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溶液转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24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茶溶液转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溶液转化装置,包括第一储罐、压缩空气机,第一储罐依次连接第一输送泵、第一阀门、第一单向阀、第一流量计;压缩空气机依次连接第二阀门、第二单向阀、第二流量计;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出口汇合成一路并依次连接混合器及老化器的入口,老化器的出口连接第二储罐,第二储罐连接第二输送泵,第二输送泵连接第一储罐。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气液定量混合,使反应过程中气体量可控,同时设置了老化器,利用老化器中的盘管设置,可以控制加热的时间,最终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适合规模化生产。
【专利说明】茶溶液转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溶液转化装置,属于茶学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红茶在提取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冷浑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红茶提取物里面的“茶乳酪”大分子不溶于水造成的。目前解决“茶乳酪”的问题主要有沉淀过滤及加碱转溶两种方法,前者虽然能解决“茶乳酪”的问题,但同时也降低了红茶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而目前采用碱转溶的方法通常是在提取罐中加入一定量的碱,调节到一定的PH值后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直接在提取罐中通入空气,使“茶乳酪”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改变其性质,转为可溶性物质,用这种方法转溶通常会因为通入的气体量无法控制而导致生产批次之间的成分不同,最终导致成品的差异性。
[0003]现有的茶提取物制造工艺中也有用绿茶提取物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变为红茶的,其方法与上述的红茶转溶所采用的碱转溶方法相差无几。通常也是将绿茶提取物用碱调节PH,加热后通入空气或氧气,一定时间后停止通气并降温。这种绿茶转红茶的方法同样存在通气量无法精确控制而照成各生产批次间的成分差异较大,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溶液转化装置,使转化过程可控,并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0005]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溶液转化装置,包括第一储罐、压缩空气机,第一储罐依次连接第一输送泵、第一阀门、第一单向阀、第一流量计;压缩空气机依次连接第二阀门、第二单向阀、第二流量计;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出口汇合成一路并依次连接混合器及老化器的入口,老化器的出口连接第二储罐,第二储罐连接第二输送泵,第二输送泵连接第一储罐。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老化器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及温度计,内部设置有盘管,盘管的闻度低于出液口。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气液定量混合,使反应过程中气体量可控,同时设置了老化器,利用老化器中的盘管设置,可以控制加热的时间,最终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适合规模化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0]如图所示,一种茶溶液转化装置,包括第一储罐11、压缩空气机14,第一储罐11依次连接第一输送泵21、第一阀门31、第一单向阀41、第一流量计51 ;压缩空气机14依次连接第二阀门32、第二单向阀42、第二流量计52 ;第一流量计51和第二流量计52的出口汇合成一路并依次连接混合器6及老化器7的入口,老化器7的出口连接第二储罐12,第二储罐12连接第二输送泵22,第二输送泵22连接第一储罐11。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老化器7设置有进液口 9、出液口 10及温度计8,内部设置有盘管13,盘管13的高度低于出液口 10。
[00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利用“茶乳酪”在碱性条件下可以通过与氧气反应进而转变成可溶性物质的特性,事先将茶溶液通过混合器6与压缩空气按比例混合,在老化器7中加热加速反应,最后通过第一储罐11及第二储罐12进行循环操作,最终达到完全转溶的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需要转化的茶溶液放置在第一储罐11内,投入一定量的碱溶液将茶溶液调整至一定的PH范围,通常是将pH控制在12?13之间;开启压缩空气机14,通过调节第二阀门32的开启度将压缩空气的流量控制在一定的数值,开启第一输送泵21,通过调节第一阀门31将茶溶液的流量控制在一定的数值,此时可以微调第一阀门31和第二阀门32使茶溶液和压缩空气的的比例调整到需要的数值,优选控制在体积比I: I ;茶溶液和压缩空气在通过混合器6混合后增加了接触面积,再进入到老化器7中,由于老化器7带有盘管13,可以延长混合液体在老化器中的停留时间,此停留时间即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宜控制在30分钟,老化器7中可以通过进液口 9注入加热用的热水并由出液口 10排出,温度可以从温度计8读出,温度控制在70?90°C ;从老化器出来的混合液流入到第二储罐12中,此时可以通过检测混合液的澄明度及茶多酚等相关指标考察转化的效果,如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则可按上述的工艺数据连续生产,如转化效果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则可将到第二储罐12的液体通过第二输送泵22泵入到第一储罐11中再次转化,整个过程是连续运转的。
【权利要求】
1.茶溶液转化装置,包括第一储罐(11)、压缩空气机(14),其特征在于:第一储罐(11)依次连接第一输送泵(21)、第一阀门(31)、第一单向阀(41)、第一流量计(51);压缩空气机(14)依次连接第二阀门(32)、第二单向阀(42)、第二流量计(52);第一流量计(51)和第二流量计(52)的出口汇合成一路并依次连接混合器(6)及老化器(7)的入口,老化器(7)的出口连接第二储罐(12),第二储罐(12)连接第二输送泵(22),第二输送泵(22)连接第一储te (I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溶液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老化器(7)设置有进液口(9)、出液口(10)及温度计(8),内部设置有盘管(13),盘管(13)的高度低于出液口(10)。
【文档编号】A23F3/16GK203457737SQ20132048089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日
【发明者】陈其, 葛国平, 柳雄威, 韦传东, 李春艳 申请人:宁波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