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39520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背景技术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病毒、A、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II、III型、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 在很多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火车站、广场等需要对上述病毒进行检测,以防止病毒在人群中的快速扩散,避免造成大面积的呼吸道疾病爆发。然而,传统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检测时间较长且灵敏度较低,无法应对突发性的呼吸道病毒检测。

发明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时间较短且灵敏度较高的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及采用上述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选自如下8组引物中的至少一组第1组引物用于扩增SARS病毒的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酸片段;第2组引物用于扩增A型流感病毒的如SEQ ID NO. 2所示的核酸片段;第3组引物用于扩增B型流感病毒的如SEQ ID NO. 3所示的核酸片段;第4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型的如SEQ ID N0. 4所示的核酸片段;第5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I型的如SEQ ID N0. 5所示的核酸片段;第6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II型的如SEQ ID N0. 6所示的核酸片段;第7组引物用于扩增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如SEQ ID N0. 7所示的核酸片段;第8组引物用于扩增腺病毒的如SEQ ID N0. 8所示的核酸片段。优选的,所述第1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9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7 所示;所述第2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0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8所示;所述第3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ID N0. 19所示;所述第4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2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20所示;所述第5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3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21所示;所述第6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4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22所示;所述第7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5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5NO. 23所示;所述第8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6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4所示。 少一个
优选的,还包括探针,所述探针为如下8个与所述8组引物对应的核酸片段中的至
第1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IDN0. 25
ID NO. 2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IDW). 26
ID N0. 3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IDN0.27
ID N0. 4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IDW). 28
ID N0. 5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IDW). 29
ID N0. 6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IDW). 30
ID N0. 7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IDN0.31
ID N0. 8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IDN0.32
第2个探针与如SEQ 第3个探针与如SEQ 第4个探针与如SEQ 第5个探针与如SEQ 第6个探针与如SEQ 第7个探针与如SEQ 第8个探针与如SEQ
所示;
所示;
所示;
所示;
所示;
所示;
所示;所示。优选的,还包括固相载体,所述固相载体包括基体和固定在所述基体上的附着层, 所述探针固定在所述附着层上。优选的,所述探针的5'端连接有15个胸腺嘧啶(T)。优选的,还包括阳性质控探针以及与所述阳性质控探针互补的阳性探针。所述阳性质控探针序列如SEQ ID N0. 33所示。所述阳性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0. 34所示。一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提取待测样品中的核酸;步骤二、扩增待测样品中的核酸得到核酸片段,所述核酸片段为如下核酸片段中的至少一种SARS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酸片断;A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2所示的核酸片断;B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3所示的核酸片断;副流感病毒I型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4所示的核酸片断;副流感病毒II型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5所示的核酸片断;副流感病毒III型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6所示的核酸片断;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7所示的核酸片断;腺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8所示的核酸片断;
步骤三、用探针进行检测,所述探针与步骤二中的扩增产物特异性杂交。
优选的,步骤二使用如下8组寡核苷酸片段中的至少一组作为引物进行扩增
第l组引物用于扩增SARS病毒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 N。.9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 N。.17所示;
第3组引物用于扩增B型流感病毒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N。.1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 N。.19所示;
第4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工型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N。.12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 N。.20所示;
第5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I型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N。.13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 N。.2l所示;
第6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I工型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N。.14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 N。.22所示;
