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及其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57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及其制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2)清洗;3)沥干;4)切条;5)脱水;6)杀青;7)发酵;8)揉捻;9)烘干,制得野华瑶白茶;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方法制得的野华瑶白茶制品;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洁、科学,易于实现,能快速将一种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的嫩茎叶制作成的野华瑶白茶,产量高,而且能有效去除怪味,口感好,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长期食用更有利身体健康,利于广泛推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利说明】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产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0002]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0003]然而一般的茶的茶多酚含量较高,具有提神的作用。如红茶等,导致一般睡眠不好的人士晚上不能服用。
[0004]藤茶(Tengcha)系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grossedentata),是一种典型的类茶植物。民间传统饮用藤茶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开始对它进行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研究表明,藤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保肝等多种功效,是一种宝贵的食药两用植物资源,民间常用于高血压病、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疾病、湿疹、皮炎等病的预防和治疗。现代药理学已揭示出藤茶中主要有效成份为黄酮类化合物,并以二氢杨梅素含量为最高。此外,还含有蛇葡萄素、儿茶素、棕榈酸、没食子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
[0005]有关藤茶的研究多集中在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功能评价等方面,而对加工利用的研究较少。在藤茶加工工艺研究方面,原始做法是鲜叶经揉捻后直接晒干,这种工艺至今在广大农村还使用,产品“青气”重,汤色浑浊,滋味粗涩。后来发展为经过撩炒、锅炒杀青、烘干等过程。有条件的加工厂采用原料——摊放——杀青——揉捻——焖青——晒干——精制——包装等工艺,所制藤茶外形满披“白霜”、色似白毫,但香气浓浊、味感差的现象仍然没有解决。为了改善藤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有些厂家将藤茶和红茶、绿茶进行拼配,借此减轻藤茶的“怪味”以及改善味感,但仍然没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还有一些厂家将藤茶加工成复方藤茶,即在藤茶中添加山植、甘草、罗汉果、胖大海、桑堪、桔梗、荷叶、酸枣仁、薄荷等、人参、芦荟、车前草等,以达到营养、保健、美味的目的,但产品“怪味”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味感欠佳。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量高,易于实现,有效去除怪味,且味感好,营养和药用价值的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9](I)采摘:采摘藤茶鲜叶;
[0010](2)清洗:对采摘的藤茶鲜叶进行清洗;
[0011](3)浙干:去除藤茶鲜叶表面的水分;
[0012](4)切条:将藤茶鲜叶切成条状细叶;
[0013](5)脱水:将条状细叶摊开进行自然脱水晾干;[0014](6)杀青:对条状细叶进行杀青,实现去除掉条状细叶的菜青味;
[0015](7)发酵:将条状细叶静置,实现发酵目的;
[0016](8)揉捻:从竹萝筐内取出条状细叶,然后进行揉捻,直至条状细叶的颜色产生发白效果;
[0017](9)烘干:对发白的条状细叶进行烘干处理,制得野华瑶白茶。
[00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I)中的藤茶鲜叶为在清明谷雨时节的12:00?15:00时间段、米摘于海拔800m以上的原始森林和/或原始次森林中的一种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的嫩茎叶。
[00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0](2.1)预备底面直径为70?90cm的木桶;
[0021](2.2)用该木桶盛满山泉水;
[0022](2.3)把采摘藤茶鲜叶捆成若干把直径为9?Ilcm的藤茶捆;
[0023](2.4)将藤茶捆放置在木桶的山泉水中,并用力摇晃数下,直至清洗干净。
[002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快速将藤茶捆从木桶中取出,并置于木棍上,实现浙干水分的目的;浙干水分时的温度控制在17?25°C,直至在藤茶鲜叶的表面看不到水珠。
[002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4)将藤茶鲜叶切制成长度为8?12mm的条状细叶。
[002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条状细叶放置在竹簸箕,然后均匀摊开,实现自然脱水的目的;自然脱水的温度控制在17?25°C,时间为2?4小时。
[002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8](6.1)预备口直径为70?90cm的铁锅,然后进行清洗铁锅,直至没油味和其他异味;
[0029](6.2)将铁锅加热至170?190°C,然后放入条状细叶,并不停翻炒,使条状细叶均匀受热;翻炒时间为2?12分钟,待起一层白烟时迅速出锅。
[003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条状细叶放置在竹萝筐内,然后用棉布盖好,静置至少持续14个小时,静置时的温度为17?25°C。
[003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9)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发白的条状细叶置于17?25 °C的环境下,然后用55?65 °C的温度进行烘干处理,在烘干过程中,条状细叶的表面渗出一层白霜,待5?8小时的烘干处理后置于干燥保管箱内,制得野华瑶白茶。
[0032]一种采用上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制得的野华瑶白茶制品,其长度为8?12mm,表面渗出有白霜。
[00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洁、科学,易于实现,能快速将一种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的嫩茎叶制作成的野华瑶白茶,产量高,而且能有效去除怪味,口感好,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长期食用更有利身体健康,利于广泛推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6](I)采摘:采摘藤茶鲜叶;所述步骤(I)中的藤茶鲜叶为在清明谷雨时节的12:00?15:00时间段、米摘于海拔800m以上的原始森林和/或原始次森林中的一种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的嫩茎叶。
