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微生物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微生物培养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物医学检测和研究中,细菌检测占有很大比例。如何快捷准确地鉴别出样品中所含细菌的生物学种类、遗传变异的状态、细菌药物敏感性等,已经成为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检验项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API生化检测试剂盒将操作繁琐、解释冗长的传统方法微量化和标准化;将生化反应结果结合其他检验方法的结果,在经过统计分析处理过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进而做出种属判別。但是API生化检测试剂盒也存在如下缺陷
UAPI生化检测试剂盒不能实现增菌培养和生化鉴别的一体化,需要先进行增菌培养,进而在含有试剂的小管中进行一系列的生化检验。由于培养器皿的转换以及含有试剂的塑料管的设计局限,需要在无菌条件较高的环境下才能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被外界的细菌污染,造成对检验结果的影响。2、生化反应测试小管体积较小,给操作上帯来不便。3、利用API生化检测试剂盒进行细菌检测前,需进行增菌一分离培养,得到单个菌落。并且含有一定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只适合某些特定细菌的生长;如果待检样本所含的细菌是未知的,则必须采用多个培养皿,分别承装含有不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来进行尝试 性试验,以满足分离细菌的需要;此外,还需要对所得单菌落的细菌进行ー些特殊的检验,如革兰氏染色镜检,氧化酶试验等;这些是使用API试剂盒时所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整体上増加了使用API系统的复杂性和繁琐程度,且整个流程耗时较长。4、API生化检测试剂盒仍采用手工接种,效率低,不适合规模化操作。5、使用API生化检测试剂盒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生化检测试验的不足,提供ー种能将增菌培养、接种、生化鉴别一体化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装置接种、培养与检测方法简单、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稳定性,降低了对操作环境的要求和检测成本,适合规模化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ー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底盘和顶盖,所述底盘包括设置于底盘中央下凹的培养池和围绕在培养池四周的环形容置区,
所述容置区包括向培养池倾斜的倾斜底、设置在倾斜底上表面的若干个条状凸起、内周壁和外周壁,所述培养池的上沿外翻与容置区的内周壁的上端连接,所述凸起围绕培养池呈放射状排列,将容置区分隔成数个扇形库位;
所述底盘上设有数个培养子槽,所述培养子槽为空心楔形体,培养子槽窄端朝向培养池,搁置在容置区的库位内,所述培养子槽为全开放式培养子槽或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所述全开放式培养子槽的顶部不设盖板,所述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的顶部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呈梯形,所述盖板的长度小于培养子槽的槽口长度,所述盖板设置在培养子槽的窄端,与培养子槽的上沿闭合固定。所述底盘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培养池的上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为O度至90度。所述培养池的上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为20度至45度。所述容置区的库位的个数为3 30个。所述培养子槽的外侧两下棱处各设有一半凹槽,所述凹槽的一半与凸起的一半连
接。所述容置区的倾斜底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β的范围为O度至90度。所述容置区的外周壁的下端向下延伸与培养池的底部齐平。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液体、固体、半固体培养基等检测培养基;
步骤二 将上述检测培养基置入试验设计方案对应的培养子槽;
步骤三将上述培养子槽按试验设计方案依次放置在本发明装置底盘的库位上; 步骤四在培养池中注入液体培养基;
步骤五将待检测样本接种至上述液体培养基中;
步骤六在一定温度下,静置培养一段时间,或低速摇动培养一段时间,摇速以液体培养基不溅出培养池为准;
步骤七将上述装置进行摇动涂布接种,将培养池中的液体培养基甩入培养子槽,摇动速度以液体培养基不溅出本发明装置为准;
步骤八添加试验所需试剂或试纸;
步骤九将上述装置放置在一定温度下静置培养或低速摇动培养;
步骤十用肉眼或仪器直接观察并检测上述培养子槽内菌落、细胞集落或组织集落种类和形态或混合液的浑浊程度、颜色变化,或加入检测试剂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与检测。在步骤六、步骤七、步骤九中,所述摇动通过手持该装置进行摇动,或将该装置置于摇床设备上进行摇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的的特点如下
(1)可同时容纳液体、固体、半固体培养基,即将各种功能的培养基如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集中在一起;
