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烘干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23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食烘干机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粮食烘干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粮食烘干机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年总产粮食5亿吨。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左右,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原因,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若按年产5亿吨粮食计算,相当于2500万吨粮食,若每人每天食用500g粮食,可供6.8万人食用1年。因此,谷物干燥的机械化比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现有的粮食烘干机组多采用热风炉加粮食烘干机的组合方式,但现有的粮食烘干机组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处理能力弱、能源利用率低下、成本高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粮食烘干机组,整套机组自动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强,能源利用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粮食烘干机组,包括热风炉、粮食烘干机以及连接热风炉和粮食烘干机的连接管道。

所述热风炉为生物质热风炉,利用谷物废料作为燃料,包括由外框架和底座围成的炉体,炉体内设有位于下方的炉膛、位于炉膛上方的加热管道以及与加热管道相连的热风箱;热风箱上端连接有通向炉体外部的热风管道,热风管道末端设有热风出口;炉体上端设有排烟风机,排烟风机与炉体的出烟口间通过排烟管道相连。

所述粮食烘干机为批式循环粮食烘干机,可以实现循环干燥;所述粮食烘干机包括底座,底座上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层、干燥层、分流层和储留层,所述底层、干燥层、分流层和储留层相互连通;所述底座上还连接有下搅龙和提升机;所述提升机下部一侧设有进料斗,所述提升机的上部与上搅龙相连,上搅龙与储留层连通;所述提升机还连接有放粮管道;所述干燥层与拨粮阀连通,所述拨粮阀与下搅龙连通,所述下搅龙与进料斗连通;所述干燥层一侧设有进风罩。

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与热风出口相连,另一端与进风罩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炉设有四个万向轮,万向轮与底座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的内壁铺设有耐火砖。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炉条。

进一步地,所述储留层为第4-12层。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层设置有三角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层设置有多组网板。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层还通过出风罩与大风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粮食烘干机组配有集成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粮食烘干机组工作流程如下:将谷物废料放进热风炉的炉膛内点燃,通过燃烧加热管道,使得加热管道内温度上升,管道内形成热风,热风流经热风箱,经过热风出口出风;燃烧所产生的烟灰,经过排烟风机的吸扯,从加热管道的缝隙中流出,到达排烟口,并从排烟风机中排出;碳渣及灰渣等大颗粒灰烬从炉条的缝隙中落下,通过除灰车进行除灰。

热风炉产生的热风从热风出口流出后,经连接管道,再经热风罩流入干燥层。粮食烘干机的提升机将待烘干粮食送至储留层,储留层中的粮食谷物通过分流层中设置的三角尖均匀的将粮食谷物流进干燥层的网板上,热风从进风罩进入干燥层后均匀的从网板的孔中吹过,使网板上的粮食谷物能均匀干燥,设置的拨粮阀将干燥层流出的粮食谷物输送进下搅龙,设置的下搅龙将粮食谷物再通过管道送入进料斗,进而再由提升机将粮食再次送至储留层,并重复上述流程直至粮食水分达标。

此外,通过集成控制系统可以对粮食烘干机组进行集中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热风炉使用稻壳、秸秆、木材等燃料燃烧,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并提高了环保性;通过将加热管道设计在炉膛上方,热风箱设置在加热管道一侧,热风流动路径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间接加热方式产生热风,热风发生的空间与燃烧区域相互隔离,产生的热风更加洁净。

本发明的批式循环粮食烘干机能够对粮食谷物进行快速有效的循环干燥,干燥面积大,干燥介质穿透性好,烘干均匀,效率高;干燥过程中,粮食不断循环,粮食颗粒之间相互摩擦,去除粮食颗粒表面的芒、茸毛等,并由风机排出机外,提高了干燥后的谷物清洁度;此外,还可以在干燥过程中有效降低粮食爆腰率,提高粮食精度,从而提升粮食品质;此外,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易于进行检查和维修,降低了烘干机的维护成本,延长了烘干机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整个粮食烘干机组进行集成控制,还可以大大提高机组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热风炉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热风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粮食烘干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粮食烘干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粮食烘干机组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控制系统的模块连接图。