[0037](2)清洗:对采摘的藤茶鲜叶进行清洗;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预备底面直径为70?90cm的木桶;(2.2)用该木桶盛满山泉水;(2.3)把采摘藤茶鲜叶捆成若干把直径为9?Ilcm的藤茶捆;(2.4)将藤茶捆放置在木桶的山泉水中,并用力摇晃数下,直至清洗干净。
[0038](3)浙干:去除藤茶鲜叶表面的水分;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快速将藤茶捆从木桶中取出,并置于木棍上,实现浙干水分的目的;浙干水分时的温度控制在17?25°C,直至在藤茶鲜叶的表面看不到水珠。
[0039](4)切条:将藤茶鲜叶切成条状细叶;所述步骤(4)将藤茶鲜叶切制成长度为8?12mm的条状细叶。
[0040](5)脱水:将条状细叶摊开进行自然脱水晾干;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条状细叶放置在竹簸箕,然后均匀摊开,实现自然脱水的目的;自然脱水的温度控制在17?25°C,时间为2?4小时。
[0041](6)杀青:对条状细叶进行杀青,实现去除掉条状细叶的菜青味;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6.1)预备口直径为70?90cm的铁锅,然后进行清洗铁锅,直至没油味和其他异味;(6.2)将铁锅加热至170?190°C,然后放入条状细叶,并不停翻炒,使条状细叶均匀受热;翻炒时间为2?12分钟,待起一层白烟时迅速出锅。
[0042](7)发酵:将条状细叶静置,实现发酵目的;所述步骤(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条状细叶放置在竹萝筐内,然后用棉布盖好,静置至少持续14个小时,静置时的温度为17 ?25。。。
[0043](8)揉捻:从竹萝筐内取出条状细叶,然后进行揉捻,直至条状细叶的颜色产生发白效果;
[0044](9)烘干:对发白的条状细叶进行烘干处理,制得野华瑶白茶。所述步骤(9)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发白的条状细叶置于17?25°C的环境下,然后用55?65°C的温度进行烘干处理,在烘干过程中,条状细叶的表面渗出一层白霜,待5?8小时的烘干处理后置于干燥保管箱内,制得野华瑶白茶。
[0045]一种采用上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制得的野华瑶白茶制品,其长度为8?12mm,表面渗出有白霜。
[0046]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洁、科学,易于实现。本发明野华瑶白茶区别于一般白茶,以它本身表面覆盖的一层细小白霜而命名的。该茶是在清明谷雨时节的12:00?15:00时间段,于800m高海拔的原始森林和/或原始次森林采摘于一种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的嫩茎叶经全手工制成。没有添加任何药品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纯天然野生无污染。而且经本发明制作方法制成的野华瑶白茶无怪味,口感好,滋香味厚,微苦甘长,生津止渴;口感优佳.其味甘甜,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和保肝护肝等功效,长期食用更有利身体健康。[0047]经研究发现,本发明野华瑶白茶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其有效成份为蛇葡萄素及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最小抑菌及杀菌浓度相当于等量黄连素,并含有19种人体必须的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其中钙、铁、镁含量高,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对骨质疏松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0048]本发明野华瑶白茶还富含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对癌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0049]本发明野华瑶白茶的锰含量也高,极有利于长寿。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均有很强广谱的抗菌活性,并对流感甲型及乙型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0050]本发明野华瑶白茶还具有减肥、利尿、消炎、清热、抗病毒的功效,是人体内有害物质的"清洁剂"。
[0051]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步骤而得到的其它茶制作方法及制品,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米摘:米摘藤茶鲜叶; (2)清洗:对采摘的藤茶鲜叶进行清洗; (3)浙干:去除藤茶鲜叶表面的水分; (4)切条:将藤茶鲜叶切成条状细叶; (5)脱水:将条状细叶摊开进行自然脱水晾干; (6)杀青:对条状细叶进行杀青,实现去除掉条状细叶的菜青味; (7)发酵:将条状细叶静置,实现发酵目的; (8)揉捻:从竹萝筐内取出条状细叶,然后进行揉捻,直至条状细叶的颜色产生发白效果; (9)烘干:对发白的条状细叶进行烘干处理,制得野华瑶白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藤茶鲜叶为在清明谷雨时节的12:00~15:00时间段、采摘于海拔800m以上的原始森林和/或原始次森林中的一种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的嫩茎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预备底面直径为70~90cm的木桶; (2.2)用该木桶盛满山泉水; (2.3)把采摘藤茶鲜叶捆成若干把直径为9~Ilcm的藤茶捆; (2.4)将藤茶捆放置在木桶的山泉水中,并用力摇晃数下,直至清洗干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快速将藤茶捆从木桶中取出,并置于木棍上,实现浙干水分的目的;浙干水分时的温度控制在17~25°C,直至在藤茶鲜叶的表面看不到水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将藤茶鲜叶切制成长度为8~12mm的条状细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条状细叶放置在竹簸箕,然后均匀摊开,实现自然脱水的目的;自然脱水的温度控制在17~25°C,时间为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1)预备口直径为70~90cm的铁锅,然后进行清洗铁锅,直至没油味和其他异味; (6.2)将铁锅加热至170~190°C,然后放入条状细叶,并不停翻炒,使条状细叶均匀受热;翻炒时间为2~12分钟,待起一层白烟时迅速出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条状细叶放置在竹萝筐内,然后用棉布盖好,静置至少持续14个小时,静置时的温度为17~25°C。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发白的条状细叶置于17~25°C的环境下,然后用55~65°C的温度进行烘干处理,在烘干过程中,条状 细叶的表面渗出一层白霜,待5~8小时的烘干处理后置于干燥保管箱内,制得野华瑶白茶。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 -9之一所述的一种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制得的野华瑶白茶制品,其长度为8~12mm,表面渗出有白霜。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478302SQ201310380186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廖春銮 申请人:廖春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