第7组引物用于扩增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N。.15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 N。.23所示;
第8组引物用于扩增腺病毒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 N。.16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工D N。.24所示。
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探针为具有如下序列的8个核酸片断中的至少一个
第1个探针与如SEQ工D N。.1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工DN。.25所示;
第2个探针与如SEQ工D N。.2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工DN。.26所示;
第3个探针与如SEQ工D N。.3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工DN。.27所示;
第4个探针与如SEQ工D N。.4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工DN。.28所示;
第5个探针与如SEQ工D N。.5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工DN。.29所示;
第6个探针与如SEQ工D N。.6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工DN。.30所示;
第7个探针与如SEQ工D N。.7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工DN。.3l所示;
第8个探针与如SEQ工D N。.8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工DN。.32所示。
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探针与所述扩增产物的杂交在固相载体上进行;
所述固相载体包括基体和固定在所述基体上的附着层,所述探针固定在所述附着层上。
根据多种呼吸道病毒的基因保守区设计PCR扩增引物和探针,提取待测样品中的核酸片段并通过PCR扩增引物进行扩增,最后使用探针与扩增产物进行杂交,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待检测的呼吸道病毒,采用这种试剂盒的检测方法检测通量高、快速、灵敏以及特异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SARS病毒核酸片断扩增后的电泳图;图3为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I型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核酸片段扩增后的电泳图;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点阵示意图;图5为图2示SARS病毒核酸片断扩增后采用图4示检测点阵检测的结果示意图;图6为图3示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I型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核酸片段扩增后采用图4示检测点阵检测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下面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1设计和制备引物、探针通过对常见的8种呼吸道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选择相对保守的序列为目标扩增片段,并根据该目标扩增片段设计用于扩增该片段的PCR扩增引物和与该片段特异性结合的探针。8个目标扩增片段及其对应的PCR扩增引物和探针如下所示第1个目标扩增片段为SARS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酸片断,对应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9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7所示,探针序列如SEQ ID NO. 25 所示。第2个目标扩增片段为A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2所示的核酸片断, 对应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0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18所示,探针序列如 SEQ ID N0. 26 所示。第3个目标扩增片段为B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3所示的核酸片断, 对应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19所示,探针序列如 SEQ ID N0. 27 所示。第4个目标扩增片段为副流感病毒I型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4所示的核酸片断, 对应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2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20所示,探针序列如 SEQ ID N0. 28 所示。第5个目标扩增片段为副流感病毒II型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5所示的核酸片断,对应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3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21所示,探针序
8列如SEQ ID NO. 29所示。第6个目标扩增片段为副流感病毒III型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6所示的核酸片断,对应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4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22所示,探针序列如SEQ ID NO. 30所示。第7个目标扩增片段为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7所示的核酸片断,对应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5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23所示,探针序列如SEQ ID N0. 31所示。第8个目标扩增片段为腺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0. 8所示的核酸片断,对应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16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 24所示,探针序列如SEQ ID N0. 32 所示。8个下游引物5'端标记有生物素,用于后续的显色反应。8个探针5'端连接有15个胸腺嘧啶(T),使得探针能够更好的伸展开来,有利于探针和扩增产物的杂交。上述引物和探针由广州英韦创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实施例2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包括上述8组引物和8个探针。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检测试剂盒还包括阳性质控探针以及与阳性质控探针互补的阳性探针;阳性质控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0. 33所示,阳性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0. 34所
7J\ ο本实施例中,阳性探针的5'端标记有生物素。如图1所示的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提取待测样品中的核酸核酸提取采用北京天恩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柱式病毒RNAOUT提取试剂盒提取 (产品编号71001-50)。使用方法具体为1、对于液体病毒样品在1. 5mL离心管中加入0. 1 0. 2mL液体病毒样品。如果病毒需要富集,可以将1. 5mL液体在4°C 24,000g冷冻离心60min,移弃1. 3mL后剩下的0. 2mL