图中各标记意义如下:1——热风炉,11——炉体,11a——外框架,11b——底座,12——炉膛,12a——炉条,13——加热管道,14——热风箱,15——热风管道,16——热风出口,17——排烟风机,18——出烟口,19——排烟管道,110——万向轮,

2——粮食烘干机,21——底座,22——底层,23——干燥层,23a——进风罩,23b——网板,23c——出风罩,24——分流层,24a——三角尖,25——储留层,26——提升机,26a——进料斗,27——拨粮阀,28——下搅龙,29——上搅龙,210——大风机,211——放粮管道 3——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粮食烘干机组,包括热风炉、粮食烘干机以及连接热风炉和粮食烘干机的连接管道,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热风炉1为生物质热风炉,利用谷物废料作为燃料,如附图1和2所示。该热风炉1包括由外框架11a和底座11b围成的炉体11,炉体11内设有位于下方的炉膛12、位于炉膛上方的加热管道13以及与加热管道13相连的热风箱14;热风箱14上端连接有通向炉体11外部的热风管道15,热风管道15末端设有热风出口16;炉体11上端设有排烟风机17,排烟风机17与炉体的出烟口18间通过排烟管道19相连。

热风炉1底座11b下端设有四个万向轮110,万向轮110与底座11b间固定连接。采用万向轮110便于设备移动。

炉膛12的内壁铺设有耐火砖,具有耐火保温的功效。炉膛12的底部设有炉条12a,以便燃烧产生的大颗粒灰烬从炉条缝隙中落下,便于收集清扫。

本实施例的粮食烘干机2为批式循环粮食烘干机,可以实现循环干燥,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粮食烘干机2包括底座21,底座上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层22、干燥层23、分流层24和储留层25,所述底层22、干燥层23、分流层24和储留层25相互连通;所述底座21上还连接有下搅龙28和提升机26;所述提升机下部一侧设有进料斗26a,所述提升机26的上部与上搅龙29相连,上搅龙29与储留层25连通;所述提升机26还连接有放粮管道210;所述干燥层23与拨粮阀27连通,所述拨粮阀27与下搅龙28连通,所述下搅龙28与进料斗26a连通;所述干燥层23一侧设有进风罩23a;本实施例的批式循环粮食烘干机共分12层,由下到上依次为:第1层——底层,第2层——干燥层,第2层——分流层,第4-12层——储留层。

其中,分流层24设置有三角尖结构24a,用于将谷物均匀地分流至干燥层;干燥层23设置有多组网板23b,通过网板23b干燥层的粮食继续流向底层;干燥层23通过出风罩23c与大风机211相连;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潮湿的空气及谷物中的灰尘,通过出风罩23c,经过大风机211的吸扯,从出灰口排除(达到清洁谷物的作用)。

附图5是本实施例的机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连接管道3的一端与热风出口16相连,另一端与进风罩23a相连,将热风炉1产生的热风送入粮食烘干机2的干燥层23。

本实施例的粮食烘干机组配有集成控制系统。附图6是本实施例的集成控制系统的模块连接图。该集成系统包括单片机处理模块,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上连接有粮食水分传感器、粮食温度传感器、热风压力传感器、热风温度传感器、三相SPWM波输出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三相SPWM波输出模块与粮食烘干机及热风炉分别相连接,所述粮食水分传感器、粮食温度传感器、热风压力传感器、热风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处理模块之间分别连接有A/D转换器。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上还连接有触摸屏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

本实施例的粮食烘干机组工作过程如下:将谷物废料放进热风炉1的炉膛12点燃,通过燃烧加热管道13,使得加热管道13内温度上升,管道内形成热风,热风流经热风箱14,经过热风出口16出风;燃烧所产生的烟灰,经过排烟风机17的吸扯,从加热管道13的缝隙中流出,到达排烟口18,并从排烟管道19中排出;碳渣及灰渣等大颗粒灰烬从炉条12a的缝隙中落下,通过除灰车进行除灰。

