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23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化碎化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置于离心装置的内管和外管,内管至少部分位于外管中,并由外管承托;在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内管位于外管的部分与外管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内管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碎化的贯穿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方便地碎化生化固态物质。
【专利说明】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及系统。【背景技术】
[0002]分离核酸是分子诊断学中的重要步骤。从样品中分离的核酸的质量和数量大大影响下游诊断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提高和转化医学的兴起也要求分离核酸的过程迅速且能够机械化和自动化。
[0003]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以琼脂凝胶作为支持物,利用DNA分子在泳动过程中的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核酸凝胶电泳可进行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回收的DNA适用于各种常规操作,包括酶切、PCR、测序、文库筛选、连接和转化实验。在常规的核酸回收实验中,将包含有目的条带的凝胶切好后,放入含有所需量的溶胶液的离心管中,然后放入50°C水浴直至凝胶完全溶解,在这水浴期间需要将离心管不断的上下翻转。在实际操作中,实验人员为了缩短溶胶的时间,提高回收的工作效率,在溶胶前将凝胶捣碎再载入溶胶液进行溶胶。这种人工将凝胶捣碎的操作方式比较麻烦,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及系统,能够高效方便地碎化生化固态物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化碎化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置于离心装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管中,并由所述外管承托;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内管位于外管的部分与外管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内管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碎化的贯穿孔。
[0006]其中,所述内管的上部分为圆柱体,下部分为圆锥体,所述圆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外管管口的内径,使得所述内管上部分承托在外管管口上而所述内管下部分位于所述外管内,以实现所述内管为所述外管承托的状态。
[0007]其中,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内管进入外管内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外管管体长度的一半。
[0008]其中,所述外管设有管盖和连接所述管盖与外管管体的连接柄,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外管的管盖与所述内管的管口结合。
[0009]其中,所述外管在管内的预定距离处设有第一卡口,所述内管的管口向管体外设有第二卡口,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外管通过所述第一卡口承托所述内管的第
二卡口。
[0010]其中,所述第二卡口是一圈突出的环,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突出的环卡住所述第—^口。
[0011]其中,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内管管体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外管管体长度的三分之二。[0012]其中,所述贯穿孔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五,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I毫米。
[0013]其中,所述内管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碎化的贯穿孔。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化碎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离心装置和上述所述的生化碎化装置。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内管由外管承托;内管位于外管的部分与外管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内管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碎化的贯穿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贯穿孔,置于内管中的生化固态物质即可高效方便的实现碎化,免除了人工的方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又一实施方式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又一实施方式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又一实施方式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4]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生化碎化装置包括:置于离心装置的内管11和外管12,内管11至少部分位于外管12中,并由外管12承托(图中示出的仅仅是内管11和外管12的一种承托方式,还有其它的承托方式并未给出);在外管12承托内管11状态下,内管11位于外管12的部分与外管12之间具有容纳空间13 ;内管11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碎化的贯穿孔14。
[0025]外管12承托内管11的方式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一种:内管11的一部分在外管12的上面,内管11的另一部分在外管12中;也可以是另一种承托方式:内管全部在外管中(图1未示)。
[0026]当内管11中放置生化固态物质后,外管12承托内管11,将该外管12置于离心装置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内管11中的生化固态物质通过内管11底部的至少一个贯穿孔14进行碎化处理后,落入内管11与外管12之间的容纳空间13中。其中,贯穿孔的形状不做限制,贯穿孔的大小要能满足生化固态物质碎化的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碎化需求,使用具有不同大小贯穿孔14的内管11。生化固态物质可以是凝胶、动物的幼嫩组织、内脏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高效方便的实现生化固态物质的碎化,免除了人工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该生化碎化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与不同离心机配套使用的不同尺寸的装置。内管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外管的形状、大小以及具体的碎化要求来确定,在此不作限制。
