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糍粑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2342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猕猴桃糍粑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的一种食品,是南方流行的传统小吃,各地方的做法不一,但原料都是以糯米为主。传统的糍粑口味较为单一,且甜腻不易消化,基本无保健功能或是保健功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猕猴桃果香,吃后不易产生甜腻感,且有清热解暑,治疗感冒、咳嗽功效的猕猴桃糍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糯米80-110份,绿豆10-40份,猕猴桃60-90份,灯笼草20-40份,黄糖15-35份,馅料20-40份;芭蕉叶60-100份,食用油8-12份;

所述馅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豆5-9份,花生6-10份,板栗5-9份,杏仁1-4份,黑芝麻3-7份。

进一步地,所述猕猴桃糍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90-100份,绿豆20-30份,猕猴桃70-80份,灯笼草30-40份,黄糖20-30份,馅料25-35份;芭蕉叶70-90份,食用油9-11份;所述馅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豆6-8份,花生7-9份,板栗6-8份,杏仁2-4份,黑芝麻4-6份。

进一步地,所述猕猴桃糍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80份,绿豆25份,猕猴桃75份,灯笼草35份,黄糖25份,馅料30份;芭蕉叶80份,食用油,10份;所述馅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豆7份,花生8份,板栗7份,杏仁3份,黑芝麻5份。

进一步地,所述芭蕉叶及灯笼草均为新鲜采摘。

进一步地,所述食用油为花生油。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猕猴桃糍粑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馅料:取红豆、花生、板栗、黑芝麻放入热锅中,小火炒至半熟,翻炒过程中不需加食用油,之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杏仁一起放入研钵中研碎,得到馅料备用;

(2)原料加工:①糯米、绿豆用40-60℃的温开水浸泡6-8h,之后滤干水,将糯米、绿豆混合均匀,放入打粉机中,打成粉末备用;②猕猴桃,去皮切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得到猕猴桃汁备用;③将灯笼草,洗净,放入锅内加入1-3倍的清水,开大火熬制,熬至水开后,小火熬10-15分钟,关火,将灯笼草液冷却至室温备用;④将芭蕉叶,洗净,放入备有热水的锅中进行焯水,捞出后放入装有15-20℃冷水的碗中,浸泡6-12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和面:将步骤(2)中①的粉末和黄糖一起放入盆中,两者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2)中②的猕猴桃汁及③的灯笼草液揉成面团;

(4)放馅料:将面团做成0.5-1.5cm厚的圆形或扁形,然后在面团中加入馅料后做成圆形、扁形或心形;

(5)蒸制:将步骤(4)所得面团放在步骤(2)中④的芭蕉叶上包好至不露面团,然后放入80-100℃的蒸炉中,蒸制10-15min,最后取出即得猕猴桃糍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将步骤(4)的面团放在步骤(2)中④的芭蕉叶上前,先在芭蕉叶上刷一层食用油。

本发明中部分原料的相关特性如下:

猕猴桃,果:酸、甘,寒;具有调中理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等功效。可生食,或去皮后和蜂蜜煎汤服。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烧烫伤。根、根皮:苦、涩,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祛风利湿功效。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丝虫病,肝炎,痢疾,淋巴结结核,痈疖肿毒,癌症。猕猴桃果肉中含有丰富的VC和VB微量元素,对预防口腔溃疡有天然的药效作用,猕猴桃还具有预防抑郁症,预防白内障,增强免疫功能,消除疲劳,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作用。

绿豆,性寒凉,煮食清胆养胃,消暑止渴,利小便,消肿下气;适宜湿热天气或中署时,又烦躁闷乱、咽干口渴症状者食用;适宜患有疮疖痈肿、丹毒等热毒所致的皮肤感染者食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的药理作用。

灯笼草,又称酸降,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压、强心、抑菌等功能。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灯笼草主要以果实供食用,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蔬菜。可生食、糖渍、醋渍或作果浆;果实香味浓郁,味鲜美;果中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20多种矿质元素和18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果实有清热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株可配制杀虫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糍粑及其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的猕猴桃糍粑,用猕猴桃汁及灯笼草液进行和面,使得糍粑具有果香味;同时猕猴桃汁清甜可口,具有生津润燥、健胃消食、预防口腔溃疡的功效;灯笼草液具有清热消暑、降压降脂等功效;两者结合使糍粑增添了清热败火、润肺止咳、预防感冒的保健功能。

2. 本发明的猕猴桃糍粑,在糯米中加入少量绿豆,可减少糯米的油腻感,吃起来更加可口,同时添加猕猴桃汁增加了清香味,绵远悠长,口感绵软不粘牙。

3. 本发明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健康安全,所制得的猕猴桃糍粑、口感极佳、色泽美丽,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猕猴桃糍粑的制作,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80份,绿豆10份,猕猴桃60份,灯笼草20份,黄糖15份,馅料20份;芭蕉叶60份,食用油8份;所述馅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豆5份,花生6份,板栗5份,杏仁1份,黑芝麻3份。