(2)各种培养基相互分离,互不干扰,而在一定的物理条件下可相互接触,避免不同相态的培养基相互混合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使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3)细菌在装置内部接种,即从培养池向培养子槽的涂布接种过程不需打开顶盖,可通过改变装置的倾角或进行水平圆周摇动完成涂布接种,减少了因环境微生物污染所导致的假阳性结果,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也减少了对强致病菌操作带来的危险,同时可以使培养与检测操作规模化;
(4)该装置及其培养与检测方法既可用于细菌的快速诊断鉴别,又可观察细菌酶系统完整的生物化学特点,将传统的形态特征检测、细菌培养、生物化学试验集中在ー个装置中
同步进行,操作简单,可大大缩短时间和精力;
(5)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检测效率,且培养子槽可拆分、相互独立,可提
高实验操作的灵活性;底盘反复利用,节约经济成本。
图I为本发明ー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全开放式培养子槽)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I中底盘与全开放式培养子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底盘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2中底盘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示图。图6为图2中底盘的仰视示意图。图7为图I中全开放式培养子槽的放大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的放大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底盘与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的立体不意图。图10为本发明ー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置于摇床设备上的示意图。其中
底盘I 培养池11 容置区12 倾斜底121 凸起122 内周壁123 外周壁124 加强筋13 培养子槽2
全开放式培养子槽2a 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2b 盖板21b 凹槽22 顶盖3 摇床设备4。
具体实施例方式參见图I至图9,本发明ー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底盘I和顶盖
3,所述底盘I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底盘I包括设置于底盘I中央下凹的培养池
11和围绕在培养池11四周的环形容置区12。所述容置区12包括向培养池11倾斜的倾斜底121、设置在倾斜底121上表面的
若干个条状凸起122、内周壁123和外周壁124。所述培养池11的上沿外翻与容置区的内周壁123的上端连接,所述培养池11的上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为O度至90度。研究和试验的发现,α角度的最佳范围为20度至45度。图中所示的底盘I的α角度为25度。所述容置区的倾斜底1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β角度的范围为O度至90度。图中所示的底盘I的β角度为35度。所述凸起122围绕培养池11呈放射状排列,将容置区12分隔成数个扇形库位。常用容置区12的库位的个数为3 30个。图中所示的底盘I的库位为21个。所述底盘I还包括数个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设置在底盘I下侧且垂直底盘1,所述加强筋13围绕培养池11的外壁呈放射状排列。所述容置区的外周壁124的下端向下延伸与培养池11的底部齐平。所述培养池11、容置区12和加强筋13 —体连接。所述底盘I上设有数个培养子槽2,所述培养子槽2为空心楔形体,培养子槽2窄端朝向培养池11,搁置在容置区12的库位内。所述培养子槽2的外侧两下棱处各设有一半 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一半与凸起122的一半连接。图中所示的设置有21个库位的底盘I能承纳的培养子槽2的个数不超过21个。 所述培养子槽2为全开放式培养子槽2a或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2b。所述全开放式培养子槽2a的顶部不设盖板,顶部完全开放,如图7所示。所述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2b的顶部设有一盖板21b,所述盖板21b呈梯形,所述盖板21b的长度小于培养子槽2b的槽口长度,所述盖板21b设置在培养子槽2b的窄端,与培养子槽2b的上沿闭合固定。如图8、图9所示。全开放式培养子槽2a能承纳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等检测培养基,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2b能承纳液体培养基、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等检测培养基。本发明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液体、固体、半固体培养基等检测培养基。所述检测培养基为选择性培养基、生化鉴别培养基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是另一种培养基,其中可以含有一定已知浓度的抗生素、药物、化合物。步骤二 将上述检测培养基置入试验设计方案对应的培养子槽2。步骤三将上述培养子槽2按试验设计方案依次放置在本发明装置底盘I的库位上。步骤四在培养池11中注入液体培养基。步骤五将待检测样本接种至上述液体培养基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普通增菌培养基、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或特定菌种的增菌培养基的一种或几种;或者是另一种培养基,其中可以含有一定已知浓度的抗生素、药物、化合物。步骤六在一定温度下,静置培养一段时间,或低速摇动培养一段时间。摇速以液体培养基不溅出培养池11为准,所述摇动通过手持该装置进行摇动,或将该装置置于摇床设备4上进行摇动。如图10所示。步骤七将上述装置进行摇动涂布接种,将培养池11中的液体培养基甩入培养子槽2,摇动速度以液体培养基不溅出本发明装置为准。所述摇动通过手持该装置进行摇动,或将该装置置于摇床设备4上进行摇动。如图10所示。步骤八添加试验所需试剂或试纸;
