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916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白茶是以优质的白茶成品毛茶为原料,按一次冲泡量为单位加工制作成颗粒状,便于储存保管、携带和饮用;其制作经过毛茶拣剔、拼配、计量、蒸茶、压制、烘干、包装、成品入库等步骤完成。本发明颗粒白茶通过压缩制成颗粒状,使茶叶不以散状形态存在,有利于减小存放空间,防止返潮,延长储存保管时间;同时,也有利于白茶存储过程中发生轻微的酶促反应,使其茶气更加清幽浓郁,口感爽润,回甘醇厚,汤色深澈。
【专利说明】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后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主要产区在福建,尤以福鼎白茶最为出名。白茶具有毫香清鲜,汤色黃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是一种轻微发酵茶,属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随着人们对白茶保健功效的认知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白茶以其特有的风味,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逐渐成为国内外的时尚茶饮。
[0003]由于白茶外形松散,且易断碎,容易返潮,不便长期储存、包装运输和携带馈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市场的深度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体积进行紧压。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出现各种形式的紧压白茶,如白茶饼、白茶砖、白茶沱等,虽然有效解决了体积和储存问题,但也存在着饮用不便,和切撬后二次返潮不便保存和携带的缺点。
[0004]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用于弥补上述的不足,制作的颗粒白茶不仅外形美观、便于储存和携带饮用,而且有利于白茶存储过程中发生轻微的酶促反应,使其茶气更加清幽浓郁,口感爽润,回甘醇厚,汤色深澈。
[0006]本发明的颗粒白茶,是以优质的白茶成品毛茶为原料,选用贮存三年以上的老白茶为最佳,按不同等级、品质要求进行拼配,压制成圆珠颗粒状,或椭圆颗粒状,或扁圆块、棱形块、方形块等块粒状及各种颗(块)粒造型。
[0007]本发明的颗粒白茶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I)拣剔:剔除腊叶、黄片、粗老叶、红张叶以及非茶类夹杂物。
[0008](2)拼配:将不同等级或不同批的原料根据一定比例拼配,形成滋味、口感。
[0009](3)计量:按一次冲泡量为单位称茶,每颗粒约5克。
[0010](4)蒸茶:通过蒸气增湿,软压茶叶,有利固形和叶片紧压时减少破损。
[0011](5)压制:用手工或机压,松紧程度以压制后颗粒表面平整,手拿不松散为宜。
[0012](6)烘干:烘干温度宜采用35~45°C低温烘干,分二次进行,至足干即可,水份在7%以内。
[0013](7)包装:外包装宜选用锡箔,防潮避光效果好,有利长期储存,或选用棉纸、塑料膜纸等外包装。
[0014](8)成品入库。
[0015]本发明的颗粒白茶的制作方法,为了保证茶叶叶片的完整性,可以在鲜茶青初制加工过程的初烘干摊凉之后进行拣剔,转入颗粒白茶的后道制作加工步骤完成。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外形松散且易碎断的白茶压制成颗粒白茶后,不仅外形美观、松紧度适中,压缩了体积减小存放空间,便于储存、携带和饮用。而且有利于白茶存储过程中发生轻微的酶促反应,使其茶气更加清幽浓郁,口感爽润,回甘醇厚,汤色深澈,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0017]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的颗粒实物外形直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块粒实物外形直观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作加工流程图。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0021]参考图1、2、3,一种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白茶是以优质的白茶成品毛茶为原料,选用贮存三年以上的老白茶为最佳,按不同等级、品质要求进行拼配,压制成圆珠颗粒状(图1),或椭圆颗粒状,或扁圆块、棱形块、方形块等块粒状(图2)及各种颗(块)粒造型。【具体实施方式】(图3)如下:
拣剔:剔除腊叶、黄片、粗老叶、红张叶以及非茶类夹杂物,拣剔时应尽量防止毛茶叶片的折断和破碎。
[0022]拼配:将不同等级或不同批的原料根据一定比例拼配,形成滋味、口感;也可以按不同消费的香气要求,加花适当增加花香。
[0023]计量:按一次冲泡量为单位扣除可能产生的损耗重量,每颗粒约5克。
[0024]蒸茶:通过蒸气增湿,蒸软的用水的水质要用纯净山泉水,水质的清澈度及蒸气的水味会影响到茶叶的香气。软压茶叶按不同规格,年份时间不同,含水量控制在18~25%,有利固形和叶片紧压时减少破损。
[0025]压制:用手工或机压模具进行压制,以单颗出模或一模多颗出模均可,松紧程度以压制后颗粒表面平整,手拿不松散为宜。
[0026]烘干:烘干温度宜采用35~45°C低温烘干,以维持温度在40±5°C,分二次进行,中间静置30~48小时蒸发水份;第二次烘干温度为40°C,历时24小时至足干即可,水份控制在7%以内。
[0027]包装:外包装宜选用锡箔,不使白茶颗粒裸露在空气中,防潮避光效果好,有利长期储存。
[0028]成品入库。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白茶是以优质的白茶成品毛茶为原料,按一次冲泡量为单位加工制作成颗粒形状;制作方法经过毛茶拣剔、拼配、计量、蒸茶、压制、烘干、包装、成品入库等步骤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白茶呈圆珠颗粒状,或椭圆颗粒状,或扁圆块、棱形块、方形块等块粒状及各种颗(块)粒造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白茶的制作方法,也可以在鲜茶青初制加工过程的初烘干摊凉之后进行拣剔,转入颗粒白茶的后道制作步骤完成。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431002SQ20141081010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李剑峰, 陈岑 申请人:李剑峰, 陈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