制作上述猕猴桃糍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馅料:取红豆、花生、板栗、黑芝麻放入热锅中,小火炒至半熟,翻炒过程中不需加食用油,之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杏仁一起放入研钵中研碎,得到馅料备用;

(2)原料加工:①糯米、绿豆用40℃的温开水浸泡8h,之后滤干水,将糯米、绿豆混合均匀,放入打粉机中,打成粉末备用;②猕猴桃,去皮切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得到猕猴桃汁备用;③采摘新鲜的灯笼草,洗净,放入锅内加入1倍的清水,开大火熬制,熬至水开后,小火熬10分钟,关火,将灯笼草液冷却至室温备用;④采摘新鲜的芭蕉叶,洗净,放入备有热水的锅中进行焯水,捞出后放入装有15-℃冷水的碗中,浸泡12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和面:将步骤(2)中①的粉末和黄糖一起放入盆中,两者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2)中②的猕猴桃汁及③的灯笼草液揉成面团;

(4)放馅料:将面团做成0.5cm厚的圆形或扁形,然后在面团中加入馅料后做成圆形;

(5)蒸制:将步骤(4)的面团放在步骤(2)中④的芭蕉叶上之前,先在芭蕉叶上刷一层食用油,之后再将面团包好,然后放入80℃的蒸炉中,蒸制15min,最后取出即得猕猴桃糍粑。

实施例2

一种猕猴桃糍粑的制作,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80份,绿豆25份,猕猴桃75份,灯笼草35份,黄糖25份,馅料30份;芭蕉叶80份,食用油,10份;所述馅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豆7份,花生8份,板栗7份,杏仁3份,黑芝麻5份。

制作上述猕猴桃糍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馅料:取红豆、花生、板栗、黑芝麻放入热锅中,小火炒至半熟,翻炒过程中不需加食用油,之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杏仁一起放入研钵中研碎,得到馅料备用;

(2)原料加工:①糯米、绿豆用50℃的温开水浸泡7h,之后滤干水,将糯米、绿豆混合均匀,放入打粉机中,打成粉末备用;②猕猴桃,去皮切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得到猕猴桃汁备用;③采摘新鲜的灯笼草,洗净,放入锅内加入2倍的清水,开大火熬制,熬至水开后,小火熬13分钟,关火,将灯笼草液冷却至室温备用;④采摘新鲜的芭蕉叶,洗净,放入备有热水的锅中进行焯水,捞出后放入装有17℃冷水的碗中,浸泡9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和面:将步骤(2)中①的粉末和黄糖一起放入盆中,两者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2)中②的猕猴桃汁及③的灯笼草液揉成面团;

(4)放馅料:将面团做成1cm厚的圆形或扁形,然后在面团中加入馅料后做成扁;

(5)蒸制:将步骤(4)的面团放在步骤(2)中④的芭蕉叶上之前,先在芭蕉叶上刷一层食用油,之后再将面团包好,然后放入90℃的蒸炉中,蒸制13min,最后取出即得猕猴桃糍粑。

实施例3

一种猕猴桃糍粑的制作,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糯米80-110份,绿豆10-40份,猕猴桃90份,灯笼草40份,黄糖35份,馅料40份;芭蕉叶100份,食用油12份;所述馅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豆9份,花生10份,板栗9份,杏仁4份,黑芝麻7份。

制作上述猕猴桃糍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馅料:取红豆、花生、板栗、黑芝麻放入热锅中,小火炒至半熟,翻炒过程中不需加食用油,之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杏仁一起放入研钵中研碎,得到馅料备用;

(2)原料加工:①糯米、绿豆用60℃的温开水浸泡6h,之后滤干水,将糯米、绿豆混合均匀,放入打粉机中,打成粉末备用;②猕猴桃,去皮切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得到猕猴桃汁备用;③采摘新鲜的灯笼草,洗净,放入锅内加入3倍的清水,开大火熬制,熬至水开后,小火熬15分钟,关火,将灯笼草液冷却至室温备用;④采摘新鲜的芭蕉叶,洗净,放入备有热水的锅中进行焯水,捞出后放入装有20℃冷水的碗中,浸泡6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和面:将步骤(2)中①的粉末和黄糖一起放入盆中,两者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2)中②的猕猴桃汁及③的灯笼草液揉成面团;

(4)放馅料:将面团做成1.5cm厚的圆形或扁形,然后在面团中加入馅料后做成心形;

(5)蒸制:将步骤(4)的面团放在步骤(2)中④的芭蕉叶上之前,先在芭蕉叶上刷一层食用油,之后再将面团包好,然后放入100℃的蒸炉中,蒸制10min,最后取出即得猕猴桃糍粑。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