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49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解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被解冻物容易地调节蒸气排气量的解冻装置。解冻装置10具备:内部具有解冻室12的机箱11、生成供给到解冻室12对被解冻物进行解冻的蒸气的蒸气生成机构20、以及将供给到解冻室12的蒸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机构40。排气机构40具备:一端与解冻室12连通另一端与解冻室12的外部连通的圆筒部件46、以及通过外周部与圆筒部件46的内表面螺合而安装在该圆筒部件46内部使蒸气呈螺旋状流动的螺旋状板部件47。
【专利说明】解冻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利用水蒸气的潜热进行解冻的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迄今为止,已知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利用水蒸气的潜热对被解冻物进行解冻的解冻装置。在这种解冻装置中,利用加热器将水加热成水蒸气,再将水蒸气供给到解冻室,所供给的水蒸气凝结。利用伴随着该水蒸气的凝结而产生的潜热,对解冻物进行解冻。而且,上述解冻装置设置有用于将供给到解冻室的水蒸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口。
[0003]可是,在解冻装置中,根据被解冻物的种类,为保证质量而采用的适当解冻温度(解冻室内的温度)不同。另一方面,在解冻装置中,解冻室内的温度随着从排气口排出的水蒸气的量而变化。因此,为了根据被解冻物的种类而适当调节解冻室内的温度,适当调节水蒸气的排气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存在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熟练工就难以根据被解冻物调节水蒸气的排气量这一问题。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81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被解冻物容易地调节水蒸气(蒸气)的排气量的解冻装置。
[0006]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一种解冻装置为对象,该解冻装置具备:内部具有解冻室的机箱、生成供给到上述解冻室对被解冻物进行解冻的蒸气的蒸气生成机构、以及将供给到上述解冻室的蒸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机构。并且,上述排气机构具备:一端与上述解冻室连通另一端与上述解冻室的外部连通的第一圆筒部件、以及通过外周部与上述第一圆筒部件的内表面螺合而安装在上述第一圆筒部件内部使蒸气呈螺旋状流动的螺旋状板部件。
[0007]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从蒸气生成机构供给到解冻室的蒸气(以下也称为水蒸气)凝结,利用伴随着水蒸气的凝结而产生的潜热对被解冻物进行解冻。另一方面,由于解冻室的压力比外部压力高,因此其压力差使解冻室内蒸气的一部分通过排气机构自然排出。具体而言,在排气机构中,利用螺旋状板部件使流入第一圆筒部件中的蒸气呈螺旋状流动,然后从第一圆筒部件向外部排出。也就是说,在第一圆筒部件中,利用螺旋状板部件使蒸气通路的截面积减小,所以蒸气的流动阻力增大。因此,流动阻力的增大会使从第一圆筒部件排出的蒸气的量受到限制。
[0008]图6所示的螺旋状板部件的螺距P(即,螺旋状板部件与第一圆筒部件螺合的间距)越大,螺旋状板部件中的蒸气通路的截面积就越大,因此上述蒸气的流动阻力减少。并且,流动阻力越小,通过第一圆筒部件而被排出的蒸气量就越大。因此,可以准备螺距P不同的多块螺旋状板部件,通过更换这些螺旋状板部件来改变(调节)蒸气的排气量。而且,螺旋状板部件可以通过螺合安装在第一圆筒部件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这样一来,如果预先根据被解冻物的种类选定螺旋状板部件,只要更换该螺旋状板部件,就能够将蒸气的排气量容易地调节成与被解冻物的种类相对应的适当排气量。
[0009]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上述排气机构具备:具有球状凹面的碗状部件、以及一端具有缺口部并与上述碗状部件的凹面接触另一端与上述第一圆筒部件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圆筒部件。
[0010]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流过第一圆筒部件的蒸气从第二圆筒部件的缺口部流出。从第二圆筒部件的缺口部流出的蒸气沿着碗状部件的凹面流动,朝着与第一圆筒部件中的蒸气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吹出。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排气机构中,蒸气朝着第一圆筒部件的一端侧即解冻室侧排出。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减轻较高温度的蒸气吹到解冻装置周围所造成的影响。
[0011]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在上述第一圆筒部件的另一端形成有缺口部。另一方面,上述第一圆筒部件的另一端和上述第二圆筒部件可相对旋转地嵌合,以使上述第一圆筒部件的缺口部与上述第二圆筒部件的缺口部彼此重叠并使该缺口部彼此重叠的程度改变。