[0028]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该内管11的上部分111为圆柱体,下部分112为圆锥体,圆柱体的外径大于外管12管口的内径,使得内管11上部分111承托在外管12管口上而内管11下部分112位于外管12内,以实现内管11为外管12承托的状态。
[0029]其中,在外管12承托内管11状态下,内管11进入外管12内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外管12管体长度的一半。
[0030]该生化碎化处理装置适合凝胶或组织的体积较大的生化固态物质的碎化处理,同时,在碎化处理完成后,不需要使用其他工具就可在不污染碎化后的生化固态物质的情况下将内管11去除。
[0031]其中,在碎化处理凝胶时,贯穿孔的个数可以是2至5个,贯穿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I毫米。
[0032]另外,在内管的侧壁也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用于碎化的贯穿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碎化的效率。
[0033]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又一实施方式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外管12设有管盖121和连接管盖121与外管12管体的连接柄122,在外管12承托内管11状态下,外管12的管盖121与内管11的管口结合。
[0034]通过在外管12设置管盖121并盖在内管11管口上,可以防止污染物通过敞开的管口落入该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如果内管11的一部分在外管12的上面,则此时连接柄122的长度比普通的离心管的连接柄的长度要长,如果内管11在外管12中,则连接柄122的长度与普通的离心管的连接柄的长度一样。
[0035]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说,该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包括图2的内管11和图3的外管12,具体说明请参见图2和图3。
[0036]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说,外管12在管内的预定距离处设有第一卡口 123 (如图6所示),内管11的管口向管体外设有第二卡口 113 (如图7所示),在外管12承托内管11状态下,外管12通过第一卡口123承托内管11的第二卡口 113。其中,第二卡口 113是一圈突出的环,在外管12承托内管11状态下,突出的环卡住第一卡口 123。
[0037]本实施方式的生化碎化处理装置的内管可以全部在外管中(图5所示),当然也可以一部分在外管中,一部分在外管上面(图未示)。
[0038]其中,在外管12承托内管11状态下,内管11管体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外管12管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0039]本实施方式的生化碎化装置适合生化固态物质的体积较小或者在离心过程中离心管紧密性要求高的情况下的碎化处理。
[0040]其中,内管11的上部分为圆柱体,下部分为圆锥体。根据实际需要,内管也可以设计成其它的形状,例如:上下两部分都为圆柱体。
[0041]其中,贯穿孔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五,贯穿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I毫米。内管的侧壁也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碎化的贯穿孔。
[0042]生化固态物质以凝胶为例,上述生化碎化装置碎化凝胶的过程是:在进行凝胶电泳核酸回收时,将目的条带的凝胶切好,放入套在外管内部的内管中,盖上外管管盖,置于离心机离心Imin后,内管中的凝胶都经过内管底部的贯穿孔漏至外管管底,此时,凝胶已得到均匀充分的碎化处理。从离心机中拿出装置,打开外管管盖,去除内管,倒入适量的溶胶液进行溶胶操作。
[004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生化碎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离心装置和上述的生化碎化装置。有关生化碎化装置在此不再进行赘叙,请参见上面的说明。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生化碎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置于离心装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管中,并由所述外管承托; 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内管位于外管的部分与外管之间具有容纳空间; 所述内管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碎化的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上部分为圆柱体,下部分为圆锥体,所述圆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外管管口的内径,使得所述内管上部承托在外管管口上而所述内管下部位于所述外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内管进入外管内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外管管体长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设有管盖和连接所述管盖与外管管体的连接柄,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外管的管盖与所述内管的管口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在管内的预定距离处设有第一卡口,所述内管的管口向管体外设有第二卡口,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外管通过所述第一卡口承托所述内管的第二卡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口是一圈突出的环,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突出的环卡住所述第一卡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承托内管状态下,所述内管管体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外管管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五,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I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碎化的贯穿孔。
10.一种生化碎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离心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生化碎化装置。
【文档编号】C12M1/33GK203700365SQ20132079376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张勇, 程乐, 李启沅, 潘文欢, 周晓琳, 王县 申请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