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3386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反刍业的发展一直面临国际奶、肉低价竞争的恶劣环境,从2013年开始低价竞争越发严峻。中国反刍业的生产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生产效率仅达发达国家的66%左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国际竞争中处不利现状。因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中国反刍业面对国际竞争的主要对策。

出于对高产的追求,反刍动物中精料比例不断攀升,奶牛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疾病问题,如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乳房炎等。牧场每年平均因疾病损失的牛只约占到牛群的20%,这给牧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地理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入6月份以后的温度能达到30℃以上,绝大部分牧场牛群会产生热应激,表现为食欲下降,反刍时间减少,产奶量下降(日均减少0.5-2.5kg)、乳品质变差、免疫力下降、疾病多发等,牧场每年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目前用于反刍业的抗热应激添加剂主要包括酵母培养物、有机铬、复合酶制剂、矿物质等。中国专利申请201010603320.8、201210052174.3等公开了酵母培养物在改善瘤胃发酵、抗热应激等方面的应用和效果。

彭一凡等发表在《饲料工业》的题为“活性干酵母产品与酵母培养物物的区别”的论文中对活性酵母和酵母培养物的成分、性质和应用效果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指出:酵母培养物是酵母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代谢产物后所形成的酵母发酵产品,不依赖于酵母细胞的存活状况和其数量的多寡,且它所含的代谢产物是相当稳定的;而酵母细胞在瘤胃环境难以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难以在瘤胃环境中大量存活和繁殖。

活性酵母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是良好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但由于难以适应瘤胃环境,难以在抗热应激,提高生产性能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导致活性酵母未在反刍动物添加剂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对活性酵母和维生素进行筛选和复配,预料不到的发现:通过将维生素产品与活性酵母产品按一定比例混匀得到的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能显著提高活性酵母在瘤胃环境中的存活和繁殖能力,抗热应激效果显著,显著提高了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且具有安全、生态、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势。基于上述发现,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体现和说明。

一种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酵母产品60~70份、维生素产品30~40份;所述酵母产品由活性酵母添加载体和粘合剂制粒得到,活性酵母在酵母产品中的含量为7×108~15×108cfu/g;所述维生素产品由复合维生素添加载体和粘合剂制粒得到。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制粒,优选地,可以采用摇摆制粒的方法制粒。上述组分的组合以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范围,是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的。

优选地,所述的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酵母产品64份、维生素产品36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生物素按8~12:8~11:18~22的重量比组成。由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生物素按8~12:8~11:18~22的重量比组成的复合维生素除了本身所具有的营养功效外,还起到了提高活性酵母存活和繁殖能力的作用。

更优选地,所述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生物素按10:9.8:20的重量比组成。

优选地,所述活性酵母在酵母产品中的含量为8×108~12×108cfu/g。

优选地,所述载体选自木薯粉、玉米淀粉或凹凸棒土;所述粘合剂选自微晶纤维素或乙基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反刍动物包括奶牛、肉牛、羊和鹿。

用于奶牛和肉牛等反刍动物的日粮的用量为:奶牛60~80g/d.头,肉牛30~40g/d.头,羊3~4g/d.头。本发明中奶牛和肉牛的日粮配方及营养成分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本发明中高产组奶牛和中产组日粮配方及营养成分

表2育肥牛基础日粮原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量酵母产品和维生素产品,混匀得到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所述酵母产品由活性酵母添加载体和粘合剂制粒得到,活性酵母在酵母产品中的含量为7×108~15×108cfu/g;所述维生素产品由复合维生素添加载体和粘合剂制粒得到。

优选地,所述活性酵母在酵母产品中的含量为8×108~12×108cfu/g;所述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生物素按8~12:8~11:18~22的重量比组成。

优选地,所述载体选自木薯粉、玉米淀粉或凹凸棒土;所述粘合剂选自微晶纤维素或乙基纤维素;所述反刍动物包括奶牛、肉牛、羊和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维生素产品与活性酵母产品按一定比例混匀得到的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能显著提高活性酵母在瘤胃环境中的存活和繁殖能力,通过活性酵母和复合维生素的协同作用,抗热应激效果显著,显著提高了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且具有安全、生态、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势。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的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组分,均为常规市售产品,或可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获得。

实施例一 酵母产品

酵母产品由活性酵母添加木薯粉和微晶纤维素制粒得到,活性酵母在酵母产品中的含量为8.6×108cfu/g。酵母产品粒径为2~5mm。

实施例二 维生素产品

维生素产品由复合维生素添加木薯粉和微晶纤维素制粒得到,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生物素按10:9.8:20的重量比组成。维生素产品的粒径为2~5mm。

对比例一 维生素产品

维生素产品由复合维生素添加木薯粉和微晶纤维素制粒得到,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B1和生物素按19.8:20的重量比组成。维生素产品的粒径为2~5mm。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复合维生素中不含维生素B2,维生素B1的含量增加。

对比例二 维生素产品

维生素产品由复合维生素添加木薯粉和微晶纤维素制粒得到,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生物素按10:9.8:10的重量比组成。维生素产品的粒径为2~5mm。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复合维生素中生物素的含量变低。

实施例三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实施例一制得的酵母产品64份、实施例二制得的维生素产品36份。

制备方法:称量酵母产品和维生素产品,混匀得到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

实施例四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实施例一制得的酵母产品60份、实施例二制得的维生素产品40份。

制备方法:称量酵母产品和维生素产品,混匀得到新型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

对比例三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实施例一制得的酵母产品64份、对比例一制得的维生素产品36份。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复合维生素中不含维生素B2,维生素B1的含量增加。

对比例四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实施例一制得的酵母产品64份、对比例二制得的维生素产品36份。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复合维生素中生物素的含量变低。

对比例五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

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实施例一制得的酵母产品80份、实施例二制得的维生素产品20份。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酵母产品与维生素产品的重量比变为80:20。

效果测试例一 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分别将实施例三、对比例三、对比例四和对比例五制得的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添加到四组肉牛的日粮中,各组之间不具统计学差异,用量为35g/d.头,饲喂一个月后,分别进行肉牛生产性能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实施例一组可以显著提高肉牛育肥后期日增重,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比例一组、对比例二组和对比例三组,耗料增重比也明显低于对比例一组、对比例二组和对比例三组。

表3生物制剂产品对西门塔尔杂交牛育肥后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效果测试例二 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分别将实施例三、对比例三、对比例四和对比例五制得的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添加到四组高产奶牛的日粮中,各组之间不具统计学差异,用量为70g/d.头,饲喂一个月后,分别进行高产奶牛生产性能的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生物制剂产品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制剂产品对高产奶牛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奶牛平均产奶量,与各对比例相比分别提高4.4、2.2、3.7kg/d.头,饲料转化效率也明显高于对比例三组、对比例四组和对比例五组。

分别将实施例三、对比例三、对比例四和对比例五制得的反刍动物专用生物制剂产品添加到四组中产奶牛的日粮中,各组之间不具统计学差异,用量为70g/d.头,饲喂一个月后,分别进行奶牛生产性能的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生物制剂产品对中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制剂产品对中产奶牛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提高中产奶牛平均产奶量,与各对比例相比分别提高2.9、1.8、2.1kg/d.头,饲料转化效率也明显高于对比例三组、对比例四组和对比例五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