[0012]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流过第一圆筒部件的蒸气从由彼此重叠的两个缺口部形成的开口流出。与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相同,该流出的蒸气沿着碗状部件的凹面流动。此处,如果使第一圆筒部件与第二圆筒部件相对旋转(例如,如果使第二圆筒部件相对于第一圆筒部件旋转),则两个缺口部的重叠程度改变,由这两个缺口部形成的开口的面积也会改变。如果所述开口的面积改变,则从该开口流出的蒸气的量也会改变。也就是说,如果开口面积减小则蒸气的流出量就会减少,如果开口面积增大则蒸气的流出量就会增加。因此,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排气机构中,即便通过让第一圆筒部件和第二圆筒部件相对旋转,也能够调节蒸气的排气量。由此,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排气机构中,排气量的粗调可以通过更换上述螺旋状板部件来进行,排气量的微调可以通过让第一圆筒部件和第二圆筒部件相对旋转来进行。因此,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进行排气量的调节。
[0013]第四方面的发明是,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上述第一圆筒部件配置成:一端与上述解冻室的上部连通,且轴心沿上下方向延伸。
[0014]蒸气由于密度比空气小而具有上升的性质。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第一圆筒部件沿上下方向延伸与解冻室的上部连通,因此可以利用蒸气的上升性质,使解冻室内的蒸气顺畅地流入第一圆筒部件后再排出。因此,在本发明中,可以有效进行蒸气的排气,从而能够提高排气效率。由于排气效率提高,所以能够在保证同等排气量的前提下减小排气机构的尺寸。
[0015]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排气机构具备:一端与解冻室连通另一端与解冻室的外部连通的第一圆筒部件、以及通过外周部与第一圆筒部件的内表面螺合而安装在该第一圆筒部件的内部使蒸气呈螺旋状流动的螺旋状板部件。因此,可以准备螺距不同的多个螺旋状板部件,通过更换这些螺旋状板部件来改变(调节)蒸气的排气量。而且,螺旋状板部件可以通过螺合安装在第一圆筒部件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这样一来,如果预先根据被解冻物的种类选定螺旋状板部件,只要更换该螺旋状板部件,就能够根据被解冻物的种类容易地调节蒸气的排气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6]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解冻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2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解冻装置的结构局部敞开表示的立体图。
[0018]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气机构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0019]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气机构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气机构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1]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气机构的局部结构的侧视图。
[0022]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气机构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10-解冻装置;11_机箱;12_解冻室;20_蒸气生成机构;40_排气机构;46_圆筒部件(第一圆筒部件);46a-缺口部;47_螺旋状板部件;52_碗状部件;52a-内表面(凹面);53_圆筒部件(第二圆筒部件);53a-缺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应予说明,以下实施方式本质上仅是优选的示例,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适用物、或者本发明的用途的范围。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解冻装置10是利用蒸气(以下也称为水蒸气)的潜热对被解冻物进行解冻的装置。解冻装置10具备内部具有解冻室12的大致呈矩形的机箱11和蒸气生成机构20。
[0027]解冻室12形成在机箱11的大致上半部,机箱11的下半部成为蒸气生成室14。在机箱11的上半部,解冻室12的右侧配设有操作箱13。操作箱13进行调节解冻室12内的温度、湿度,或者调节供给到解冻室12的蒸气的温度等的控制。解冻室12与操作箱13隣接,当然二者之间是被遮蔽着的。
[0028]蒸气生成机构20收纳在机箱11的蒸气生成室14内(参照图2)。蒸气生成机构20具有供水箱21和加热箱22,是生成供给到解冻室12对被解冻物进行解冻的蒸气的机构。在蒸气生成机构20中,供水箱21的水被适当供给到加热箱22。在加热箱22中,所供给的水被加热成蒸气。
