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9207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冷藏。采用自然萎凋和热风萎凋相结合的方式,能充分减少鲜叶的青草气味,有效的使茶叶萎缩变软,叶片柔软度增强,并散发出清香气味,充分的揉捻后使茶叶的细胞破碎率达到90%以上,茶汁外溢,加速了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内质奠定了基础,合理的发酵控制使得茶叶的青草气味消失,叶色由绿变红,并发出清新的花果香味。
【专利说明】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茶从中国走向世界,早已成为世界饮料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种。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茶叶能够深受广大消费人群的喜爱,不仅是其味道及口感独特,而且茶文化的渗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003]我国的茶叶分类有许多种,红茶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我国的红茶基本上分为三种:小种红茶、功夫红茶和切细红茶。十七世纪中叶,福建崇安首创小种红茶制法,是生产历史最早的一种红茶。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小种红茶制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功夫红茶制法,之后又有了切细红茶,即红碎茶生产。红茶的基本制造过程是: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对鲜叶的要求:除小种红茶要求鲜叶有一定成熟度外,功夫红茶和红碎茶都要有较高的嫩度,一般是以一芽二、三叶为标准。采摘季节也有关,一般夏茶采制红茶较好,这是因为夏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适制红茶。
[0004]高品质的红茶离不开优良的制备工艺,而传统的红茶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红茶存在香气不足、口感干涩、耐泡度差、营养不均衡的问题,甚至有的已经损失了原茶的口味,严重影响了茶的品质。针对众多红茶制备工艺上出现的问题,本发明人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为广大的消费人群提供了一种具有安神养胃、利尿润肺、明目清火、消炎杀菌作用的红茶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众多红茶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红茶存在香气不足、口感干涩、耐泡度差、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7]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a、萎凋:选取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鲜叶放入萎凋槽中自然萎凋5_8h,摊放厚度为16-19cm,再使用热风机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控制温度为25-30°C,萎凋时间为3_5h ;
[0009]b、揉捻:将萎凋完成的茶叶放入型号为6CR-35的揉捻机中揉捻,揉捻机的转速为50_60r/min,揉抢时间为 46_56min ;
[0010]C、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22_24°C,相对湿度为94%的发酵室内发酵,当茶叶由绿变为红绿色时即可;
[0011]d、干燥: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立即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控制温度为106-116°C,当含水量将为21-26%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控制温度为86-96°C,茶叶含水量为5%时,完成烘干;
[0012]e、冷藏:将烘干后的茶叶自然放凉后装箱,放入温度为2-4°C的冷藏室中冷藏保鲜。
[0013]所述步骤a中自然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9-54%,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2-46%。
[0014]所述步骤b中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为28-32%,揉捻时间为55min ;
[0015]所述步骤c中茶叶的发酵时间为6_8h,发酵后茶叶的含水量为24-26% ;
[0016]所述步骤d中茶叶第一次烘干时间为12-16min,第二次烘干时间为18_22min ;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自然萎凋和热风萎凋相结合的方式,能充分减少鲜叶的青草气味,有效的使茶叶萎缩变软,叶片柔软度增强,并散发出清香气味,充分的揉捻后使茶叶的细胞破碎率达到90%以上,茶汁外溢,加速了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内质奠定了基础,合理的发酵控制使得茶叶的青草气味消失,叶色由绿变红,并发出清新的花果香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9]实施例一
[0020]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a、萎凋:选取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鲜叶放入萎凋槽中自然萎凋5h,摊放厚度为16cm,再使用热风机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控制温度为30°C,萎凋时间为5h,自然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9%,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2% ;
[0022]b、揉捻:将萎凋完成的茶叶放入型号为6CR-35的揉捻机中揉捻,揉捻机的转速为50-60r/min,揉捻时间为56min,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为28% ;
[0023]C、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24°C,相对湿度为94%的发酵室内发酵,当茶叶由绿变为红绿色时即可,茶叶的发酵时间为8h,发酵后茶叶的含水量为24% ;
[0024]d、干燥: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立即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控制温度为116°C,当含水量将为21%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控制温度为96°C,茶叶含水量为5%时,完成烘干,茶叶第一次烘干时间为16min,第二次烘干时间为22min ;
[0025]e、冷藏:将烘干后的茶叶自然放凉后装箱,放入温度为4°C的冷藏室中冷藏保鲜。
[0026]实施例二
[0027]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a、萎凋:选取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鲜叶放入萎凋槽中自然萎凋6h,摊放厚度为16cm,再使用热风机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控制温度为29°C,萎凋时间为5h,自然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0%,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3% ;
[0029]b、揉捻:将萎凋完成的茶叶放入型号为6CR-35的揉捻机中揉捻,揉捻机的转速为50-60r/min,揉捻时间为54min,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为29% ;
[0030]C、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22°C,相对湿度为94%的发酵室内发酵,当茶叶由绿变为红绿色时即可,茶叶的发酵时间为6h,发酵后茶叶的含水量为24% ;
[0031]d、干燥: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立即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控制温度为115°C,当含水量将为22%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控制温度为95°C,茶叶含水量为5%时,完成烘干,茶叶第一次烘干时间为15min,第二次烘干时间为21min ;
[0032]e、冷藏:将烘干后的茶叶自然放凉后装箱,放入温度为4°C的冷藏室中冷藏保鲜。
[0033]实施例三
