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以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5547阅读:272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爬行动物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石龙子(学名:Eumeceschinensis)为石龙子科石龙子属的爬行动物,俗名山弹、石龙子、猪婆蛇、四脚蛇、石龙蜥。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一般生活于低海拔山区、平原耕作区、住宅附近公路旁边草丛中、及树林下的落叶杂草中、丘陵地区青苔和茅草丛生的路旁以及低矮灌木林下和杂草茂密的地方。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至1030米。石龙子【性味归经】咸,寒,有毒。入肾、脾二经,【功用主治】破结,行水。治小便不利,石淋,恶疮瘰疬,臁疮。《本经》:\主五癃邪结气,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纲目》:\消水饮阴癀,滑窍破血。《本草求原》:\偏助壮火,阳事不振者宜之。《四川中药志》:\治九子烂疡,乳癌,肺痈,风湿,皮肤发痒及疮毒。\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制成:木薯粉60-70、酒糟20-25、面包虫40-50、猪肝40-50、牛血30-34、红蚯蚓15-18、蒲公英茎叶30-40、蒲公英根30-40、苜蓿鲜花茎20-25、红萝卜15-18、薏仁油3-5、大麦苗12-15、荸荠5-7、酵母硒0.3-0.6、鱼肝油10-20、山药12-15、南瓜子粉9-13、燕麦7-10、雪莲果13-15、胡萝卜5-10、螺旋藻粉5-8、白背三七粉3-4、花生12-16、水适量;一种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完成:1)活体面包虫清洗后,放入搅拌机搅拌成面包虫糜,猪肝洗净后切成丁状再放入搅拌机搅拌成猪肝糜,红蚯蚓入清水浸泡20分钟后取出沥干水份,放入搅拌机搅拌成红蚯蚓糜,2)蒲公英茎叶、蒲公英根、红萝卜、薏仁油、大麦苗、荸荠、山药、雪莲果、胡萝卜、螺旋藻粉、白背三七粉分别洗净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2分钟后加入螺旋藻粉、白背三七粉再次搅拌5分钟后加入鱼肝油再次搅拌5分钟制的混合果蔬糜;3)苜蓿鲜花茎用水煎煮30分钟后取渣留液;4)燕麦加入水煮成糊;5)花生入锅中炒制金黄,冷却后入研磨机研磨成100目细的花生粉;6)南瓜子入锅中炒制金黄,冷却后入研磨机研磨成100目细的南瓜子粉;7)木薯粉与水混合加入酒糟放入容器中并置于60℃-70℃的温水中静置3-4小时;8)将上述1-7步骤的制得物,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混合20分钟后加入牛血搅拌再次混合15分钟制得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使用时养殖饲料入手压式面条成型压机中;压制呈0.5-0.7厘米细条状进行投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添加蒲公英茎叶,提高了石龙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和抗病菌能力,本产品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营养均衡、价格低廉、有利于各个生长期的石龙子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本发明采用牛血增加了中国石龙子取食的适口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制成:木薯粉60-70、酒糟20-25、面包虫40-50、猪肝40-50、牛血30-34、红蚯蚓15-18、蒲公英茎叶30-40、蒲公英根30-40、苜蓿鲜花茎20-25、红萝卜15-18、薏仁油3-5、大麦苗12-15、荸荠5-7、酵母硒0.3-0.6、鱼肝油10-20、山药12-15、南瓜子粉9-13、燕麦7-10、雪莲果13-15、胡萝卜5-10、螺旋藻粉5-8、白背三七粉3-4、花生12-16、水适量;一种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完成:1)活体面包虫清洗后,放入搅拌机搅拌成面包虫糜,猪肝洗净后切成丁状再放入搅拌机搅拌成猪肝糜,红蚯蚓入清水浸泡20分钟后取出沥干水份,放入搅拌机搅拌成红蚯蚓糜,2)蒲公英茎叶、蒲公英根、红萝卜、薏仁油、大麦苗、荸荠、山药、雪莲果、胡萝卜、螺旋藻粉、白背三七粉分别洗净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2分钟后加入螺旋藻粉、白背三七粉再次搅拌5分钟后加入鱼肝油再次搅拌5分钟制的混合果蔬糜;3)苜蓿鲜花茎用水煎煮30分钟后取渣留液;4)燕麦加入水煮成糊;5)花生入锅中炒制金黄,冷却后入研磨机研磨成100目细的花生粉;6)南瓜子入锅中炒制金黄,冷却后入研磨机研磨成100目细的南瓜子粉;7)木薯粉与水混合加入酒糟放入容器中并置于60℃-70℃的温水中静置3-4小时;8)将上述1-7步骤的制得物,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混合20分钟后加入牛血搅拌再次混合15分钟制得中国石龙子的养殖饲料,使用时养殖饲料入手压式面条成型压机中;压制呈0.5-0.7厘米细条状进行投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