[0029]在解冻室12的内侧(后侧)设置有蒸气室30。而且,在解冻室12的识图者侧(前侧)设置有外气导入口 15。在蒸气室30内设置有循环风扇31和蒸气吹出口 32。在蒸气室30内,若循环风扇31被驱动,则外气(外部空气)从外气导入口 15导入,与由加热箱22生成的蒸气合流,然后从蒸气吹出口 32供给到解冻室12。蒸气吹出口 32构成为在解冻室12内从内侧向识图者侧吹出蒸气。并且,从蒸气吹出口 32吹到解冻室12的蒸气在流到解冻室12的识图者侧后,与从外气导入口 15导入的外气合流,然后再从蒸气吹出口 32供给到解冻室12。也就是说,蒸气室30进行使供给到解冻室12内的蒸气与新吸入的外气和新生成的蒸气混合,再将混合气体供给到解冻室12的蒸气循环工作。
[0030]在解冻室12内,从蒸气室30供给的蒸气凝结,利用伴随着该凝结而产生的潜热,对被解冻物进行解冻。应予说明,虽未图示,在解冻室12内被解冻物载置于托盘上。
[0031]<排气机构的结构和排气工作>
[0032]本实施方式的解冻装置10具备将解冻室12内的蒸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机构40。在解冻装置10中,根据被解冻物的种类,为保证质量而采用的适当解冻温度(解冻室12内的温度)不同。另一方面,在解冻装置10中,解冻室12内的温度随着从解冻室12内排出的蒸气的量而变化。因此,为了根据被解冻物的种类,将解冻室12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当温度,需要适当调节蒸气的排气量。
[0033]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机构40设置在机箱11的顶板上(参照图1)。如图3?图7所示,排气机构40由下部排气部41、中间排气部45和上部排气部51构成。这些排气部从下到上按照下部排气部41、中间排气部45、上部排气部51的顺序设置。
[0034]下部排气部41位于排气机构40的下端侧。如图2和图3所示,下部排气部41具有圆板部件42和圆筒部件43。圆板部件42在中央部分形成有两个开口部42a。开口部42a大致呈扇形。应予说明,上述开口部42a的数量和形状仅为一例,并不限于此。圆筒部件43形成为长度较短,以立设在圆板部件42上的状态固定在该圆板部件42上。圆筒部件43围着开口部42a固定在圆板部件42上。该下部排气部41固定在机箱11的顶板上,以使圆筒部件43的内部与解冻室12内的上部经由圆板部件42的开口部42a彼此连通。通过此结构,解冻室12的蒸气通过开口部42a流入圆筒部件43。
[0035]中间排气部45与上述下部排气部41的上侧连接。如图4?图6所示,中间排气部45具有圆筒部件46和螺旋状板部件47。圆筒部件46的一端(流入端)嵌入下部排气部41的圆筒部件43内,蒸气从该圆筒部件43流入。也就是说,中间排气部45的圆筒部件46配置成:一端与解冻室12的上部连通且轴心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圆筒部件46的另一端(流出端),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缺口部46a。各缺口部46a形成为矩形。应予说明,上述缺口部46a的数量和形状仅为一例,并不限于此。而且,中间排气部45的圆筒部件46形成为长度比下部排气部41的圆筒部件43长。
[0036]螺旋状板部件47由一定宽度的板部件呈螺旋状形成。螺旋状板部件47安装在圆筒部件46的内部。螺旋状板部件47以其轴心与圆筒部件46的轴心一致的状态安装。具体而言,圆筒部件46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46b,螺旋状板部件47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圆筒部件46的内螺纹部46b螺合的外螺纹部47a。也就是说,螺旋状板部件47通过外周部与圆筒部件46的内表面螺合而安装在该圆筒部件46的内部。螺旋状板部件47的外螺纹部47a的螺距P(参照图6)为圆筒部件46的内螺纹部46b的螺距的整数倍。
[0037]在中间排气部45内,从下部排气部41流入圆筒部件46的蒸气在螺旋状板部件47的作用下呈螺旋状流动。在圆筒部件46的内部,利用螺旋状板部件47使蒸气通路的截面积减小,所以蒸气的流动阻力增大。由此,与未设置螺旋状板部件47的情况相比,通过圆筒部件46的蒸气的流量减少。也就是说,螺旋状板部件47构成在圆筒部件46中妨碍蒸气流的蒸气流阻力部件。
[0038]上部排气部51与上述中间排气部45的上侧连接。如图4和图7所示,上部排气部51具有碗状部件52和圆筒部件53。碗状部件52的内表面52a为球状凹面,外表面(图示省略)也为球状面。圆筒部件53形成为比中间排气部45的圆筒部件46短。圆筒部件53的一端(流入端)嵌入中间排气部45的圆筒部件46的另一端(流出端),蒸气从该圆筒部件46流入。在圆筒部件53的另一端(流出端),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缺口部53a。各缺口部53a形成为矩形。应予说明,该缺口部53a的数量和形状仅为一例,并不限于此。而且,圆筒部件53的另一端(流出端)连接固定在碗状部件52 内表面52a上。[0039]中间排气部45的圆筒部件46的另一端与上部排气部51的圆筒部件53可相对旋转地嵌合,圆筒部件46的缺口部46a与圆筒部件53的缺口部53a彼此重叠,并且二者的相对旋转使该缺口部46a、53a彼此重叠的程度改变。在上部排气部51,由彼此重叠的圆筒部件46、53的缺口部46a、53a形成开口 54。因此,在上部排气部51,从中间排气部45流入圆筒部件53的蒸气从上述开口 54流出,然后,沿着碗状部件52的内表面52a流动向外部排出。
[0040]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机构40中,中间排气部45的圆筒部件46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圆筒部件,上部排气部51的圆筒部件53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圆筒部件。