用于下一步处理。对于拭子样品将一个拭子放入离心管中,加入ImL自备的生理盐水,振荡器上充分振荡半分钟,然后转移0. 2mL到1. 5mL塑料离心管中,用于下一步处理。2、加入0. 6mL裂解液到第一步得到的0. 2mL样品中,振荡30s混勻后室温放置 IOmin0其中,裂解液在4°C放置后可能会产生沉淀,使用前必须放在65°C水浴使沉淀彻底溶解并充分摇勻后再取用。3、短暂离心后将500 μ L溶液转移到离心吸附柱中,室温放置2min。4、12,OOOrpm室温离心lmin,弃含穿透液的收集管,把离心吸附柱放入到一个新
的收集管中。5、将剩余溶液短暂离心后全部转移到离心吸附柱中,室温放置2min。6、12,OOOrpm室温离心lmin,弃含穿透液的收集管,把离心吸附柱放入到一个新的收集管中。7、加入0. 7mL通用洗柱液到离心吸附柱中,12,OOOrpm室温离心lmin,弃含穿透液的收集管,把离心吸附柱放入到一个自备的RNase-free的1. 5mL离心管中。8、12,OOOrpm室温离心lmin,弃含穿透液的离心管。9、将离心吸附柱套入到一个新的自备的RNase-free的1. 5mL离心管中,在离心吸附柱滤膜的中部加入30 100 μ L RNA洗脱液,然后室温放置2min。10、12,OOOrpm室温离心lmin,收集管中的样品即为病毒RNA。S20、扩增待测样品中的核酸得到核酸片段采用常规PCR扩增体系,以50 μ L的PCR体系为例,扩增体系如下
8组引物混合液(10 μΜ)2 μ L样品核酸5 μ LdNTPs ( IOmM)1 μ LIOxPCR buffer5 μ LMgCl2 ( 25 mM )3 μ LDNA 聚合酶(5 U/ μ L )0. 75 μ LAMV反转录酶(10 U/ μ L )0.25 μL无菌水补足至50 μL置于PCR反应仪内,反应条件为
42 °C40min
95 °C5 min
95 °C30 sec、
56 °C30 sec I- 35 个循环
72 °C30 sec ^
72 °C5 minPCR完成后进行电泳,以判断PCR反应是否成功。如图2所示的电泳图,为SARS病毒核酸片断的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图,其中进行了 4组平行试验。从图2所示电泳图中可以看出,PCR过程成功。如图3所示的电泳图,为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I型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核酸片段混合样品的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图,其中进行了 2组平行试验。从图3所示电泳图中可以看出,PCR过程成功。
10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增加PCR阳性质控探针以及与PCR阳性质控探针互补的PCR阳性检测探针的方式,检测PCR是否成功进行。S30、用探针与上述PCR扩增产物杂交,检测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所述8种呼吸道病毒中的一种或几种。包括如下步骤S32、将探针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可以选择表面附着有多聚-L-赖氨酸层、链霉亲和素层、谷胱甘肽层、戊二醛修饰层或次氨基三乙酸-镍离子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的96微孔板作为探针固定的固相载体,探针以点阵列的形式固定在所述附着层上;其中,探针的固定方式为随机共价固定或定向固定。本实施例选择表面附着有多聚-L-赖氨酸层的96微孔板作为探针固定的固相载体,探针定向固定在所述附着层上。具体步骤为将合成的探针分子溶解在双蒸水中,最终浓度定为20 μ M,取5 μ L上述探针溶液以及5yL 2X晶芯@基因芯片点样液(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目录号440010),并用移液器充分混合后,所得混合液即可进行生物芯片的点样,点样一般采用点阵的形式。点样后将探针固定在附着层上,同时探针5'端连接有15个胸腺嘧啶 (T),使得探针在96微孔板表面能够更好的伸展开来,有利于探针和PCR扩增产物的杂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点阵包括检测目标点和阳性质控点,检测目标点用于与S20 得到的PCR扩增产物杂交,阳性质控点用于检测杂交过程的正确与否。检测目标点和阳性质控点以点阵列的形式分布在芯片上,每个点阵包括4个阳性质控点和若干个检测目标点,4个阳性质控点所采用的阳性质控探针为一段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杂交反应液中含有与阳性质控探针互补的一段同为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阳性探针,该阳性探针5'端标记有生物素。阳性质控探针序列如SEQ ID NO. 33所示,与阳性质控探针互补的阳性探针序列如SEQ ID NO. 34所示。杂交反应时阳性质控探针与阳性探针特异性结合,再经后续的呈色反应以检验杂交过程是否正确。检测目标点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最多为8个。可以在96微孔板中点置多个孔做检测,即多组点阵,每组点阵排列相同,用以做比较。若每个孔反应结果皆相同,则表示结果准确,若有不相同的孔出现,则需重做实验。具体的可以选择2个点阵,4个点阵等。如图4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检测点阵,具体组合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选自如下8组引物中的至少一组 第1组引物用于扩增SARS病毒的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酸片段;第2组引物用于扩增A型流感病毒的如SEQ ID NO. 2所示的核酸片段; 第3组引物用于扩增B型流感病毒的如SEQ ID NO. 3所示的核酸片段; 第4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型的如SEQ ID NO. 4所示的核酸片段; 第5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I型的如SEQ ID NO. 5所示的核酸片段; 第6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II型的如SEQ ID NO. 6所示的核酸片段; 第7组引物用于扩增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如SEQ ID NO. 7所示的核酸片段; 第8组引物用于扩增腺病毒的如SEQ ID NO. 8所示的核酸片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9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ID NO. 17所示;所述第2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0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8 所示;所述第3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ID NO. 19 所示;所述第4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2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0 所示;所述第5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3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1 所示;所述第6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4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2 所示;所述第7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5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3 所示;所述第8组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6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4 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针,所述探针为如下8个与所述8组引物对应的核酸片段至少一种第1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5所示; 第2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2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6所示; 第3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3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7所示; 