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脯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1680阅读:18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主要是杏脯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杏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杏果可以生食,也可以用未熟果实加工成杏脯、杏干等。杏仁有苦甜之分,甜杏仁可以作为休闲小吃,也可做凉菜用;苦杏仁一般用来入药,并有小毒。杏果和杏仁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西北等地区特别市甘肃和新疆杏作为经济林而大力发展,杏树应用而生,为了提高各种果肉的利用率,不至腐烂,各生产厂家,可制成杏干、杏脯等加工品,核内杏仁可食用。但因其肉厚,糖份大,水分多,难烘干和保质期短。因为加工果脯蜜和饯主要是用糖液浸渍果实,使糖中的糖分渗入果内代替果的水分而制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包括选料、切半去核、浸硫护色、糖渍锅煮、烘制。步骤一选料。挑选肉厚质硬、皮色橙黄、新鲜饱满、风味正常、无霉烂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果实为原料。步骤二切半去核。将洗净后的杏用力沿果缝处对切成半,挖去果核。步骤三浸硫护色。对切成半的杏称为杏碗,因杏中单宁物质易氧化变成褐色,所以应将杏碗立即投入0.3%的亚硝酸钠溶液中,约半小时后捞出浸糖。步骤四糖溃锅煮:杏水分较多,细胞壁薄且组织细密。在锅煮时,糖液难于渗入果实内,故需采用多次浸煮法。用砂糖配制浓度分别为40%、50%、70%的糖液,温度为80℃。将浸硫后的杏碗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再煮1分钟、3分钟、15分钟,并将糖液与杏一起倒入缸内分别浸渍24小时。且每次浸糖时加入微量的亚硫酸钠。步骤五烘制,将经过三次浸糖后的杏碗捞出。控净表面糖液,将杏碗碗心向上摆放均匀。温度65℃,烘制14小时后使其果肉不粘手,有弹性,即为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选料、切半去核、浸硫护色、糖渍锅煮、烘制。步骤一选料。挑选肉厚质硬、皮色橙黄、新鲜饱满、风味正常、无霉烂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果实为原料。步骤二切半去核。将洗净后的杏用力沿果缝处对切成半,挖去果核。步骤三浸硫护色。对切成半的杏称为杏碗,因杏中单宁物质易氧化变成褐色,所以应将杏碗立即投入0.3%的亚硝酸钠溶液中,约半小时后捞出浸糖。步骤四糖溃锅煮:杏水分较多,细胞壁薄且组织细密。在锅煮时,糖液难于渗入果实内,故需采用多次浸煮法。用砂糖配制浓度分别为40%、50%、70%的糖液,温度为80℃。将浸硫后的杏碗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再煮1分钟、3分钟、15分钟,并将糖液与杏一起倒入缸内分别浸渍24小时。且每次浸糖时加入微量的亚硫酸钠。步骤五烘制,将经过三次浸糖后的杏碗捞出。控净表面糖液,将杏碗碗心向上摆放均匀。温度65℃,烘制14小时后使其果肉不粘手,有弹性,即为成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杏脯加工方法,包括选料、切半去核、浸硫护色、糖渍锅煮、烘制挑选肉厚质硬、皮色橙黄、新鲜饱满、风味正常、无霉烂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果实为将洗净后的杏用力沿果缝处对切成半,挖去果核半小时后捞出浸糖。步骤四糖溃锅煮:杏水分较多,细胞壁薄且组织细密。用砂糖配制浓度,温度为80℃。将浸硫后的杏碗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再煮,并将糖液与杏一起倒入缸内分别浸渍24小时。将经过三次浸糖后的杏碗捞出。控净表面糖液,将杏碗碗心向上摆放均匀。即为成品。

技术研发人员:李菊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菊霞
技术研发日:2016.02.24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