[0034]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a、萎凋:选取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鲜叶放入萎凋槽中自然萎凋6h,摊放厚度为17cm,再使用热风机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控制温度为27°C,萎凋时间为4h,自然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1%,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3% ;
[0036]b、揉捻:将萎凋完成的茶叶放入型号为6CR-35的揉捻机中揉捻,揉捻机的转速为50-60r/min,揉捻时间为49min,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为31% ;
[0037]C、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22°C,相对湿度为94%的发酵室内发酵,当茶叶由绿变为红绿色时即可,茶叶的发酵时间为7h,发酵后茶叶的含水量为25% ;
[0038]d、干燥: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立即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控制温度为110°C,当含水量将为24%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控制温度为94°C,茶叶含水量为5%时,完成烘干,茶叶第一次烘干时间为14min,第二次烘干时间为20min ;
[0039]e、冷藏:将烘干后的茶叶自然放凉后装箱,放入温度为3°C的冷藏室中冷藏保鲜。
[0040]实施例四
[0041]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a、萎凋:选取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鲜叶放入萎凋槽中自然萎凋7h,摊放厚度为18cm,再使用热风机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控制温度为27°C,萎凋时间为4h,自然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2%,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3% ;
[0043]b、揉捻:将萎凋完成的茶叶放入型号为6CR-35的揉捻机中揉捻,揉捻机的转速为50-60r/min,揉捻时间为50min,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为29% ;
[0044]C、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23°C,相对湿度为94%的发酵室内发酵,当茶叶由绿变为红绿色时即可,茶叶的发酵时间为7h,发酵后茶叶的含水量为25% ;
[0045]d、干燥: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立即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控制温度为108°C,当含水量将为23%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控制温度为90°C,茶叶含水量为5%时,完成烘干,茶叶第一次烘干时间为14min,第二次烘干时间为19min ;
[0046]e、冷藏:将烘干后的茶叶自然放凉后装箱,放入温度为3°C的冷藏室中冷藏保鲜。
[0047]实施例五
[0048]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9]a、萎凋:选取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鲜叶放入萎凋槽中自然萎凋6h,摊放厚度为17cm,再使用热风机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控制温度为30°C,萎凋时间为3h,自然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53%,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4% ;
[0050]b、揉捻:将萎凋完成的茶叶放入型号为6CR-35的揉捻机中揉捻,揉捻机的转速为50-60r/min,揉捻时间为46min,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为30% ;
[0051]C、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24°C,相对湿度为94%的发酵室内发酵,当茶叶由绿变为红绿色时即可,茶叶的发酵时间为8h,发酵后茶叶的含水量为26% ;
[0052]d、干燥: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立即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控制温度为114°C,当含水量将为25%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控制温度为95°C,茶叶含水量为5%时,完成烘干,茶叶第一次烘干时间为15min,第二次烘干时间为21min ;
[0053]e、冷藏:将烘干后的茶叶自然放凉后装箱,放入温度为2°C的冷藏室中冷藏保鲜。
[0054]实施例六
[0055]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a、萎凋:选取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鲜叶放入萎凋槽中自然萎凋8h,摊放厚度为16cm,再使用热风机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控制温度为30°C,萎凋时间为5h,自然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9%,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2% ;
[0057]b、揉捻:将萎凋完成的茶叶放入型号为6CR-35的揉捻机中揉捻,揉捻机的转速为50-60r/min,揉捻时间为56min,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为28% ;
[0058]C、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24°C,相对湿度为94%的发酵室内发酵,当茶叶由绿变为红绿色时即可,茶叶的发酵时间为8h,发酵后茶叶的含水量为24% ;
[0059]d、干燥: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立即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控制温度为116°C,当含水量将为26%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控制温度为96°C,茶叶含水量为5%时,完成烘干,茶叶第一次烘干时间为12min,第二次烘干时间为ISmin ;
[0060]e、冷藏:将烘干后的茶叶自然放凉后装箱,放入温度为2°C的冷藏室中冷藏保鲜。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萎凋:选取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鲜叶放入萎凋槽中自然萎凋5-8h,摊放厚度为16-19cm,再使用热风机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控制温度为25-30°C,萎凋时间为3_5h ; b、揉捻:将萎凋完成的茶叶放入型号为6CR-35的揉捻机中揉捻,揉捻机的转速为50_60r/min,揉抢时间为 46_56min ; C、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温度为22-24°C,相对湿度为94%的发酵室内发酵,当茶叶由绿变为红绿色时即可; d、干燥:将发酵完成的茶叶立即送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控制温度为106-116°C,当含水量将为21-26%后进行第二次烘干,控制温度为86_96°C,茶叶含水量为5%时,完成烘干; e、冷藏:将烘干后的茶叶自然放凉后装箱,放入温度为2-4°C的冷藏室中冷藏保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自然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9-54%,热风萎凋后的茶叶含水量为42-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为28-32%,揉捻时间为5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茶叶的发酵时间为6-8h,发酵后茶叶的含水量为24-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茶叶第一次烘干时间为12-16min,第二次烘干时间为18_22min。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304525SQ201410581326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张恩荣, 杨艳群, 张茂, 谯文江 申请人:贵州芳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