第4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4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8所示; 第5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5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9所示; 第6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6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30所示; 第7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7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31所示; 第8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8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32所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相载体,所述固相载体包括基体和固定在所述基体上的附着层,所述探针固定在所述附着层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5'端连接有15个胸腺嘧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阳性质控探针以及与所述阳性质控探针互补的阳性探针;所述阳性质控探针序列如SEQ ID NO. 33所示,所述阳性探针的序列如SEQID NO. 34所
7.一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提取待测样品中的核酸;步骤二、扩增待测样品中的核酸得到核酸片段,所述核酸片段为如下核酸片段中的至少一种SARS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酸片断; A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2所示的核酸片断; B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3所示的核酸片断; 副流感病毒I型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4所示的核酸片断; 副流感病毒II型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5所示的核酸片断; 副流感病毒III型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6所示的核酸片断;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7所示的核酸片断; 腺病毒的基因的如SEQ ID NO. 8所示的核酸片断;步骤三、用探针进行检测,所述探针与步骤二扩增产物中的一种特异性杂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使用如下8组寡核苷酸片段的至少一组作为引物进行扩增第1组引物用于扩增SARS病毒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0.9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7所示;第2组引物用于扩增A型流感病毒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10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8所示;第3组引物用于扩增B型流感病毒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1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9所示;第4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型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12所示, 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0所示;第5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I型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13所示, 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1所示;第6组引物用于扩增副流感病毒III型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14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2所示;第7组引物用于扩增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N0. 15所示, 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3所示;第8组引物用于扩增腺病毒的核酸片段,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16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 24所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探针为具有如下序列的8个核酸片断中的至少一个第1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5所示;第2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2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6所示第3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3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7所示第4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4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8所示第5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5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29所示第6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6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30所示第7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7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 31所示第8个探针与如SEQ ID NO. 8所示的核酸片断特异性结合,序列如SEQ IDN0.32所示。
10.如权利要求7 9中任一项所述的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探针与所述扩增产物的杂交在固相载体上进行;所述固相载体包括基体和固定在所述基体上的附着层,所述探针固定在所述附着层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同时提供一种采用该试剂盒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所述试剂盒包含8组引物及其探针,所述引物中,下游引物5′端均以生物素标记。所述检测方法利用引物对待测样品中核酸进行扩增,形成的生物素化产物与固定于芯片表面的探针杂交形成探针-生物素化产物复合物。碱性磷酸酶-链霉亲和素偶联物与探针-生物素化产物复合物结合,再利用显色底物四唑硝基蓝/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NBT/BCIP)与碱性磷酸酶发生呈色(蓝紫色)反应。通过判读在特定位点是否呈色,来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待检测的呼吸道病毒。该试剂盒检测通量高、快速、灵敏以及特异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C12R1/93GK102181579SQ2011100899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刘春晓, 史蕾, 孙杰, 孙秋香, 庄卫东, 张巍, 徐云庆, 李永进, 杨泽, 杨燕秋, 莫秋华, 赵纯中, 顾大勇, 黄彤文 申请人:深圳博尔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