但 改变了饮茶习惯,服用胶囊是服药的感觉,使受试者难以接受,显效率为55%,与试验组比较 下降了 20%,进一步说明茶叶对红花素的降脂作用(尤其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具有协同相加 功能。实验调研中还发现,红花素对茶叶的提神、消除疲劳功效同样存在协同作用,由于 受试者为喜饮茶者,血脂又高,非常在意饮茶的体会,他们认为饮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 茶混合物的感觉与长期饮茶的感觉有所不同,更有精神、气顺、具有运动欲望,食欲增加,对 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给予了很高评价。红花素的活血化瘀作用协同了茶叶中 咖啡因提神、利尿作用,在试验中得到了验证。2、缓解功能性痛经备选20-30岁青春期女性40人,符合淤阻性痛经,随机分为 试验组和对照组,要求经前三天开始饮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每天5克至 月经期满,连续6个月;对照组采用红花素胶囊3粒/天(0. 33g/粒),考虑到红花在中医用 药时多作为佐药不作君药的事实,避免因破血过强可能引起经血过多,要求随时关注对照 组情况,如有破血严重情况,立刻停止服用。观察指标月经血量,经期时间,痛经缓解程度 a无效(疼痛影响生活),b有效(疼痛不影响工作),c显效(正常生理感觉),调查结果见表5。调查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和红花素缓解功能性痛经的效 果基本一样,均有增加月经血量和纠正经期时间作用,缓解痛经程度的有效率加显效率为 100%,即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20% ;红花素的显效率 为60%,有效率为40%,未见茶叶主要成分对红花素的协同相加作用。对于缓解疼痛程度的 判断主要来自受试者个人感受,虽无法量化,但却是主要参考指标。月经血量是受试者的 估计量,正常月经量为50-80ml,少于30ml易引起痛经,饮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 合物和红花素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经血量均从20士 IOml增加到50士 10ml,落在正常值范 围,是减缓痛经症状的主要因素。调查中未见月经血量超过80ml者,但发现对照组月经血量少于20ml者6人,增加到60-70ml,增加幅度过大,虽然没有发生意外,但已引起关注,以 纯红花素口服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试验组未发现这种情况,说明以茶为载体,饮用平稳安全。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是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 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经期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淤阻或寒凝经 脉,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痛经者约有50%以上的人伴有胃肠 道及心血管症状。如恶心、腹泻头晕、头痛及疲乏感,给女性造成极大痛苦。本发明实施例 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对调理女性生理周期和减少月经期疼痛有良好作用。试验总结,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能够调整血脂和缓解高脂血症临床 症状;其中茶叶对红花素有协同相加作用;红花素对茶叶中的咖啡因类生物碱的提神及抗 疲劳功能也有协同;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红花素茶混合物对功能性痛经效果明显,作用与红 花素相当,饮用方便性、口感和安全性好于红花素。
权利要求
一种红花素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组成为1份至4份的红花素和10份的茶叶;其中,红花素是指红花水提取物固体,该红花水提取物固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花素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红花水提取物固体为红花水提 取物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花素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茶叶为不发酵茶或发酵茶或半 发酵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花素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不发酵茶为绿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花素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绿茶为龙井茶或毛尖茶或碧螺春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花素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发酵茶为红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花素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半发酵茶为乌龙茶或花茶。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红花素茶混合物的生产方法,其特 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所需要量的红花素溶于水中,其次与所需要量的茶叶混合, 然后在60°C至80°C搅拌均勻,最后干燥至含水量按重量百分比低于6%就得红花素茶混合 物。
全文摘要
一种红花素茶混合物其及生产方法,该红花素茶混合物组成为红花素和茶叶;其中,红花素是指红花水提取物固体,该红花水提取物固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3%。本发明红花素茶混合物能够调整血脂和缓解高脂血症临床症状;其中茶叶对红花素有协同相加作用;红花素对茶叶中的咖啡因类生物碱的提神及抗疲劳功能也有协同;红花素茶对功能性痛经效果明显,作用与红花素相当,饮用方便性、口感和安全性好于红花素,其生产方法简单。
文档编号A23F3/14GK101904388SQ20101027059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日
发明者吴桂荣, 杜立杰 申请人:吴桂荣;杜立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