[0041 ]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机构40,图6所示的螺旋状板部件47的外螺纹部47a的螺距P越大,螺旋状板部件47中的蒸气通路的截面积就越大,因此上述蒸气的流动阻力减小。并且,流动阻力越小,通过中间排气部45的圆筒部件46而排出的蒸气的量就越大。因此,可以准备螺距P不同的多个螺旋状板部件47,通过更换这些螺旋状板部件47来改变(调节)蒸气的排气量。而且,螺旋状板部件47可以通过螺合安装在圆筒部件46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
[004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机构40中,通过设置圆筒部件46、以及与该圆筒部件46的内部螺合安装的螺旋状板部件47,如果预先根据被解冻物的种类选定螺旋状板部件47,只要更换该螺旋状板部件47,就能够将蒸气的排气量容易地调节成与被解冻物的种类相对应的适当排气量。
[0043]在上部排气部51,自中间排气部45的圆筒部件46流入的蒸气,从在彼此重叠的缺口部46a、53a相互之间形成的开口 54流出。从该开口 54流出的蒸气沿着碗状部件52的内表面52a流动,朝着与下部排气部41和中间排气部45的蒸气流动方向(即从下向上的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从上向下的方向)吹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机构40中,蒸气朝着解冻室12侧排出。因此,能够减轻较高温度的蒸气吹到解冻装置10周围所造成的影响。
[0044]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机构40中,例如若使上部排气部51相对于中间排气部45的圆筒部件46旋转,则彼此重叠的缺口部46a、53a的重叠程度改变,由该缺口部46a、53a形成的开口 54的面积也改变。如果该开口 54的面积改变,则从该开口 54流出的蒸气的量就会改变。也就是说,如果开口 54的面积减小则蒸气的流出量就会减少,如果开口 54的面积增大则蒸气的流出量就会增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机构40中,还能够通过让上部排气部51旋转来调节蒸气的排气量。由此,在排气机构40中,排气量的粗调可以通过更换上述螺旋状板部件47来进行,排气量的微调可以通过让上部排气部51旋转来进行。因此,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进行排气量的调节。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中间排气部45相对于上部排气部51旋转,也同样能够调节排气量。
[0045]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排气机构40设置在机箱11的顶板上配设成与解冻室12的上部连通。因此,能够利用蒸气上升的性质,使解冻室12内的蒸气顺畅地流入排气机构40中再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进行蒸气的排气,从而能够提高排气效率。由于排气效率提高,能够在保证同等排气量的前提下减小排气机构40的尺寸。
[0046]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机构40中,可以省略下部排气部41,让解冻室12内的蒸气直接流入中间排气部45,也可以省略上部排气部51,让蒸气从中间排气部45直接向外部排出,还可以省略下部排气部41和上部排气部51这两个排气部。
[0047]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排气机构40设置在机箱11的顶板以外的位置。
[0048]-产业适用性-
[0049]综上所述,本发明对利用水蒸气的潜热进行解冻的解冻装置非常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解冻装置,该解冻装置具备:内部具有解冻室的机箱、生成供给到所述解冻室对被解冻物进行解冻的蒸气的蒸气生成机构、以及将供给到所述解冻室的蒸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机构具备:一端与所述解冻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解冻室的外部连通的第一圆筒部件、以及通过外周部与所述第一圆筒部件的内表面螺合而安装在所述第一圆筒部件内部使蒸气呈螺旋状流动的螺旋状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机构具备:具有球状凹面的碗状部件、以及一端具有缺口部并与所述碗状部件的凹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筒部件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圆筒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圆筒部件的另一端形成有缺口部; 所述第一圆筒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部件可相对旋转地嵌合,以使所述第一圆筒部件的缺口部与所述第二圆筒部件的缺口部彼此重叠并使该缺口部彼此重叠的程度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筒部件配置成:一端与所述解冻室的上部连通,且轴心沿上下方向延伸。
【文档编号】A23L3/365GK103798914SQ201310307714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二宫一就 申请人:株式会社菱丰冷冻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