热风炉1产生的热风从热风出口16流出后,经连接管道3,再经热风罩23a流入粮食烘干机2的干燥层23。

粮食烘干机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步:一、进料将待烘干粮食投入到进料斗26a,然后通过提升机26将粮食提到顶部,进入上搅龙29中,再由上搅龙29将粮食卷入第十二层(储留层25),等到满粮报警响起,停止进料。

二、烘干:烘干过程中,粮食从第十二层(储留层25)流至第三层(分流层24),经过三角尖结构24a,将粮食均匀的分流至第二层(干燥层23),热风从干燥层23的进风罩23a进入,与流经干燥层23的粮食接触,热风带走部分粮食表面的水分,产生的潮湿的空气及粮食中的灰尘,通过出风罩23c,经过大风机211的吸扯,从出灰口排除(达到清洁粮食的作用),干燥后的粮食经过干燥层23流至第一层(底层22),通过底层的拨粮阀27缓冲、分料,将粮食分进下搅龙28,下搅龙28经过搅动,将粮食输送至提升机26,再通过提升机26将粮食提到上搅龙29,再由上搅龙29输送至第十二层,干燥后的粮食在顶部进行慢慢的缓苏,使得粮食内部的水分慢慢的到达表面(这样的烘干,可以减小粮食的破碎率)。经过这样的循环往复,等到在线水分仪测量出粮食水分达到指标,即可停止烘干。

三、出料:烘干结束后,可以将烘干机上的所有电机关闭,只保留提升机26运转,打开放粮开关,粮食将通过出料口出料,经过放粮管道210,使得已经烘干好的粮食移出来,只需要人工的用布袋或者车辆拉走(多台烘干可以借助辅助设备,一次性集体出料),等所有的粮食全部放出,出料结束。

如果还有其他粮食需要烘干,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本实施例的集成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待烘干粮食的湿度和温度以及热风的压力和温度参数,经过A/D转换器后传输到单片机处理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根据采集的参数与预设参数对比控制三相SPWM波输出,实现对粮食烘干机和热风炉工作状态的自动控制,实现了整个粮食烘干机组的智能化工作。此外,本发明还具有报警功能,以实现自动控制无法满足作业需求时,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实现人工控制。

本实施例的粮食烘干机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本发明的热风炉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燃烧茎干的热效率≥55%,燃烧稻谷壳的热效率≥60%,产生的热风温度最高可达180℃。

本实施例的批式循环粮食循环机烘干早稻时,烘干后含杂率为1.05%,含水率为说明书4/5页23.0%,含水率不均匀度为1.3%;烘干晚稻时,烘干后含杂率为1.2%,自然破碎率为0%,含水率为23.1%,含水率不均匀度为0.8%。

本实施例的热风炉使用稻壳、秸秆、木材等燃料燃烧,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并提高了环保性;通过将加热管道设计在炉膛上方,热风箱设置在加热管道一侧,热风流动路径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间接加热方式产生热风,热风发生的空间与燃烧区域相互隔离,产生的热风更加洁净。

本实施例的批式循环粮食烘干机能够对粮食谷物进行快速有效的循环干燥,干燥面积大,干燥介质穿透性好,烘干均匀,效率高;干燥过程中,粮食不断循环,粮食颗粒之间相互摩擦,去除粮食颗粒表面的芒、茸毛等,并由风机排出机外,提高了干燥后的谷物清洁度;此外,还可以在干燥过程中有效降低粮食爆腰率,提高粮食精度,从而提升粮食品质;此外,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易于进行检查和维修,降低了烘干机的维护成本,延长了烘干机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整个粮食烘干机组进行集成控制,还可以大大提高机组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同时,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