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秋葵调味酱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885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秋葵调味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酱是我国特有传统调味品之一,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深受欢迎的传统发酵食品。尽管我国酱的品种繁多,但大部分酱由于制备工艺问题,使得生产出的酱风味不足、口感欠佳,无法满足人们对更高品味的追求。因此开发一种风味独特、口感丰富并且营养价值高的新型调味酱对扩大酱的应用范围及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黄秋葵,别名秋葵夹、羊角豆,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之后进入美洲地区,美国人给它一个更容易被记住的名字-“植物伟哥”,目前我国已大量种植。黄秋葵嫩果(荚)肉质柔嫩、润滑,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堪比人参(在日韩即称为绿色人参)却比人参更适合日常食补。黄秋葵的各个部分都含有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嫩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磷、铁、钾、钙、锌、锰等矿质元素及由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秋葵调味酱的制备方法,所制得调味酱不仅口感丰富、营养保健,还促进人体得健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秋葵调味酱的制备方法:由65-70%的黄秋葵、10-15%的豆豉、8-10%大蒜、5-7%的精盐、3-6%的酱油、2-4%的白砂糖、0.5-1%的花椒、0.5-1%的茴香、0.5-1%的味精、1-2%的精炼植物油组成。

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半成熟的黄秋葵洗净,放入打桨机打成黄秋葵桨液备用;

(2)大蒜去皮后碎至50-80目与豆豉放入100-110℃植物油中翻炒5-8min,再加入花椒、白砂糖翻炒10-15min,冷却至常温备用;

(3)将水加热到50-75℃,边搅拌边加入食盐、味精、酱油,完全溶解以后加入步骤(1)和(2)所制得混合物,充分混合搅拌;

(4)在110-120℃下瞬时杀菌30-45min,再冷却至常温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实用,操作性强,所制得调味酱,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强、味道可口,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黄秋葵调味酱的制备方法:由65%的黄秋葵、10%的豆豉、12%大蒜、5%的精盐、3%的酱油、2%的白砂糖、0.5%的花椒、0.5%的茴香、1%的味精、1%的精炼植物油组成。

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半成熟的黄秋葵洗净,放入打桨机打成黄秋葵桨液备用;

(2)大蒜去皮后碎至50-80目与豆豉放入100-110℃植物油中翻炒5-8min,再加入花椒、白砂糖翻炒10-15min,冷却至常温备用;

(3)将水加热到50-75℃,边搅拌边加入食盐、味精、酱油,完全溶解以后加入步骤(1)和(2)所制得混合物,充分混合搅拌;

(4)在110-120℃下瞬时杀菌30-45min,再冷却至常温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黄秋葵调味酱的制备方法:由70%的黄秋葵、7%的豆豉、10%大蒜、5%的精盐、3%的酱油、2%的白砂糖、0.5%的花椒、0.5%的茴香、1%的味精、1%的精炼植物油组成。

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半成熟的黄秋葵洗净,放入打桨机打成黄秋葵桨液备用;

(2)大蒜去皮后碎至50-80目与豆豉放入100-110℃植物油中翻炒5-8min,再加入花椒、白砂糖翻炒10-15min,冷却至常温备用;

(3)将水加热到50-75℃,边搅拌边加入食盐、味精、酱油,完全溶解以后加入步骤(1)和(2)所制得混合物,充分混合搅拌;

(4)在110-120℃下瞬时杀菌30-45min,再冷却至常温即为成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