步骤九将上述装置放置在一定温度下静置培养或低速摇动培养。所述摇动通过手持该装置进行摇动,或将该装置置于摇床设备4上进行摇动。如图10所示。步骤十用肉眼或仪器观察并检测上述培养子槽2内菌落、细胞集落或组织集 落种类和形态或混合液的浑浊程度、颜色变化,或加入检测试剂进行进ー步的观察与检测。
权利要求
1.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底盘(I)和顶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I)包括设置于底盘(I)中央下凹的培养池(11)和围绕在培养池(11)四周的环形容置区(12), 所述容置区(12)包括向培养池(11)倾斜的倾斜底(121)、设置在倾斜底(121)上表面的若干个条状凸起(122)、内周壁(123)和外周壁(124),所述培养池(11)的上沿外翻与容置区的内周壁(123)的上端连接,所述凸起(122)围绕培养池(11)呈放射状排列,将容置区(12)分隔成数个扇形库位; 所述底盘(I)上设有数个培养子槽(2 ),所述培养子槽(2 )为空心楔形体,培养子槽(2 )窄端朝向培养池(11),搁置在容置区(12)的库位内,所述培养子槽(2)为全开放式培养子槽(2a)或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2b),所述全开放式培养子槽(2a)的顶部不设盖板,所述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2b)的顶部设有一盖板(2Ib),所述盖板(2Ib)呈梯形,所述盖板(21b)的长度小于培养子槽(2b)的槽口长度,所述盖板(21b)设置在培养子槽(2b)的窄端,与培养子槽(2b)的上沿闭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I)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11)的上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为O度至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11)的上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为20度至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12)的库位的个数为3 30个。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子槽(2)的外侧两下棱处各设有一半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一半与凸起(122)的一半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的倾斜底(1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β的范围为O度至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的外周壁(124)的下端向下延伸与培养池(11)的底部齐平。
9.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液体、固体、半固体培养基等检测培养基; 步骤二 将上述检测培养基置入试验设计方案对应的培养子槽(2); 步骤三将上述培养子槽(2)按试验设计方案依次放置在本发明装置底盘(I)的库位上; 步骤四在培养池(11)中注入液体培养基; 步骤五将待检测样本接种至上述液体培养基中; 步骤六在一定温度下,静置培养一段时间,或低速摇动培养一段时间,摇速以液体培养基不溅出培养池(11)为准; 步骤七将上述装置进行摇动涂布接种,将培养池(11)中的液体培养基甩入培养子槽(2),摇动速度以液体培养基不溅出本发明装置为准; 步骤八添加试验所需试剂或试纸;步骤九将上述装置放置在一定温度下静置培养或低速摇动培养; 步骤十用肉眼或仪器直接观察并检测上述培养子槽(2)内菌落、细胞集落或组织集落种类和形态或混合液的浑浊程度、颜色变化,或加入检测试剂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与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步骤七、步骤九中,所述摇动通过手持该装置进行摇动,或将该装置置于摇床设备(4)上进行摇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化培养与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底盘(1)与顶盖(3),所述底盘(1)包括培养池(11)和容置区(12),所述容置区的凸起(122)围绕培养池(11)呈放射状排列,将容置区(12)分隔成数个扇形库位,所述培养子槽(2)呈空心楔形体,搁置在容置区(12)库位内,所述培养子槽(2)为全开放式培养子槽(2a)或部分开放式培养子槽(2b),培养池(11)承纳待检测液体培养基,培养子槽(2)承纳检测培养基,通过摇动本发明装置完成接种过程。本发明将增菌培养、涂布接种、生化鉴别一体化,操作灵活,降低了对操作环境的要求和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结果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C12Q1/04GK102816683SQ20121026999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黄洋, 宋会盟, 王海晶, 赵万千 申请人:江苏嘉语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